连续好几天未进食,靠吃土喝泥水。
无力再发出声音。
李世民脚步瞒珊,他的第一站,要先去吐谷浑。
第一,西突厥的兵力刚被隋军消灭,对隋人不友好,没了咄吉的部队引领,他只能是死路一条。
第二,此时虽说岳飞已经离开,但不代表不会在关口派兵把守。
第三,相对而言,吐谷浑对隋人暂时还算是和善。
重点是,金山往下,就是吐谷浑的地盘。
他需要先活下来。
吃点东西,休养生息,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只是呆在吐谷浑的边缘地带,也还算安全,隋朝和吐谷浑还有商贸往来。
经常有商人常驻边境。
他呆在那里,也不会显得很突兀。
他如今这幅模样,也不会有人认得自己。
……
十天转瞬即逝。
这天,长安城再次热闹了起来。
原因无他,新帝上任第二天,就大败突厥。
今日,就是徐茂公凯旋之日。
杨昭很早就带着文武百官站在城外等候。
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人有过如此待遇。
虽说此战一切全部都是杨昭策划,只是刚好既然打算要解决关陇贵族,这一步。
就是强烈的对比,要先埋下一颗种子。
第284章 历史的自动修复,杨昭遭受影响
长安城内所有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
“听说咱们皇上刚刚登基,这突厥人就被灭了,咱们的日子看来也会越来越好啊!”
“是啊,我大姨家的小姑子的舅舅的孙子在里面当官,小道消息,突厥被灭是咱们皇上布局。”
“那也就是说,咱们皇上千里之外,掌控着突厥的生死?”
“不得了不得了,我有预感,这将会是一个鼎盛的王朝!”
城内官道被清理干净,可百姓还是忍不住好奇的凑在两旁远远地观望。
他们虽说是住在天子脚下,平常人一辈子都是见不到皇帝。
好不容易有这样机会,哪怕是观望一下,瞧个背影,回去也能吹上大半辈子。
“诶诶诶,那位就是咱们的皇帝吧,正是威风!”
一名皮肤黝黑的壮汉砸吧砸吧嘴,想了半天,威风已经是他所知道最拉风的词。
不过没有人敢接话。
这里到处都是禁军,背后议论皇上,无论好坏,都是不允许的。
杨昭此刻目光凝神,天边已经开始冒出黑点。
他知道,这是徐茂公的队伍回来了。
一段路,看似很长,一炷香时间,大部队的身影已经映在了众人的瞳孔之中。
“参见陛下。”
徐茂公躬身作揖,满脸带笑,他也有些意外,陛下竟然会亲自来。
他有些惶恐。
“免礼,徐公此次可是立了大功,快快请起。”
杨昭笑着扶起徐茂公,满是赞赏的说道:
“朕的天下若是多几个徐公这般的人才,隋国不盛都难。”
说这句话的时候,杨昭可以将自己声音放大,连城内的百姓都能听闻一二。
一些个官员灿灿一笑,不过没人敢表示出来,一副说的不是自己一般。
他们吃俸禄,可也办事啊,天天起那么早上朝,不也是付出吗?
再说他们是文官,打仗是武官的事,他们负责的是运筹帷幄。
徐公先是一愣,随后也是一笑:
“陛下圣明,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本还想着推辞,毕竟布局都是杨昭来的,他只是负责行动。
但眼下,杨昭似乎别有用意,他也就欣然接受。
“陛下,李世民疯了,消失在山林,岳将军带人在寻。”
徐茂公想了想,还是汇报了一下李世民的消息。
尽管他知道杨昭早就知晓。
“嗯,朕已知晓。”
再次寒暄几句,大部队开始回朝。
一路上,礼部奏乐,百姓欢呼,好不热闹。
当然,轮到队伍后面的囚笼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臭鸡蛋,烂菜叶统统往上扔。
还有一些小孩,特地找了几块鹅卵石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全部砸到李家父子二人身上。
一路过来,李渊和李建成是鼻青脸肿。
敢怒不敢言。
当时是,李渊暗骂了一句那小孩,谁料被一个老人听见,大家集中火力。
也不管认不认识,反正砸就对了。
关在囚笼里的,肯定不是好人。
众人回到朝中,按照惯例,杨昭对徐茂公等人进行嘉奖。
再次对外颁布文书,昭告天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此事成为百姓的饭后谈资。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更是口若悬河,夸大讲述着三破突厥的故事。
天下都在欢呼。
唯独御书房内,一众心腹众臣,满脸愁容。
为首的徐茂公听到杨昭的想法,眉头紧皱:
“陛下,如今天下刚定,如此做法,会有损根基。”
他知道这句话说出来会引来杨昭的愤怒,可是他还是要说。
“陛下,三思啊。”
身后的官员皆是劝道。
杨昭将身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推了推。
“徐公,你看看,这些奏折里,朕看到的,全是尔虞我诈,可有丝毫为国为民的意见?”
“哪怕是一丝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上朝,杨昭都是极为的不耐烦。
百官好像都没什么事一般。
互相弹劾,说不上两句就要开始吵起来。
他这个皇帝,做的好心累。
徐公哑言。
杨广在位的时候,他没有感觉出来。
因为那时候杨昭是百官之首,任何的问题都是他发现,然后众人商议。
现在回想起来,貌似百官商议的结果毫无意义。
最终还是杨昭敲定计划,然后实行。
经过魏征的沟通之后,这几天的上朝,他也感到了一丝荒唐。
细品之下,这百官,都是废话文学的高手啊。
“陛下,臣还是建议,此事往后推一推。”
徐茂公叹了口气,最终还事说出了自己都感到羞愧的话来。
“朝中门阀众多,一旦行事,天下必将会大乱。”
“高句丽、西突厥、吐谷浑,都在虎视眈眈,我们一旦起了内讧,便将万劫不复。”
魏征此时也是出列劝道。
看着两位重臣说出这样的话,杨昭下意识的想要发火。
下一秒,他猛的一愣。
自己为什么会这般的愤怒?
和平常的性格完全相反。
那种冷静,荡然无存。
“罢了,此事容后再议吧。”
“朕乏了,都退下吧。”
杨昭摆摆手,他是真的有点累了。
心累啊。
徐茂公等人对视一眼,退出御书房。
“看来有股力量想要对历史进行修正,我这是被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