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9节

走在去往军机处的途中,崇祯皇帝沉重的心情,也变得松快了些许,这几日的布局,算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有自己所敲打的这帮内廷太监,算是帮自己分了些许压力,接下来要筹谋的事情,就能加快一些速度了。

“这怎么可能啊,喜峰口要隘,竟真的被建虏攻破了?那要是这样的话,遵化、三屯营两地,岂不彻底暴露到建虏兵锋下了?”

“陛下真乃神人也,竟未卜先知,洞察到建虏的阴谋,孙公,眼下这样的情况,朝廷该如何部署?”

“周侍郎,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吗?你这个军机大臣,难道就不应该想想,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吗?”

当崇祯皇帝来到军机处时,就听到王洽、周延儒、李邦华等人的声音,下意识抬头看向天空,便知遵化那边,派人送来的紧急军务,抵京了!

“陛下至!”

庞天寿的声音此刻响起,叫本争吵起来的军机处正堂,瞬间变得安静下来,崇祯皇帝抬脚朝正堂内走来。

“臣等拜见陛下!”

孙承宗、王洽等一众军机处大臣,恭敬的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朝主位走去,看着仓促间,收拾出来的军机处正堂,应有之物,一应俱全。

“喜峰口的紧急军务送抵京城了?”

崇祯皇帝在坐下后,手指敲击着桌案,对孙承宗他们说道:“建虏兵马打进来没有?朕让军机处,下发的军机要务,都下发了吗?”

孙承宗忙走上前,作揖道:“回陛下,喜峰口要隘,已被建虏攻破,遵化承接三屯营急传军务,将此军务送抵京城。

另,陛下所明军机要务,皆已军机处的名义下发。

眼下喜峰口已破,军机处这边当尽快明确防务,确保京东一带局势,不会朝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第14章 乾纲独断

求点推荐票,月票,幼苗需要浇灌,崇祯皇帝遭遇质疑,各位贤达快来资助!

……

“不用,军机处已明发上谕,讲明各处据城而守,行守土有责!”

崇祯皇帝挥手说道:“眼下,建虏虽已攻破喜峰口,然朕谅建虏也不敢,在不明军情之下,就立攻遵化、三屯营两地。

从时间上来看,攻进关内的建虏,会寻找一地滞留,刺探遵化、三屯营一带军情,并观我大明动静。”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四人,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心中所想各不相同,毕竟喜峰口要隘,被建虏大军攻破,这局势对大明是愈发不利了。

此次建虏寇边,事发紧急,朝廷这边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眼下,就算想调集大军,时间上也来不及。

“陛下,臣请旨,即刻整饬京营,练兵筹饷,以定京畿!”孙承宗沉思片刻,神情正色拱手道。

“即便进犯的建虏大军,短时间内不会对遵化、三屯河两地,发动攻势,然朝廷绝不能被动等候。

在必要的时候,朝廷当调遣京营将士,宣府镇等处兵马,增派至营州、玉田、丰润三地,与进驻至迁安的关锦宁援军,合围进犯关内的建虏大军!”

崇祯皇帝手指敲打着桌案,神情凝重,眉头紧蹙着,孙承宗所提之策,的确是他心中所想的。

不过整饬京营一事,非同小可,不是新设的军机处,所能震慑住的。

毕竟京营内部派系林立,他必须要临时委派一员能镇得住场面的重臣,来做这项重要的事情。

“陛下,喜峰口已被建虏攻破,朝廷当尽快下达调令,命辽东督师袁崇焕,即刻率部阻击啊!”

“陛下,眼下国朝已入动荡之际,万不可有任何疏忽大意啊,军机处新设,地方根本就不认,应由兵部下达调令!”

就在崇祯皇帝,心里思索之际,在军机处驻所外,响起阵阵喊叫声,这叫崇祯皇帝的眉头,立时紧蹙起来。

“王卿,李卿,兵部所呈军机处的要务,外朝怎会知晓!”

