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28节

“其实朝廷想要有效整顿盐税,就必须分成几个时期,去逐步解决不同时期下,所要解决的弊政和问题。”

毕自严神情严肃道:“就像最初整顿盐税这一时期,朝廷整顿的侧重点,就应当放在打击各地私盐贩卖,清查各地盐场,清查所辖灶户,针对山东、两淮等盐税重地,进行相应的巡察督促。

大明盐政所存弊政和问题,较大程度上就是根基出现了问题,尤其是私盐贩卖一事,各地可谓是屡禁不止。

倘若在这些事情上,朝廷未能取得相应成效,就想依靠着整顿盐税,让国朝增加相应的税收,这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

崇祯皇帝点点头表示认可。

万历四十五年,为疏销积引,大明废除‘开中法’,明确‘纲法’,从此官府不再收取食盐,改由商贾和灶户直接交易,收买、运销之权悉归于商人,并得世袭。

所立‘纲法’的纲领为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一称官督商销制。

该项盐政制度的好与坏暂且不论,不过在大明吏治腐败的大环境下,底层灶户的核心利益,无疑遭受到极大侵害和盘剥,这也使得大明盐政体系,其实从根子上来说就受到破坏。

毕竟地方官商勾结下,想欺上压下实在太容易了。

毕自严继续说道:“这一时期的盐税整顿,朝廷要做的事情,应侧重于北方诸省,可随同巡抚责任制的试行,让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辽东等地巡抚和督师,逐步落实朝廷所颁布的政令。

至于江南和西南诸省的整顿,朝廷可适当的多放宽一些,先立足于北方诸省的实际整顿,为下一时期的盐税整顿谋定基础。

毕竟大明盐政方面的问题和弊政太多,朝廷想一鼓作气的全部解决,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与其将有限的精力分散,倒不如先集中解决一些地域,等到这些地域的盐政弊政,初步得到解决后,朝廷就能占据更多的主动。

臣算过一笔账,如果这一时期的盐税整顿,能达到预定成效的话,朝廷至少能多增收200多万两盐税。”

这种有意识的避重就轻,的确是积极解决大明盐政的正向趋势。

崇祯皇帝很认可毕自严的初期整顿盐税设想,但凡大明在盐政方面,过去没有欠下那般多的账,就不必采取这种区别对待的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毕自严的这种办法,算是另类的绥靖策略,用时间换空间,去逐步的解决问题。

如果说初期整顿盐税,就遭遇到各种问题,导致革新进度被大幅延缓,那中后期的整顿盐税,就算谋划的再好,也终究是空谈罢了。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卿家所提的初期盐税整顿,核心就在于各地巡抚,只要他们愿意尊奉朝廷政令,协助好朝廷整顿地方盐政,那很多繁琐性事宜就能有效落实。

如此一来的话,还需地方赈灾行署参与其中。

毕竟这般多的繁琐性事宜,单纯的靠地方各级官府去做,那必然会牵扯到很多事情,难免就会出现推诿和掣肘。”

毕自严点头道:“的确,陛下最初在朝特设赈灾公署,在地方特设赈灾行署,臣心里是不理解的,毕竟这不属于大明的官制。

不过就结果而言,地方赈灾行署的创设,的确帮着朝廷解决很多事情,特别是一批批的读书人,为君分忧,为社稷虑,愿参与到赈灾行署中,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却是改变了很多。”

崇祯皇帝笑了笑,没多讲其他,对毕自严继续询问道:“那初期的盐税整顿,要是能行之有效的落实,接下来朝廷要怎样做呢?”

赈灾行署的好与坏,崇祯皇帝是清楚的,相较于一个腐朽的官员队伍,这个新设的行政体系,并没有遭受到坏风气的侵袭。

当然靠情怀,靠理想,去维系赈灾行署体系,不会朝腐朽靠拢,也是不现实的,崇祯皇帝对此还有别的构想。

不过现阶段所要考虑的是盐税整顿。

毕自严想了想,开口道:“初期的盐税整顿落实后,那朝廷就掌握主动,先行推动巡抚责任制,在江南和西南诸省的落实。

有新定俸禄制进行兜底,那就能降低相应的反对声,通过巡抚责任制初步整顿吏治,能有效解决一部分贪腐行为。

等明确这些部署后,朝廷也在巩固北方诸省的整顿盐税成果,继而有序推动初期盐税整顿,在江南和西南诸省的落实。”

温水煮青蛙?

