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44节

崇祯皇帝拿着卷烟,出言打断道:“你所说的这些症状的确存在,不过此物却也能舒缓心神,虽说会上瘾,不过对身体的危害性,并没有所谓的‘福寿膏’要产生的大。

对我大明而言,要严厉打击‘福寿膏’之物,此物甚毒,但是烟草产业的发展,要进行相应的扶持,这是增创内务府税收的重要组成之一。

现阶段的烟草产业,在大明尚属于是一颗幼苗,知晓者很少,等到内务府逐步将其发展起来后,朕会下达相应的旨意,不准民间涉足烟草产业,独叫内务府专营烟草,为内务府积极创收。”

烟草产业所带来的暴利,没人能比崇祯皇帝更清楚了,恰恰是这项暴利,让崇祯皇帝决定发展该产业。

没办法。

崇祯皇帝需要银子。

海量的银子。

随着崇祯皇帝所拟的谋划部署,在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中,就涉及到众多的领域,需要砸进去更多的银子。

不说别的,就说武备院这一吞金兽,一个军工领域的投入,一个蒸汽领域的研制,每年都会耗费海量的银子。

前者还能通过军火交易的增持,赚取相应的银子回来,可是后者却是纯粹的砸银子,何时能见成效,不知道,何时能起作用,不知道。

可就算砸进去再多的银子,短时间内不能见到任何回报,崇祯皇帝也必须要勒紧裤腰带去支持。

面对这样的现实,崇祯皇帝倘若不想方设法的搞银子,一旦出现紧缺的情况,那麻烦就大了。

“涉及到烟草产业的发展,内务府要每月呈递奏疏到御前,朕要了解这些情况。”看着神情各异的众人,崇祯皇帝放下卷烟,开口道。

“与之配套的火柴产业,可先行在北直隶各处择地筹建,毕竟此物不止能引燃卷烟,还能方便引火所需。

内务府要尽快调派一批人手,与农科院的人一起,多培育出一些烟草品类,这是朕的旨意,不是商量。”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应道。

尽管钱肃乐等内务府大臣,对烟草产业有着不少担忧,但面对强势的崇祯皇帝,他们也不敢再提其他。

毕竟内务府的情况,他们也是清楚的。

倘若不尽快多一些新财源,来增补内务府所辖内帑,那很多事情都会被迫停下来,崇祯皇帝赚钱是把好手,花钱更是如流水。

不过花的这些银子,崇祯皇帝并没有用于享乐。

‘现在的机会还不成熟,等到合适的时候,这福禄膏也要搞起来。’看着钱肃乐他们,崇祯皇帝的心里暗暗思量着,‘这等东西要在大明严厉打击,不过欧罗巴各国,朕一定要给它搞起来。’

一想到欧罗巴各国所犯累累血债,崇祯皇帝就难掩内心的怒意,错非是他们的话,那原有时间线上,神州就不会有那般多凄惨之事发生。

先前没有机会搞死他们,现在有机会了,那肯定要想发设法的搞死他们,叫这帮强盗文明一一遭受重创!

第653章 讨债天子

“皇爷,内阁毕自严,都察院韩继思,殿外求见。”王承恩低首走进殿内,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宣。”

崇祯皇帝没有抬头,眉头紧蹙的御览着奏疏,所设的几处治河巡抚衙门,特别是黄河、大运河、淮河三处,先前所拨治河粮饷,不足以应对今年的河政所需,向朝廷呈递奏疏,想争取更多的粮饷。

崇祯皇帝知道治河很耗费粮饷,却没有想到会这般耗费,只是河政建设开启后,那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倘若河政建设半途而废,那非但先前所砸银子白费了,甚至还会威胁到各地安稳,这绝非崇祯皇帝所想见到的。

“毕卿,眼下户部这边,还能拿出多少银子?”崇祯皇帝手持奏疏,看向走进殿内的毕自严和韩继思,皱眉说道。

“陛下,户部现在拿不出银子。”一听天子要银子,毕自严不假思索道:“刨去到期兑付的战争债券,还有……”

“看看吧。”

崇祯皇帝闻言,举起所持奏疏,开口道:“所设几处治河巡抚衙门,都在各地向朕伸手要银子了,至少要200万两银子。

特别是黄河、运河、淮河三处,牵扯到河政的很多事宜,都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否则先前所做种种就会白费。”

这……

毕自严、韩继思相视一眼,露出各异的神情,对特设的治河巡抚衙门,他们心中都是清楚的。

王承恩手捧奏疏,走到毕自严他们跟前,将所捧奏疏递上,看了眼身旁的韩继思,毕自严伸手接过。

河政建设这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不管是牵扯到多少钱粮,都必须要挤出来,确保各地河政的安稳。

自从河政的职权和范畴,被崇祯皇帝重新明确后,在工部尚书南居益的逐步落实下,大明河道的官员队伍,就经历了一次大换血。

特别是多灾多难的黄河,进行换血是最彻底的,毕竟过去这条母亲河,所出现的决堤、溃口、水患,实在是太过于频繁了。

想治理好河政的关键,就是一支高效廉洁的行政班底,倘若连这一根本都保证不了,那就别想着能治理好河政。

“从都察院开始清查亏空,这朝野间就人心惶惶。”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毕自严他们,“朕知道他们都是怎样想的,也知此次卿家过来,究竟想说些什么,时下盐政初定,就闹出这等动静,只怕对社稷不利,可清查亏空一事,朕绝不会停手的,这些都是大明的银子,谁闹出的亏空,朕不管他用什么办法,都要给朕填补回去!”

