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74节

现在这新上位的建虏奴酋皇太极,其在建虏八旗内的威望,就远没有老奴活着的时候高,所以这也是陛下的这个狗奴才,喜好频频遣派建虏进犯我大明的原因吧。”

“这不是总结的很好嘛。”

崇祯皇帝笑着说道:“一帮不尊教化的东虏,所奉行的那一套东西,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朕才叫军中粗懂建虏语的将士,趁着我大明主力,赶赴汉儿庄前线之际,先乱一乱建虏内的秩序。”

满桂双眸微张起来,先前他听到那些话,只觉得很新奇,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天子,竟会写出这等粗鄙之言,毕竟这不该是天子所能阐述出来的。

但听崇祯皇帝这般一讲,满桂回过味来了,这他娘的哪里是单纯的骂皇太极这个狗奴才啊,这分明就是想分化建虏八旗啊。

又是牵扯到皇太极,又是牵扯到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又是牵扯到阿济格哥仨,那洋洋洒洒的数百字之言,算是把建虏八旗内,主要掌权的人,全都给牵扯进去了。

高啊!

“朕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在建虏八旗内,埋下一颗分裂的种子。”

瞧着神情激动起来的满桂,骑马向前的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叫它生根,发芽,在特定的时间,叫朕的那个狗奴才,无法真正整合八旗,这算不算变相削弱建虏八旗?”

“算!”

激动的满桂大声应道,若建虏八旗内不能皆听皇太极之命,那八旗劲旅的强悍,就不能发挥到极致。

尤其是皇太极这次统率建虏八旗,进犯大明关内要地,想重创大明元气,却反过来被大明打的灰头土脸,这对其在八旗内的威望,那绝对是不小的打击。

越想越激动的满桂,此刻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方才的那声大喊,叫随驾的王洽、李邦华等一众人,都神情各异的看了过来。

“行啦,你也别这般激动了。”

瞅着眼前的满桂这般,崇祯皇帝神情淡然道:“算算时辰,奉朕旨意的那帮健儿,只怕这个时候,正被恼羞成怒的建虏追杀。

你即刻奉朕口谕,携本部铁骑,命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三人,统率麾下铁骑接应,切记不可恋战。”

“喏!”

满桂抱拳应道,随后便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策马扬鞭朝前方驰骋而去,眉宇间生出的激亢,是怎么都不能遮掩住的。

‘满桂这员虎将,可用,但不可脱离掌控的用,性情太过于桀骜。’

瞅着离去的满桂,骑马向前的崇祯皇帝,心里暗暗道:‘给刘兴祚配属的副将,他不行。

若真派了满桂过去,难免会反客为主,最好也是两虎相争,看来还要再想想其他人了。’

统率中军赶赴前线,崇祯皇帝所做的这些,其实不单单是为了即将爆发的战事,也在为此战之后的部署,在做相应的安排。

一个叫皇太极完全掌控的建虏八旗,不符合当前大明的利益,也不符合他在辽东要展开的布局,所以怎么给皇太极埋雷,叫建虏八旗内矛盾激化,才是崇祯皇帝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就他所编的那些话,的确上不得台面,也不符合大明天子的身份,但的的确确像一把利剑,刺进了建虏八旗的体系内。

至少阿济格哥仨,多少会生出些许不满吧?

这倒霉催的哥仨,对皇太极的逆反心理,也会增强一些吧?

若皇太极真要为了掌权,而动阿济格哥仨名下的牛录,或者打压他们哥仨,那建虏其他大小奴隶主,也会生出些许别的想法吧?

裂痕往往就是从细微处一点点撕开的!

第135章 崇祯三十六计之舆论战

处在这不是非黑即白的世道下,大明上下正忙着摆烂,身为小弟的建虏,那也不能闲着啊。

当大哥的都以身试法,在上下摆烂了,身为小弟的建虏,你不学着摆烂,是什么意思?瞧不起谁?

崇祯皇帝折腾这一出,随着出战的各部兵马,齐聚汉儿庄前线,孙承宗、王洽、李邦华这些军机大臣,到底还是知道了。

不过他们一个个却默契的装作不知道,忙着处理各部兵马呈递的军情,这叫崇祯皇帝觉得有些遗憾。

“陛下,截止到当前位置,我大明出战的各部大军,并未遭遇建虏的侵袭,卢象升、孙祖寿、马世龙他们,按照军机处前指所定部署,顺利构建起相应的防线,目下正在完善各处防线体系。”

“陛下,我军所设屯粮要地,已选定区域,并按照您先前所讲,当前正在挖设第二道宽沟……”

听着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一个个先后站出来汇报军情,坐在椅子上的崇祯皇帝,情绪不高的把玩着绣春刀,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那狗奴才,还真是够能忍的啊,不就是自己统率的兵马,赶到前线的有点多,这咋连遣派麾下骑兵袭扰的动作,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来呢?

