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33节

“让朕看看它的运转吧。”

在沉默许久后,崇祯皇帝伸手道:“没什么值得气馁的,诸卿做的已经很好了,像这样的大家伙,让朕去钻研的话,就算是给朕10年,20年,都不可能研制出来,但是诸卿最起码摸索到门道了。”

蒸汽之路遥遥无期啊。

尽管崇祯皇帝出言鼓励着方以智、宋应星他们,不过心里却生出很多感慨,想研制出能从事生产的蒸汽机,想研制出能从事运输的蒸汽车,那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或许10年,或许20年,都不一定能取得进展,且每年所耗费的银子是极为庞大的,这也让崇祯皇帝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可是就算压力再大,难度再大,这条路也必须走下去,想异想天开的去坐享其成,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崇祯皇帝所选择的路,本就是最难走的,要是他都支撑不下去,那所谓的维新变法,所谓的原始工业化,就是一则痴心妄想的笑谈。

第631章 众生相(5)

黄道周有些魂不守舍,待在銮驾之中,不过脑海里所浮现的,却是那台很庞大的蒸汽传动装置,轰隆作响的运转场景。

尽管那动静很大。

尽管那运转很短。

只是产生的视觉冲击,却让黄道周感到无比震惊,这显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黄道周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燃烧的煤炭,将一锅水煮沸以后,就能驱动着极重的机器,这到底是为什么?

崇祯皇帝倚靠在软垫上,手里拿着一份奏疏,瞥了眼魂不守舍的黄道周,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这就是新旧思想的碰撞差异。

对待未知领域的探索,像黄道周这些大明栋梁,其实并不感兴趣,他们所想看到的就是天下大同。

可是矛盾重重、问题盘根的大明,想用先前的方式方法疏导解决,那就是一次次的饮鸩止渴罢了。

惟有摆脱旧秩序的束缚,尽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主次矛盾集中梳理,明确维新变法的次序,才有可能逐步解决问题。

涉及蒸汽机的钻研和发展,对当前的大明而言,其实是超纲的领域。

只要想让蒸汽机不断研制,就会耗费大批的钱粮,就会安置大批的人才,至于何时能研制出来,何时能进行量产,一切都是未知的。

但是现在不去做,放到需要蒸汽机解决问题时再做,那明显就是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可取的。

“陛下今后是想让大明治下,用机器去替代人力吗?”

黄道周神情有些复杂,看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像这样的…蒸汽…机,内务府每年要调拨大量的银子,就算是真将其研制出来,就那等庞然大物,又能给大明社稷带来什么好处?”

尽管黄道周很是震惊,可是一想到武备院这边,在研制蒸汽机耗费的银子,理智就占据了上风。

“卿家觉得用机器去代替人力,能够实现吗?”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看向黄道周说道:“朕觉得是可行的,这必然会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毕竟人是会疲劳的,但是机器却不会。

哪怕是磨损再怎样严重,到时只需更换相应的零部件即可,这些都是人所不能对比的。

至于说卿家所言蒸汽机,究竟能为大明社稷带来什么好处,朕现在还不能说,是,当前武备院研制的蒸汽传动装置,是超乎寻常的庞大,是特别的没有任何用处。

运转还不到盏茶功夫,就彻底停摆,甚至还险些造成爆炸,在朕看来啊,那就是废物般的存在。

不过朕要支持武备院研制蒸汽机,朕要让方以智、宋应星、焦勖他们,能将蒸汽动力学摸索总结出来。

别说是100万两银子,就算是1000万两银子,朕省吃俭用也要拿出来,这是大明唯一的活路!!!”

崇祯皇帝特设内务府的意义,其中之一,就是尽可能多的帮自己赚银子,以解决他逐步增强的银子需求。

这是内廷太监宦官群体,所绝不能插手去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残缺的身体,造成扭曲的心理,在天子的视野内,一个个还能算做人,可一旦超出了皇权掌控范畴,那一个个就变成狼了。

无一例外!