崇祯皇帝笑了。

他现在很清楚毕自严整顿盐税的思路,就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已知的那些弊政和问题,通过分层次、分区域的形式,通过朝廷一些既定方针的改变,去逐步的解决这些问题和弊政。

在整顿大明盐政的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到时朝廷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

就算是在此期间,真爆发所谓的叛乱,那朝廷也占据不少主动权,能调集相应的平叛大军,前去叛乱地带铁血镇压!

毕自严是句句不提既得利益群体,却句句针对既得利益群体。

“有趣,真是有趣。”

崇祯皇帝抚掌大笑道:“卿家所提的整顿盐税,同样也是在考验朕啊,就看朕对一些政策的把控,是否能精准的落实。

就卿家当前所提初期、中期的整顿盐税,朝廷想要逐步落实下来,没有个五年时间,只怕是不够吧。”

“臣心中的预期,是五到八年时间。”

毕自严眼神坚定道:“通过这一期限的有效整顿,如果朝廷能逐步落实,那在这一期限内,仅盐税方面的增收,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有了这笔可观的多增盐税收入,那朝廷能解决不少问题,等到初期和中期的盐税整顿,能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好,那朝廷就能开启最终的整顿。

废除纲法!

明确新法!

大明盐政的弊政和问题,就是立下所谓的纲法,使得朝廷的掌控力度遭到破坏,如果朝廷想避免盐政方面的问题,就必须要明确新法。

不过现在臣还没有想好,涉及盐政的新法,毕竟这牵扯到的层面太广,牵扯到的地域太多,这没有更精准的掌控,是无法明确的。”

崇祯皇帝神情倨傲道:“现在没有想好,那就慢慢的想,朕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等卿家将盐政新法构思好。

卿家所以整顿盐税之法,固然说不能一上来就见到成效,但是却胜在稳健,而当前朝廷所需要的,就是稳健。

所以卿家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需要朕做什么,需要内阁做什么,需要有司做什么,卿家到时直言即可,现在卿家要做的,是如何起好这个头,呈递相应的奏疏。

等什么时候这些事情做好了,那就将奏疏呈递到御前,朕来让卿家所想整顿盐税之法,逐步的落实下来。”

“臣遵旨!”

毕自严难掩激动道。

政策这种东西,没有十年八年,是无法见到相应成效的,何况是牵扯层面多的领域,那就更要有耐心了,现在崇祯皇帝所不缺的就是耐心,因为他心中也很清楚,急躁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

第621章 汉盟之威(1)

澎湖列岛。

“郑芝龙够心黑的,也够有城府的。”

祖泽润眉头紧蹙,指着眼前的海上舆图,沉声道:“用琉球镇副总兵官的噱头,用合掌日本海贸为诱饵,竟然能让刘香搁下过往的恩怨,双方私下达成协议,狠狠摆了荷兰驻琉球舰队一道。

今后在琉球镇这边,再无欧罗巴的势力,能够继续驻扎海军力量,想要北上天津进行海贸的话,唯剩停靠沿海港口这一条路了。

荷兰此役的损失不小啊。

非但将琉球镇所驻之地丢了,还把小琉球群岛给丢了,这在欧罗巴各国之间,必然会被他们所算计。”

“论城府,玩海战,郑芝龙的确是强。”

吴三桂眼神冷厉,开口道:“时至今日,郑芝龙所领琉球镇总兵官之威,才算实至名归了。

欧罗巴各国的矛盾和算计,当初咱们都预判错了,难怪天子要让郑芝龙,出任这琉球镇总兵官,还给与这等权柄。

经此一役,郑家在东南沿海的地位,算是彻底奠定了,甚至在南洋诸国间,也能抢夺不少的航线支配。

不过我若是郑芝龙的话,肯定不会将这小琉球群岛,交由那刘香掌控在手,不仅仅是因为垄断日本海贸的缘故,还有琉球镇侧翼的安全。”

