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87节

第734章 仁川登陆战(1)

战争,向来是掠夺财富的直接体现,这种财富,不仅限于钱财那般肤浅,诸如土地、人口、资源等,皆归属于财富的一类。

打仗的确是无底洞。

一旦爆发,就需要倾斜各种资源,军队、钱财、军备、军粮等等,都必须要保证好,否则就会被敌军击败。

真要是打仗打败了,损失就是难以估量的。

可要是打赢了,就另当别论了。

“朝鲜王室的军队,真是一帮废物点心!”摇晃的海船上,刘兴祚忿怒的声音,回荡在船舱之中。

“先前就不止一次的提醒过他们,不要去跟建虏展开野战,要发挥守城的优势,一个个就是他娘的不听。

觉得有大明给他们撑腰,一个个全他娘的飘了。

真是一帮高丽棒子!

现在好了,数万的朝鲜精锐,在平壤府一带被建虏全歼,本不该丢的平壤府城,也叫建虏夺走了。

这帮狗娘养的建虏,在朝鲜占据的优势更明显了。

一旦莽古尔泰整合朝鲜北部诸道,编练出一支朝鲜仆从军,那今后朝鲜的战局,只会变得愈发不利。”

船舱内聚集的一众将校,个个是表情凝重,在微弱火光的照耀下,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舆图。

“现在说这些事情,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金铉冷峻的眼眸,盯着眼前的舆图,朗声道:“通过先前收集的各类情报,其实也不难看出,朝鲜内部的派系之争,一直都是很严重的。

朝鲜王李,就像陛下过去所说的绥靖派,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其想要做的,仅仅是朝鲜内部的安定。

莽古尔泰所领建虏大军,尽管是从建虏八旗中分裂出来的,可表现出的强悍一面,依旧叫李感到畏惧。”

“真是个废物!”

刘兴祚紧握双拳,冷冷道:“他怕什么?!先前从大明这边,购进大批精良的火铳和火炮,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莽古尔泰所领建虏大军,就算再怎样骁勇善战,可也终究是血肉之躯。

只要能打好守城战,一步步去消耗侵犯的建虏,想解决掉这次危机,根本就不是问题。

现在好了。

随着平壤府的沦陷,朝鲜北部诸道,算是彻底落进建虏之手,今后所爆发的战争,一旦出现任何的失利,局势就是一边倒的趋势。”

“所以东江军必须要强势介入。”

金铉走上前,指向舆图的一处地方,眼神如炬的看向刘兴祚,“陛下的决断和旨意,刘帅是清楚的,要通过朝鲜爆发的战争,持续的削弱建虏战争潜力。

与此同时,要通过抗击建虏侵掠,支援朝鲜的战役,不断的聚拢朝鲜本土的财富,以达到大明本土的维新大业。

一个不听话的朝鲜,对大明没有任何益处,通过过去的种种接触,我等都清楚这一点的本质。

陛下是英明神武的。

一旦大明在陛下的手中,再度强势崛起和中兴,那今后的大明,必然会走一条全新的征程。

朝鲜,绝不能丢。

朝鲜,绝不能留。

东江平虏前指、东江军、东江水师,包括唐王所领诸军,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个,让朝鲜持续的陷入征战下。”

“本帅清楚。”

刘兴祚眼神坚定道:“仁川,就是关键节点,我东江军乘船渡海,就是要抢在建虏大举南下前,围绕这一区域展开布防。

确保汉城的绝对安稳。

只要仁川登陆战,我大明雄师能打出威仪,能力挫建虏的锐气,那接下来朝鲜局势就能稳定下来。”

对外战争的发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能有效转移国内矛盾的,如果操作得当,甚至能获取大批的财富。

彼时,在毗邻朝鲜的海域。

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海船,迎着海风,向朝鲜本土航行着,碧水蓝天下,乌泱泱一片的海船,蕴藏着浓浓的肃杀之意。

数以万计的东江军锐士,分散在这些海船之上。

“直娘贼的,终于能捞到仗打了,这帮狗娘养的高丽棒子,一个个真是废物,连区区的建虏都打不过。”

“爽啊!这次老子要多捞些战功,最好能多杀几个建虏真鞑,这样,老子就能就换取大批土地。”

“你们听说了吗?唐王麾下的军队,先于咱东江军一步赶赴朝鲜,替咱们东江军挖设构建坑道。”

“唐王还行,他麾下的军队,还差点意思,给咱东江军做好战前协助就行,真要打起仗来,他们还是要靠边站啊。”

在崇祯皇帝的影响下,过去围绕辽东一带,展开泛辽东战略的几支强军,早就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特别是东江军。

一直以来,就肩负着海上破袭的重担。

这也使得刘兴祚统领的东江军,就算乘坐海船,展开大规模的转移投送,亦不会影响到麾下战力。

仁川一带。

“动作都他娘的快点,停靠海船的区域,把土地都给老子夯实了,别他娘的偷懒,转运大批火炮时,敢出现任何问题,就等着军法从事吧。”

“传东江平虏前指军令,清查仁川登陆一带,严禁闲杂人等靠近该地,一旦发现全部抓起来,敢有反抗者,就地格杀。”

“你们说,建虏何时会杀到仁川一带?据说平壤府那边,建虏坑杀不少高丽棒子,这建虏还真是够凶残的啊。”

数不清的将士,密密麻麻的分布在仁川一带,在各级将校的统领下,各部各司其职,做着各自的份内之事。

忙碌很久的朱聿键,稍稍有了喘息的时间,在唐王府卫队的簇拥下,骑马赶到仁川登陆区域。

朔朔海风吹来,朱聿键骑在马上,眉宇间是难掩的激动。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朱聿键双眼微眯,看向一望无际的海疆,囔囔自语道:“跟建虏展开交战,是本王一直都想做的事情,仁川一战大明必将扬威,一帮狗娘养的建虏,张狂猖獗到这等程度,也该叫他们知道大明雄师的厉害了,大明不是过去的大明了!”

