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79节

面对毕自严的斥责,李若链也不生气,抱拳一礼道:“一应罪官,皆已查明情况,他们将被押解西市接受公审!

此事若锦衣卫错抓一人,当向天子集体请辞!”

“这……”

毕自严愣住了,惊愕的看着李若链,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尽管他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可是李若链的态度,叫毕自严不得不迟疑起来。

京通贪污案一事,天子着锦衣卫督办,严令尽快查明,在朝野间舆情四起下,锦衣卫还敢这般大张旗鼓的行事。

要么是他们真的胸有成竹。

要么就是他们疯了。

可对毕自严来说,他绝不相信锦衣卫疯了,能被天子这般倚重,锦衣卫怎会做出错误的事情。

第342章 陛下何故造反

“如此…那便先行告退了!”

见毕自严不言,李若链微微一笑道,随后转身喝道:“将这帮贪官污吏,悉数押解至西市,接受公审!”

“喏!”

迎着一道道忿怒的注视,聚集在此的锦衣卫沉声喝道,随后便押解着一应罪官,快步朝户部衙署外走去。

“冤枉啊,本官冤枉啊……”

“快放开本官,你们这帮奸臣贼子!!”

被锦衣卫押着的那帮户部贪官,奋力的挣扎着,怒吼着,咆哮着,但却被死死的控制着,朝西市方向赶去。

“大司农,难道我等就这般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该死的锦衣卫,这般胡作非为,践踏我大明法纪吗?!”

"!千",.!"";,..源'.;.中:"".:,.裙?'?.2.0"!6!'8.,.!5:?,:6..'0!5?3  “大司农,陛下身边有小人作祟,我等绝不能坐视不管啊,若长此以往的话,国朝可还有安定,社稷可还有安稳!!”

“大司农……”

一道道愤怒的声音,在毕自严的耳畔回荡着,一些情绪激动的户部官员,更是冲出了户部衙署,朝着午门方向而去。

‘多事之秋,真是多事之秋啊!’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下,毕自严的神情变了,心里暗暗轻叹道:‘陛下,这难道是您的意思吗?’

此时此刻,不单单是户部这边,兵部,工部,礼部……数以百计的官员,神情愤恨,朝着午门重地赶去。

“成国公…这可如何是好?”

汤国祚神情凝重,看着午门外聚集的官员,那一个个这般激亢,皱眉对朱纯臣说道:“这动静闹这么大,我们京卫都督府这边,是驱散他们,还是怎么办?

这要是惊动了陛下,那可了不得了啊。”

剑眉倒张的朱纯臣,俯瞰着那帮文官群体,心情可谓是复杂至极,这骆养性究竟是有何胆量,敢这样形式啊。

派遣锦衣卫的人,去那些个衙署直接抓人。

这个家伙把人都抓走了,烂摊子却甩到本公这边了。

不对。

这骆养性胆子就算再大,若是没有天子的授意,那断然不敢这样做,不然朝中的文官,就算是喷,也能将他给喷死的。

“去,传本公令,命值守的上直亲卫军,即可驱散他们。”朱纯臣深邃的眼眸,闪过一道精芒,朗声道:“都赶到承天门那边去,至于他们是想继续待着,还是自行散去,就与我等无关了。”

“喏!”

汤国祚当即应道,随后便指挥着麾下将校,叫他们即刻率领上直亲卫军,将这帮情绪激亢的文官,悉数赶出午门。

此刻的皇城上下,可谓是乱成了一团。

“皇爷…骆养性所领锦衣卫,已将涉案的罪官,悉数抓捕起来。”张彝宪神情恭敬,向崇祯皇帝作揖道。

“现在被抓的七十一名罪官,悉数押解到西市那边,接受锦衣卫的公审了,会同先前被抓的贪官污吏,都将被京城的百姓监督。”

“嗯,知道了。”

闭目养神的崇祯皇帝,应了一声,便没有再说其他了。

跟在京的官员队伍相比,这次被锦衣卫抓走的七十一名罪官,是很小的部分,但却也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了。

“皇爷,内阁首辅韩,会同次辅温体仁、群辅毕自严、徐光启、周道登、何如宠……”

“皇爷,军机处王洽,周延儒,王在晋、黄立极……”

“皇爷……”

此时的东暖阁内,一名名宦官进殿禀明情况,这次锦衣卫所展开的行动,显然是触碰到了底线。

这内阁也好,军机处也罢,亦或者都察院等,面对当前这样的朝局,都不得不前来乾清宫这边觐见。

虽说京通贪污案的确重要,但是若搅动的朝堂风波不断,最后闹到停摆的状态,那就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了。

“一个个都过来了。”

崇祯皇帝睁开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一众宦官,嘴角微扬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把他们都召来吧,摆驾乾清宫正殿。”

“喏!”

先前做出这样的决断,崇祯皇帝就预想到这种情况了,出动锦衣卫,去涉案的罪官所在衙署,将他们悉数抓捕起来。

就是崇祯皇帝要达到的政治目的。

若是不这样的话,怎么将吏治新规推行起来?