毕自严沉默了。

的确。

他此次进宫觐见,还特意堵上韩继思一起,就是想要劝谏天子,能否让都察院清查亏空一事,动静闹的小一点。

毕竟从韩继思带队,开始做这件事情后,朝中有司衙署,特别是户部所辖清吏司,就闹出很多风波。

倘若朝堂上的局势不能安稳,那就会影响到地方,如果说动静闹的太大,恐对所做盐政整顿造成不利。

说到底,现阶段的大明局势安稳,是来之不易的,是脆弱的,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产生影响。

何况江南刺杀案、衍圣公府案都还没有相应进展,如果说闹出的动静过大,是会造成不小的威胁的。

“陛下,能否再对外发售一批债券,以缓解河政的燃眉之急。”毕自严沉默片刻,手持奏疏,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清查亏空的确是正确的,也必须要做的,可是这个动静,牵扯到的有司衙署,能否再缩小一些……”

“毕卿,你以为朕问你户部能否拿出银子,就只是局限于河政一事吗?”崇祯皇帝露出笑意,看向毕自严说道。

“这个是赈灾行署所呈奏疏,这个是天津造船厂所呈奏疏,这个是西山武备院所呈奏疏,这个是京营要发粮饷的奏疏,这个是山海关所呈奏疏,这个是河南赈灾所呈奏疏……

这还不包括辽东、西北等地所拨粮饷,朕的内帑就算再充沛,可也经受不起这般去造吧?

毕卿,你是我大明的财相,知晓从崇祯二年开始,朕从内帑调拨多少粮饷吧,按理说这些都是国库欠的账,朕有提出过要户部清账吗?”

毕自严再度沉默。

的确,在这些年来,朝中遇到很多紧急政务,需要调拨粮饷时,那都是国库拿一些,内帑拨一些,才使得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说起来,国库都不知欠下内帑多少银子。

一旁的韩继思,瞥了眼沉默的毕自严,心里却暗暗感慨,天子对毕自严的信赖和倚重,那可真是旁人不能比啊。

就像这些话,但凡是换另一个人来讲,只怕依着天子的脾性,早就出言呵斥了。

“韩卿,都察院所查明的那些亏空,是否属实?”

崇祯皇帝看向韩继思,开口询问道。

“属…属实。”

被点名的韩继思,忙收敛心神,作揖行礼道:“就当前所查明的亏空,就高达460余万两。

其中有一部份亏空,是查抄阉党余孽时,有一些没有言明的……”

“这些腌事,就别讲给朕听了。”

崇祯皇帝摆手道:“将都察院查明的案牍,悉数移交到东辑事厂,清查亏空的事情,都察院继续推行。

讨债的事情,就交由内廷来办。

朕不管这些亏空,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朕只要这些亏空银子,谁造成的,谁就给朕补齐。

就算是离任的朝臣,可出现的亏空,是在他任期内形成的,那也要叫他给朕补齐才行。”

这是又要出事情了啊。

毕自严、韩继思的情绪,此刻变得感慨起来。

天子对待亏空的事情,所表明的态度是绝不姑息,甚至还叫东辑事厂进行讨债,看来就没打算轻拿轻放。

这一刻,毕自严也好,韩继思也罢,心里都生出些许担忧,接下来的朝局,会因为内廷奉旨讨债,将会生出很多风波,甚至会产生很多的影响啊。

第654章 这官儿难做啊

亏空,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任何局势下都存在,只是有些补上了,有些没补上。

前者的性质还好些,最起码明面上的账清了,不管补上的银子是怎样来了,至少表面的账能看得过去。

后者的性质就恶劣了,明明账对不上,却不找补回来,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坏账、烂账。

想要有效的整顿大明腐败吏治,那就要找个好由头,不能师出无名,就闷声开始整顿吏治。

这样矛盾就会集中。

找个好由头,让文官群体不能集中,不能联合,让他们自顾无暇,惟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逐个击破。

“温阁老,您说这算什么事情吧。”

闵洪学眉头紧锁,摊手看向温体仁,“陛下好端端的为何要清查亏空啊,闹得朝野间是人心惶惶,韩继思这个家伙,明显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都察院的那帮御史,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这才清查多久啊,就查出400多万两的亏空。

本以为国朝所面临的局势好了,不再像先前那般艰难,可现在这样一搞,只怕这大好的局势就会遭到破坏啊。”

“你欠下多少亏空?”

温体仁眉头微挑,迎着闵洪学的注视,平静道:“那帮家伙,一个个都欠下多少亏空?”

“这……”

闵洪学一时踌躇起来。

他此来温体仁的公事房,就是想来诉苦的,本以为天子下旨命都察院清查亏空,会受朝野间的舆情影响,考虑到朝局安稳,不会这般大张旗鼓的清查。

甚至毕自严前去乾清宫觐见,此事都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尽管没有人知晓,毕自严究竟想说什么,然不少人依旧能揣摩到,毕自严是想规谏天子。

毕竟当前的朝局,看上去是那般安稳,可实则却暗潮汹涌啊。

一个江南刺杀案。

一个衍圣公府案。

一个涉及盐政的整顿。

加之过去崇祯皇帝所推动的种种改变,其实一直都在风波中产生影响,这也使得很多人心生不满。

大明需要的是深居内廷的天子,而不是一个爱折腾的天子,毕竟天子爱折腾,那倒霉的就是臣子啊。

可随着崇祯皇帝步步为营,使得大势倾斜于皇权这边,继而导致很多事情,其实不受文官群体的控制。

“怎么?折腾出的亏空多了?”

见闵洪学沉默不言,温体仁双眼微眯道:“还是说现在都察院查明的亏空,有不少还没查出来?”

“是~”

闵洪学擦了擦额头,尽管没有汗,可内心紧张的他,依旧是下意识做出这等举动。

“那就设法找补吧。”

首节上一节344/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