有军机处前指,来把控先前已拟定的作战部署,只要不是突发战况,崇祯皇帝听与不听都行。

.!."?"千,,::;,.'源'!?中.!:,裙'2:0?6:.8'?5"6;:?,0"'5,?"?3  “真是奇了怪了,朕的那狗奴才,咋一点反应都没有呢?”收刀归鞘的崇祯皇帝,在孙承宗等人的注视下,面露不解的囔囔道:“这要是一直这般干耗着,那最后不就不能多杀一些建虏了?”

“……”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听着崇祯皇帝囔囔所讲,一个个神情各异的站在原地,心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他们先前知晓自家天子,召集那帮粗通建虏语的将士,所做的那些事情后,都生出不该如此的种种想法。

堂堂大明天子,九五之尊,怎能写出那等粗鄙之言啊,这有失大明天子的威仪啊,就算是想刺激建虏,激怒建虏,那完全可由他们代劳啊,再不济不还有军机处前指的那帮军机参赞吗?

这些事情若是传回朝中,只怕科道那帮言官御史,又该以此来规劝天子了……

“三位爱卿,你们在想些什么?”

见孙承宗几人愣神,崇祯皇帝将手里的绣春刀放下,双眼微眯道:“是不是在想怎么倒逼建虏之策?

这建虏缩着不出,那也不是个事儿啊。

朕刚才想了想,等各处大军所构防线完善,军机处前指这边,负责统筹安排各处麾下骑兵,能夜里看见东西的骑卒单独编队,给朕十二个时辰,不间歇地向建虏龟缩的营寨,放火箭,狠狠地烧这帮狗奴才!

等待后方转运军需的同时,咱们也不能叫龟缩的建虏闲着。”

“臣等遵旨!”

也不知是为何,在听崇祯皇帝讲话的时候,孙承宗他们莫名提着口气,生怕他们听到什么虎狼之词。

幸好提心吊胆听完以后,发现并没有听到他们所想的那些,孙承宗几人松了口气,随后便重重离去,生怕崇祯皇帝再想到什么。

瞧着孙承宗几人的背影,崇祯皇帝嘴角微扬起来,到底都是尊奉圣贤的读书人啊,说点粗鄙的虎狼之词怎么了?

这诸葛亮都阵前骂死了王朗,写进了《三国演义》里,朕叫皇太极这帮狗奴才,温习一下《三国演义》的情节,省的忘了先前是怎么靠着《三国演义》,对付大明文官统率的大军,这难道还有错吗?

张世泽匆匆走进帐内,冲感慨的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您让府军前卫誊抄的书信,全都写好了,有八百多封。”

“好,做的不错。”

崇祯皇帝笑着站起身,走上前道:“把这些誊抄的书信,分给那帮健儿手里,叫他们随队袭扰建虏营寨时,给朕射进建虏营寨中。”

“喏!”

“去吧。”

瞅着兴冲冲离去的张世泽,叉腰而立的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打仗嘛,占据这等优势下,不给敌人玩玩舆论战,这多可惜啊。

这八百多封有料的书信,哪怕最后只有十几封,落到皇太极这个狗奴才,还有那帮建虏高层手里,也够气炸他们的。

多尔衮啊,朕给你们哥仨,奠定这样的舆论基础,以后可要好好地表现啊,别叫朕失望啊。

王承恩走进帅帐,见自家皇爷露出一抹笑容,不免心里有些生疑,但很快收敛心神,恭敬的作揖道:“皇爷,这是您要的东西。”

说着,便双手捧着一份文书。

“嗯。”

崇祯皇帝接过文书,便翻阅起来,嘴上却说道:“王伴伴,你找的那些大汉将军,暗查祖大寿他们时,没叫人觉察到什么吧。”

“没有。”

王承恩摇头道:“奴婢挑选的都是机灵的,且特意换了军服,虽说祖大寿他们麾下,那帮骑卒都很警觉,不过没出什么岔子。”

崇祯皇帝合上文书,递给王承恩说道:“拿着朝廷的银饷,所打造的关宁铁骑,却多半是他们自己的私军,真是够可以的。

把这份文书烧掉吧。”

