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82节

刘兴沛虎目微张,看见数十艘海船,朝着己方航行,难掩激动道:“等了十几日,终于他娘的过来了。”

“放狼烟。”

刘兴祚神情平静道。

“喏!”

几名亲卫家丁怒吼一声,便朝前方跑去,从怀中掏出火折,伸手遮挡着海风,吹燃火折以后,便点燃了堆放的柴堆,不多时,滚滚黑烟腾空而起。

作为新选的一处靠岸停泊点,从登莱过来的海船队,并不清楚要具体停靠在何处,放狼烟,能引领着海船队,朝正确的方向行驶。

“巡抚…是狼烟。”

站在摇晃的甲板上,孙元化强忍着恶心,眉头紧皱,看着不断变大的皮岛,耳畔响起激亢的声音。

强忍着难受的孙元化,从腰间摘下千里镜,微微颤抖的手,举起千里镜,便朝着狼烟升起的方向看去。

当看到海滩上,聚集着不少的人群,本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所乘海船,朝着狼烟所放区域驰骋。

作为崇祯皇帝钦定的登莱巡抚,孙元化会同袁可立,赶赴登莱两府任职,并按照崇祯皇帝所写密诏,给孤悬海外的东江镇提供各种援助。

算起来,这是他赴任登莱巡抚以来,向东江镇提供的第三批援助了。

但这也是孙元化,首次离开登莱之地,乘船渡海,赶来刘兴祚率部驻守的东江镇。

“见过孙巡抚!”

等候许久的刘兴祚,见到孙元化所穿那身官袍,忙抱拳一礼道:“本帅没有想到,巡抚会亲至东江镇。”

“本抚不来能行吗?”

孙元化脸色有些苍白,缓步向前走来,对刘兴祚说道:“刘帅都将攻打辽南的军报,差人递到登莱,甚至是山东巡抚府了。

这所缺的一应粮草,乃至是一应海船,本抚倘若不亲自坐镇送来,那心里多少是有些担心的。”

在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下,别看刘兴祚是手握重兵的总兵官,但是在孙元化的面前,却要保持应有的尊重。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幸好孙元化和大明其他文官不同,天启年间跟随孙承宗,一起出镇辽东,熟悉军事的他,对待统兵打仗的将领,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特殊优越。

“孙巡抚高义!”

刘兴祚淡笑道:“有了这批海船,还有粮食,围绕辽南之地的攻略战,就能顺利的打响了。

自陛下谴派天使传来密诏,本帅就一直在整训麾下各部,包括操控海船的水师营,都组建起来了。

遵循陛下的旨意,本帅准备趁着开春临近之际,先行向辽南的广鹿岛一带,向金州卫展开海上破袭。

自建虏八旗败退辽东以来,依着本帅对建虏的了解,这些时日,那建虏奴酋皇太极,只怕堪堪稳定住内部局势。”

“刘帅能有此信心,本抚心里就安定不少啊。”

孙元化微微一笑道:“自知晓东江镇的作战部署后,本抚就在登莱两地,筹措了合计八百余杆质量上乘的鲁密铳、鸟铳。

另外根据兵仗局那边,所传过来的火药技艺,生产了一批颗粒火药,并制作成袋装的颗粒火药,以及袋装铅子。

不过此次时间有些仓促,本抚只筹措了五百具纸甲,幸好袁巡抚那边,提供了四百具棉甲,稍后刘帅就差人领取吧。”

刘兴祚、刘兴沛他们,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没成想这次还能有意外收获,有了这批火铳和甲具,那出战的主力兵马,战力能提升不少啊。

“本帅代出战的儿郎,谢过孙巡抚!”

