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01节

被天启朝的魏忠贤,死死压制着的那种感觉,他们真真是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带着种种的想法与感触,不少的都察院高官,在刘宗周的带领下,朝着午门赶去,此举更在朝野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195章 崇祯朝第一要案

北镇抚司,诏狱。

骆养性举着手中的灯盏,跳动的火苗驱散些许黑暗,那双明亮的眼睛,难掩骇意的看着伏案书写的袁崇焕,耳畔回荡着袁崇焕的碎碎念念。

“我有罪…我是大明的罪人,我愧对天子的信任…不该这般欺上压下,行僭越之事,为一己私利……”

此时的袁崇焕,眼睛瞪得极大,眼球布满血丝,整个人看起来很是狰狞,写到激动处甚至会发出癫狂的笑意。

骆养性怎么都想不明白,只是叫一人不眠不休,关押在密闭黑暗的牢房中,就能让其心神失守,疯魔掉……

在锦衣卫这边,不是没有类似的刑罚,但却只是单纯的关着,却从没有不叫睡觉一说,这天子所定惩罚,为何会这般匪夷所思。

‘袁崇焕你难道忘掉枉死在你手中的冤魂?难道你所追捧的名望,就能叫你忘记那些无辜的亡灵吗?’

‘袁崇焕你拿着国朝摊派的辽饷,国库挤出来的钱粮,去收买辽东特权派的人心,就能真的保住你的权势吗?’

‘袁崇焕你以为矫诏擅杀毛文龙,就能叫毛文龙服你吗?天启朝你在辽东所立战功,真的就是你一人之功吗?’

‘袁崇焕……’

那一条条由崇祯皇帝亲自撰写,叫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力士,一天十二个时辰,一遍遍的重复,令关押在黑屋中的袁崇焕,根本就不能睡觉。

不受控制浮现起这些的骆养性,内心深处感到深深的寒意,尤其是看见有些疯癫的袁崇焕,所写出的那封告罪疏,就叫他不敢再多看下去了。

本以为嘴硬的袁崇焕,绝不会写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却未曾想到过,袁崇焕非但全写出来了,还有这众多深藏的秘闻。

与建虏奴酋皇太极暗中书信往来。

矫诏擅杀毛文龙的真实目的。

朝中挺袁派的一些勾当。

甚至还包括辽东将门的一些……

“我都写了,全都写了!”在骆养性愣神之际,丢掉手中狼毫的袁崇焕,转过身来,瞪大眼睛,激亢的抓住骆养性的腿,嚎叫道:“叫我死,快叫我死,啊……”

城府极深的袁崇焕,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会有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成的境遇,心神失守的他,此刻真的想长眠不起。

“来人啊!”

看着神态疯癫的袁崇焕,强压骇意的骆养性,沉声喝道:“即刻将此人严密看押起来,绝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喏!”

在精心布置的黑屋外,冲进来数名锦衣卫,他们将袁崇焕架起来,也不管袁如何挣扎,便朝黑屋外走去。

举着灯盏的骆养性,静静的站在原地,看着木桌上散放的纸张,心里一紧,旋即便单膝蹲下,‘啪~’,逼仄的黑屋内,响起灯盏落下的声响,骆养性忙将这些纸张收拢好,速度极快的揣进怀中,便起身朝黑屋外走去,一刻都不想呆在此地。

最近几日,午门聚集的言官御史,越来越多,没完成旨意的骆养性,知晓此事时,心里比谁都着急。

毕竟国朝经历这等风波,其根本就是关押在诏狱内的袁崇焕,至于那帮言官御史所讲,骆养性根本就不相信。

倘若完成不好此事的话,骆养性都想到了自己的下场。

只是在完成旨意后,骆养性心生畏惧,他对崇祯皇帝的手段,感到深深的惧怕。

从北镇抚司那边,一路赶到午门这边,稍稍回神的骆养性,瞧见数十众的官员,一个个行跪拜之礼,无声的聚在一起。

一些上了年纪的官员,甚至不受控制的晃动着,但却依旧跪在原地,这种无声的抗议示威,才是最为致命的。

倘若崇祯皇帝不能处理好此事,那对其威仪的打击,无疑是最致命的。

“沙沙沙……”

骆养性的脚步加快,在无数道眼睛的注视下,所穿飞鱼服的裙摆飘动,一些大臣沙哑的骂声,在身后响起。

‘奸臣!’

