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乐起身,眼神里带着深深的佩服。
他赶来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召开一个简单会议的。
就是加入救援之中,并且还指挥衙役做这事那事。
看似亲力亲为,并且还指挥得当,当实际上却不起作用。
现如今,有这个不到一炷香时间的会议,一切就明朗了许多。
按照大家讨论出的方法,这次救援十有八九是没有任何问题。
“都是他们厉害。”
方源没有居功,淡然道。
“下官也去帮忙了。”
周凯乐行礼,然后向矿井走去,脚步很快。
“弟弟,你力气大,也去帮忙,听那个黄山聪的。”
薛娇燕这个时候也开口。
她也想去帮忙的,但是她没有那个力气帮忙。
“好的。”
薛博武乖乖听话前去救援。
很快,现场就剩下方源和杜妙颜三人。
方源没有亲自下场,他要统御全场,把握全局。
时间缓缓过去。
半个时辰过去,救援很顺利,一切按照计划走。
矿井里面工人的声音也听得清楚了,不像一开始那么微弱。
众人大喜,继续向计划的方向前进。
方源和杜妙颜三人站在一高处看着救援。
突然间,他听到悲惨的哭声,从山下传来。
同一时间,杜妙颜和薛娇燕两人也听到,纷纷看下去。
很快,众人就看到来人。
是十多个百姓,有老的也有年轻的。
“郑九,带几个保安拦住他们。”
方源眉头微皱,沉声道。
他们的出现,是巧合还是有意?
难道说,武东山的情况已经惊动百姓?
刚才周凯乐的意思是,有百姓听到这里有巨响。
只是听到有巨响的声音,但应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是。”
郑九应是。
让人接替他的位置,然后带着两个保安下山。
煤矿是从山脚往上的位置开始挖掘的,这里距离山下还有点距离。
此时,十多个百姓已经开始上山,哭声也变得更大,现场工人已经有部分听到。
“站住!”
“我乃刺史府州吏,这里暂时不允许上山!”
郑九出现,将他们拦住,喝止他们。
“你让开,我要见我儿子!”
一个老妇走出。
头发斑白,六十多岁的样子。
她瘦得干枯的手推向郑九的胸口,想将郑九推开。
“老妇,你儿子叫什么名字?”
郑九眉头微皱,没有反抗,也不敢反抗。
这个老妇的儿子如果是在煤矿里,那自己更不应该反抗。
“我儿子叫大朗,我儿子就在矿井里面。”
老妇呜呜呜哭着道。
“我儿子也在,我儿子也在。”
其他的百姓也纷纷开口。
不过他们十多个人当中,只有四个家庭。
“你回去确定一下。”
郑九眉头皱得更深。
他沉吟片刻,让一个保安回去确认一下。
矿井里有谁,都叫什么名字,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事。
保安回去,很快,从黄山聪那里确认到确实有一个叫大朗的。
确定了情况,郑九只能向方源请示怎么办。
方源沉吟片刻,向山脚走下。
“老人家,您儿子没事,请不要担忧,很快会和你团聚。”
方源安慰她道。
“你,你没有骗我吧?”
老妇好像不太相信的样子。
她颤巍巍看着方源,眼神中带着敬畏。
方源身上的官服会让不少人都害怕的。
“老妇,这位是辽州刺史方源,谁会骗你他都不会骗你!”
郑九在一边强调道。
“刺史大人?!”
“呜呜呜,刺史大人,求求你一定要救我儿啊。”
老妇一听,立即跪了下去。
其他人也是如此,纷纷跪在地上。
“起来,起来,都起来。”
“你们放心,本官一定会救你们家属的。”
方源心中一叹,连忙扶起老妇。
“谢谢刺史大人,您是好人,也是好官。”
老妇起身,骨瘦如柴的手紧紧抓住方源的手,手颤抖着。
“谢谢。”
“老人家,你们是怎么知道这里坍塌了?”
方源笑了笑表示感谢。
但他现在最好奇的,是他们怎么知道这里坍塌了?
从黄山聪转告自己到现在还没有过去两个时辰,而且应该还封锁了消息,他们怎么知道的?
“是有个老乡告诉我的。”
“说我儿子埋在武东山矿井里了,要我快些去救。”
“对了,刺史大人,矿井是什么啊?”
老妇解释道。
但她不知道矿井是什么。
只知道儿子有危险,于是就过来。
其他的的回答也是如此,意思几乎一致。
“矿井……就是水井的意思。”
“老人家,你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吗?”
方源解释。
然后再继续询问。
“不是,我们不认识。”
“我们是在路上遇到的。”
老妇摇摇头道。
“那你们认识那个老乡吗?”
方源眉头一皱,继续问道。
不是同一个地方,又巧好是路上遇到。
这事感觉有些蹊跷,像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不认识。”
老妇摇摇头。
其他人也摇摇头。
“不认识,你也相信他?”
薛娇燕插话,感觉有点无语。
不认识人的话也信,万一被骗怎么办?
“不信的。”
“但我担心我儿子。”
老妇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