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
杨玄感摆了摆手道,直接用眼神示意士兵汇报。
“幽州传来消息。”
士兵沉声道。
“什么消息?”
杨玄感内心一紧。
“二十万突厥铁骑南下,恐怕要插手幽州战事。”
士兵回答道。
“什么?”
杨玄感惊呼一声,就连李密都愣了一下。
突厥南下的消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因为按正常情况而言,突厥人根本不可能提前得知这些事情。
就算知道,也该是幽州战事平定之后。
“看来有人故意走漏消息,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李密沉声道。
“莫非是宇文述?”
杨玄感脱口而出。
“不,这样做对他没有好处,肯定是其他人。”
李密摇了摇头。
“现在该怎么办,那可是二十万突厥铁骑。”
杨玄感有些慌。
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不安是来自什么地方了。
“主公莫急!”
李密连忙安慰道。
“幽州有险可守,突厥人没那么容易攻过来。”
他解释道。
“我知道,幽州局势复杂,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应付突厥骑兵。”
杨玄感忧心忡忡。
“我们可以再派遣一次援军支援,至少要应付完突厥铁骑,再对宇文述下手。”
李密提议道。
这也意味着,不能急于和宇文述撕破脸皮。
加上宇文述的兵力和叛军骁果卫,完全可以应付二十万突厥铁骑。
当然,前提是有险可守的情况。
“可是我们的兵力也所剩无几啊。”
杨万硕说道。
他是杨玄感的五弟,也是掌握部分军权的人。
“杨大人,兵力方面不用着急。”
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杨玄感扭头看去,说话之人便是响应杨玄感起兵的杨恭道。
此人可是杨雄之子,也是一个贵族子弟。
其身旁还有一人,若杨广在的话,必定会大吃一惊。
此人正是开国元老韩擒虎之子,韩世谔。
这二人的身份都不简单,也可以看出究竟有多少人响应杨玄感。
“唉,怎么能不担心。”
杨玄感摇了摇头。
调走十五万大军,目前黎阳只剩下三十万大军。
要是都出了问题,根本不可能拿下长安。
“我们还可以调来五万大军。”
韩世谔说道。
听到这话,杨玄感的脸色稍微好看一些。
这五万大军,也有不少世家的身影,而且其中大半都是私兵。
“那先生怎么看?”
杨玄感看向李密。
“再调遣十五万大军北上。”
李密迅速拿定主意。
三十万大军,足以和宇文述对付突厥铁骑,也有把握灭掉残兵败将的宇文述。
“好!”
杨玄感不再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这一次,直接就让杨玄纵前往。
因为事情十万火急,杨玄纵第一时间集结大军,就立即踏上北上的道路。
“玄纵,一定要小心为上。”
夕阳之下,杨玄感在城头目送杨玄纵离开。
“大哥放心,二哥不会有事的。”
一旁的杨万硕安慰道。
“希望如此。”
杨玄感点了点头。
但不知为何,他看着夕阳下往北走的大军,总有一种再也见不到杨玄纵的感觉。
“可能是我想多了吧。”
杨玄感自我安慰道。
“......”
信都郡,刚好就在永济渠旁。
此地是叛军北上必经之路,也是叛军最合适走的路。
毕竟急行军情况下,还有水源补给水分。
然而就在信都郡外,永济渠宽大的河道旁,蛰伏了五万大军。
是的,仅仅只有五万大军。
这五万大军,是以秦叔宝为首,主要负责以箭矢袭击扰乱敌人视线。
另外十五万,分为南北两处,刚好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在北方向的,则是杨昭为首,还有徐茂公和薛世雄的五万大军。
南面的五万大军,便是华公义兄弟率领,卢方兄弟二人也在。
这五万大军主要是靠山军,有卢方和薛亮在,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战力出来。
“杨昭将军,我有一事不懂。”
站在永济渠上游,刚好是河坝的地方,薛世雄忍不住开口了。
“何事?”
杨昭眺望远方问道。
“您为什么知道敌军会派出十五万大军,而且提前在这里设好伏击?”
薛世雄问道。
这未免太匪夷所思,仿佛确信敌人必定在这里过一样。
“该知道的你会知道。”
杨昭淡淡说道。
一听这话,薛世雄不再言语。
不过他内心,却是震惊无比。
杨昭这句话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有情报机构,可以很快的刺探敌军情报。
就例如杨广身边的候官一样,不然是无法确定敌人基本信息。
事实上,的确如此。
杨昭就是不久前得到消息,但他也猜出叛军能够出动的极限兵力。
毕竟出动太多的话,黎阳反而会陷入危险当中。
“十五万对十五万,就算包围也不一定可以灭掉对方吧?”
薛世雄问道。
“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之后在开闸放水。”
杨昭踩了一下脚下的河坝说道。
听了这话,薛世雄才知道,杨昭为何这样安排,神情顿时就变得精彩起来。
第103章 绝户计!水淹七军
杨昭的打算,正是借助河水形成包围圈。
如果敌人走投无路无法突围,选择跳河的人居多。
到时候开闸放水,洪流就会袭击来,直接淹没这些叛军。
就算他们不跳河,也会被洪流击中,造成无法想象的损伤。
这个计策不会有任何纰漏,除非这些叛军援军提前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