崇祯皇帝眼神冰冷,盯向王洽、李邦华,冷喝道:“朕所下旨意,尔等到底听了没有!!”

“陛下,臣等不知啊!!”

王洽、李邦华闻言,当即上前,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好一个不知!”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沉声喝道:“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兵部侍郎,竟连兵部的事务,都管控不好,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此前那场平台召对,以所颁中旨为诱,引朝中廷臣齐聚,拿事实呵斥韩等朝中大臣,又以孙承宗辅佐,得以特设军机处。

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就有朝中大臣,就以喜峰口被迫一事,齐聚军机处驻所。

嘴上说着为国为民之言,可实际上呢,分明是觉察到所设军机处,关系重大,可能会分化他们的权势,才闹这么一出。

眸中闪过冷芒的崇祯皇帝,看着双手抖动起来的王洽、李邦华,一甩袍袖,朝着军机处驻所外走去。

孙承宗几人见状,忙跟着走了出来。

“肃静!!”

伴驾的庞天寿,看着眼前乱糟糟的朝臣,此刻皱眉喝道:“陛下至!”

“臣等拜见陛下!”

相聚军机处驻所外的大臣,忙对走出军机处驻所的崇祯皇帝,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看着眼前所聚群臣,并没有韩、李标等一众内阁大臣,垂手而立的崇祯皇帝,强压心头怒意,冷冷道:“尔等这是来逼宫?”

相聚的这些群臣,心中一惊,面露惊色,纷纷开口说道:“臣等不敢!”

“那你们想干什么?”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冷然道:“喜峰口要隘被建虏攻破一事,朕先前难道没说过吗?你们都是我大明朝中大臣,一个个慌乱成这般,成何体统!

这进犯的建虏大军,还没杀到京城要地,你们就这般了,要是杀到京城的话,你们是不是还要劝朕献城投降啊!!”

眼下事态紧急,崇祯皇帝可没有闲情逸致,跟这帮朝中大臣,在这里浪费时间,讲什么圣贤之道。

从建虏攻破喜峰口,到建虏攻打遵化、三屯营两地,只有短短数日,若他不能将驻守京城的兵马,给梳理出来,那谈何反攻建虏之谋!

“陛下,臣等也是为了大明社稷啊,眼下事态紧急,为避免意外发生,理应由内阁署理,叫兵部下发,调集大军,围攻进犯关内的建虏!”

“陛下,当前这种态势,应将调兵之权,下发至辽东督师袁崇焕,毕竟盘踞喜峰口一带的建虏,据山海关一带更近啊!”

眼前的这帮大臣,虽然不少参与平台召对,亦知当今天子,对袁崇焕心生不满。

然这等紧急态势,叫他们心中认为,除朝廷重金打造的关锦宁戍边大军外,再无其他兵马,能遏制住建虏之势。

看着身前这帮大臣,一个个情绪激动的劝谏,叫自己好不容易,才初揽的军事权,再度分散开,崇祯皇帝眉宇间生出怒意。

果不其然,大明的文官群体,还真是够头铁的。

他们认准的事情,那轻易是不会更改的。

哪怕是天子,也不成!

此时此刻,崇祯皇帝算是明白,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这句话到底包含多少心酸与无奈。

“驱散之!”

崇祯皇帝不想浪费时间,转过身来,对身旁庞天寿喝道:“你,即刻去文华殿一趟,问问韩他们,能否约束朝臣!

若不能,向朕递奏疏请辞,朕即刻批红!”

“奴婢遵旨!”

庞天寿当即拱手应道,随后便指挥驻守于此的大汉将军,列阵,将这帮傻眼的群臣,皆呵斥退出军机处驻所。

“你们几个,给朕进来!”

没有理会吵闹的群臣,崇祯皇帝看了眼孙承宗等人,沉声喝道。

“臣等遵旨!”

