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57节

孙传庭试行的摊丁入亩,之所以逼着他们来京城告御状,这是不是也能变相佐证,他们名下的土地很多,而该征的人丁税却很少呢?”

“徐元辅,难道按照您的意思,名下田亩多也是一种罪行了?”刑部尚书此时上前,看向徐光启说道。

“正如温阁老所言,国朝是要打击土地兼并,毕竟此事不加以遏制,会对地方的安稳造成很大的影响,可是通过正当手段得来的土地,难道就不受大明法纪的保护了吗?”

“你这分明就是在以偏概全。”

毕自严皱紧眉头,朗声道:“现在摊丁入亩的情况,在河南究竟是怎样的,朝廷所了解的并不多。

难不成仅凭一些告御状的人,就一味地指摘孙传庭所做之事,就是坑害大明社稷的恶政吗?”

吵吧。

闹吧。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再度紧张起来的气氛,双眼微眯起来,从他暗中授意孙传庭,在河南试行摊丁入亩,崇祯皇帝就已经想到会出现这一幕。

只要摊丁入亩一日不被废除掉,那这种争议性就会很大,甚至会引起极强的舆情,毕竟这牵扯到拥有大批土地群体的核心利益。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形成争议,形成舆情,形成影响,那么相对应的来说,天津开海通商一事,内务府筹建国营诸厂,发展领域产业等事,所引起的关注就会减少,一条腿走路难免会摔倒,可两条腿交替着前行,终究是要走的更稳当一些。

时间差。

信息差。

这是维新变法持续推进的关键,崇祯皇帝就是要有效的利用这些,在一些新政引起争议时,就着手增强其他新政的落实力度,在另一些新政引起注意时,就悄然增强先前受争议的新政落实力度。

“说吧,吵吧,一个个怎么都闭嘴了?”

思索着的崇祯皇帝,见殿内安静下来,徐光启这些大臣,一个个都看向自己,双眼微眯道:“朕倒是想要看看,你们能吵成什么样子,摊丁入亩存在争议是吧?好啊,那索性就继续看下去。

进京告御状的群体,都给朕押回原籍。

内阁、户部、都察院、刑部、大理寺抽调人手,给朕组成联合巡察队伍亲赴河南,审理告御状一案,同时给朕暗查孙传庭所做摊丁入亩一事,究竟是民怨多了,还是民怨少了。

朕就不相信,河南一没有灾情,二没有苛捐杂税,这个民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戍守京畿的京营,那同样也不是什么摆设!

徐卿,此事就交由你来办,谁要是敢在此期间,做什么欺上压下之事,那大明法纪同样也不是摆设!”

“臣遵旨。”

徐光启当即作揖道。

对待争议性极强的事情,崇祯皇帝的态度就是拖,就是冷处理,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手段,来支持一心为公的大明栋梁,至于生出的舆情和影响,有他这个大明天子在,还不能迫害这些栋梁!

第679章 济州岛

拖字诀,其实是大明官场的特色,有些事情拖着拖着,就渐渐变成了坏事,有些事情拖着拖着,就渐渐变成了好事。

当然坏的居多,好的居少。

和大明文官群体进行斗争,特别是他们背后代表着一个个利益群体,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地寻求简单粗暴。

打击特权群体的道路,是漫长且艰巨的。

将孙传庭在河南试行的摊丁入亩,暂时性的选择拖字诀,以政治保护孙传庭本人,确保孙传庭做的事情,能在河南持续的推行下去,在这个过程扩大舆情,保持该试行政策的影响力。

有反对者,就会有支持者。

哪怕这个支持者很少,崇祯皇帝也有自己的方式,确保摊丁入亩能够有效推行下去,而非半路妥协废除!

牵扯到土地的改革,必须要稳扎稳打的走下去,不然大明的财政漏洞,根本就不可能堵上。

财政漏洞堵不上,偷税漏税就阻止不了,更别提逃税这一现象,缺少良性循环的大明财政体系,就别想着能维新变法成功。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改革必然会激化矛盾。

此事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不管是在任何地域,一旦露出相应的苗头,就必然会形成动荡和影响的。

大明,有着他的动荡和影响,远在千里外的朝鲜,那同样有着相应情况。

汉城。

':;,"'.千.;'源!"?,中...?":裙:""2;,'0:6.:?8??5!.6,?0;'.5?3  “朝鲜王,本官希望你能清楚一点,大明提出的租赁济州岛一事,并非是像猖獗的建虏那般,强占你朝鲜国的疆域。”

东江平虏前指,参赞大臣金铉,迎着朝鲜王李的注视,朗声道:“而是用精良的火铳、火炮、棉布、琉璃等物,折价成每年的租赁银子,独向你朝鲜王室移交,这也是陛下给与你的优待。

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在过去都经历了什么,陛下是清楚的,一个李适作乱,一个丁卯胡乱,算是让朝鲜伤了元气。

更别提你们朝鲜内部,出现的派系之争,其实你这个朝鲜王的位置,坐的一直都不是很稳定吧?”

