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425节

  不过陈永华觉得这个官绅一体纳粮必须实行,不然新大明很快也会腐败。

  前明的官绅们和官员相互勾结,大搞潜规则,隐瞒下大量土地和人口,拒不缴纳税赋。

  明成祖的时候,京畿地区有很多皇田,这些属于皇帝的田地每年也都要按时缴纳田赋,等于是皇帝也要依法纳税。

  结果等到明成祖死后,皇田就没有再继续纳粮了,皇帝下面的那些官员勋贵们也是有样学样。

  朝廷的税赋都被转移到了普通百姓身上,还有各种摊派、杂税、杂役也都一股脑地丢到百姓们的身上。

  甚至有地主勾结官员,将自己的土地偷偷划到普通百姓头上,让百姓替自己交税,老百姓们还无法抵抗(根本不知道),饱受欺负。

  官绅们还想尽办法搞出了许多特权,曲解朝廷政策,最后甚至有人做到了不纳税不当差,拥有几十万亩土地,就是不用交税!

  传言有良心的大官或是致仕官员主动上交田赋,当地知县都能吓得主动把田赋送回官员家中,普通知县哪敢收大官的田赋?

  而为了逃离沉重的税赋,百姓们不得不向有功名的官绅们“投献”自己的土地,即将土地免费或是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卖给官绅,然后双方约定,那块土地以后都属于官绅了,但同时也是农民的永佃田,可以一直种植,定时缴纳地租即可。

  农民则完成了自耕农到佃户的身份转变,依附于官绅逃脱一系列的摊派税赋,还有的则直接变成奴仆逃离丁税。

  为让实行这一政策更加合法合理,朱克臧专门让户部开展了调研。

  据新大明户部统计数据,前明初期造册登记的赋田约有857万顷!

  但是经过地主豪强的兼并和投献,至弘治十五年时,前明在册的赋田居然只剩下422万顷,比原先足足减少了一半多!

  而这里面的很多土地,就是被百姓们投献给了官绅们。

  前明有银子吗?

  有,而且还有很多,但皇帝和朝廷就是没有!

  如果不对此加以限制,新大明很可能走上老路。

  就算不是完全一样的老路,也可能是一条很新的老路

  目前,新大明其实已经具备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条件。

  首先就是基层公务员的遍及大明各地,皇权已经成功下乡。

  这一点相当关键,如果皇权不下乡,谁给他收税,谁给他管理基层?

  如果基层没有管理,还不是官绅又说了算。

  其次就是大明帝国国家税务机构已经彻底组建完毕,这个庞大的税收系统足以保证人手问题!

  “陛下,可是一旦开始实行,必将引发反弹?”

  朱克臧敲了敲桌子,“朕倒不担心官绅的动作,敢有动作,正好坐实不法官绅这个名头。”

  “倒是生员,这些举人的后备役可能会被煽动。”

  生员,其实是官绅群体最为脆弱的一环。

  因为生员从身份上跟普通百姓是一样的,但是又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有着光明的未来。

  而由于生员普遍年龄没有特别大的,读死书又容易被人带到沟里,身边能接触到的人,也多是老师、同窗,这些大部分都是官绅阶层的人。

  所以,很容易被人诱导,让人当枪使,去当这个排头兵。

  而这些读书种子一旦闹事,影响又通常比较恶劣。

  陈永华却是想到了什么,“陛下,微臣有个主意......”

第741章 陛下,奇观误国啊!(求订阅)

  生员大多是热血青年,所以必须严格监管生员,严禁生员罢考、罢学。

  “一旦真的推进官绅一体纳粮,那么生员罢考、罢课示威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大明的改革让他们的利益受损。”

  “陛下,对于这种行为,解决的措施也很简单,纳入‘不法生员’名单,永远停止考试资格就好了。”

  好家伙,第二个黑名单!

  户部尚书杨英头皮发麻,皇帝提出不法官绅黑名单,首相提出不法生员黑名单。

  翁婿俩浓眉大眼,怎么心眼一个比一个坏。

  ‘不法官绅’、‘不法生员’,这两个黑名单一出来,真的是妥妥的大杀器。

  “很好,首相就负责组织议政院把官绅一体纳粮的方案拟好!”

  .......

  此刻,内阁之中,众人正在研究制订官绅一体化纳粮的具体实施方案。

  要怎么实施,着实难住了他们。

  因为官绅一体纳粮没有办法既要.....还要......

  而且官绅官绅,他们一部份就是官!

  让他们自己研究砍自己一刀,陛下整天给他们出难题。

  是不是奇观建少了,让陛下有时间想别的事情了。

  因而有一些官员调戏工部尚书闾范:“闾尚书,您就不能多想点工程,让陛下忙起来吗?”

  闾范可不背这个锅。

  “此言差矣,奇观工程都是陛下自己出的图纸,我可从来没提议过!”

  这群阴坏的家伙,就差没说是他这个奸臣整天忽悠陛下建东西。

  天可怜见,他从来都是跟着朱克臧的节奏走的!

