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05节

“截止到御驾离津,勇卫营来报,先遣军已顺利通过山海关,朝广宁处急行军,所部转运的各类火器、火炮,已于秦皇岛港口装船,由渤海舰队下辖第一舰队承接,负责转运至锦州港一带……”

“截止到御驾离津,军机处来报,以戒严鄂尔多斯、河套、东土默特等部蒙古为由,向九边重镇明发上谕,已八百里加急传递各处……”

“截止到御驾离津,辽东巡抚府来报,涉及西线转运诸事,皆已明确……”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聆听着,数十众披甲挎剑的军机处参谋,一个个神情冷峻,齐聚在战争沙盘周遭,禀明着各自负责的事宜。

王在晋、杨嗣昌、温体仁、周延儒、王洽等一众随驾大臣,站在各处,流露出各异的神情,看着闭目养神的天子。

“曹文诏所领神机营,走到何处了?”

崇祯皇帝缓缓睁开眼睛,盯着眼前的战争沙盘,“作为御驾前军所在,自朕下达旨意后,神机营就急行军赶赴天津,为何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启禀陛下。”

一名军机处参谋上前,挺胸禀道:“距御驾离津前数日,御驾中军所接军令,神机营先遣军,已从辽河口一带登陆,神机营主帅曹文诏,在中军主力登船渡海后,就至今未向御驾中军呈递军情。”

“到底还是出现些偏差。”

崇祯皇帝站起身,缓步向前走着,俯瞰着战争沙盘,“及时整改,像这等情况,朕不愿再看见。”

“喏!”

看着眼前的战争沙盘,涉及到各处的调动一目了然,这一仗打下来,崇祯皇帝知道会打掉很多钱粮。

可这一仗必须要打。

或许国库、内帑的财政赤字,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累加,可只要能战胜建虏,能收复辽东所有失地,达到既定的战略部署,那么这批流向民间的钱财,必将成为战争态势下的一种反哺,叫直隶、辽东、山东等地得到相应发展。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陛下,御驾中军抵达辽河口一带,是否能暂驻辽阳镇?”王在晋想了想,讲出心中的担忧,“仅以数万御林军精锐,就一路急行军赶赴沈阳城,与那李自成……”

“怎么?卿家是胆怯了吗?”

崇祯皇帝眉头微挑,迎着无数道注视,看向王在晋说道:“朕御驾亲征的消息,必然已在辽东传开,建虏那边也已知晓情况。

越是这等态势下,朕就是要叫所有人,都不知朕的想法。

沈阳城外的浑河畔,就是朕要驻扎的地方。

那里,是我大明必须要牢记的地方。

御驾中军要做的,就是不能影响到辽地各部的调遣,再者言,有曹文诏所领神机营,先行赶赴沈阳一带,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从明确御驾亲征一事后,崇祯皇帝就变得异常忙碌,也就是现在从天津乘船渡海,沿辽东湾赶赴辽河口,他才稍稍放松一些。

随驾出战的队伍很庞大。

为确保既定的战略部署、战术安排,能有效的落实下来,崇祯皇帝就大胆采取压茬交替行军的方式,单单是随驾出征的各部精锐之师,就按照所领军令展开行军,从天津、秦皇岛、山海关等处出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抵达预定的区域内进驻。

御驾亲征这一战,单单是朝堂中枢所在,崇祯皇帝就调走了百余众官员,无一例外,这批官员皆是守旧派代表。

大派系也好。

小派系也罢。

崇祯皇帝以御驾亲征的名义,将朝堂腾空一部分核心群体,叫维新派能够掌握话语权,让徐光启他们坐镇,崇祯皇帝就不相信这等态势下,围绕维新变法的初期部署,还能遭受到强烈的反对和阻力。

他这个大明天子敢出现任何意外,随驾的这批群体中,多数都要跟着一起陪葬!