有些心惊的孙承宗几人,当即拱手应道。

眼下的天子,被当前的紧急局势,已然对朝中失去耐心了,他们若是做不好军机处要务,只怕下场都不会好啊!

第15章 张维贤

“有几件兵政要务,你们军机处,要即刻办理,两天时间,必须办好!”

崇祯皇帝神情淡漠,看向孙承宗、王洽几人,语气冷然的说道。

“第一,筛查武库清吏司,所备军器,到底有多少能用,听清楚了,能拿出来下发军队,上战场就能用的!

第二,对工部下辖军器局,派人进行查核,把能用的火器、军械,悉数登记造册,另把火药匠、铳炮匠单独拉出来,朕有大用。

第三,以军机处之名,向京城勋贵、官绅等下抽丁令,每府出家丁五十,未通过考核超十者,定罪!

第四,以军机处之名,向五城巡城御史公署,五城兵马司下令,自即日起京城戒严。

五城兵马司这边,增兵巡视京城各坊,行守土有责,若京城敢有动乱,定罪五城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官!”

“臣等领旨!”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四人,神情各异,听完崇祯皇帝所下旨意,当即便拱手应道。

动乱之际,当用重典,仁慈解决不了问题。

在没有掌控朝中局势前,崇祯皇帝不会冒然亲自出场,这样有悖皇权威仪,他就要用当前时局,倒逼着孙承宗他们做事,叫他们明白军机处之特权。

等击退进犯的建虏后,这因势特设的军机处,崇祯皇帝可不会裁撤掉,这以后就是他的基本盘。

“来人啊!”

见孙承宗他们,开始忙碌起来,崇祯皇帝朗声道。

“奴婢在。”

在正堂外候着的李凤翔,快步走进堂内,对崇祯皇帝拱手道:“皇爷,您有什么吩咐?”

“去,派人传朕口谕,着英国公张维贤,即刻进宫见朕!”崇祯皇帝想都没想,神情冷然道。

“奴婢领旨!”

李凤翔当即拱手道,随后便快步朝堂外走去,准备派遣心腹,即刻前去英国公府,传达天子口谕。

设立军机处时,崇祯皇帝便约法三章,非军机处要员,无命不得进军机处正堂。

哪怕是司礼监,除王承恩、曹化淳外,其他太监只能在堂外候着,方才庞天寿之所以能随驾进来,是得了崇祯皇帝允肯。

随着崇祯皇帝下达口谕后,在旁忙着的孙承宗等人,听闻此言,动作明显停顿刹那,旋即恢复神态,强压心中惊异,便忙着各自的事务。

在旁临时抽调的几名军机参赞,更是小心翼翼的协助,不敢有丝毫懈怠,此刻,谁都能感受到,天子身上所散发的怒意。

没有理会忙碌的孙承宗等人,崇祯皇帝朝悬挂地舆图处走去,看着眼前的态势,眉头微皱着,心里思量着如何打好这一仗。

“王尚书,筛查武库清吏司一事,就由你来具体分管,兵部事,是由你主抓的,协调兵部做好此事,定没有问题。”

“李侍郎,麻烦你跑一趟工部,将军器局一事明确,现在咱们军机处这边,人手不足,必须要抓紧时间。”

“周侍郎,向京城勋贵、官绅等下军机处所颁抽丁令,就交由你来分管,定要做好考核之事,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老夫,负责向五城巡城御史公署,五城兵马司那边,下达调令,咱们所分管之事,要多派人交流,定要将这些要务做好。”

在崇祯皇帝沉思之际,孙承宗这位曾任辽东经略的老臣,算是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向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分派任务。

眼下这种局势下,众人没有别的想法,有天子在跟前盯着,他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便纷纷点头,随后便先对陷入沉思的崇祯皇帝拱手一礼,遂离开军机处正堂,前去办理分管之事。

首节上一节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