“刘帅无需这般,这都是本抚应该做的。”

作为崇祯皇帝选定的一帮良臣虎将,围绕辽前的整体布局,崇祯皇帝是详细的向刘兴祚、袁可立、孙元化他们讲明。

命反复在密诏中强调,山东和登莱两地,必须全力确保东江镇的各项所需,力求围绕辽南的海上破袭战,能一次次的搅乱建虏在此的统治根基。

纵使是一次次的破袭战,不足以叫大明收复这些疆域,但若是能持续的放血,那就是一场场大胜。

跟强盛起来的建虏八旗,在辽东这边疆域作战,要讲究积少成多的战绩,不可贪多。

“对了刘帅。”

孙元化神情严肃道:“考虑到这一次,是我东江镇整饬后,首次乘船渡海,要向窃据辽南的建虏,发动海上破袭。

本抚还给刘帅,带来了一支西军。

华莱士,过来吧!”

说着,在刘兴祚诧异的注视下,看向孙元化挥手的地方,却瞧见一帮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映入到眼帘。

直娘贼的,怎么是西洋人?!

“刘帅,可不要小瞧这帮葡萄牙人。”孙元化神情淡然,看向刘兴祚说道:“这是本抚赴任登莱后,派人前去濠镜特地招募来的。

这支西洋火枪营,建制三百人,分三个小队,都是精锐,为首的华莱士,是这支火枪营的军官,熟悉我大明语言,交流上没有任何问题。”

第348章 插的就是心窝子

作为徐光启的子弟,孙元化对待西学,那是很开明的,甚至还在徐光启的引荐下,受洗入教。

活跃在明末的一批人材,尤其是精通火器研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那就是对待西学很开明,愿意接受大明之外的知识。

甚至不少的人,都受洗入教了。

只是这样的一种行为,对待守旧的大明读书人,乃至是大明官场,是无法能真正接受的。

“见过刘将军!”

华莱士那字正腔圆的调调,包括作揖行礼的姿势,叫刘兴祚颇有些诧异,没想到眼前这个西洋蛮子,竟懂得这般多。

“刘帅,本抚来介绍一下。”

孙元化伸手示意道:“华莱士吉德斯,是葡萄牙国人,其吉德斯家族,在本国是骑士家族。”

听着那拗口的名字,刘兴祚的眉头微蹙起来,什么华莱士,什么吉德斯,这是什么姓氏和名字。

受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彼时的欧罗巴各国,乘船渡海,到一切富庶的地域,开拓海外的殖民地。

只可惜在跟大明私下的贸易中,茶叶、丝绸、瓷器这三项,就叫他们掠夺的银子,多数都汇入到大明境内。

真要说起来,大明曾有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干到了非洲,只可惜受老旧思想的影响,使得大明没能掀起大航海的浪潮。

若是大航海的红利,能分配好的话,说不定此时此刻,在遥远的欧罗巴各国,都遍布大明人了。

“刘将军,我清楚的知道,您此刻的内心,对我所带领的西洋火枪营,有着种种的质疑和疑虑。”

华莱士微微欠身,开口道:“但是我会向你证明,到了战场上,西洋火枪营肯定不会辜负,孙巡抚所支付的佣金。

不过此次出战辽东,对战你们口中的建虏八旗,我希望能参与到策划之中,这样我才能有把握,叫西洋火枪营发挥最大的作用。”

刘兴祚:“……”

看着保持笑意的孙元化,虽说刘兴祚的心中,对华莱士所领的西洋火枪营,存在着种种的质疑。

但考虑到之后东江镇这边,还需登莱两地的支持和供应,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得罪了孙元化。

“如此,那本帅就拭目以待了。”对孙元化微微点头示意,刘兴祚看向华莱士说道:“刘副将,领着华莱士他们,去总兵府驻守。”

“喏!”

刘兴沛闻言,当即应道,随后便忍着惊疑,向华莱士伸手示意,准备领着他们,前去东江镇的总兵府。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孙元化提前赴任登莱巡抚,又因辽东战略谋划,孙元化在赴任登莱后,招募的西军规模增加了不少。

若非是先前的朝堂上,处在暗潮汹涌的境遇下,像孙元化的这种行为,必然会遭受朝中言官御史的弹劾。

“刘帅,这次东江镇,谋划海上破袭,为何选择金州卫?而非从石城岛一带登陆,对绣岩城一带展开攻势?”

