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59节

被激怒的皇太极,在骑阵中怒声喝道:“身为大明的天子,却做这般粗鄙的事情,你根本就不配当大明的皇帝。”

“有种你就来啊!”

崇祯皇帝沉声喝道:“石门镇之败,大安口之败,遵化之败,我大明的军队,像你们所想的那般软弱吗?!

朕知道你这狗奴才过来,就是想试探朕的口风,顺带提升你建虏的士气,皇太极,你觉得这一仗打下去,你建虏能赢我大明吗?”

皇太极沉默了,那冷厉的双眸,死死的盯着前方明军兵阵,他此次之所以过来,就像崇祯皇帝所讲的那般。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心里的不甘,他很想知道,与他对弈的崇祯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何他心里所筹谋的一切部署,全都被素未谋面的崇祯皇帝,抢先一步截断先机,以至于他所统率的八旗劲旅,被迫回撤到三屯营一带。

“狗奴才,该说的话,朕都说完了。”

见皇太极不言,崇祯皇帝继续说道:“明日,我大明就会向你发动攻势,等着承受我大明的怒火吧!

遵化的血债,朕会亲自找你讨要回来!!”

言罢,崇祯皇帝丢掉手里的铁皮喇叭,一拨缰绳,便朝着中军防线而去,王承恩、朱纯臣紧随其后,左右府军前卫的勋戚子弟,一个个难掩亢奋的护在左右,举着手里的大盾,徐徐朝后撤离,而卢象升所领的天雄军,方正化所领的勇卫营铁骑队,则警惕的对视着不远处的建虏。

皇太极骑马立于原地,那冷厉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前方,看着出现异动的明军兵阵,左右建虏将校,纷纷请战,誓要击溃眼前的明军兵阵,擒杀嚣张的崇祯皇帝。

然皇太极自始至终都没有下令,通过这一次的直面接触,他明白自己的对手,并不像先前所想的那般简单,此次若不能打败明军,掠杀大明关内,那日后想有所取,只怕会难上加难了!!!

第105章 将士们,朕与你们同在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冒着可能会被建虏威胁的风险,向想要一探究竟的皇太极,当面讲出那样的话。

崇祯皇帝就是想用这种实际行动,来告诉随驾出战的各部将士,肆虐辽东的建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可怕。

想要在战场上战胜建虏,首先要战胜自己的心魔,若谈奴色变的心魔不除,就别再提其他的了。

在前线阵地那边,痛痛快快怒斥皇太极一顿,返回所部阵线后,崇祯皇帝就待在帅帐那边,忙着筹备明日的战事。

然随驾的那帮天雄军、府军前卫、勇卫营铁骑队,在回归各自所在之地后,崇祯皇帝的种种表现,就像是风一般传遍开来。

这对随驾的全体明军将士来讲,那绝对是振奋军心的存在!

常言道:将是兵之胆,兵是将之威。

他们效忠的大明皇帝,那等尊贵的身份,都敢以身犯险,静候来犯大明的建虏奴酋皇太极,还敢那般强势的怒斥之!

那身为大明的将士,理应像他们效忠的大明皇帝那般,对来犯大明的建虏,展现出自己强势的一面。

叫这帮猖獗的建虏知道,大明不是那么好冒犯的!

“咚咚咚……”

振奋士气的擂鼓声,回荡在这片天地间,一眼望不到头的明军将士,在各部将校的统率下,整齐划一的排列在阵线之前。

各部兵阵所持的旌旗,随风而动的发出响动,一名名斗志昂扬的明军将士,目光如炬的看着前方。

今天是大明向来犯的建虏大军,发动合围攻势的日子,先前建虏在大明关内,所犯下的累累血债,他们要用手里的兵器,所携带的火炮,还有震天雷,亲自去找猖獗的建虏讨要回来。

在无数道灼热目光的注视下,身披柳叶凤翅甲的崇祯皇帝,在一众人等的簇拥下,挎刀踏上这临时搭建的阅兵台。

站在这高耸的阅兵台上,扫视着乌泱泱的兵阵,崇祯皇帝的内心充满亢奋,眸中闪烁着精芒。

这就是他在过往危机不断的环境下,费尽心思所拉起来的强军苗子,还有从各地勤王救驾的援军。

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坚信,在经历这场跟进犯建虏的大战后,只要自己能保住他们晋升的空间,那眼前这一支支军队,就将会是最忠诚于他的军队!