“喏。”

本心情还算不错的崇祯皇帝,在想到辽前之事,想到祖大寿后,心情就变得不那么好了,辽东的将门势力,盘根错节的扎根辽前。

袁崇焕这个人还好处置,不过以祖大寿为首的辽东将门,要处置起来,就显得有些棘手了。

若是简单粗暴的擒获祖大寿,那在辽前各地为将的祖家将领,还有那帮辽东将门的将校,必然会在辽前作乱。

考虑到自己对辽东的筹谋,现阶段的辽前还不能乱,不然只会叫建虏得了好处。

‘这烂摊子处理起来,还真是够棘手的。’眉头微蹙的崇祯皇帝,心里暗暗说道:‘皇太极你这个狗奴才,庆幸朕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复杂吧,不然这一次,就算是拼着麾下大军损失惨重,也要将你们全都堵在大明关内。’

第136章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崇祯皇帝并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狗奴才皇太极,被他所打出的组合拳,折腾的是焦头烂额。

建虏异地作战的劣势,随着崇祯皇帝一手策划的骂战,再加之大明主力兵马,齐聚汉儿庄前线,算彻底暴露出来了。

“崇祯小儿,真真是可恶至极!”

大马金刀坐在帅位上的皇太极,气汹汹的怒骂道:“身为大明天子,竟用处这等下三滥的手段,想以此破坏我八旗士气,该杀!”

低头站着的范文程、索尼,听完皇太极所骂之言,神情复杂的看了眼对方,但却没上前劝说什么,眼下他们八旗这边,因那帮明骑所叫骂之言,士气的确出现了不小的波动。

老汗王身死一事。

大金汗王位继承一事。

老汗王宠妃阿巴亥之死。

阿济格哥仨,被削弱所掌牛录……

崇祯皇帝遴选的那帮粗通建虏语的明骑,在建虏营寨前闹出的骂战,将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十多位爱新觉罗子弟,全都牵扯进去了,还合理的质疑了皇太极继承权的事情,算是将一把利刃,深深地扎进八旗之中。

“眼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他们三人,在干些什么?”内心难压怒意的皇太极,冷冷的看向范文程说道。

“回汗王,都在各自小帐待着。”范文程弓腰塌背的说道:“不过莽古尔泰的反应,多少有些……”

“这该死的奴才,本汗就知道。”

皇太极眸中闪过一丝杀机,紧握双拳道:“去,把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叫来,本汗有话对他们说。”

“喳!”

在崇祯皇帝没有统率着大军,赶赴汉儿庄前线之际,皇太极依旧是雄心不死,想要积极寻找战机,行反扑大明之事。

此战若就这般灰溜溜的撤离大明,回到辽东那边,这对他在八旗内的威望,将会是不小的打击。

甚至为保住岳托,不叫济尔哈朗之死,影响到八旗内的稳定,皇太极提出叫八旗共商进退之事,虽说期间被莽古尔泰摆了一道,但一切都按照皇太极预想的那般进行。

可后面发生的事情,却超出了皇太极的预料,先是八旗控制的龙井关告破,后是三屯营方面的明军主力杀来,期间还有那等对他不利的言论,可谓是叫皇太极焦头烂额。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

“拜见汗王!”

阿济格哥仨的声音,叫陷入沉思的皇太极,回过神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哥仨,缓声道:“都起来吧。”

“喳。”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应了一声,随后便站了起来,皇太极静静的坐在帅位上,阿济格却上前道:“汗王,您为何不趁着明狗初至前线,遣派我八旗劲旅冲营,杀溃……”

“阿济格,本汗明白你的心情。”

皇太极眉头微蹙,说道:“崇祯小儿遣派帐下明狗,传这等扰乱我八旗之言,污蔑大妃,就是想激怒我八旗,叫我八旗失去理智。”

在讲这些的时候,皇太极的眼神,就没离开过多尔衮、多铎哥俩身上。

相比较于做事鲁莽,性情桀骜冲动的阿济格,在皇太极心里所忌惮的是多尔衮,还有执掌一旗,且对多尔衮言听计从的多铎。

皇太极继续说道:“本汗继承大金汗王位,是汗阿玛死前未明确继承人,那时八旗所处局势不好……”

皇太极在这里说着,低头不言的多尔衮,心中生出一股燥意,眸中闪过冷茫,但很快恢复过来。

首节上一节74/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