“陛下,曹文诏所领神机营,乘船呈递军报。”

就在此时,兼领龙舟守备的王来聘,快步走进船舱,向崇祯皇帝禀道。

“念。”

崇祯皇帝平静道。

大规模战争态势下,体系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其中的军情传递,更是维系全域战局的关键所在。

从驿传改制以来,崇祯皇帝就格外重视此事。

“臣…神机营总兵官曹文诏,于辽河口叩首……臣所领神机营,尊奉陛下旨意,顺利在辽河口一带登陆,现朝沈阳一带进发,随军御驾特派前指(专司后勤保障),将于辽阳镇离军进驻……”

听到曹文诏所呈军报,崇祯皇帝悬着的心,也算是落了下来,只要神机营没有出现问题,那么围绕辽前的这一战,就基本能明确一半的胜利!

特别是随同神机营,一起乘船渡海的御驾特派前指,这是专门负责东线后勤保障的,一个构架缜密、层次分明的庞大队伍,里面的人,皆是崇祯皇帝挑选的,甚至后续还会补充进一批,由他们进驻辽阳城,专司后勤保障事宜,那涉及该部份事宜就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第768章 辽左之战(4)

“大帅,您要三思啊,蒲河沿线、抚顺一带所构防线,不能就这般舍弃掉啊。”杨方兴面露忧色,看向态度坚决的李自成,出言规劝道。

“这些地方皆是我军苦心经营之地,是拱卫沈阳的外围屏障,倘若就这般的弃守,那沈阳就无险可守了。

是,崇祯是要御驾亲征。

可当前辽左的局势,明军的主力精锐,并没有太过频繁的调动,他们何时赶赴辽左前线战场,这是谁都不清楚的事情……”

“够了,此事不必再说了。”

李自成摆手打断道:“建虏在懿路所、三岔儿堡、抚顺关等处,集结十余万大军,甚至更多。

可至今却没有发动一次攻势,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黄台吉这个家伙,肯定是没有憋什么好屁,想算计本帅,那索性就不陪建虏玩,本帅就是要破釜沉舟。

与其将兵力分散各处,中了建虏的圈套,索性分批撤到沈阳一线,好在我军主力已构建稳固防线。

就算建虏真想发动猛攻,夺取我军所守沈阳城,那也要先看他们是否有好牙口,至于说崇祯何时来,明军何时至,那就看明廷的了。”

殿内站着的一些文武,听闻自家大帅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辽左前线的局势,变得是愈发扑朔迷离,这使得很多人都看不透,之后的局势究竟会怎样演变。

从知晓崇祯皇帝要御驾亲征后,以杨方兴为首的义军文武,就惊人的发现,围绕辽左一线这片区域,将随着前线战局的演变,聚集起数十万各方大军。

这是先前从没有过的。

纵使是在万历朝后期,明廷集结麾下精锐之师,欲要镇压猖獗的建虏,那双方参与的军队规模,也不过在20万徘徊,甚至要更少一些。

可是现在却完全变了。

这一战打下来,不管是谁取得最终胜利,他们辽东义军的定数,都将会退出仅有的辽左之地。

这使得一些人的想法,就一直很是活跃。

李自成坚决的态度,让前来规劝的众人,也无法改变什么,遂退出了殿内。

“大帅,这是杨相他们在暗中做的事情。”裴雄虎神情严肃,掏出一份密信,递到李自成的面前。

“人啊,总是这样。”

李自成接过密信,神情有些感慨,“不管本帅对他们多好,都捂不热他们的心,觉得义军在辽地没活路了,就开始做些别的事情。

和明军有所联系,本帅还能理解。

但是跟建虏联系,本帅不能理解。

查明的这些人之中,有多少和建虏暗中联系的?杨方兴这个家伙,有没有跟建虏有所联系?”

“杨相没有和建虏联系,不过却和明军保持着联系。”

裴雄虎眉头紧皱道:“我军的一些重要部署,都被杨相一一传递到明军那边,和建虏暗中联系的,有不少。

其中在我军主力之中,就存在部份这等墙头草,现在……”

“别说了!”