在大明本土经历各种事情时,特别是不平静的朝堂纷争,表现得愈发抢眼时,相隔万里之遥的琉球镇,在很多人都没有关注下,悄然发生着巨变。

崇祯皇帝在琉球设军事重镇,让郑芝龙出任琉球镇总兵官,特设起汉盟这一海上组织,战略意图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想要通过以郑家为首的海上势力,在大明海军尚未真正成形前,确保大明东南沿海的安稳,不让欧罗巴各国的海上势力,受天津开海通商的影响,就对大明产生不该有的觊觎之心。

利益动人心。

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欧罗巴各国的海上势力,那纯粹是披着人皮的狼,是赤裸裸的海上强盗。

但是大明想要改变的话,就必须要通过对外海贸来汲取财富,尤其是对外海贸通道,必须掌控在朝廷的手里,否则所通过对外海贸,赚取到的那些财富,多数就不可能落到朝廷手里,只会悉数落进私人之手。

为了天津开海的持续。

为了东南沿海的安稳。

崇祯皇帝果断选择扶持郑芝龙,让郑家逐步成为大明的海上准军阀势力,继而填补大明过往在大航海上,所欠下的历史账。

舍得。

舍得。

有舍才有得。

倘若担心郑家在东南沿海强势崛起,继而会对大明造成军事威胁,那就别想着通过海上贸易,来逐步倒逼着大明改变。

“难道天子就不担心郑芝龙,在势力日益膨胀下,在朝廷近乎管辖不到的态势下,生出什么不该有的野心吗?”

祖泽溥眉头紧蹙,看向吴三桂和祖泽润,伸手道:“按照你们所说的这些,当前的琉球镇是他郑家独大,这小琉球群岛也不可能给刘香所部。

那围绕东南海域的支配,岂不就全落到郑芝龙的手里了?

凭借琉球镇所设海关征收关税,凭借汉盟所扩张的势力,那郑芝龙拥有的财富,会急剧膨胀起来,甚至麾下会建造更多海船……”

面对崇祯皇帝的这等区别对待,祖泽溥的内心是不满的,是愤怒的。

当前以郑家为首的海上势力,正在逐步崛起之中,这和以往在辽前的辽东将门,那是何等的相似啊。

一个是陆上准军阀势力。

一个是海上准军阀势力。

只是现阶段的辽东将门,早就在崇祯皇帝的逐步支配下不复先前,尤其是辽西推行撤卫设府后,让残留下来的势力进一步四分五裂。

“愚蠢!”

吴三桂瞪眼呵斥道:“今后不要将这些话,再讲出来,你想要找死,别带上我们祖家和吴家。

这些话岂是你所能说的。

郑芝龙的势力就算再膨胀,他也不可能背叛大明,因为他不敢,你可知郑芝龙现在拥有的一切,是因为什么吗?”

祖泽溥低下了脑袋。

尽管他句句没提辽东将门,但是话语间所想表明的,就是天子的区别对待,同样都是独大的势力,凭什么郑芝龙能拥有这些,而他们辽东将门却不能拥有了。

吴三桂也好,祖泽润也罢,都很清楚祖泽溥所表明的这些。

“因为天子的需要。”

祖泽润眼神坚定,瞪着祖泽溥说道:“天子的眼界,早就不局限于辽东一地,更不局限于建虏一处。

过去怎样,那是过去。

现在是天子想要通过海上贸易,来源源不断的获取银子,继而解决朝廷所面临的问题。

海上贸易的暴利有多大,你在琉球镇待这般久,难道还没看清楚吗?

数月前,皇明海贸总会的船队,已经在琉球镇驻扎下来,你看郑芝龙是什么反应?那还不是热情招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所看到的越多,过去在吴三桂、祖泽润心里的怨恨,已经悄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敬畏,却是恐惧。

因为他们通过所见所闻,看出远在紫禁城的崇祯皇帝,究竟在下怎样一盘大棋,特别是针对海上贸易这一块。

吴三桂轻叹道:“现在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守好澎湖列岛,尽快将所辖的海船,能多增扩一些才行。

祖家也好,吴家也罢。

今后就别想着再回辽东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想要存活,就必须将目光放到南洋诸国才行。

郑家能办成的事情,咱们也一定要办成。

首节上一节328/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