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7节

你们皆熟悉京营事,叫你们牵头,能帮陛下分忧,陛下还说了,若此番能击退建虏,凡参与其中者,皆能得到厚赏。”

以南和伯方履泰为首的一众勋戚,此刻心中可谓是震动不已,这英国公一脉,是深受天子信任啊。

整顿京营这等大事,竟叫英国公一人独断。

成国公、定国公他们,竟全然不知晓此事,这件事情若是做了,只怕会得罪这些人啊,但若是不做的话,那必然会被天子厌恶。

“诸位,本公希望你们能明白一点。”

看着略有生疑的众人,张维贤神情冷然道:“今国朝之势,全然被那帮文官,所牢牢把持着。

这是你们想看到的结果吗?

抛开其他的不说,若这次咱们能帮陛下分忧,击退进犯的建虏,你们觉得,陛下会继续受文官谗言,不重用我等吗?

机会,就这么一次,若你们把握不住的话,那本公也就没办法了,现在本公就要去京营驻地,为陛下分忧!”

言罢,张维贤昂着头,便快步朝堂外走去,而方履泰、卫时泰他们,在相互间对视一眼后,一个个都跟着跑了出来,去追赶张维贤了。

他们是大明勋戚不假,但先前并无太多权势,眼下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那他们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呢?!

第28章 视察勇卫营

“皇爷,御马监来报,言英国公张维贤,携南和伯方履泰、宣城伯卫时泰、彰武伯杨崇猷等部分勋戚,去往京营驻地。”

庞天寿跑进军机处正堂,恭敬的对崇祯皇帝说道:“另,御马监所编勇卫营,已招募够兵额,皇爷所定游击将军周遇吉,正整饬勇卫营事。”

张维贤终于要出手了吗?

看来有好戏要上演了。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奏疏,双眼微眯起来,到底是老谋深算的政客,懂得拉拢一派,打压一派,看来京营整饬一事,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分晓了。

想到这里的崇祯皇帝,眼神投向伏案忙碌的李邦华,这位仁兄,此前就受自己所命,整饬京营,然触碰到勋戚、武臣利益,所遭诽谤、怨恨多了起来。

要不是自己把他召进军机处,只怕这个时候,李邦华还要继续做这些事情,那下场也就是显而易见的。

“走,随朕去视察勇卫营。”

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快步朝外走去,对孙承宗几人说道:“孙卿,你们继续处理军机要务。

先前朕所定之事要做好,另核准好宣府镇、密云等地情况,等朕回来后,要看,要定下一些事情。”

“臣等遵旨!”

孙承宗几人,忙拱手应道。

按照原有的时间线来定,攻破喜峰口,打进关内的建虏之师,会在三十日才展开行动,攻打洪山口,威逼遵化之地。

眼下是二十八日,虽说京城这边有所变动,但却影响不到建虏那边,所以崇祯皇帝要抓住这宝贵时间,来尽可能多的捞取底牌。

勇卫营就是其中之一。

“曹大伴那边,为何没有消息了?”

前去勇卫营暂驻之地途中,崇祯皇帝皱眉对庞天寿说道:“兵仗局那边,可是又出现什么问题了?”

“回皇爷,奴婢暂时还不清楚。”

庞天寿低首说道:“要不要奴婢谴派人手,去往曹太监那边询问情况?”

“不用。”

崇祯皇帝挥手说道:“朕等着就是,庞天寿,朕问你一个问题,你自阉进宫,所为是什么呢?

朕要听实话。”

“这……”

庞天寿一愣,他没有想到,天子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停顿少许,庞天寿便紧张的说道:“为了光宗耀祖,为了能被人瞧得起。”

说完,还不忘微微抬头,看自家皇爷的神情,生怕自己说的话,触怒到自家皇爷。

“很真实。”

崇祯皇帝向前走着,露出笑意的说道:“那看来,朕要用暂编到勇卫营麾下的武阉,就有法子了。”

嗯?

庞天寿愣住了,他想不明白,自家皇爷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并未多嘴。

内廷存在的武阉,是一群特殊时局下的产物,是魏忠贤为掌内廷之权,而广泛招进宫来的,每一位都是身强力壮的那种。

然随着魏忠贤的倒台,这帮武阉就被圈禁起来了,要不是这次建虏寇边,崇祯皇帝也不会想起用他们。

“拜见皇爷!”

知晓崇祯皇帝要来视察,高起潜、方正化等御马监太监,便早早的恭候,见到崇祯皇帝过来后,忙恭敬的拱手作揖。

“好啦,别那么多规矩了。”

看着高起潜等人,崇祯皇帝说道:“你们几个做的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就将勇卫营搭起来了,果然朕没有看错你们。

现在勇卫营整顿的如何了?武阉招募了多少人?周遇吉又在何处?”

作为自己手中,亲掌的一支精锐之师,崇祯皇帝还是很看重的,但想成为精锐之师,还需在战场上见血才行。

高起潜忙走上前,恭敬的拱手说道:“回皇爷,眼下勇卫营整顿过半,正在遴选武官,周游击在负责此事。

武阉这边,招募有一千三百余众,其情况皆已登记造册,皇爷,您是否进去视察?”

“朕…不进去视察了,你去派人,把周遇吉招来,朕要见他。”崇祯皇帝想了想,对高起潜说道。

“奴婢领旨!”