当初叫骆养性在西市搞公审,就是为了避免一些文官颠倒是非,先入为主的认为,那些招供的贪官污吏,都是在锦衣卫的酷刑下,被迫屈打成招的。

而在展开行动之前,李邦华从太原那边赶回京城,这叫崇祯皇帝又想到了更多,决定谋划更大的一盘棋。

对待爆雷的案件,崇祯皇帝肯定不会放过的。

就算杀不了整个大明的贪官污吏,将知晓的给拿着大义杀了,这点决心,崇祯皇帝还是有的。

“沙沙……”

在乾清门那边,以韩为首的内阁大臣,以王洽为首的军机处大臣,会同一众院部寺堂官,神情凝重的快步朝乾清宫方向赶去。

尽管说他们心里都清楚,天子对京通贪污案极为重视,但是这次锦衣卫闹出的动静太大了。

要是处置不当的话,会在朝堂之上,乃至是京城这边,都会闹出很大的风波的。

‘怎么会这样进展啊。’

徐光启的神情凝重,跟着人群,朝乾清宫方向走去,心里却暗暗说道:‘早知道是这种情况的话,说什么都要向天子进谏,叫自己来督办啊。’

似这样想法的,还有孙居相。

当初他们查明京通二仓,出现严重的贪污亏空,本想着就算抓捕贪官污吏,那多涉及的是京通二仓这边的官吏。

可叫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各部的官吏,竟然都牵扯进来,甚至还这么多人。

虽说他们不愿承认这些都是真的。

但只怕锦衣卫那边,既然敢这样做,那肯定是有着铁证的。

毕竟先前在西市那边,锦衣卫所闹出的公审大会,可谓是在京城上下传的沸沸扬扬。

然就算这些是真的话,那他们也要跟着过来,这件事情不能再继续扩大了,若再扩大下去的话,那整个朝堂就人人自危起来了。

第343章 有问题吗?没有问题!

乾清宫正殿外,朱纯臣、汤国祚等在职勋戚,神情冷然,看着从不远处走来的队伍,眉头紧蹙起来。

这是真的闹大了啊。

朝中的阁臣、廷臣全都来了。

锦衣卫这次的举动,是触怒朝中的文官了。

朱纯臣、汤国祚他们心里,一个个都暗暗说道。

从午门重地到乾清宫,这期间发生的种种,朱纯臣他们都是清楚的,现在他们出现在乾清宫正殿,就是来表忠诚的。

只是这份忠诚,究竟有几分是出自真心,崇祯皇帝还是清楚的。

以韩、温体仁为首的队伍,跟朱纯臣、汤国祚他们对视下,缓步走进乾清宫的正殿。

“臣…韩,拜见陛下!”

“臣…温体仁,拜见陛下!”

“臣……”

乾清宫的正殿内,回荡着一众人的声音,倚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崇祯皇帝,并非发声。

此刻的正殿内,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中。

内阁也好,军机处也罢,院部寺等有司,那一名名首脑,神情各异的低着头,保持拱手作揖的姿势。

“都来了?”

不知过了多时,在众人的胳膊微微发酸之际,崇祯皇帝缓缓睁开眼睛,撩了撩袍袖,坐直身子,开口道:“是为锦衣卫冲撞国朝衙署一事来的吧?”

“沙沙……”

在崇祯皇帝讲这些的时候,韩赞周、张彝宪指挥着十余众宦官,捧着一摞摞奏疏,便站到韩这帮高官的面前。

这……

本站直身子,想规谏天子的韩、毕自严、王洽等一众人,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温体仁、周延儒、徐光启、孙居相等人,露出各异的神情,瞧着眼前这帮低首不言的宦官,目光定在他们所捧的奏疏上。

“觉得锦衣卫践踏了大明的法纪?”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踩着丹陛,缓步向前走着,正殿内回荡着那威严的声音,“觉得朕轻信小人谗言,纵容厂卫势力?

不急。

朕叫你们都好好听听,被锦衣卫抓走的那帮贪官污吏,究竟是何等的忠君爱国啊!

韩赞周,张彝宪,给朕一封,一封的念给他们听!”

“奴婢领旨!”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韩赞周、张彝宪作揖行礼,随后便向前走去,各自拿起一份奏疏,便朗声宣读起来。

“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季科伟,经查于崇祯元年假借户部之名,偷印公函,向通州坐粮厅私送公函,盗取漕粮七万余石……”

“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

乾清宫的正殿内,韩赞周、张彝宪的声音回荡着,然他们所念的内容,却像是一把把重锤,砸在韩、毕自严、王洽等一众高官的心中。

这些宣读的奏疏,所念到的内容,都标明有所查出处,甚至跟京通两处坐粮厅,所封存的案牍,形成照应。

亏空的那些漕粮,被一笔笔的标明出来。

甚至这些被抓的贪官污吏,名下有几处房产,有几处田产,那都强调的一清二楚。

徐光启、孙居相双眸微张,相视一眼,他们的内心深处,犹如惊涛骇浪般涌动,他们都没有想到,锦衣卫查案的能力这般强。

首节上一节17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