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哈布斯堡家族及其盟友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才会让神罗皇帝都较为担心。
但另一边的符腾堡联军,同样也获得了增援。
安斯巴赫城的位置,位于符腾堡公国的东部,因此在当时联军商议了需要更多的兵力和瑞士联军打决战后,联军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后续增援。
作为曾经的四大公国之一的萨克森公国,这一次在萨克森公爵的命令下,光是萨克森援军,就来了八千余人,后续还有差不多数量的军队,也在征招中。
只是数量虽多,但依旧是那个问题,绝大多数,都只是征招兵,常备兵占比只有不到三成。
萨克森之外,另一个被动员的就是诺德高公国了。在反对哈布斯堡家族,以至于导致埃尔之死问题上,诺德高公爵也有参与。再加上与萨克森公国事实上的绑定关系,诺德高公爵同样也没留余地。
诺德高公国虽说实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多年和符腾堡公国征战,加上后来投靠阿努尔夫后,又得到了不少补偿,同样也凑出了一万军队前来增援。
先头部队则来了两千常备和一千征招,后续还有一千左右的常备兵和六千征召兵在路上。
符腾堡伯爵,由于是主场作战,常备兵基本上都已经带来了。剩下的千人左右,也要防备各地的关口城堡等,倒也没有怎么征发常备,而是一口气拉了两万的征召兵。
看得出来,符腾堡伯爵确实很愤怒。
四方同盟中,唯一划水的,也就是图林根公国了。
图林根公国本就是来凑数分享利益的,和哈布斯堡家族没有什么仇恨,虽顾忌另外三家不得不也继续派出援军。
但援军的质量和数量嘛,则真的完全不够看了。
仅仅三千人的增援军队,其中只有不到五百的常备兵,图林根公爵划水的心思,基本都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这个时候,联军另外三方虽不满,但也没办法多说什么。
大战关头,不是傻子都清楚,根本不能内讧。
亚历山大莽撞行为,虽说给联军带来了重大的打击。但实际上的伤亡比例,尤其是步兵的伤亡,联军高层还是能接受的。
大多数步兵只是被杀溃败,收拢残兵后依旧能继续作战。
在亚历山大退军后,联军高层一边骂娘,一边加紧了对于安斯巴赫城的进攻。
既然没能吃掉亚历山大的军队,还见证了哈布斯堡家族重骑兵的恐怖战斗力,那安斯巴赫伯爵,就必须要握在手中了。
面对联军不顾伤亡的进攻,哪怕安斯巴赫城中的守军,见到了那支带着使命的瑞士公国重骑兵小分队,看到了代表着哈布斯堡家族嫡系的旗帜,鼓舞了士气,但依旧没能逃脱被攻陷的命运。
没办法,安斯巴赫城虽还算坚固,但安斯巴赫伯爵手上可用防守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尤其是在联军援军到来之后,那源源不断的攻城士兵,终究还是淹没了这座城市。
毕竟,安斯巴赫城最初建立的目的,并不是作为一座军事要塞,而是作为西格哈德家族的领地经济中心。
城破后,在亲卫护送下想要突围的安斯巴赫伯爵,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联军所俘获。
见到自己哥哥的时候,安斯巴赫伯爵忍不住破口大骂。
骂他的哥哥为了一己私利,将整个家族辛辛苦苦建设多年的安斯巴赫毁于一旦。
符腾堡伯爵并未理会安斯巴赫伯爵的咒骂,吩咐人关好安斯巴赫伯爵后,和联军高层商量起了如何应对瑞士联军主力。
虽说安斯巴赫伯爵已经到手,但符腾堡联军一方谁也不会认为,瑞士联军就会这样退走。
尤其是,不仅之前才刚刚经历过那么一战之后。
经过简短的讨论,最终大家得出了一致。
既然瑞士联军一方的骑兵战斗力惊人,而军队数量不够,那就没有必要和对方正面野战,选择一个相对不利于骑兵发挥的地形和对方决战即可。
在安斯巴赫的西边,符腾堡的东边,就有这么一个适合的地点哈尔。
哈尔是进入安斯巴赫地区的必经之路,此前因为距离安斯巴赫较近,那里并没有重兵防守,才让亚历山大进入安斯巴赫地区如此轻松。
现在嘛,在那里修建防御工事以逸待劳和瑞士联军决战,可就再好不过了。
另一边,由于不再是骑兵突袭,为了保证后勤的顺畅,瑞士联军不得不清理出一条相对安全的粮道。
这也导致,才刚刚进入符腾堡伯爵领的斯图加特地区时,亚历山大和洛林公爵,就听到了两个坏消息。
一是符腾堡联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8万人之多。
二是他们进入符腾堡作战的首要战略目标,安斯巴赫伯爵,已经落到了符腾堡联军的手上。
这下,亚历山大和洛林公爵,不得不在斯图加特地区停留了下来,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第194章 忍让是为了进步
加茨卡,奥托巡视完新建立的三家造船厂,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自己寄与厚望的工坊中。
这是奥托为加茨卡及附近地区找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拳头产品,早在拿下加茨卡的时候,奥托就已经计划了。
既然加茨卡在海边,拳头产品,自然是和海洋物产有关了。
奥托找的,就是蚝油。
作为一个前世日常吃湛江生蚝的人,奥托对于蚝一点都不陌生。
而蚝油的炼制,也没啥科技含量。
但蚝油,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大陆,对于烹饪方式相当原始的西欧贵族来说,简直是神一样的调味品了。
所以,一旦蚝油生产出来,奥托觉得肯定是不愁买家和销路,哈布斯堡家族又多一种赚钱的商品。
说起来,似乎拉菲庄园已经弄出了初级的水泥,可以用这玩意来修筑建筑了。
只不过目前奥托没时间亲自去看一下水泥的情况,暂时也没想拿出来使用。
这东西就和火药一样的,还没到拿出来的时间。
回到伊沃为奥托修建的大庄园中,巴德立刻就禀报道:
“公爵大人,亚历山大少爷那边又送信过来了。”
“是吗?”奥托轻轻点头,脸色如常。“应该是战争结束了吧,这臭小子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支重骑兵花了多少钱啊,他拿去这么玩,简直是。”
话虽如此,但巴德能看得出奥托脸上的笑意。
显然,对于亚历山大的战绩,奥托还是相当满意的。
否则上一次回复亚历山大的时候,就不会连责骂都没有,反而鼓励他好好打了。
巴德没说啥,他的性格,确实做不出拍马屁的事情。
换做是金特在这里,估计也会跟着奥托附和几句,吹捧一下亚历山大,让奥托高兴一下。
作为一个父亲,谁不想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呢。
这是作为父母的人之常情罢了,奥托又不是圣人,自然不能例外。
没等到巴德的附和,奥托有些失望的瞥了巴德一眼。
这家伙,白跟自己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跟个闷葫芦一样。
罢了,奥托意兴阑珊的挥挥手,从巴德的手中接过由信鹰送来的信件,随口问道:
“金特还没回来吗,不就是去看个商路,至于这么长时间吗?”
