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47节

这周奎也不想想,若大明真被推翻了,那他这个当朝国丈,会有好下场吗?

事实上的确没有好下场。

死攥着的大把银子和家财,最后叫流寇大刑伺候了一顿,全都给拷走了,不就便活生生的气死了。

这也算是没谁了。

来到顺天府衙这边,在王承恩、高起潜的陪同下,崇祯皇帝心情有些复杂,没有想到自己首次微服出宫,竟是为算计自家抠门岳丈。

但是抠门也有抠门的好处。

只要能用对地方,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臣…孙传庭,拜见陛下!”孙传庭神情恭敬,拱手作揖道:“臣有罪,请陛下……”

“好啦孙卿,此事与你无关,甚至朕还要赏赐你。”

崇祯皇帝上前搀起孙传庭,微微一笑道:“此事你做的对,若这次不警告国丈,那之后若叫言官御史发现,才叫真的被动。

王伴伴,去将国丈请来。”

“喏!”

一想到自己接下来就要算计抠门岳丈,崇祯皇帝的心情,还很微妙。

若非是因为周皇后的缘故,像这样吝啬的精致利己者,崇祯皇帝理都不理,直接寻找合适的机会,给送去见大明历代的国丈和国舅,叫他们相互讲探讨,生前坑皇帝女婿或皇帝姐夫的事迹了。

大明针对外戚势力的制约,是空前的。

或许熬到太后之尊,且当朝天子年幼,那太后权柄要大很多,不过这外戚势力嘛,危害就相对小很多。

“陛下啊!老臣险些就见不到您,见不到皇后了啊!”

被王承恩领着来正堂的周奎,见到崇祯皇帝后,神情悲切的控诉道:“这孙传庭妄为大明臣子,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老臣抓到了顺天府衙,丝毫不顾及皇家脸面,更不顾及国朝威仪。

老臣哪里遇到……”

听着周奎碎碎念念的控诉,崇祯皇帝神情淡然,根本就不理他这一茬,而侯在一旁的孙传庭,就那般静静的站着。

论倒打一耙的能力,还真没人能比得过抠门国丈啊。

“够了,还不嫌丢人吗?!”

见周奎说个没完,崇祯皇帝皱眉道:“国丈啊,你叫朕如何说你的好?!你说的那些情况,难道是真的吗?

贩卖私盐!

这次是叫孙卿摁下来了,还八千石,此事若叫国朝的言官御史知晓,那只怕这个时候,朕就不是在顺天府衙,见国丈了。

到时朕就该要去刑部大牢,替皇后,见见国丈了!!”

“陛下…老臣……”

被崇祯皇帝当众戳破,周奎愣住了,心中生出惧意,想要出言分说什么,但是这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讲不出来,崇祯皇帝那双冷厉的眼神,看得他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

第290章 汇通票号

周奎真的怕了,他就是想多赚些银子,身为皇亲国戚,一没偷,二没抢,就是做些大家都做的事情。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

砸进去这么多银子,还没把私盐卖出去,就被崇文门税关给扣了,自己还被请到顺天府衙来。

现在还扣上这样的帽子。

他觉得心里委屈极了,但更多的却还是害怕。

就科道那帮言官御史,一个个像极了狼,碰到能叫他们扬名立万的机会,就算是天子出错,他们也敢去碰!

“陛下…这件事情不能就这般算了。”

孙传庭走上前,拱手作揖道:“当前正值崇文门税关,树立权威之际,以为国朝多征税收。

当初闹出的抗税案,纵使是涉及到朝中的官员,也都处以绞刑。

我大明律法,向来是人人都要遵守,且国丈府上的人,私贩食盐,数目巨大,整整八千石。

似这等公然违背法纪之事,当处以极刑!”

咋!?

你还想叫老夫被凌迟处死不成!

孙传庭,你不为人子!

周奎闻言,心里惊呼起来,面露惊惧、恐慌的看向孙传庭,手哆嗦起来。

“陛下!!老臣冤枉啊!!”

那该死的求生欲,立时叫周奎腿下一软,噗通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老臣根本就不知此事。

这都是老臣府上的恶奴,背着老臣,想牟取暴利,打着老臣的旗号,才做出的事情,老臣冤枉啊。”

瞅着抠门岳丈,那痛哭流涕的模样,崇祯皇帝强忍着笑意,越是吝啬之辈,就越是贪生怕死。

古人之言诚不可欺啊。

不过现在这火候还是不够。

看了眼孙传庭,崇祯皇帝轻咳一声,孙传庭立时就明白了,天子这是有意敲打国丈,叫自己再添把火。

“陛下!!国丈所讲之言,根本毫无依据!”

孙传庭走上前,拱手作揖道:“那些国丈口中的恶奴,皆在顺天府大牢,且一个个都招供了。

他们之所以敢贩运私盐,就是得了国丈的授意。

先前陛下叫国丈贩卖粮食,本意是想维稳京畿粮价,可国丈却觉得贩卖粮食,其中的利润太低,就想借着此事,偷偷的再贩卖私盐,以从中牟取暴利!”

