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68节

“臣,知错。”王云无奈道。

“哦?”皇帝大喜,不小心高兴坏了身子,咳嗽两声笑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朕又不是残暴的秦王。”

“但!”王云话锋一转,对皇帝正色道:“陛下也有错!”

“你!”皇帝刘保气的胸膛起伏。

“臣错在顶撞君父,错在不能让自己的君父圣明,错在不能让官吏清廉,错在不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王云自顾自地说道:“陛下错在没有良知!”

砰!

皇帝忍不住了,愤怒地拍了下卓案骂道:“王云,难道你觉得这天下就你是圣人?就你有良知?”

“在朕的治理下,反贼都被剿灭了,这是第一件功劳,西羌叛乱也被平定了,这是第二件功劳,北匈奴被朕彻底灭族了,这是第三件功劳,贪财夺权的宦官张防被朕杀了,这是第四件功劳,每年饿死的百姓数量比以前少了,这是第五件功劳。”

“这些功劳哪一件不值得天下人吹捧?哪一件不值得被歌功颂德?你到现在却还要认为朕是昏君?”

“王云!你扪心自问,如果让你来当这个皇帝,难道你能做得比朕更好吗?”

“你以为当皇帝很容易吗?”

“外戚、宦官、士族,哪一个势力不需要朕小心平衡?”

“边疆的蛮夷哪一个不需要花钱才能驱逐?”

“各地的反贼,哪一个不需要用钱才能平定?”

“你说朕重用宦官,任由宦官捞钱,但是你看看那些士族们,他们不仅不肯交税,还要组成什么【清流党】来结盟反对朝廷收税!朝廷没钱,朕能怎么办?朕只能重用宦官,他们才有办法给朕捞钱,有了钱,国家的这许多事情才能办成,没有钱,这个朝廷就是个空架子!”

“恰恰是因为朕重用宦官,所以朝廷才有钱,朝廷有了钱,才能镇压羌乱和匈奴!”

“况且,你说宦官骄横跋扈、随意杀害大臣、肆意收刮民脂民膏,但朕已经将最骄横跋扈的中常侍张防处死,你还要怎样?啊?!”

“王云!你还要怎么样?!”

皇帝刘保这一番劈头盖脸下来,让王云不知道如何反驳,但他依旧坚守自己的信念。

“如果不是陛下纵容宦官,天下又怎么会有这么多反贼。”

“至于士族贪婪,只要陛下能带头做个有良知的人,我相信士族子弟们也一定会上行下效,纷纷做一个跟陛下您一样有良知的人,只要他们有了良知,自然就愿意出钱给朝廷,何必非得用那些宦官去捞钱,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思索许久,王云也只能这么反驳。

“哈哈!愚蠢!”皇帝大笑,不知道是开心还是被气的:“王云,你也曾是个士族子弟,与汝南袁氏接触甚多,你觉得他们愿意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吗?”

“士族们尚且不肯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你又为什么非得要求朕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而且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是专属于朕的私产,是我们刘氏一族的东西,天下是我们老刘家的天下!朕捞钱,不就相当于拿自己家的钱吗?”

“难道朕不可以拿自己家的钱吗?”

“一个平民百姓尚且可以随意处置自己家的财产,难道朕就不行吗?”

“王云,你……噗!”

皇帝刘保骂得太激动,一不小心把自己给气到了。

他本就身体弱,这样一番激烈“交流”下来,直接把自己身体弄垮了,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

“陛下!”王云连忙去查看躺在地上的皇帝,却发现对方瞪大着双眼怒斥他,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

“陛下!”王云大惊失色,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皇帝,于是内心很是自责:“臣子顶撞君主,还将君主气死,这就是不忠不义!”

“我王云,唯有以死谢罪!”