李琮心里生出感慨。

正如金铉所说的那般,当前的朝鲜国内部,看上去是风平浪静,实则却是暗潮汹涌,尽管多数是不满建虏的,然仍有一部分是主张归顺的,而恰恰是这一部分,又都是朝鲜国内部的特权派。

李在天启年间于朝鲜发动反正,能执掌朝鲜的合法性,就是亲明排金,坚定的站在大明这一边,一改先前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才确保能被大明宗主国承认,并得到天启皇帝下旨敕封。

按照原有时间线的进程,发生在天启七年的丁卯胡乱,尽管让朝鲜被迫向骁勇善战的建虏低头,可是朝鲜并没有摒弃掉大明藩属国的身份,而直到崇祯九年的丙子胡乱,面对建虏的凶悍攻势,朝鲜在军事上被建虏八旗征服,自此断掉与大明的藩属关系,继而认了建虏为宗主国。

只是纵使是这般,在朝鲜内部依旧有很多心向大明者,毕竟朝鲜被誉为小中华,不管是文化礼仪,亦或是语言文字,都是承袭的中华那一套,只可惜受丙子胡乱的影响,使得李这些执政群体,心底胆怯建虏,不敢与建虏作对,这使得大明在军事层面,失去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

“朝鲜王,本官出于私交,有必要再提醒你一句。”

金铉撩了撩袍袖,看向犹豫不决的李,开口道:“就在数日前,本官从东江镇方面,收到来自辽前急报,言建虏八旗已然纠集重兵,对反抗建虏叛乱之举,而自发集结起来的辽东义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扑,妄图以此来扑灭辽地的正义之举。

我大明过去是经历些战败,不过当今天子英明神武,于辽东提出泛辽东战略,要逐步的解决建虏叛乱。

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当初你朝鲜向我大明提出通商,并由朝鲜王室专营此事,陛下才会允准你的恳求。

从大明与朝鲜通商以来,你朝鲜王室掌握的权柄,也算逐步增强了吧,如果朝鲜王要继续在此事上犹豫不决,那本官就无法向陛下交旨,到时是否继续与朝鲜通商,是否以宗主国的身份庇佑朝鲜,这些都是本官所不敢去想的,一切都需要陛下来决断。”

建虏又攻打辽南了?!

李脸色微变。

过去辽地发生的种种,以李为代表的朝鲜群体是清楚的,建虏在辽地的频频失利,叫朝鲜本土很多人感到激动和振奋。

毕竟从万历朝后期开始,大明在和建虏的对战中,就频频的失利,这也让朝鲜本土出现一些声音,认为大明已经不复往日强盛,特别是辽左、辽南、辽西等地先后沦陷,这种舆情就愈发强烈了。

可是在崇祯三年开始,辽地的整体态势出现逆转,也使得朝鲜本土出现新的转机,宗主国的身份,崇祯皇帝算是利用到极致了。

“上差,陛下想租赁济州岛,究竟是想干什么?”李有所松动,看向金铉说道:“毕竟该地远离辽地,就算上国租赁过去,对……”

“涉及到军机要务,请恕本官不能多言。”

金铉神情平静道:“不过有一点,本官倒是能提醒朝鲜王,预防朝鲜之役的再发生,即你国所言壬辰倭乱,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有些事情可以不想,但是大明却不能不想。

在辽地战略的稳步推进下,大明不希望朝鲜这边,出现任何意外和动乱,继而影响到大明的既定战略。

涉及济州岛的租赁条例,大明给予的优待很多,甚至签订该条例后,我大明沿海的府州县,可以通过雇佣的方式,向朝鲜王室提供银钱,雇佣朝鲜本土的破产青壮和各类匠户,确保朝鲜本土的叛乱,能相对应的减少一些。”

李闻言,当即表明态度道:“好,这个租赁条例,小王签了!”

