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42节

每隔几个月,就会有几百个落月原的佃农运往海外诸岛,在海外进行土地开发。

你大汉皇帝能管得着辽东,还能管得着海外?哼!

同时,王家也会用粮食、丝绸等从朝鲜换取朝鲜土著当奴隶。

作为朝鲜的大王,卫右渠每天都在卖朝鲜人,使得朝鲜境内怨声载道。

而在海外诸多岛屿,也形成了这样的等级制度,那就是王家人属于第一阶梯,王家亲兵属于第二阶梯,王家奴仆、丫鬟、治安队属于第三阶梯,殷商遗民和汉人移民属于第四阶梯,涧人和朝鲜人属于第五阶梯,诸如三韩、倭人、越人、匈奴人等等都属于第六阶梯。

汉人佃农起码还能自留三层,勉强能填饱肚子。

那些更低级的朝鲜人和涧人,就是纯粹的耗材,平日里当农奴,有事没事还要被拿去当训练用的奴隶。

而三韩人、倭人、越人、匈奴人等等更加不堪,完全就是食物,其尸体和骨粉会被用来施肥,甚至是做成饭菜喂养佃农,这样就可以让佃农吃这些肉填饱肚子,然后佃农们就可以把更多粮食空闲出来低价贱卖给王家,让王家拥有更多粮食酿酒卖钱。

列水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从一个荒芜岛屿,被王家开发成遍地农田和水利设施的小粮仓。

当然,为了将这座岛屿开发成小粮仓,不知有多少奴隶被活活累死,翻开每一块农田的泥土,都可以看见地下的无数森森白骨。

这样的开发还会沿着朝鲜南部海岸线一直向东延伸,步步为营,一座座岛屿慢慢来。

不流尽奴隶们的最后一滴血、一滴汗,王家对海外的开发就不会停止!

“这个充满血腥与罪恶的岛屿,正需要我们鸿雁道的拯救。”已经五十多岁的佃农赵俊下了船,看到海滩上无数累死的尸体,不由得摇摇头,在心中默默为这些可怜的朝鲜人祈祷。

第67章 金蝉脱壳(六)

一年后

元朔五年

辽东郡府

“学生李乾,拜见府君。”

“学生张韵,拜见府君。”

“学生王长羽,拜见府君。”

“学生王长夜,拜见府君。”

“学生……”

太守府

各个县推举上来的人才来到辽东郡府。

每年到了察举制要举荐人才的时间时,各个县的家族通过给县里送钱,争夺县里的两个推荐名额,然后县里把这两个人推荐给郡里,并把这两个人身后家族送的钱分一大部分给郡里,郡里最后从各个县推荐上来的人才里挑选最有真才实学的两个人举荐给长安朝廷,只挑选两个人则是因为朝廷规定每个郡每年只能推举两个人。

当然,为了防止滥竽充数,每个县只能派两个人去郡府,并且还要提前给郡府送钱才行。

仅目前而言,辽东郡府对每个县里推荐者的定价是二十金。

二十金看起来不多,但这只是推荐到郡里要花的钱,郡守会不会选中还不一定,万一没选中,郡府也不可能退钱,这二十金也就白花了。

光是这二十金的门槛,就把绝大多数寒门家族排除在外,至于那些闾左百姓,察举制从来都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二十金只是一个门槛,能不能选中还得看真才实学。

王娇从王泰然那里申请了四十金的经费后,便又让沓氏县县令王长生把王长夜、王长羽推荐到了辽东郡府,王长生把长夜、长羽推荐给了辽东郡府,并将这四十金交给了辽东郡府。

也幸好王长生是沓氏县县令,倒也省去了贿赂县里,若是其他家族想推荐自己的家族子弟,每个人要花的可远不止二十金。

辽东一共十八个县,每个县推荐两个人,一共有三十六个人来到了辽东郡府。

光是这三十六个人,辽东郡府就收了七百二十金的门槛费,辽东郡太守都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文景二帝时期,辽东郡靠着举荐人才每年只能赚两三百金,还很容易因为滥竽充数被皇帝责罚。

自从察举制施行后,每年都能赚七百多金,还不用担心滥竽充数,因为郡府可以光明正大地淘汰没有真才实学者,淘汰了也不用给各大家族退钱。

唯一苦了的就是那些豪强士族,他们花的钱比以前多,还要自己承担举荐失败的后果。

察举制以后,朝廷赚的钱变多了,闾左百姓跟以前没有任何变化,可豪强士族花的钱变多了,这简直是变相地让士族给朝廷交了税。

因此,众人对于皇帝刘彻的捞钱手段又有了新的认识。

“诸位,请起吧!”

