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70节

崇祯皇帝搁下御笔,抬头看向骆养性,眼神凌厉道:“自即日起,京通贪污案不再由三法司会审,移交锦衣卫督办。

这国朝中的有些大臣啊,对爆出的问题,总是想捂着,压着,拖着,以此来降低此案的影响。”

果然是这样!

这下算是跟朝堂的文官,彻底对立起来了。

骆养性的身上,起了一些鸡皮疙瘩,心里不由得暗暗说道。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崇祯皇帝瞧出了骆养性的异样,但没有理会,继续说道:“尤其牵扯到的事情,还是京通二仓,那是我大明的根本之一。

若在这件事情上,不将所有涉足此案的人,全都给朕一举抓获的话,那日后我大明这边,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锦衣卫,是大明天子手中的刀。

对待毁坏社稷根基的事情,且在外朝无法有效推动的事情,那锦衣卫的锋利刀芒,就必须力斩下去。

正是因为这样,崇祯皇帝要用一个个要案,大案,彻底斩断骆养性的退路。

这个骑墙派,投机派的典范,要是不断了他的后路,跟外朝的文官群体,勾勾搭搭在一起的话,那很多事情都没法做。

倘若纵使是这样的话,骆养性依旧还像先前那般,背着自己干什么勾当,那骆养性必死无疑!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圣恩。”

骆养性神情坚定,拱手作揖道:“京通贪污案,锦衣卫一定会给陛下,给国朝,一个满意的答复。”

“话…说的再漂亮,都不如实际行动。”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语气平静道:“类似的话,朕在某些文官嘴里,听到的太多太多了。

朕要的是行动,是结果。

半个月的时间,朕就要最终结果。

这次,朕准许你们锦衣卫,对那帮已抓捕的贪官污吏用刑,朕要知道他们背后,究竟还藏着那些人。”

既然是断骆养性的后路和退路,那就要断的彻底些。

天启朝的田尔耕、许显纯,不就是这样的角色吗?

要是骆养性识趣的话,就主动向他们的角色考虑,要是不识趣,那还要好好敲打。

毕竟现在崇祯皇帝能用的人,不多。

尤其是在锦衣卫这边,像骆养性这般有城府,且心思阴沉之辈,很多脏活累活,交给他办的话,往往能起到好的效果。

“喏!”

骆养性露出些许踌躇,但却最终应了下来。

跟那帮贪官污吏用刑,纵使是他们犯下了过错,违背了大明律法,可此事一旦传扬出去的话,那必然会加深文官群体对他的敌视。

可面对当前这种局面,他又有什么能选择的呢?

失去了天子的信任,那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还能坐稳吗?

一想到锦衣卫那边,还有天子所倚重的李若链和曹化雨,骆养性在心里就暗下决心,定要叫此案办的漂亮。

“朕知道你心里有些顾忌,觉得这件事情牵扯太大。”

看着骆养性,站起身来的崇祯皇帝,朝他走去,“但朕能相信的人,不多,希望骆卿不要叫朕失望。

有句话,朕赠予骆卿,老虎要打,苍蝇要拍,不管最后涉及到谁,都给朕第一时间抓捕回来。

就算是涉及内阁,也给朕抓了!

此事关系到国运,若放跑了一个巨贪,小贪,那我大明的风气,就不会改变,长此以往的话,我大明迟早要亡!”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将此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

强忍惊骇的骆养性,当即作揖表明态度。

都上升到这种高度了。

由此可见,此案天子是何其的重视。

若自己不尽心办差的话,那没说的,被撤职都是轻的。

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骆养性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才是他的处世之道。

“去吧,朕信骆卿。”崇祯皇帝拍着骆养性的肩膀,说道:“此案若能了解,朕不会少了骆卿的赏赐的。”

“臣告退!”

骆养性再度作揖道。

想叫手底下的人,尽心尽力的办差做事,不能一味地画空饼,要时不时的赐些好处,不然脏活累活都干了,惹了一身骚,最后啥也没捞到,那以后再叫其办事的时候,肯定会有所顾忌啊。

对赏赐这方面,崇祯皇帝向来都不吝啬!

第328章 讲武堂考核

旭日东升,西苑迎来了新的一天。

对聚集在此的讲武堂学员,尤其像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这帮虎将悍将,那一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儿。

自周遇吉带队,奉诏赶赴陕西治下,独领勇卫营,参与平叛流贼事。

高级将校班的这帮杀才,一个个都想通过天子所定考评,以证明自身能力,如此也能像周遇吉那般,为天子分忧!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凭啥他周遇吉能做的事情,他们就不能做了?

差在哪里了?