高起潜忙拱手应道。

在过来的路上,崇祯皇帝的确想视察勇卫营,然听了高起潜所讲,便打消这一想法,现在还差点火候。

原因很简单,勇卫营尚未以全新的面貌,真正整饬出来,此时视察,远没有整饬出来后视察效果要好。

“等朕召见了周遇吉,便命勇卫营移防安化寺。”

崇祯皇帝看向高起潜,神情正色的说道:“把奉抽丁令之名,所安置在那边的家丁,亦给朕整饬出来,编为勇卫营辅兵队伍。

方正化,你去勇卫营坐镇,暂理坐营内官事,然营事要务,则叫周遇吉主抓,你负责好善后之事即可。

至于你们,全都去京营那边,协助英国公整饬京营,十天的时间,朕要看到三支能堪重用的京营精锐!”

“奴婢领旨!”

“奴婢领旨!”

高起潜、方正化、褚宪章等人,当即拱手应道。

御马监作为内廷枢府,那所握权柄还是很大的。

眼下勇卫营整顿出来了,就没必要叫他们闲置下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终究是利大于弊的。

毕竟京营早一日整顿出来,那他手里的底牌就多一些,后续应对建虏攻势,就占有更多的优势。

“末将周遇吉,拜见陛下!”

在崇祯皇帝思索之际,周遇吉强压内心激动,恭敬的抱拳一礼,朗声喝道。

“嗯?”

被这道洪亮之声打断,崇祯皇帝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周遇吉,身躯强健,着棉甲,剑眉星眼,国字脸,一看就是不凡的存在。

“起来吧。”

崇祯皇帝负手而立,对周遇吉说道:“周卿,你来,朕有些事情,要跟你交代一下。”

“末将遵旨!”

周遇吉当即应道,随后便卸下所挂腰刀,庞天寿上前接过,忙跟在崇祯皇帝身后,朝一旁走去。

高起潜、方正化他们见状,心中不免生疑,自家皇爷这是要对周遇吉交代什么?为何自家皇爷,这般看重周遇吉这员小将?

尤其是对方正化来讲,其心中已打定主意,等勇卫营移防安化寺后,营事皆交周遇吉负责,他负责善后打杂之事。

第29章 制胜法宝

“周卿,当前勇卫营之兵,可有跟建虏一战之力?”

崇祯皇帝缓步向前走着,对身后随行的周遇吉,询问道:“同等兵力下,若在野外交战的话,胜算有多少?”

“这…”

周遇吉眉头微皱,踌躇刹那,遂抱拳道:“陛下,这要分交战的对手,若是遭遇建虏真鞑,则胜算不足三成。

建虏八旗的披甲人,配合旗下步弓手,再加上所携火炮相助,其展现出的战力,的确惊人。

若是遭遇建虏黑营,则胜算高一些,能有五成把握。

当前的勇卫营,尚属新编之军,麾下三千正兵虽强,但一来没有战阵操练,二来上下不熟,三来没有利器甲具…”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遇吉停了下来,内心生出忐忑,尽管他讲的都是事实,然此时说这些,只怕天子心中必然生怒。

“周卿说的很客观。”

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看着周遇吉说道:“勇卫营这边,除三千正兵之外,朕还给你配了两支兵马。

一个,是遴选出的千余众武阉,一个,是奉抽丁令所调家丁,等朕跟你交谈完后,周卿便率勇卫营,移防安化寺。

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编组营校,明确军制,以勇卫营正兵为首,锤炼出一支敢野战的精锐之师。”

接下来跟建虏展开交战,单纯的被动防御,那绝非崇祯皇帝所想要的,他要正面战胜进犯的建虏各部!

己巳之变这一战,倘若大明依旧惨败于建虏的话,不仅会折损众多沙场悍将,且大明军队的骨头,也将被建虏打断。

而在战略形态上,双方将会彻底逆转过来,首先京畿一带将惨遭建虏劫掠,折损大明的元气,其次在朝堂上,不敢与建虏言战的势头会变强,最后大明于辽东的微弱优势,将彻底荡然无存。

大胜得归的建虏,将在此战中获取大量财富和人口,并携此战之胜,将进一步增强建虏,所窃据辽东之地的掌控,使得建虏麾下所御汉人,反抗建虏暴烈统治的频率降低。

“陛下,光有兵不行。”

周遇吉心里犹豫再三,最后对崇祯皇帝抱拳行礼道:“勇卫营若想变强,若想为国朝分忧,麾下必须配属足够的棉甲,还有能堪使用的火铳。

按之前末将所掌情况,勇卫营麾下弓弩手,只有三百余众,余者皆未操持过弓弩,当前时间紧迫,就算再如何操练,都不可能培育出弓弩手来。

所以想提升勇卫营战力,配属火铳,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是眼下勇卫营这边,什么都缺。”

倘若没有建虏寇边一事,周遇吉绝不会向崇祯皇帝,一再强调这些,毕竟一味地讲勇卫营所存不足,这会在天子心中留下不好印象。

但当前这种态势,周遇吉心里也清楚,勇卫营必然会出战,且经历的都是恶战。

倘若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无法满足的话,在战场上遭遇建虏兵马,那结果只有一个。

“周卿放心吧,你所说的这些,朕都知道。”

崇祯皇帝走上前,拉起周遇吉,轻拍其肩膀道:“不必在朕面前拘谨,勇卫营这边,缺什么,少什么,朕眼下正在为你们筹措。

战车、火铳、甲具、弓弩等,朕会给你们配属最好的,尤其是火铳,绝不会出现,一铳未放,便炸膛的情况。

周卿,你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整饬好勇卫营,把营内军制明确下来,真正做到将识兵,兵知将,而非一触即溃。

同时你还要展开以战车结阵、排枪三段击的操练,后日,最迟后日,朕会去安化寺那边出巡,到时勇卫营,所需的一应军需,朕都会带齐。

但朕也要见到一支不一样的勇卫营,你可能做到?”

首节上一节1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