这是崇祯皇帝所绝不愿看到的。

而靠着内务府缔造第二套文官班底,将一批批涉世未深的读书人,通过内务府谴派到各地做事,就算他们其中的群体,最终会被腐化堕落,那至少也需一定周期,这就能帮着崇祯皇帝赚取银子,至于那一批批腐败堕落的群体,到时让廉政公署、东厂、内厂、西厂依律惩办即可。

在依托内务府行政班底,逐步发展工商业,逐步赚取银子的过程中,还能间接推动大明境内银子的流通速度,这也能帮着崇祯皇帝,通过不断兑换新制钱,以‘铸币税’多增收一笔笔财源。

铸币税,就是崇祯皇帝所捧利器。

他要通过发展促成流通,用流通促成实兑,以这样的组合拳打出去,继而逐步整顿大明的金融秩序。

什么都需要一个过程。

内务府不过是特殊时期下的产物,等到崇祯皇帝的谋划部署,实现初期阶段的胜利,那就会被逐步取缔。

黄道周颤巍巍的走下銮驾,心思杂乱,看着眼前的午门城楼,不知为何,在他的内心深处生出一丝寒意。

难道今后的大明,要变成他所不认识的大明吗?

崇祯皇帝所乘銮驾,在一众御林军锐士、内廷太监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朝午门内缓缓行驶。

风,很大。

黄道周的身影很单薄。

看着进出午门的不少文官,见到天子銮驾纷纷行礼作揖,这一刻,黄道周突然明白他所领内务府总管大臣,并非是什么简单的职官。

天子究竟想干什么?

从擢升内务府总管大臣后,这一想法就不断涌出,而随驾前去西山,见到那所谓的蒸汽传动装置后,这种想法变得愈发强烈。

在黄道周朝养心殿方向走去时,内务府总管大臣钱肃乐,带着天子所拟中旨,已前去武英殿所在。

军机处。

“诸枢辅,陛下的旨意很明确,拱卫京畿卫戍的京营,不是大明的散兵游勇,乃是精锐之师,所以统一换装是必要的。”

钱肃乐强压内心涌动,看向王在晋、黄立极等军机大臣,眉头微蹙道:“涉及甲胄、军服等换装所需,内务府所辖武备院会进行兜底,这就节省不少银子。

考虑到统一换装的军械、火器、火炮等制式装备,是此次换装的大头,内务府能拿出100万两银子,剩下的那些银子,需要你们军机处,向兵部和内阁争取,必要的话,也要跟户部争取。

相信谁都不想看到,崇祯二年京畿所经历的浩劫,再度重演吧?这也是陛下所说的原话。”

武英殿内安静极了,王在晋、黄立极他们神情复杂,看着钱肃乐,只觉得内心感受到很大压力。

给拱卫京畿卫戍的京营换装,这耗费的银子太多了,就算内务府解决一部分,可剩下的那部分也不小啊。

关键这件事情不归他们军机处管,可天子所下中旨却让他们来管,这分明会引起朝中不必要的纷争啊。

第632章 众生相(6)

朝中无派,千奇百怪,这是不受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崇祯皇帝仅是总结了万历朝、泰昌朝、天启朝的党争,就发现了这一权力定律。

既然党派除不尽、杀不绝,那索性就由自己去主导,多培养一些派系,多搅动一些局势,去让朝中各派在斗争中相互制衡。

身为大明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亲自下场,去和效忠自己的臣子去争,去斗,去抢,去要,那无疑是损害天子威仪。

崇祯皇帝也清楚他所做的事情,无疑是最累人的,需要时刻的去把握住大势,预防失控的迹象,他也很想通过血洗的方式,去整顿大明所形成的弊政和毒瘤,特别是血洗东南,毕竟有些事情,是需要靠血洗才能解决的。

怎奈时机错失了。

天启朝无疑是最适合当暴君的时期,那时候的大明,不管是阶级矛盾,亦或是外部威胁,再或者自然灾害,都要比崇祯朝下的大明,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就算是以暴君之威,去血洗朝堂,去血洗勋戚,去血洗宗藩,去血洗东南,只要能把握住大势,分清楚主次矛盾,就不会造成大明境内的严峻叛乱,靠着血洗所得大批银子,就能支撑着做很多事情。

可是现在的崇祯皇帝,要敢去做这些事情,那分分钟在出现灾情的地域,就会出现大批的叛乱势力。

这就是皇权和臣权之争,到了最尖锐的阶段,真要到了那种地步,大明将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中,继而在混乱下倾覆掉江山社稷。

