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96节

自从万历朝后期算起,就因为一个猖獗的建虏叛乱,导致国朝蒙受多少损失,朕常常就在想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叫人难以接受的现状呢?”

“启禀陛下。”

张肯堂走上前,作揖应道:“是受吏治腐败的影响,致使有司所产各类军械、火器、火炮质量极差,加之各地武备松弛,才使得国朝在此前平叛建虏之际,一次次的遭受惨败,致使国朝受损严重。”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方面。”

崇祯皇帝赞许的点头道:“吏治腐败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整顿吏治,是朝廷必须要紧抓的事宜。

不过朕想表达的并非这个。

想要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取得一场场骄人战绩,就必须要有趁手的兵器,这一点国朝在先前做的很不好。”

崇祯皇帝的心中,很清楚今后的战争形式,是朝着哪一类型倾斜的,不管承认与否,冷兵器时代终将会被抛弃。

唯有尽快的朝热武器时代迈进,那么大明的军队,才能在一次次的战争下,逐步的蜕变和变强。

“过去为了发展军工产业,朕给内务府增添了很多担子。”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环视诸臣说道:“每年一批定向专款银,要分拨到各省筹设的军工产业,以确保这批军工产业,能够得到长效发展。

而伴随着这批军工产业的发展,又间接带动各地的冶炼、锻造、矿藏开采等领域,继而确保各地的发展。”

钱肃乐、黄道周、张肯堂他们,心中生出各异的想法。

过去内务府的不少人,其实并不是很理解,为何天子要拿那般多的银子,砸进军工领域的发展,这不就是穷兵黩武吗?

与其浪费那般多的银子,倒不如用到其他方面,哪怕是用来赈灾,也总比好过发展军工产业啊。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军火贸易的逐步兴起,使得一些显著改变,让原本不理解的群体,全都理解了。

通过军工产业的发展和兴盛,去逐步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吸纳更多的破产群体进来,继而减少地方流民规模,这是一个涉及层面多的产业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超出寻常人想象。

“经过这次的全面盘查,朕觉得对军工领域的财政补贴,可以适当的进行削减了。”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开口道。

“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省现存的军工产业,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来吸引朝廷有司、内务府有司的订单。

过去那种不用过多考虑,就能得到大批订单的时期没有了,想维系住军工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拿出竞争力。

没有极强竞争力的军工产业,注定是要被淘汰掉的,今后内务府这边,要加强对这方面的侧重。”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随着崇祯皇帝的谋划落实,围绕辽东、朝鲜等区域战争,所形成的军火贸易,加之大明内部的换装需求,这也使得现存的军工产业,能够凭借正常的订单需求,去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

内务府所辖的内帑财政,要进行的财政扶持,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孵化作用,想要让扶持的领域保持良性发展,就必须要具备竞争力。

坐吃山空,这是崇祯皇帝必须要杜绝的事情。

“今后一个时期,内务府的内帑财政扶持,要侧重于冶炼、造船等领域。”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向众人说道。

“就像冶炼领域,筹设不同类型的冶炼厂,根据实际需求,去生产各类型铁料、钢材等等。

朕要的是一个多样的领域产业,而并非是单一的领域产业。

大明想要实现中兴,想要真正崛起,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内务府承担的职责,远不是总揽宫廷事务那般简单。

不管朝野间是怎样说的,你们这帮总管大臣,心里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能够帮朕实现中兴,确保国朝能稳步向前的,那才是大明的肱股,那才是朕的栋梁之才。

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内务府要根据现有整理的各项案牍,依着朕言明的方向,尽快拟定一份方案,呈递到御前来!”

第751章 蒸汽机

“徐卿,朕知道你这个内阁首辅不易。”

崇祯皇帝缓步向前走着,对随驾的徐光启说道:“朝中的一些情况,朕也是清楚的,像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盐政整顿等事,引起的争议和反对,朕并非是了解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

大明是向前走的,倘若连这点魄力都没有,朝廷一味地选择退让,难道这就对国朝稳固有利吗?”

崇祯皇帝这话,是说给徐光启听的,同样也是讲给身后的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等一众阁臣听的。

伴随一些新政的落实,尽管涉及的范畴皆在北方诸省,可对于部份群体而言,他们真的怕了。

害怕这等损害他们自身利益的新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取得相应成效后,就会扩大相应的范畴。

前去西山武备院的途中,听着天子和徐光启所讲,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这帮内阁大臣,内心流露出各异的想法。

他们不清楚天子下诏,让他们随驾前来西山,究竟是所谓何事。

反倒是内务府的一众总管大臣,钱肃乐、黄道周、张肯堂等人,似乎猜想到什么,内心有些不平静。

“臣等拜见陛下!”

以宋应星、焦勖、毕懋康、方以智等人为首的武备院诸臣,此刻难掩激动,向走来的崇祯皇帝作揖行礼。

从蒸汽动力学这一概念,被崇祯皇帝提出以来,武备院这边,但凡牵扯其中的人才,都卯足了劲头,誓要将蒸汽机研制出来。

这些年来,就为了能研制出蒸汽机,哪怕是构造最简陋的那种,崇祯皇帝不知砸进多少银子。

看着宋应星、焦勖他们,崇祯皇帝平复心情,开口询问道:“初代蒸汽机,真的研制出来了?”