郡丞吩咐一众豪强士族子弟起身,并对众人道:“考核开始,一个一个进去接受府君的考核,最有真才实学的两人将留下来被举荐到长安,其余人请各回各家。”

“诺!”

众人答应一声,然后恭敬地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府君召见。

“沓氏县王长羽,请入内屋,接受府君考核!”不久后,郡丞对跪坐在屋内的众人大喊。

“学生便是王长羽。”王长羽连忙起身,先是对郡丞行礼,然后缓步走入内屋,对内屋的郡守恭敬道:“学生王长羽,拜见府君。”

“嗯,坐吧。”辽东郡守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对跪坐在下方的王长羽开始提问考核:“今河水泛滥,关东诸郡流民百万,如果你是东海郡郡守,当如何?”

“……”王长羽沉默良久,然后回道:“若学生是东海郡守,当……”

王长羽的回答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随后,郡守又考核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应对匈奴入侵,假如有西域小国前来朝拜,但那个西域小国的使者桀骜不驯,又当如何应对,又比如你所管辖的县内有流民造反,甚至是你旁边的诸侯国谋反,又当如何应对等等。

除了考核这些现实问题,郡守也考核一些经典书籍的内容,比如儒家经典《春秋》,又比如《诗经》等等。

“嗯,先退下吧。”听完王长羽的这些回答,郡守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只是让王长羽退下,并看了眼竹简上的推荐者名单,然后对一旁的辽东郡主簿吩咐道:“下一个,房县李乾。”

王家庄园

“唉,也不知道长夜、长羽那两孩子能不能通过郡府的考核。”

“我王家每年都会推荐两个人去郡府,这些年来前前后后总共推荐了十多人,但被郡府举荐到长安朝廷的仅有长炯、长生两人而已。”

王泰然心中期待着王娇堂姐的两个孩子能通过考核,随后又开始关心起皇帝要求各个大家族迁长安守茂陵的事。

身为王家家主,他要处理的事太多了。

海外开扩需要他的指示,盐铁产业需要他的指示,纺织作坊和酿酒作坊需要他的指示,山林涧人的王安珂、王洛希两位首领时时刻刻在等待他的指示,前往徐乡、沓氏县的贸易也要他来指示,就连家族子弟娶妻生子、收男宠面首也要他亲自过问,时不时还要检查家族后辈们的学业,考核家族子弟的习武,检查落月原的佃农情况等等。

这些倒也罢了,这些年来,朝廷对豪强士族割韭菜越来越频繁,他还要想办法应对朝廷的那些政策。

整日劳累下来,不过四十多岁的他已经满头白发,每到深夜还要咳嗽,身体一日不一日。

“等长治回来,我就把这王家家主之位还给他,早点跟采薇去洛山别墅安享晚年……”

此刻,王泰然已经有了退休的想法,这个王家家主,当得实在太累了。

虽然心里想着退休,但身为王家家主,他还是很负责地继续处理起王家事务,将桌案上的田亩佃农簿拿起来查看。

这个竹简上记录着王家真实的田亩人口情况,其中田亩一共四十七万亩,佃农一万六千八百七十五人,农奴四千三百二十六人,自由民两千七百九十四人,远远超过了王家上报给朝廷的五百亩良田和零个佃农。

这样的统治人口,已经相当于中原的一个小县。

王家的真实家产早已比迁家长安的三百万钱标准高出上百倍,但靠着各种手段,朝廷误认为王家家产不过十万钱,所以王家得以不用迁去长安,而是一直呆在这辽东。

这四十七万亩田,其中落月原二十二万亩,山林涧人新开垦五万亩,辽东诸岛一共十五万亩,海外诸岛五万亩。

第68章 长炯官场录(二)