在这个上下摆烂的的大明,想要摆脱众多掣肘,实现朝堂上的制衡,为后续所做之事谋势,手里没有独属于自己的兵权,没有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军队,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身为一国之君,名义上忠诚于自己的军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毕竟他们需要朝廷调拨的钱粮。

然对崇祯皇帝来讲,他需要的是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军队。

在一众人等的注视下,挎刀而立的崇祯皇帝,神情自若的朗声喝道:“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处在前列的天雄军将士,当听见自家天子所喊,那一个个是瞪眼怒喝起来,声音之大响彻云霄。

“陛下万岁!!”

在后列的各部明军将士,紧跟着就怒吼起来,这一次,那响起的声浪,欲将这湛蓝的天掀下来!

“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王洽、李邦华等人,听着这一声高过一声的喝喊,那一个个都是难掩的激动。

多少年了,从大明在辽东前线经历惨败后,大明就再没有过这样的声威,大明的军队,更没有这样的雄威!

然此番建虏进犯大明,激起了崇祯皇帝的怒意与斗志,不顾个人的安危,在满朝文武反对的前提下,毅然决然的选择御驾亲征,誓要跟建虏血战到底。

处在当前环境下,想起这些的王洽、李邦华,心里很为先前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好在他们的天子,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然大明何曾能出现这样的一幕啊。

“将士们!!”

扫视着眼前斗志昂扬的明军将士,崇祯皇帝挎刀而立,朗声喝道:“今天是我大明向窃据三屯营的建虏大军,宣战进攻的日子。

朕知道,在过往的很长时间里,我大明在辽东那片战场上,不知败给过建虏多少次,不知有多少健儿,惨死在建虏的刀下。

但是朕想要告诉你们!

建虏,并没有你们先前所想的那般可怕,此前我大明所取的石门镇大捷,大安口之胜,遵化之胜,就是明鉴!

你们都是朕精挑细选的悍卒,都是我大明最强悍的好儿郎,拿起你们手里的刀,拿起你们手里的火器,叫这帮猖獗的建虏知道,我大明神圣不可侵犯!!”

在崇祯皇帝讲这些的时候,一名名府军前卫的勋戚子弟,手里拿着铁皮喇叭,歇斯底里的怒吼着,好叫出战的每一名明军将士,都能听到崇祯皇帝所讲之言。

“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而听到这些的各部明军将士,一个个内心深处涌现出高亢的斗志,一个个怒目怒张的咆哮起来。

回想起建虏进犯大明以后,他们所取得的骄人战绩,还有崇祯皇帝在此之前,怒斥建虏奴酋的场面,他们的血在沸腾。

“哗~”

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声下,崇祯皇帝拔出腰间所挂绣春刀,分散在各部兵阵的将校见状,纷纷出言喝喊着,本激动的各部明军将士,渐渐的安静下来。

崇祯皇帝高举着手里的绣春刀,看着眼前的明军兵阵,朗声喝喊道:“将士们,朕与你们同在,今日誓要叫建虏知道,我大明雄威!!”

“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听着那一声声怒吼,崇祯皇帝的内心充满亢奋,他知道,想一战击溃盘踞在三屯营的建虏大军,是断然不可能的事情。

但他要通过这一场场激战,叫随驾的各部明军将士,在经历铁与血的洗礼后,真正能蜕变成他所想要的强军。

此次与建虏的决战,获胜的必须是大明!!

第106章 大明不退!(1)

“咚咚咚……”

“啪啪!”

密集的擂鼓声,杂乱的脚步声,在三屯营上空回荡着,被一众贝勒、大臣、将校簇拥的皇太极,神情凝重,双手撑在女墙上,看着远处乌泱泱的明军兵阵,匀速朝三屯营城外所筑营寨前进。

“这该死的崇祯小儿,到底调动了多少明军,难道他就不怕大明内部,出现什么动荡吗?”

“这一仗不好打啊,明军出动这么多人马,就算投入全部骑兵队伍,想冲散他们的阵线……”

代善、莽古尔泰这些建虏贝勒,双眸微张,难以置信的看向远处汇聚的明军兵阵,讲述着自己心中所想之言。

曾几何时,在辽东那片黑土地上,都是他们八旗劲旅主攻,胆小如鼠的明军被迫迎战,可到了这大明关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却逆转过来了。

“来得好!”