利益是能进行交换的。

利益是能影响政局的。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通过利益去租赁朝鲜所辖济州岛,无疑是用最小的代价,拿到这一海上战略要地,继而实现既定谋划部署的肇始。

为今后持续移藩、逐步攻略倭岛、与琉球群岛、东番等海上要地构建完整海上防线、扩大海上贸易规模等谋划,都夯筑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不过金铉代表大明,与朝鲜明确租赁济州岛一事,看似现在取得了突破,不过后续还会有一堆繁琐之事要解决,毕竟这牵扯到主权问题,纵使朝鲜国是大明藩属国,如果这些不能妥善处理好,是会影响济州岛移交进程的。

朝鲜这处重要的战略要地,现阶段的大明还不能彻底掌控。

特别是大明本土的原始工业化没有推进起来,掌控朝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放大明的血。

想要真正掌控朝鲜这处要地,必须要等到蒸汽时代的到来,大明才能逐步的将朝鲜纳归实际统治。

毕竟那时候想控制住朝鲜的成本,就相对应的减少很多,不管是行政成本,亦或是军事成本,都能受蒸汽时代的到来,而大幅度的削减很多,算好治国这本账,是确保大明能够中兴的关键。

第680章 朱聿键

碧蓝的天空下,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数不清的船只,驰骋在这片海域上。

朱聿键眉头紧锁,站在摇晃的甲板上,冷峻的眼眸,盯着前方航行的海船,升起的船帆撑的很大。

“来一根?”

左良玉的声音,叫朱聿键回过神来。

“拜见左帅。”

朱聿键忙抱拳行礼道。

“免了吧。”

左良玉笑着摆手道,随后从怀里掏出铁盒,拿起一根香烟,娴熟的弹了弹,递到朱聿键的面前。

“对调到东江水师麾下任职,还带着情绪?”在朱聿键接过后,左良玉又拿起一根香烟,塞进嘴里,摸索着自身所带火柴盒,一边摸索着,一边对朱聿键说道。

“没有。”

朱聿键忙掏出火柴盒,抽出一根火柴划燃,小心的捧着,伸到左良玉面前,左良玉见状,向前探探身,引燃香烟后,轻拍朱聿键的手。

“末将就是想打仗,没有别的情绪。”

在左良玉的注视下,朱聿键也点燃香烟,眉头紧锁道:“当前整个辽南前线战场,再算上宽甸诸堡一带,都打起来了。

建虏纠集重兵进犯辽东义军。

不久前在定辽右卫一线,来势汹汹的建虏八旗,一直压着辽东义军猛揍,麾下所携火炮压着他们打。

要不是咱东江军第一镇,及时参与干涉该地战局,凭借所携火炮,组织起迅猛的火炮攻势,只怕定辽右卫就叫建虏夺走了。

陛下先前就多次讲过,好男儿要当兵,要敢于和建虏……”

“呼……”

左良玉轻呼一声,手里夹着香烟,似笑非笑道:“谁他娘的不想跟建虏打仗?别说是你了,就是本帅,那也他娘的想打啊。

说句不好听的,错非是你身份特殊,还肩负着更重的职责,就你这等新兵蛋子,还想上战场?

先滚回去好好操练吧。

打仗你还不够格。

就你所学那点东西,真觉得上了战场就能活下来?

别他娘的痴心妄想了!

战场是会死人的,死的最多的,就是你这等新兵蛋子。

这也是为什么陛下一直强调泛辽东战略,要求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叫辽东义军,叫蒙古各部,通过各种形式与建虏八旗展开消耗,进行相持,期间我大明军队不断对建虏展开袭扰的根源。”

朱聿键:“……”

左良玉的话很难听,甚至比刘兴祚还要难听,对心高气傲的朱聿键而言,其心里涌出一些怒意。

“怎么?心里不服?”

左良玉微眯双眼,吸了口香烟,看向朱聿键说道:“本帅问问你,我东江军第一镇参与干涉,定辽右卫的局部战事,投入那般多兵力,每日消耗的粮草是多少?每日消耗的弹药是多少?每日消耗的火药是多少?

这还没有算战死的健儿抚恤,今后获取战局胜利后,要敕赏多少银子,受伤的健儿抢救要耗费几何?

好,你是个普通小兵,大可不必去考虑这些,毕竟这些跟你没有关系,军队的重大决策和军令,与你无关。

首节上一节35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