“诬蔑!他在诬蔑我啊!”

周奎吓坏了,没想到孙传庭死咬着自己不放,抬起头来,激动的看着崇祯皇帝,“陛下啊,老臣断然没有说过这等话啊。

孙传庭!老夫究竟跟你有何恩怨,竟叫你这般死咬着老夫不放,老夫……”

“够了!!”

见火候差不多了,崇祯皇帝冷哼一声,喝道:“还嫌不够丢人吗?孙卿,你先退下吧,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臣告退!”

在周奎惊恐难安的注视下,孙传庭撩了撩袍袖,拱手作揖道,随后便恭敬的离开正堂。

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

剩下要敲打周国丈的事情,就该天子出面解决了。

“陛下啊~”

见孙传庭离开后,惊恐难安的周奎,红着眼眶,说道:“老臣真没有做那些事情,看在皇后的面子上,陛下定要还老臣一个公道啊。”

“公道?!”

崇祯皇帝叉腰而立,盯着周奎喝道:“国丈,这件事情你究竟做没做,难道朕会不知道吗?

你真当锦衣卫是摆设吗?

你真当东厂是摆设吗?

要不是为了皇后,朕都不会来顺天府衙,丢人啊,堂堂当朝国丈,皇亲国戚,竟干这样的勾当。

你叫朕的脸放在何处?叫大明的脸放在何处?

即便是到现在,你依旧不承认此事,是不是觉得,这大明是朕的,你身为当朝国丈,想怎么干都行啊!!”

既然要用吝啬的岳丈,来干票号,先行夯筑加速银子流通的基础,那就要死捏着一个把柄才行。

大明所存顽瘴痼疾众多,想一一都给他解决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很多事情崇祯皇帝要想在前面。

票号这类产业,是民间自发组成的,为汇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在小农经济下,却没有金融这个概念。

崇祯皇帝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一步步搭建完备的金融体系,为推动币制改革,加快地方发展,组建银行体系,引导对外贸易等,做着相应的前期准备。

其实票号这个概念,最早能追溯到唐朝,到了宋朝得到一定完善,可是这跟鞑清末年的票号业,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千?!'.??;'源?,:中!";.:裙'2;!;0',6!?8','?5!!?6"0!,:5".3  大明所推出的宝钞,就是参考宋朝流通的交子,只是在明初推行的宝钞,随着时间的推移,贬值的速度惊人,最后跟擦屁股没什么两样。

不懂金融内在逻辑,没有挂钩的贵金属货币,全凭心意的滥印滥发,那跟拿一堆纸,抢夺民间财富,没啥区别。

崇祯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是明确金本位,铸造金银铜币,单单是这一项,若是能够做好的话,就能叫国朝赚取不少钱财。

可偏偏大明又是贵金属匮乏地,大明奉行的主流思想,还是财不外露,想谋划成这一步,需要崇祯皇帝做的有很多。

提高生产力,逐步恢复朝廷公信力,积极对外展开贸易,攥着较为充沛的金银储配……

不管是哪一项,都不是好做的事情。

所以退而求其次,想谋定票号业,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

被吓傻的周奎,算是彻底失去了主见,跪在地上,不知该说些什么,这次他觉得自己是真的大难临头了。

难道他要成为大明被绞刑的国丈了?!

这不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起来!堂堂当朝国丈,跪在地上成何体统。”

崇祯皇帝皱眉道:“念在皇后的份上,这次朕来解决此事,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件事情,朕记在心里了。

若是胆敢再犯,那数罪并罚,就算是朕,想为了皇后,也保不住国丈了。”

“谢陛下开恩!谢陛下开恩!”

见自己不用死了,不用被钉在耻辱柱上,激动的周奎,连连说道:“老臣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了。”

“既如此,那国丈就戴罪立功吧。”

崇祯皇帝讲明用意,开门见山道:“朕打算创设票号,为我大明百姓,多谋取一些利益。

这件事情朕觉得国丈最合适,此事就交由国丈来办。

就叫汇通票号吧。

具体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等国丈随朕回宫,朕再详细的讲给国丈。”

“老臣愿戴罪立功!”

一听不是向自己索要银子,周奎哪里会犹豫啊,当即便表明态度,毕竟捅了这么大篓子,要是不干些事情,被皇帝女婿记在心里,万一那天心情不好,再重提此事的话,那他岂不是又难逃一死了?

“国丈先别答应这般痛快。”

瞧着态度积极的周奎,崇祯皇帝言道:“丑话先说在前面,若是汇通票号做不好,或国丈敢靠着票号贪银子,造成严重的舆情,那就只能公事公办了,锦衣卫这边,朕会时常叫他们暗查的。”

周奎顿感压力激增。

这皇帝女婿咋回事啊,咋死揪着这点不放了!

可周奎哪里知道,崇祯皇帝就是太清楚他的秉性了,不这样把话说死,那开设的汇通票号,就将成为敛财神器。

一个存储银子,每年给予多少利钱。

首节上一节14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