三个月后

长安

太学

皇帝刘彻决定设立太学,并由五经博士担任太学教授,教导太学学子们《诗》、《书》、《礼》、《易》、《春秋》这五大儒学经典。

五位教授分别是董仲舒、公孙弘、桑弘羊、王长炯、孔延年。

其中,董仲舒、桑弘羊自不必多说,他们提出的许多政策都深受皇帝喜爱,孔延年是孔子嫡传,公孙弘是天下闻名的儒学名士,王长炯则是靠着其堂兄王长治和皇后卫子夫的推荐。

来自天下各个郡国的学子齐聚一堂,约莫百余人,他们无不是各个郡国的天纵之才,如今却聚拢在这小小的太学听从五位太学教授的教导。

“见过老师!”

当王长炯来到太学时,学子们纷纷向他行礼。

“诸位,请坐吧。”

王长炯微微一笑,虽然他并没有家国情怀,也从来没在乎过百姓,但他对儒学经典的研究绝对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个人,教导这些学子们是完全绰绰有余的。

他非常懂儒学,但从来没有真正践行过儒学的理念。

懂是一回事,实践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比王家一直都知道对佃农奴役太重会激起反抗,但知道是一回事,可王家却从来没想过改善佃农的生活。

我知道奴役你会引起你反抗,也非常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我就是要奴役你,因为不奴役,我就没办法享受,就是这么简单。

正是靠着对儒学的研究非常透彻,加上有王长治和卫子夫的推荐,所以他才能在这天下第一学府的太学担任太学教授。

士人们每日学习忠君爱国、体恤民情,私底下整天兼并土地、奴役佃农,这两者从来都是同时进行的。

由于皇帝的偏爱,当前太学所教导的《春秋》是公羊传,这与公羊传倡导官山海、大一统、大复仇、三世说有关。

公羊传的这些倡导,非常符合皇帝刘彻对内统一、对外开疆的需求,所以才会被皇帝刘彻确立为正统春秋,其中的桑弘羊更是公羊传的坚定维护者。

而王长炯却是没那么多心思,无论是公羊传,还是不被皇帝刘彻喜欢的谷梁传,他都有深入研究,但本质上都没放在心上,现在的皇帝喜欢公羊传,他就教导学子们学习公羊传春秋,以后的皇帝如果喜欢谷梁传,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教导学子们学习谷梁传春秋。

一切只为了讨好当世的皇帝,毕竟学说本就是为掌权者服务的,得不到掌权者支持的学说,就算内容说得天花乱坠,天下也没几个人愿意学。

“太学教授?”

洛湖湖中心,王泰然正带着徐采薇在湖中小舟上钓鱼,这样的清闲日子对他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自从当了王家家主以来,他很少有这样悠闲的时刻。

然而,正当他闭着眼睛,享受着阳光照射,等待鱼儿愿者上钩时,脑海中的【成就】功能又出现新的变化。

【成就3:太学教授

效果:家族子弟成年后,只要进入太学担任教授,就可以觉醒天赋“过目不忘”】

【天赋:过目不忘

效果:认真看过三遍的书,将永远不会遗忘书中内容】

成就是个好成就,觉醒出来的天赋更加不错,就是觉醒条件太苛刻了……

“怎么了?”

徐采薇不解地看了眼在发愣的王泰然,她今年刚满四十岁,却也是长出许多白发,只因前些年徐家被灭满门,让她伤心过度,虽说王家杀了个丫鬟,用丫鬟的人头伪造成徐采薇的人头上交给东莱郡,但家族被灭的仇恨永远刻进了徐采薇的内心。

她憎恨大汉朝廷,却又无能为力,每日借酒消愁,若不是王泰然对其开导,恐怕早已跳湖自杀。

“没……”王泰然话还没说完,湖面出现水波纹。

“哈哈!鱼儿终于上钩了!”

王泰然哈哈大笑,用力收起鱼竿,将上钩的大鱼拽上来。

啪!啪!啪!

鱼儿被甩到木舟上,不停地甩着尾巴拍打船板。

首节上一节42/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