“金特伯爵已经回来了,说是没啥问题,太累了,去休息了。
公爵大人,我要去把他叫过来吗?”巴德立刻回答道。
“算了,不用了。”奥托可不是那种不懂事的领导,下面的人为你办事累了,还不让人休息。
金特此前是去了一趟克罗地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主要的目的嘛,自然是在开战期间,继续维护那条对于哈布斯堡家族相当重要的“走私”商路。
武器装备的问题,哈布斯堡家族凭借拉菲庄园冠绝欧陆的钢铁产量倒是很好解决,但战马是瑞士公国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的。
且不说奥托的宝贝儿子亚历山大一次性送了这么多的优良战马,急需补充,单说奥托准备扩军,对于战马的需求,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何况,这条贸易路线,除了战马以外,其他的高价值商品如瓷器、丝绸啥的也不少,更由不得奥托马虎。
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王国开战是开战,但这和哈布斯堡家族与克罗地亚国王以及匈牙利贵族们做生意有啥关系呢?
说难听一些,哪怕神圣罗马帝国征服了匈牙利王国,匈牙利贵族,大概率还是贵族,那许多事情,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至于什么资敌?
不存在的,这条贸易路线,神圣罗马帝国一端有奥托这位帝国右相和阿努尔夫这位意大利国王参与,克罗地亚一方是王室带头,匈牙利一方更是许多贵族一起。
这种利益链条,是随便谁都能搞掉的吗?
哪怕是神罗皇帝卡尔知道了,多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办法,这其中牵扯的贵族和相关利益太多了,哪怕是皇帝,也要顾忌影响。
这也是金特去了一趟后,能轻易报告商路不受影响的原因。
说着,奥托拆开了信,才看了两眼,他就改变了主意。
“去把金特叫来,嗯...顺便把戈尔和伊沃也叫过来。”
信上,并没有太多的内容,亚历山大只是简简单单的汇报了一下安斯巴赫伯爵被俘虏,以及符腾堡联军增加了多少兵力,想征求奥托的意见,调集瑞士公国的军队和对方展开正面对决。
“啊?”巴德一愣,立刻反应过来,“噢”了一声后,快速跑开。
奥托捏着信纸,微微蹙眉,脸上阴晴不定。
不应该啊,为了干预一个符腾堡公国的继承,另外三个公国这么舍得下血本吗?
符腾堡公国在帝国的地位也不是多么重要,何必做到这种程度呢?
这其中,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呢?
还有,既然对面已经拼命,摆出了这个阵仗,还俘虏了安斯巴赫伯爵,那哈布斯堡家族是不是应该放弃呢。
为了一个符腾堡公国的盟友,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关于这个问题,奥托的手下的人也分成了两派。
巴德和金特,很明显反对瑞士公国继续增兵,投入这场看起来已经输了,且收益不大的战争之中。
与其暴露整个瑞士公国的真实实力,还不如果断一点,现在收手也没受到太大的损失。
最多也就是少个盟友罢了,但万一投入血本没打赢或者打成了僵持战,那可就亏大了。
而戈尔和伊沃两人,则认为应该打。
既然亚历山大已经打得对方受不了,开始倾尽全力了,那就证明对方也就这实力了。
至于打下来的收益问题,把安斯巴赫伯爵扶成符腾堡公国,符腾堡公国基本也就等于瑞士公国的附属了。从而可以不费太大的力气,扩张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
结合符腾堡联军表现出的战斗力,这投入是值得的,获胜的可能性也很大。
听着大家的辩论,奥托也犹豫了,想了想,看向一直旁听,没有说话的林恩,轻声问道:
“林恩,你怎么看呢?”
林恩沉吟片刻,低声道:
“公爵大人,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打不打,而是这场仗咱们打了之后,风险、成本以及收益之间的问题。”
“说下去!”奥托点点头,其他人也看向林恩。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并不是成本的问题,因为成本,无论胜负,其实都能预料得到。
最核心的,还是收益问题。
也就是,我们花费这么多的代价,符腾堡公国,是否能真的如伊沃伯爵说的那样,成为瑞士公国的附庸,亦或者,是我们能控制符腾堡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