  他也很想对朱克臧说:陛下,奇观误国啊!

  可话到嘴边,身体很诚实没说,因为他也觉得建那些奇观很有成就感。

  “诸位,别打岔,我们闾尚书是老实人,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杨英率先站了出来,环视一圈后,说到:“先说说官员这一块吧,既然迟迟都无法定下来,那么咱们就干脆就按照收税的法子,定个具体的数额!”

  “按照官员的收入,来收取相应的银两,哪怕只收取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都是可以接受的。”

  户部尚书杨英说完,将目光收回,又紧跟着补充了一句。

  “重要的是,得让陛下满意!”

  然后杨英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旋即将目光转向陈永华,似乎是在征询陈永华的意见。

  “要是官绅一体化纳粮的这项政策,迟迟无法制订出来,到时候,惹得陛下震怒,后果谁都担待不起啊!”

  “首相大人,你怎么看?”

  陈永华对于杨英的这番话也是表示赞同,略微颔首,斩钉截铁道。

  “诸君,这件事情不能够再继续拖下去了,必须尽快定下来,迟则生变!”

  “要是泄露出去了,恐引起变故!”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将目光收回,旋即补充道。

  “等一体化纳粮的这件事情定下来后,还得由咱们朝廷中央的官员牵头,为百官做个表率!”

  王夫之听闻此话,顺势端起桌上的茶杯,轻啜一口,转而感慨道。

  “是啊,这件事情我等要是不带头,天下官员恐怕意见很大。”

  “也不知道到时候,天下士林会如何评价咱们!”

  陈永华听闻此话,笑了笑,转而开口道:“还能怎么评价,反正有陛下兜底,再说了,这天下是陛下打下来的,他们叽叽喳喳,有用吗?”

  众人听完陈永华的这番话,心情也是好了不少。

  陛下给他们兜底,他们怕啥!

  敢叽叽歪歪,分分钟头给你打爆!

  很快,众人便重新开始制订官绅一体化纳粮的具体细则,最终,制订出来的结果如下。

  “第一条,官员与地主乡绅必须缴纳赋税!”

  “第二条,凡无特殊情况,少缴、甚至不缴纳赋税者,一律依照大明律法处置!”

  “第三条,官员以及地主乡绅,所需要缴纳的赋税,依据其收入的多少来决定。”

  “第四条,秋天收税时,专门设置机构提供百姓告士绅的状。如果证实某士绅充当状师或中间人,从中与官府勾结,欺压庶民,一并列入‘不法士绅’名单。”

  “第五条,凡是有功名官绅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以及带头抗粮的,不论多少,一律革去功名,从此纳入‘不法官绅’名单。

  “注释:‘不法官绅’直系子孙后代不得参加科举。且包揽拖欠到多少贯以上的,以贪赃枉法罪论处,还要追赃其拖欠和根据拖欠时间产生的息率,都要照纳不误。”

  ......

  实施细则就不一一罗列了。

  另外,在陈永华的要求下,实施细则对佃户和田主的关系进行了规范,比如对官绅送什么万民伞之类的,要求保留地方官的行为也进行禁止。

  除此之外,还禁止农民卖身与地主成为世仆“庄奴”,严禁地主逼迫农民负担苦役,严禁地主虐待农民,强迫地主改善佃农待遇(秋收送肉酒,给贫农送家畜),改订租佃合约(灾年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实施细则还要求通过清丈土地以及契约,挖出官绅隐匿的土地,并剥夺部分大地主以及官员的不法产业分给农民,或者承认农民在战乱中私自抢占的土地。

  而且,在涉及土地纠纷的诉讼中,《官绅一体化纳粮当差实施细则》往往倾向于百姓一方,确保耕者有其田,帮助百姓自立,进一步分化官绅的势力。

  看着这已经被制订出来的细则,陈永华等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待确认无误后,陈永华唤来一个心腹官员,沉声吩咐道。

  随即,他又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这份奏疏一旦真的实施,会不会引发地方动乱。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推下去,因为儒家一向有个理想,那就是实现耕者有其田。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实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化、火耗归公,居然是最让人讨厌的鞑清。

  只能说,他们出了雍正这个好皇帝。

  康熙晚年时期出现了怠政的现象,朝廷国库空虚,吏治败坏,所谓的“康熙盛世”名存实亡。

  如果不是雍正力挽狂澜,恐怕历史上鞑清会像当初的元朝一样,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立刻把这个送到御书房去,看看陛下那边怎么说。”

  “是,首相大人!”

  心腹官员闻言,旋即将记录有官绅一体化纳粮细则的奏疏,颇为郑重地接过,未作丝毫停留,快步离开了议政院。

第742章 给太子灌输新思想(求订阅)

  御书房门口,李老太监正在当值。

  他负责收到议政院交上来的奏疏,没有紧急的就先放着。

  紧急的就看见拿去给朱克臧批示。

  “李公公,这里是议政院刚刚制订的,一份比较重要奏疏!”

  李老太监闻言,并没有对此太过在意,连头都没抬,敷衍道。

首节上一节425/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