李自成冷芒一闪,紧攥着手里的密信,“你负责解决军中的这批败类,切记,要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他们。

空缺的那批位置,本帅会简拔起一批将校。

吃着本帅给的粮,拿着本帅给的钱,现在义军遭遇危机了,一个个就想把锅砸掉,那他们就去死吧!”

“喏。”

裴雄虎当即应道。

对于李自成而言,他先前还真没有想过,要在麾下组建一支暗探组织,可是在崇祯皇帝的干预下,李自成遂萌生这种想法。

李自成一门心思的想要离开辽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想摆脱崇祯皇帝的这种遥控,他是有野心的人。

他不想一辈子任人摆布。

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积攒的家底,被崇祯皇帝一次次的无情搜刮,尽管说麾下凝聚的军队规模不断增多,可这种没有自主的感受,无论是谁都无法接受。

“崇祯啊崇祯,先前一直都是你给本帅送礼,这次,本帅也给你送份大礼。”

李自成神情冷厉,嘴角微扬,嘟囔道:“他黄台吉纠集重兵,却迟迟不来进攻,这摆明是害怕你啊。

既然是这样,那本帅就引蛇出洞,看他黄台吉到底上钩不上钩。

倘若他黄台吉还不来犯,那本帅就等着你集结的大军,联手向建虏发动反攻吧,这一战,也该和建虏有个了结了。”

明军、建虏八旗、辽东义军扎堆在辽左前线,那必然是三方皆有算计,想要将战局对己部最有利。

站在崇祯的角度,他要凭借此战,收复剩余的辽地,重创建虏八旗,把辽东义军向西赶出去。

站在李自成的角度,他要凭借此战,摆脱崇祯的遥控,重创建虏八旗,让明军麾下有所损失,这样他就能率部进军漠南。

站在黄台吉的角度,他要凭借此战,重创明军主力,干掉辽东义军,一举夺下辽左全域,为今后战略反攻整个辽东蓄势。

每一方都有着各自的打算,这也注定辽左前线的战局,不会轻易的打响,可一旦打响的话,就会一战定胜负!

这就是战争的复杂性。

这就是战争的多样性。

在冷兵器时代,向热武器时代过渡的间隙,往往一场战事的胜败,就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势。

李自成下令撤离前线大军,这对于辽左战场的额变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至少黄台吉这边,先前所定下的很多谋划,落空了。

李自成下令撤离的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妙了,倘若晚上数日,那黄台吉精心谋划的部署就能展开。

可现在这种态势下,使得黄台吉麾下的一众将校,一个个都是斗志高昂,想要统率麾下各部进军沈阳城。

只要能将沈阳城拿下,那他们在辽左就掌握主动权,到时就算撞上崇祯皇帝亲率的大军,也能掌握着战场优势。

甚至在一些建虏将校的心里,都开始幻想着擒获崇祯皇帝的美梦,只要能将崇祯擒获的话,那整个辽东都将会成为他们的地盘!

第769章 辽左之战(5)

辽左,武靖营。

“陛下!您不能再领军前行了。”

孙承宗情绪激动,跪在地上,抬手作揖道:“当前辽左的战局,远比预想的要复杂,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舍弃掉蒲河、抚顺等地,退守至沈阳一带,奴酋黄台吉率领建虏八旗云聚辽左前线。

这与军机处战前洞悉之战局,存在着较大偏差。

在陛下领军亲征之际,两军在辽左前线爆发数场战事,错非有曹文诏所领神机营,扼守在浑河前线,黄得功所领镇辽军,进驻至奉集堡一带,恐建虏就会绕开辽左前线,对……”

“卿家先起来。”

崇祯皇帝弯腰搀起孙承宗,神情自若道:“卿家担忧什么,朕清楚,不过有些事情,不能只看眼下的战况。

驻守定辽一带的平虏军,是否已赶至太子河东线?

朱聿键所领唐王军,是否尊奉旨意,乘船赶至宽甸诸堡?

首节上一节405/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