自责完,王云便站起身来,一头撞向旁边的柱子。

第271章 王司徒(一)

一年后

永熹元年

辽东

王家庄园

“万万不能再让腐儒做我王家家主,不然又要败坏我王家基业,咳咳”

已经七十岁的辽东太守王煌在当了十多年的家主后,也即将迎来人生的终点。

自从王云被王家抛弃后,家族议会便推举了在家族中名望最高的王煌为新家主。

按照辈分,王煌是王家第十三代子弟,王云是第十四代,王煌是王云的族叔辈分。

自从王煌即位后,王家便加快了土地兼并的速度,使得整个家族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因此对于王家子弟而言,王煌才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圣人!

一个带领家族搞土地兼并,使得家族快速发展的明君!

“学习儒家经学只是为了当官捞钱,这才是我们王家子弟的初心,可是有些王家子弟却忘了我们王家的初心,居然真的相信了儒家经学上那些骗人的鬼话,导致我王家连续几十年发展停滞!”

“这是我王家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或许可以称之为,倒退的四十年!”

“我们王家要拨乱反正,重新回到贪污腐败和土地兼并的正轨上去,这样才算是正统士族,这样才有风骨,绝对不能再出现王和王云这种胳膊肘往外拐的人!”

“一定不能忘记王家子弟贪污腐败的伟大品格,更不能忘记我们历代家主坚持不懈搞土地兼并的崇高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你们能够记住。”

临终前,辽东太守王煌留下许多遗言,他有太多话要说,但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唯一的孙子王允。

“允,我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王煌对王允微笑道。

“祖父的话,孩儿都铭记在心。”刚满九岁的王允哭泣着点点头。

从辈份上讲,王允是王云的侄子。

王云自杀成仁后,士人们纷纷为其哭丧。

当王云活着时,大家都反对他,等他死了以后,大家纷纷为其哭丧。

死人,有时候比活人更有用。

王云在监牢里完成《六经》著书,这本书全篇十五万字,是王云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才写完。

现如今,《六经》已经成为了与《春秋》《诗》《周易》《礼记》《尚书》并列的第六经,士人们也不再说四书五经,而是说四书六经。

然而,完整版的《六经》已经被王家带回自己家族庄园珍藏,朝廷那份不过是被汉皇帝刘保删减过后的版本,

朝廷删减版的《六经》,将大量爱民、仁政、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内容全部删除,然后只保留了尊君、爱国、孝敬、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等等思想内容。

并且,在士人们的一致要求下,朝廷在雒阳建造王云的石像,并伪造王云的事迹。

在宣传王云时,则只宣传王云为民请命,最终自杀成仁,绝口不提王云也批判士族阶层土地兼并和贪污腐败的内容。

将王云塑造成一个为了天下苍生而痛斥宦官,最后被宦官逼死的士人形象!

重点是……士人和宦官!

一尊无害的神像被立了起来!

人们不需要知道生前的王云在事实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只需要知道王云是一个士人,一个为民请命的士人!同时知道逼死这么一个好人的是宦官!

这,就足够了!

你看,我们士人都是为民请命的,王云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这个天下,就该让我们士人来统治,我们才是好人,看,王云就是例子!

王云做了什么,并不重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统治阶层需要让大家觉得王云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让大家觉得王云做了什么。

对于这样的伪造,辽东王家也是默认的。

因为,王家与其他士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朝廷也是默认的,因为朝廷要将逼死忠臣的责任推到宦官身上,绝对不能让皇帝承担骂名!

皇帝是绝对不能有错的,有错的只能是执行皇帝命令的宦官!

“像王云这样的人,还有千千万万,我们每一个士人都是王云!”

在士族们统一的宣传下,那些不认识王云的百姓也纷纷为之感动,并且哭泣道:“天下都是被宦官败坏的,只要让儒士们掌握权力,天下也就好起来了,我们也就能吃得饱穿得暖了。”

当然,如果有活了两百岁的老人听到这话,一定会怒斥:“前汉末期和新莽政权就是儒士们在掌权,老子当年被那群儒士坑惨了,这才过了一百多年,你们就又开始怀念那群坑死人的家伙了?老子已经被儒士们坑过一次了,绝对不会再信他们第二次!”