第735章 仁川登陆战(2)

朔风呼啸,吹在仁川这片土地上。

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壕沟,宛若蛛网一般,横拦在去往汉城的平原上。

一座座错落有序的军寨,围绕坑道散布,数不清的骑卒来回奔波着。

肃杀之意,弥漫在这片土地。

援朝明军帅帐。

“建虏先前就曾侵犯过朝鲜,对朝鲜治下的地形,相对是比较了解的,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攻陷汉城,西路无疑是最佳区域。”

“时下我军遭遇的建虏之师,鉴于各处刺探到的军情,基本可以断定,就是莽古尔泰亲率的主力大军……”

“向汉城方面转递的前线军情,包括东江平虏前指,要求朝鲜王室提供的粮草,我军皆已谴派人手,最快2日,就能得到相应的反馈。”

“据各处潜藏的暗探来报,就建虏侵犯朝鲜一事,在朝鲜各地的反应不一,部份的朝鲜士族,甚至秘密谴派人手,和建虏方面取得联系……”

十余众作战参谋,围绕在临时搭建的战争沙盘,将负责的相应情报,简明扼要的阐述出来,并进行相应的标注。

军队参谋体系,这是崇祯皇帝基于军改,明确落实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大明军队迈向专业化的标志之一。

行军打仗,是一项极为繁琐的事情,这背后涉及到的层面很多,任何一环,敢出现任何的差池,都可能遭受到惨败。

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就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

过去的大明军队,经历怎样的战争模式,崇祯皇帝不想再过多深究,可是他缔造起来的大明新军,就必须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倾斜改革。

“这一仗不好打啊。”

了解完各处的军情,刘兴祚紧攥着手中的指挥棒,眼神冷厉道:“就朝鲜内部混乱的局势,想争取到他们的侧翼支持,其实是不现实的事情。

想要坚定朝鲜上下,跟来犯的建虏硬撼,继而确保朝鲜王室,能源源不断的购买我大明军火,与此同时,叫朝鲜王室所控军队,与建虏大军展开征战。

那么仁川这一仗,我大明雄师就必须打出雄威来。

当前出现在仁川的建虏军队,规模超过7万余众。

而东江水师刺探到的军情,以平壤府为首的地域,建虏裹挟20余万众青壮,正朝仁川方向进发,这摆明就是想消耗我军。”

“刘帅,建虏的这一阴谋,断不能叫他实现。”

朱聿键眉头紧皱,挎刀上前,抽刀指向战争沙盘,“其实对于我军而言,完全可以复刻辽东攻略,利用东江水师的优势,承载数千精锐骑兵,甚至是更多军队。

通过乘船渡海的方式,绕到西道、右道等沿海地域,对建虏所控北部诸道,展开相应的破袭战。

不求歼敌多少,但求扰乱建虏后方,叫建虏首尾不能相顾。

说到底,建虏在朝鲜表现出的威慑,固然是很强的,可建虏在朝鲜的根基,几乎是没有的。

仅凭投效的那帮朝奸,就妄图想要实控住打下的疆域,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战争打成相持态势,建虏的劣势只会愈发明显。”

刘兴祚、金铉相视一眼,流露出欣慰的笑容,移藩济州岛的唐王朱聿键,相较于先前的稚嫩,成长还是比较明显的。

“刘帅,袭扰建虏后方的行动,就交由第一镇来做吧。”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第一镇副总兵官刘兴沛、第二镇副总兵官陈志虎等数十众将校,在听闻朱聿键所讲,纷纷抱拳请命道。

一直以来,受泛辽东战略的影响,刘兴祚所领的东江军,就一直在做脏活累活,奔波往返于辽地各处,以此协助辽地其他军队展开的行动,这其中就包括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

像这等独挑大梁,专司一地战争的军事行动,尚属于首次,这也使得东江军麾下各级将校,一个个都是磨刀霍霍。

“只派数千精锐骑兵,去袭扰建虏后方,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气。”刘兴祚嘴角微扬,闪烁着精芒,环视帐内众将。

“本帅打算抽调一部独镇,将所部配属的重炮留下,增配300门虎蹲炮,与东江水师一道,展开一场海陆协同作战。

本帅要叫莽古尔泰知道,想一鼓作气横扫朝鲜,那无疑是痴心妄想的事情,刘兴沛何在!!”

“末将在!”

情绪激动的刘兴沛,当即上前,朗声喝道。

迎着众人的注视,刘兴祚掷地有声道:“本帅命你率东江军第一镇,于今日开始,积极调遣麾下各部,对朝鲜北部沿海地带展开袭扰。

涉及海陆协同作战的相应部署,本帅会命参谋下发,在没有新的军令下达前,你所领的第一镇,要像钉子一般,给本帅狠狠扎在沿海诸地,持续削弱建虏的有生力量。”

“末将领命!”

刘兴沛抱拳应道。

既然要打,那就狠狠打。

“陈志虎何在。”

“末将在。”

刘兴祚手持指挥棒,看着上前的陈志虎,梳理着脑海中的思绪,围绕仁川这一区域,所展开的战役,下达着相应的部署。

“现在莽古尔泰所领建虏大军,驻扎于仁川的北部沿线。”刘兴祚神情严肃,对陈志虎说道。

“这摆明的态势,就是在等裹挟的朝鲜青壮,既然他不发动猛攻,那我东江军就不能坐以待毙。

首节上一节38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