七年。

就差那七年啊。

这也让崇祯皇帝只能用最累的方式,通过他所谋画的部署,来逐步的去抢出时间,以换取更多主动。

内务府的这张大牌,原本在崇祯皇帝的心里,是要再靠后一些顺势打出来,但是他真的太累了,很多事情不是他一人所能完成的,内廷太监宦官群体,所能驱使去用的范畴又太窄,所以也只能提前打出来了。

大明政坛要迈向新阶段,一个诸派相争的阶段,一个新旧碰撞的阶段。

其实心累的又何止是崇祯皇帝啊。

远在千里之遥的辽东,建虏八旗的最大奴隶主黄台吉,也很心累,辽地局势的变化之快,让黄台吉是始料不及的。

“绣岩城丢了,海州卫丢了,定辽右卫丢了,宽甸诸堡让东江军奇袭血洗,朝鲜王室围杀我大金所驻10牛录精锐。”

黄台吉眼神冷峻,脸上看不出喜悲,看向范文程、宁完我、索尼等人,语气冰冷的说道:“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在过去所发生的战事下,都蒙受不小的损失,哦,对了,还有察哈尔部、内喀尔喀部,喀喇沁部不断袭扰科尔沁各部,致使科尔沁草原陷入内乱,这可真是少见啊。

从本汗克继大统,继承老汗遗志后,大金,何时遭遇过这等境遇,你们皆是我大金的栋梁,谁能告诉本汗,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导致这等境遇形成的?”

跪在地上的范文程、宁完我、索尼等人,听着黄台吉所说之言,尽管没有发怒,但他们都能感受到黄台吉的怒意。

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

“都哑巴了吗?”

看着沉默的众人,黄台吉眸中掠过寒芒,咬牙道:“那本汗再问问你们,针对我大金所控辽地,出现的那些灾情又该怎样处置?

浑河流域出现的水患,已严重威胁到盛京、抚顺等地安稳,造成大批受灾群体,现在该如何赈灾?”

殿内安静极了。

范文程、宁完我、索尼等人的额头上,开始布满了汗珠。

倘若当前的大金,只是单纯面对军事上的失利,那其实都还算好解决,毕竟大金虽然丢掉大片疆域,但是也变相的将分散的兵力集中,这对今后应对更严峻的战局,大金就能攥成拳头,狠狠的朝一点砸下去。

可偏偏在军事失利之际,大金所控制的辽地境内,又出现一些灾情,特别是浑河水患之事,造成不少土地被淹。

身处在小冰河时期下,会遭受自然灾害威胁的不止是大明,像建虏八旗所控制着的疆域内,同样也是会遭受到自然灾害的,只是对建虏八旗来讲,他们抗击风险的能力,组织赈灾的能力,实在是太薄弱了。

只不过先前的建虏八旗,凭借着在辽地的节节取胜,使得治下就算遭受灾害,也能通过战场缴获解决,再不济也能靠屠杀镇压减轻压力。

可现在辽地的节节败退,让这部分压力开始突显出来。

“李永芳被杀了,被李自成下令凌迟了。”

黄台吉紧握双拳,看向范文程他们说道:“听说李自成这个家伙,还当众吃了李永芳被割下来的肉,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想要联合李自成这个家伙,继而先解决大明的谋划,算是失败了。

现在大金所处的境遇,就好比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你们来告诉本汗,面对这等境遇该怎样解决?”

“!!!”

范文程、宁完我、索尼等人心中大惊。

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家主子,会秘密谴派李永芳面见李自成,更没想到李自成会把李永芳凌迟处死。

这代表着大金和辽东义军,断无任何合作的可能和机会。

索尼趴在地上,出言进谏道:“主子,鉴于当前不利的局面,奴才以为那些受灾地域,应让满洲八旗出动捕奴!凡是胆敢反抗者,格杀!”

范文程、宁完我脸色大变。

这是又要重走过去的老路啊。

一旦这样做的话,那先前所做的种种改变,就失去了相应的作用,那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心,就又散掉了。

“汗王,绝不可这般啊。”

“汗王,朝廷当尽快赈灾才是!”

范文程、宁完我当即趴地规谏道。

“哈哈……”

大殿内响起黄台吉的笑声,泪花都被黄台吉笑出来了,现在的他,除了听取索尼所进之言,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粮食,他根本就拿不出那般多。

首节上一节333/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