见华莱士他们离开,孙元化讲出心里的疑惑,“据本抚所知晓的情况,建虏在金州卫治下,有着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师。

若是此次海上破袭,叫建虏水师发现异动,那是否会……”

从天启年间就跟随孙承宗,出镇辽前,跟建虏交手,加之在此之前,又随袁崇焕出镇辽东,这使得孙元化对整个辽东局势,还是比较了解的。

针对刘兴祚的这次海上破袭,孙元化还是有些担忧的,但考虑到这是东江镇,首次贯彻天子旨意,所以他并不想干预太多。

“孙巡抚,恰恰是因为在金州卫的治下,建虏有着一支水师力量,东江镇才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插建虏在辽南的所谓腹心之地。”

刘兴祚神情正色道:“去年建虏绕道蒙古,进犯我大明关内,被陛下御驾亲征击败,那麾下的八旗劲旅,必然蒙受不小的损失。

建虏八旗虽说在战场上很强,但是内部之间的掣肘众多,甚至还潜藏着诸多的矛盾。

依着本帅对皇太极的了解,只怕先前进犯大明,此僚必然会从辽南之地,抽调走不少的兵丁。

算上先前建虏八旗,大费周章的将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三地辽民,悉数迁移到辽阳等地。

其实此刻的辽南,更像是一个空壳子,外强中干。

若是此役能攻陷金州卫,斩杀驻守在那里的建虏八旗,并一举摧毁建虏水师,那围绕之后的攻略,就对我大明极为有利了。”

相比较于被袁崇焕矫诏,擅自处死的毛文龙。

刘兴祚远比毛文龙更了解建虏,毕竟刘兴祚反正归明前,在建虏八旗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存在。

只可惜反正归明后的刘兴祚,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被毛文龙所压制着,这叫背负血仇的刘兴祚,内心深处是很郁闷和烦躁的。

直到崇祯皇帝的中旨,千里迢迢的从京城传到了皮岛,刘兴祚被擢为总兵官,总揽东江镇事,甚至还赋予相应的职责和重担,这叫刘兴祚的内心,再度充满了斗志。

“刘帅,本抚就在你的地盘上,提前祝贺你凯旋!”

见刘兴祚眼神这般坚定,且阐述自己为何选择金州卫的想法,孙元化没有再说其他,向刘兴祚抱拳道。

“借孙巡抚吉言!”

刘兴祚抱拳道:“此战,东江镇定不会辜负天子厚望,在金州卫一带,定要给予建虏沉重打击。

只要建虏水师,被我大明摧毁,那之后数年间,我大明围绕整个辽南,所展开的种种海上破袭,都将占据主动优势。

明日,我东江军就要出战!”

看着斗志高昂的刘兴祚,垂手而立的孙元化,心里生出唏嘘和感慨,天子到底是天子啊。

既然选择信任刘兴祚,那就真的赋予其相应的特权,此次东江军能顺利破袭金州卫,取得预定的战果,那对整个辽前的局势,都将起到不小的影响。

孙元化的内心深处,很是期待刘兴祚率部攻略辽南一战,将会取得怎样的战果。

第349章 东江!东江!

“哗啦……”

“哗啦~”

汹涌的海浪不断翻涌,一艘艘大小不一的海船,随波逐浪的向前驰骋着。

海风凛凛,升起的船帆,仿佛要被撕破一般。

摇晃的船舱内,夹杂着各种气味,点起的火烛,照耀着这片地方。

“本帅再强调一点。”

刘兴祚双手撑在木桌上,那如炬的眼眸,扫视着船舱内的每个人,包括华莱士,沉声说道:

“建虏纠集重兵,甚至煽动蒙古各部随军,在去年进犯国朝,企图祸乱大明关内,但却被陛下御驾亲征击败。

那一战我大明健儿,杀了多少建虏,杀了多少蒙古兵,在军机处明发的上谕中,你们都清楚的了解到了。

首节上一节182/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