然而,悠久的岁月可以消除一切痕迹。

将近两百年的岁月过去,人们早就忘记了当初那些古文经学儒生们是怎么坑得天下到处人相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他们只能看到现在的儒士正在为民请命,而且还有一个因为直言不讳为民请命而被宦官逼死的士人王云,所以这个天下只有宦官才是坏的,皇帝和士族都是好人。

正如当初被王家屠戮的涧人,他们的后代在被王家同化后,还反过来斥责自己的涧人祖先是蛮夷一样。

又正如那些被王家搞得家破人亡,不得不迁徙到海外开荒的移民一样,他们的后代还在感恩着王家,认为是王家让他们有了今天的比中原人更加富裕的生活,他们早已忘记了先祖被王家弄得家破人亡的仇恨,心里满满地只有对王家的感恩,感恩王家把他们先祖移民到海外,不然他们这些后代子孙永远还是苦哈哈的中原自耕农。

又正如殷商王室的后代孔子,他不仅不痛恨覆灭了自己祖先的仇人姬周王朝,反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对大周只有感恩。

悠久的岁月,真是一把最厉害的武器!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无法抵抗,何况是一群普通人呢?

在一年又一年,一个王朝又一个王朝的反复篡改宣传下,真实的王云,在未来又有谁能知道呢?

或许某天宦官掌权了,王云就会被宣传成一个痛斥外戚、赞美宦官,最后被外戚逼死的忠臣。

等到外戚掌权了,王云就会被宣传成一个痛斥宦官、赞美外戚,最后被宦官逼死的忠臣。

等到蛮夷入主中原了,王云就会被塑造成一个痛斥想要北伐的大汉皇帝、赞美蛮夷,最后被想要北伐的大汉皇帝逼死的忠臣。

等到士族完全掌权了,王云就会被塑造成一个同时痛斥皇帝、外戚、宦官,并且赞美士族,最后被皇帝外戚宦官三者一起逼死的伟大士人风骨形象。

是统治者需要这样的王云,而不是这就是王云!

第272章 王司徒(二)

三天后

雒阳

大将军府

“不就是皇帝死了吗,再立一个体弱多病好控制的就行。”

听闻年仅三岁的小皇帝刘炳驾崩,大将军梁冀一点也不在意,一个傀儡罢了,而且也不是亲外甥,死了就死了呗,大汉别的不多,皇亲国戚那可是一抓一大把,随便找个体弱多病的小孩子继承皇位就行。

“那么立哪个小孩做皇帝呢?一定要那种容易死,一看就活不到成年的才行,免得皇帝长大后想要夺回权力。”梁冀的夫人孙寿说道,她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因为之前的好几个外戚家族都被长大后的皇帝联合宦官给大清洗了。

一边说着,她还尝试着将一件金色火烷衣穿在身上。

但她的体型太彪悍了,这件修身的金色火烷衣显然是穿不进去的。

这件金色火烷衣是辽东王家赠送给梁冀大将军的礼物,通过一件衣服,换来了一个辽东太守的位置。

上一任辽东太守王煌逝世后,辽东有将近一年没有太守,王家果断给权势滔天的梁冀送出这件礼物,以求得一个太守位置。

这件火烷衣其实就是当年王家耗费一亿五铢钱的成本,才勉强做出来的,专门给王穿的衣服。

王仙逝后,这件衣服一直被王家珍藏在圣阁,作为王家的圣遗物。

如今又被王家拿出来送给梁冀。

“这件衣服太小了,你穿不进去的,额……还是给女莹穿吧。”梁冀摇摇头劝说道。

女莹就是他的妹妹梁女莹。

“呵呵……是吗?”孙寿有些怀疑,因为梁冀已经不止一次跟先帝的妃子乱搞,她担心梁冀会把这件衣服送给那个女人。

首节上一节168/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