有本事的虎将悍将,向来都是有着自己的骄傲。

同期袍泽,归同期袍泽,但比较能力这方面,那不能认输啊!

“你们说…今天陛下要召开的考核,都会进行哪些内容?”

“这还真是猜不准,毕竟陛下的心思,谁能猜透啊。”

“真是急死人了,过去多长时辰了?陛下的御驾,怎么还没有驾临西苑御台?”

“老孔,咱们按讲武堂的军规集结,这才过去一炷香的功夫,你着急个屁啊!急着去投胎吗?”

“哈哈……”

在场的高级将校班的成员,一个个都仰天大笑起来,连带着讲武堂的其他学员,都忍俊不禁的跟着笑了起来。

“朕的这帮虎将,一个个都是磨拳擦掌,想着要大展神威。”

西苑御台传出的笑声,叫临近的崇祯皇帝听后,淡笑道:“韩赞周,东西都备齐了没有?”

“皇爷,全都备齐了。”

韩赞周微微欠身,开口道:“另,先前被皇爷下旨,逐出讲武堂的勋戚子弟,皆奉诏集结完毕。”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没再多说其他,所承御驾,朝着西苑御台而去。

当前朝堂的局势变动不小,要做的事情也不少,趁着这一特殊时局,把讲武堂的事情做好,布局京营,也算完成先前的谋划了。

“陛下至……”

“砰!”

韩赞周的声音,在西苑御台响起,这叫本焦急等待的队伍,立时安静下来,纷纷靠脚,挺胸,昂首,紧接着整齐划一的行礼,朗声齐道:“拜见陛下!”

置身在队列之中,吴三桂、祖泽润、祖泽溥的内心,却充满了唏嘘和感慨。

虽来西苑讲武堂的时间不长,但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讲是既熟悉,又陌生,且处处充满着不同。

垂手朝队列前走来的崇祯皇帝,在站定以后,扫视着队列中的每一人,伸手道:“免礼吧。”

“忠于大明!”

“忠于社稷!”

对崇祯皇帝而言,创设讲武堂,培养脱产的职业军人,首先第一要位,就是培养他们的忠诚和信念。

毕竟在当前的大明,可没有什么家国大义的思想。

出身不错的子弟,他们首先忠诚的是自己的宗族,其次才会有选择的忠诚大明,一旦两者间存在冲突,往往多数的人,会首先选择前者,而非誓死效忠大明。

“朕知道你们,一个个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开口说道:“想着能尽快召开讲武堂考核,这样通过考核后,就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被朕擢升,替朕分忧,替国朝分忧,顺便跟周遇吉他们较量较量。”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叫在场的一众将校,露出了些许笑意,但很快就收敛起来。

没错。

虽说在西苑讲武堂很好,但这里并不能真正证明,他们自身的本领和能力。

“在开始考核之前,朕叫你们做一个选择吧。”

看着众人的反应,崇祯皇帝负手而立道:“将那些人,都给朕喊来吧,一个个的躲着藏着,算怎么回事。”

“喏!”

随着韩赞周一声令下,先前被崇祯皇帝下旨,驱逐出讲武堂的勋戚子弟,出现在众人面前。

张世泽几人,唯一在高级将校班,没被崇祯皇帝赶走的勋戚子弟,露出惊喜的深情!

吴三桂他们露出诧异的神情。

曹文诏、毛承禄这些虎将,露出各异的神情。

他们都不是很清楚,天子因为京营整饬表现不佳,将这些勋戚子弟逐出讲武堂,现在又喊过来是什么意思。

“他们都是你们昔日的同期袍泽。”

崇祯皇帝指着那帮勋戚子弟,看向曹文诏他们说道:“因为一些特殊的缘由,被朕逐出了讲武堂。

但朕事后想了想,父辈做错的事情,要连累到小辈身上吗?

另外这些人,也常向朕呈递奏疏,恳求朕能放他们回讲武堂。

现在正值讲武堂考核之际,朕想了又想,决定将这个决定权,交由你们来定,他们留与去,皆在你们一念之间。”

言罢,崇祯皇帝便一甩袍袖,朝着御台缓步走去。

这一决断,亦是对在场讲武堂所有成员的一次考验。

毕竟叫这帮勋戚子弟回来,就代表着他们通过考核的几率,相对减少了许多。

前程面前,利益跟前,抉择是很难选择的。

只是对崇祯皇帝来说,他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考验一下现有的讲武堂成员。

想要在大明操练出新军,那能把后背交出去的战友情,是必须要塑造起来的。

先前的大明啊,从萨尔浒之战开始后,那暗地里捅刀子的事情,可以说是多到数不胜数。

首节上一节170/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