‘小人……’

那些带着贬低字眼的称谓,毫不留情的招呼着骆养性,可是被骂的骆养性,却丝毫没有在意。

此刻的他,只想尽快面见天子!

……

“呼~”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轻呼一声,看着眼前的这些文本,那疲倦的神态,露出了些许松快,有关兵仗局增扩,驿传改制的部分谋划,终于叫他一一列写下来。

“皇爷,喝些茶吧。”在旁候着的王德化,欠身递上一盏茶,说道:“皇爷,您不可这般劳累,要保重龙体啊……”

“知道了,别再这儿劝朕了。”

崇祯皇帝接过茶盏,呷了一口,道:“对了,这两日午门那边,有昏倒的朝臣吗?刘宗周怎么样了?”

“回皇爷,没有昏倒的。”王德化忙拱手道:“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精神很好,这次……”

“臣,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拜见天子!!”

而在王德化汇报之际,在这乾清宫东暖阁外,响起了骆养性的声音,这叫崇祯皇帝眉头微挑。

“看来朕想要的告罪疏,袁崇焕写出来了。”

崇祯皇帝神情淡漠道,随手放下手中茶盏,起身朝东暖阁外走去,王德化忙踱步跟在身后。

“呼呼……”

那带着寒意的朔风,叫走出东暖阁的崇祯皇帝,瞬时清醒过来,看着跪在地上的骆养性。

沉吟片刻,崇祯皇帝说道:“袁崇焕都招了?”

“都招了。”

骆养性简言意骇道。

“拿来叫朕看看吧。”崇祯皇帝负手而立,看着骆养性说道:“朕倒是想要看看,这袁崇焕都背着朕,干了些什么事情。”

“喏!”

骆养性小心翼翼的起身,从怀中将那份告罪疏掏出,毕恭毕敬的双手捧着,躬身弯腰,快步朝崇祯皇帝走来,那轻微的颤抖,叫崇祯皇帝双眼微眯起来,只怕有些内容,这骆养性见到后,内心都生出惧意了。

看来袁崇焕一案,将成为崇祯朝第一要案啊。

藏在历史洪流中的秘闻,究竟又有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这封告罪疏中吧。

第196章 涌动之大字报

“这份告罪疏,你看了?”崇祯皇帝没有伸手去接,反低头看着骆养性,说道:“里面都写了些什么?”

“陛下!臣绝没有看!”

骆养性身躯微颤,略带慌乱的说道:“臣…臣就是给袁崇焕掌灯时,无意间瞥了两眼,看见了一些,但臣……”

“行了,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出声打断,接过骆养性所递告罪疏,道:“这没什么不能看的,既然是我大明的疮疤,还是揭开的好。”

言罢,便翻看起手里的告罪疏,而骆养性则站在原地,手放了下来,但却不敢有丝毫乱动。

“这人啊,不给他逼到绝境上,彻底抽掉他所倚仗的东西,真实嘴脸到底怎样,谁都看不透啊。”

崇祯皇帝翻着手里的告罪疏,神情冷然道:“倘若像袁这样的家伙,都能称之为大明忠良、贤臣,那我大明还是趁早亡了吧。”

骆养性垂着脑袋,强压内心生出的惊意,生怕天子看到,而一旁的王德化,更是低着脑袋看地。

“看看吧,锦衣卫负责督办袁案,你不了解始末,终究是说不过去的。”

“臣不敢,臣一切谨遵陛下旨意。”

钦办袁崇焕一案,到底该怎么审,该怎么办,在瞧见袁所写的部分内容,骆养性就打定主意,事事谨遵天子旨意。

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袁案必然将牵扯甚广,就自己那点能耐,若是自行处置的话,那下场必然跟田尔耕、许显纯一样。

“怕了?”