“启禀陛下,研制出来了。”

苍老很多的宋应星,难掩激动,在众人各异的注视下,作揖禀道:“武备院历经193次试验,将陛下所言的初代蒸汽机研制出来了。”

“好,好啊!”

崇祯皇帝大笑道:“朕等待这一刻,实在是等的太久了,诸卿,你们都不愧是大明的栋梁啊。

蒸汽机的问世,对于大明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朕就知道,诸卿肯定不会叫朕失望的,走,快领着朕,去看看武备院研制的第一次蒸汽机。”

“臣等遵旨。”

宋应星、焦勖等人当即作揖道。

初代蒸汽机?

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这些大臣,听到这些对话时,一个个都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并不清楚蒸汽机,到底是什么东西。

紧跟在天子的身后,来到武备院的机要重地,一名名荷枪实弹的锐士,宛若雕塑般的挺立各处警戒。

对外朝的有司大臣而言,随着宫禁的全面收窄,天子是愈发神秘了,不管是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找不到能求证的地方。

不像过去那般,宫禁就形同虚设一般,倘若想了解些内廷的情况,只要是有心,还是能够办到的。

“真是没有想到啊,初代蒸汽机竟然研制出来了,这才过去多久时间啊,本官记得先前随驾视察武备院,蒸汽动力学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啊。”

“是啊,本以为内务府的内帑财政扶持,要继续持续个数年,甚至是更久,倘若初代蒸汽机真的研制出来,那对内务府而言绝对是好事啊。”

“就是不知道研制出的蒸汽机,该如何跟产业领域结合起来,只怕啊,今后内务府要掏更多的银子。”

钱肃乐、黄道周他们小声议论着,谈及的蒸汽机,让在前的温体仁和周延儒听后,相视一眼,心中却打起了算盘。

“周阁老,您说这个蒸汽机,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温体仁放缓脚步,跟在周延儒的身旁,低声询问道。

“这个西山,自从特设武备院以来,就成为了国朝的禁地,驻扎的西山火枪营,严守在各处出入地。

看陛下的态度,对这个蒸汽机很看重,此事能严格保密到现在,只怕真要问世的话,会对国朝带来不小的影响吧。”

“本辅也说不清楚啊。”

周延儒眉头紧锁,看着崇祯皇帝的背影,低声道:“不过看武备院、内务府有司大臣的反应,此物的问世必然不同凡响。

依着本辅的直觉,只怕这个蒸汽机,今后会列装到军工产业,甚至别的产业之中,那肯定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大明对待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其实是比较低的,毕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上朝天国的骄傲,使得大明对待外部的一应变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的。

只是对崇祯皇帝来讲,想要促成大明的改变,就必须改变这种思潮,让大明上下能够积极地对外。

蒸汽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是一块极其重要的砝码,一旦该项技术,能够逐步扩大运用范畴和影响力,就可以倒逼着大明不断向前。

毕竟蒸汽机的问世,不管初代蒸汽机怎样简陋,那都是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钥匙,如何把这个全新时代降临,就看怎样夯筑薄弱的根基了。

“眼前这个铁疙瘩,就是陛下口中的蒸汽机吗?此物能带来什么用途啊。”

“不清楚啊。”

“竟然能缩小这般多,眼前这款蒸汽机,与本官最初见到的蒸汽装置,简直是天地之别啊。”

“方才武备院的人说,此物能有自行运转起来,这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武备院研制这个铁疙瘩,不是在舍本求末吗?”

“陛下为何对此物这般看重?”

在宋应星他们的带领下,崇祯皇帝领着一帮文武进来,瞧见武备院研制出的初代蒸汽机,也让很多人都议论起来。

除了徐光启、黄道周等少数大臣,感受到眼前蒸汽机的不同外,其他大臣的反应,却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他们的认知之下,无法理解眼前这个铁疙瘩,究竟能给大明带来什么,这简直就像是儿戏一般,在这种态势下,崇祯皇帝下旨运转初代蒸汽机。

第752章 产业升级

熟悉的声响。

刺激的味道。

滚滚的黑烟。

崇祯皇帝的内心,很喜悦,很激动。

尽管眼前的这台蒸汽机,是最为简陋的那种型号,不管是性能,亦或是驱动,都能被判定为最劣等的。

可那又能怎样呢?

意义不同啊!

“大明摸索出的蒸汽动力学,能够从无到有走到今日,武备院是立下大功的。”

在一众文武震惊的注视下,崇祯皇帝眼神坚毅,不加吝啬道:“这是谁都无法磨灭的,朕要给诸卿评功敕赏,有了第一台蒸汽机,朕相信会有第二台,第三台,甚至今后研制出的蒸汽机,远比现有要强很多很多。”

想要发展原始工业化,想诱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它的存在,就像是一把专属钥匙。

想要走进前方紧闭的大门,沿着门后的宽广大路前行,就必须配出这把专属钥匙。

没有这把钥匙,就算再怎样努力,也无法走上那条宽广大路。

“为何烧煤就能进行驱动?”

“此物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真是叫人难以相信啊。”

“大明有此神器祥瑞,实属大明之福啊。”

温体仁、周延儒、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等一众大臣,看着眼前运转的蒸汽机,一个个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从没有见过蒸汽机的他们,感觉认知被颠覆了一般,很震惊。

“陛下,尽管初代蒸汽机研制出来,可不管是性能,亦或是驱动,都是比较简单的那种。”

首节上一节396/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