神情冷厉的皇太极,缓缓站直身躯,掷地有声的说道:“他们不来,我八旗劲旅还要费尽心思,一地,一地的去灭杀他们。

那崇祯小儿,既然这般骄纵狂妄,想用人海战术,击败我八旗劲旅,本汗就要叫他知道,我八旗的厉害!!”

回想起昨日经历的种种,皇太极的内心深处,涌现出阵阵怒意,曾几何时,他这位八旗劲旅的汗王,会经历那样的屈辱。

大明,就是一群胆小如鼠的存在,就算出动的人马再多,那也不是强悍的八旗劲旅的对手!

“莽古尔泰!你即刻赶赴左翼四旗,统属左翼骑兵,弹压随军蒙古兵,准备随时杀进明军之列,击垮他们!”

“喳!”

“阿敏!你即刻赶赴右翼四旗,统属右翼骑兵,弹压随军蒙古兵,准备随时杀进明军之列,击垮他们!”

“喳!”

在筹谋此次迂回作战,力求重创大明,削弱大明国力,为确保大金境内安定,避免自己的离开,导致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势力膨胀,皇太极将他们全部带走,在大金留守的精锐并不多。

这一仗,其实不管是对大明来讲,还是对大金来说,都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不然将会带来诸多的隐患。

崇祯皇帝骑在马上,在府军前卫一众勋戚子弟的簇拥下,缓缓跟随着出战的大军,朝着三屯营方向进发。

放眼看去,一支支井然有序的明军兵阵,在各部统兵将领的指挥下,游走于各兵阵间的骑兵,传达着相应军令,保持着相应的节奏,徐徐向前行进着。

骑马向前的崇祯皇帝,神情冷厉,眸中闪烁着精芒,心里却暗暗说道:‘皇太极,真要是拼人多的话,你拼得过我大明吗?’

为了今日攻打盘踞在三屯营的建虏兵马,筹谋许久的崇祯皇帝,刨除留守各处阵线的兵马外,其他全都出动了。

孙祖寿所领的左翼大军,孙承宗所领的右翼大军,在先前所定的时间内,随同崇祯皇帝亲率的中军,从各个方向杀到三屯营一带。

‘卢象升,此战中军当如何发动攻势,力挫建虏之势,就看你的了。’

崇祯皇帝紧握着手里的缰绳,如炬的眼眸,遥看前方阵线中飘动的大明龙旗,心里却暗暗说道。

此次出战的中军各部,名义上是崇祯皇帝亲自统率,然战场实际指挥权,却下放到卢象升那边。

为了彰显卢象升的权威,崇祯皇帝在临战之前,将代表国朝的大明龙旗,赐予卢象升执掌。

随着不断逼近三屯营前线,崇祯皇帝心情略显激动,像当前这等大场面,数以万计的兵阵,陈列在他的面前,曾经是绝对没有经历过的。

这些汇聚在战场上的明军将士,现在却因为自己的一声令下,毅然决然的出现在战场之上,誓要跟来犯的建虏决一死战!

“都睁大你们的眼睛,给朕看清楚了。”

感受到战场传来的肃杀,崇祯皇帝扫视着左右,朗声道:“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勋戚子弟,朕不管你们先前怎样。

但从这一刻开始,朕希望你们明白,既然享受着大明给予你们的荣耀,那就要在关键时刻顶上去。

不过现在的你们,还很弱,不够统兵打仗的资格,你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朕希望通过接下来的战事,叫你们自己心里明白,以后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喏!”

以张世泽为首的这帮府军前卫的勋戚子弟,一个个怒目圆睁的喝喊起来,这段时间,随驾出征的种种经历,叫他们有着不小的改变。

作为昔日混吃等死的勋戚子弟,他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被当今天子招进府军前卫。

更没有想到过,曾经一片祥和的大明关内,有朝一日会遭遇建虏的侵犯。

对他们这帮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勋戚子弟,像这些关系国朝的大事,他们本没有资格去过问什么,去见到什么。

可一切的一切,随着他们被招进府军前卫,就彻底发生了改变,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之所以被崇祯皇帝这般狠练,就是其制衡朝堂的手段之一。

大明勋戚这一特殊群体,单从既得利益这一块来讲,是最不会背叛大明的。

首节上一节5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