崇祯皇帝看着欠身而定的骆养性,负手而立道。

“不怕!”

骆养性抬起头来,有意叫天子看到他想表达的态度,旋即单膝跪地,恭敬道:“锦衣卫是陛下的刀,臣是擦血的,陛下叫臣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这个态度很好嘛。

到底是个懂算计的政客。

知道袁崇焕一案,必将牵扯到多方势力,尤其是不能达到自己这个天子满意,那下场只怕是不好的。

“王德化,去把先前准备好的牌子,交给骆卿。”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看向王德化说道:“这朝中的文官,不是喜欢在午门示威吗?那袁案,就从午门开始,朕要叫他们文官吹捧的脸面,踩在地上!”

“喏!”

对于大明的文官群体来讲,出身‘士’这个阶层,对‘养望’一事尤为看重,自身仕途能否畅通,所在宗族能否昌盛,那全靠这虚无缥缈,却真实存在的名望撑着。

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上的言官御史,尤其喜欢做规谏之事,有他们所把持着的舆论权,在民间肆意传播,哪怕皇帝做的事情再对,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讲成黑的。

“你跟朕进来。”

看了眼骆养性,崇祯皇帝转身说道:“这誊抄袁的告罪疏,还有朕评议的话,就由你来做了。”

“臣领旨!”

骆养性压着疑惑,忙拱手应道,随后便欠身跟在崇祯皇帝身后,朝东暖阁内走去。

既然想谋划掌握舆论权,那一上来就想完全掌握,断然是不行的,所以要懂得利用现有规则,来占据有利地位才成。

骆养性趴在书案上,动作敏捷的铺开一张纸,用镇纸压着,拿起毛笔,蘸墨,便保持动作不动。

“把袁与建虏暗中联系的内容,给朕誊抄下来,字写大些。”崇祯皇帝将抽出的纸,拍到骆养性面前,神情淡漠道。

“喏!”

骆养性忙欠身点头,随后便神情专注的誊抄着,在袁崇焕的告罪疏上,关于和建虏联系的事情,只略写了几行字,所以骆养性很快就写好了。

崇祯皇帝看了眼骆养性,边想边说道:“袁暗通建虏一事,其媾和之心,早已是昭然若揭。

自天启朝出镇辽东,袁已瞧出建虏强在何处,大明问题出在何处,然受名望所累,却将这些深藏于心。

袁之名望,一靠宁远大捷,二靠宁锦大捷,然这两场天下皆知的大捷,事实真相,唯有少数派知晓。

袁便是其中之一!

朕御极之初,受朝臣相荐影响,特命袁平台召对,五年平辽之说,便是在此吹捧而出的……”

崇祯皇帝语速极快的说着,骆养性心神不定的写着,不敢有任何迟疑,只是随着天子所讲,被他一一写出来后,那心里除了震惊,就再无其他了。

依着骆养性的政治嗅觉,他能够想象的到,这份天子评议的袁之告罪疏,所单摘出的第一项罪名,一旦叫外朝文官瞧见后,那必然能引起轩然大波。

“……崇祯二年,袁与建虏奴酋皇太极,暗通书信十余次,期间更发生矫诏擅杀毛文龙之事,不要以为辽东做的事情,朝廷就不知道,锦衣卫虽被扼制,但也并非只是摆设!袁与建虏媾和之事……”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骆养性却心颤起来,眼珠子转动着,心里暗暗揣摩起来,难不成那时的锦衣卫,就被天子所掌握着?

那……

“写好了没有?”

首节上一节101/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