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217节

  如果是在平时骑着战马片刻即至,如今却需要士兵们在深达腰部的积雪中艰难前行。

  这让噶尔丹的部队耗费了大量时间,直到傍晚时分才抵达。

  当噶尔丹抵达东部营地的时候,入眼的景象却是惨不忍睹。

  营寨已经被彻底焚毁,牲畜全都不知所踪,遍地死尸倒伏将周围的白雪统统染成了红色。

  噶尔丹立刻命令清理营地,结果发现了四千三百多具尸体,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男性。

  噶尔丹知道东边这个营地不大,也驻有两万多人,而四千多具年轻男性尸体,几乎等于那个营地的全部青壮了。

  “我要报仇。”噶尔丹气得牙根痒痒,然而他却毫无办法。

  他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他又该如何报仇。

  策妄阿拉布坦却冷静得多,他在营地周边查看了半天,终于发现了疑点。

  “大汗,看这里。”策妄阿拉布坦指了指地面上纷繁复杂的爪子印和笔直的冰辙说道。

  “这是什么?狼群吗?”噶尔丹皱眉问道。

  策妄阿拉布坦摇摇头:“如果我看的不错,这应该是狗拉雪橇。”

  “用狗拉雪橇?”噶尔丹惊讶道:“这可能吗?”

  “普通的狗当然不可能,但如果是特殊培养的大狗,应该没有问题,据我所知,极北之地就有部落用狗拉雪橇来活动。”策妄阿拉布坦答道。

  其实,就是清军在西伯利亚发现的西伯利亚雪橇犬,俗称哈士奇。

  西伯利亚雪橇犬,即人们熟知的哈士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犬种之一,它们的英文名Siberian Husky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取自爱斯基摩人的俚语esky(沙哑的叫声),因为西比利亚雪橇犬的叫声低沉嘶哑,便有了这个名字。

  另一种说法是阿拉斯加的淘金客在驾驶雪橇时会发出Husky的声音,故而给它们取了这个名字。

  西伯利亚雪橇犬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当时一群来自中亚的猎人们移居到西伯利亚的尽头生活,其中有一个部落就是后来繁育了西伯利亚雪橇犬的楚克奇人。

  不得不说,清军学习速度有点快,连哈士奇行军都学会了,难怪能打穿西伯利亚。

  “会有这种事。”噶尔丹瞪着眼睛说道:“我看这支部队并不多,否则也不会逃走了。”

  “逃走?以营地内的尸体和伤痕看,这些人的战斗力很强,他们根本不需要逃走啊。”

  策妄阿拉布坦说到这里脸色大变:“糟了,大汗我们中计了,那些人一定是去进攻中心营地了。”

  “什么?”噶尔丹脸色大变:“立刻回去。”

  “大汗,夜里非常冷,也难以分辨方向,我们这样徒步回去,很容易迷路的。”策妄阿拉布坦提醒道。

  “这该怎么办?”噶尔丹很担心营地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我们至少需要半天时间才能返回营地,我看还是先在这里住下,等明天早上再回去吧。”

  策妄阿拉布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哪怕是自己的营地有危险,噶尔丹也只好耐住性子在这里休息一晚。

  第二日天亮,噶尔丹立刻催促着众人上路。

  草草吃了些肉干和马奶酒,众人便背负着武器和干粮登程了。

  刺骨的寒风让士兵们不得不拉紧了皮袍衣衿,缩着脖子压低帽檐,伏下身子缓步前行。

  策妄阿拉布坦和十几个高大的亲卫保护在噶尔丹周围,为了避免被大风吹倒,他们每十几个人用绳子绑在一起,互相牵引扶持着,在丘陵间艰难跋涉。

  因为大风的影响,他们直到太阳西斜的时候,才终于回到了中央营地。

  当站在不远的土丘上,看着安定祥和的营地一丝不乱,牛粪燃起的炊烟正徐徐上升,噶尔丹这才松了口气。

  策妄阿拉布坦始终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预测的危机并没有出现,这让他心情好了不少。

  拉着噶尔丹,两人在积雪中艰难跋涉着,直到十几分钟后才返回了营地大门处。

  见到噶尔丹等人返回,负责守卫的士兵们都欢呼了起来。

  精兵全部被调走,也让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直到此时才终于松了口气。

  噶尔丹在众人的簇拥下返回大帐,迎面而来的大妃阿努可敦却面沉似水。

  噶尔丹感觉不对,眉头微微皱起:“出什么事了?”

  大妃阿努可敦答道:“我们北边的营地也被袭击了,应该是同一拨人所为,我已经派人去了解过了,刚刚得到消息,那里的青壮都被杀了,老幼妇女以及牲畜全都不知所踪。”

  噶尔丹脸色一变,拳头捏的咯咯吱响:“这些是什么人?到底要做什么?”

  大妃阿努可敦答道:“我想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就是要趁着大雪尚未过去,我们最虚弱的时候,尽可能消灭我们的人口,让我们的力量受到削弱,待到春暖花开的世界,就是他们大举进攻的时候了。”

  “能这么做的只有清军。”

  大清属实够恶心,明明有一波带走的实力,就是慢慢磨,减少自己的伤亡。

  噶尔丹咬着牙道:“这些不敢堂堂正正开战的懦夫,本汗要立刻统兵去杀光这些人,让他们知道准噶尔汗国不可轻忽。”

  “大汗三思啊。”

  刚刚进门的策妄阿拉布坦连忙劝阻道:“大汗,现在绝不是冲动的时候,敌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何况他们有狗拉雪橇,我们的战马却用不上,这样作战太吃亏了,我看不如派人查探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就在他们研究对策的时候,大清的炮弹炸到了他们头上!

第387章 噶尔丹卒

  “大汗,快走吧!”策妄阿拉布坦吼道。

  可是,噶尔丹根本不想走:“本汗已无路可跑,全军听令,跟清军拼了!”

  “拼了!”

  “拼了!”

  他的军队响应了他的号召,而策妄阿拉布坦若有所思,他是前任大汗僧格的长子,要是噶尔丹死了,正好他可以自任准噶尔大汗。

  于是他趁着战场混乱,带着自己的亲信跑路了,反正噶尔丹不听他的,也不为准噶尔考虑,只有他才配当大汗。

  而大清这边,是右路军。

  简亲王雅布真是一员虎将,他是清军右路军统领,有丰富的战场经验。

  在他发现的噶尔丹亲军部队之后,决心当即改慢慢消耗的策略,只要抓住噶尔丹,他就能夺得首功。

  简亲王雅布即命前锋都统硕岱和副都统阿南达率400狼骑(哈士奇雪橇)引诱噶尔丹的主力来战。

  这段时间,噶尔丹被清军碾来碾去,他已经厌倦了,马上下令一千余前锋军与清军决战,妄图雪上次失败之耻。

  他以为自己也是个不甘心失败的草原汉子。

  率领前锋军是他的大妃阿努。

  对于他的妻子,噶尔丹很放心,因为他的妻子很能打仗,是他的得力助手。

  当时,双方的军队不期而遇,战斗异常激烈。

  因为双方的人马数量都差不多,因此,在东面山口的战场上,到处是两军拼杀的声音。

  这是双方前锋部队的一次生死较量,也是大部队战斗的一次预演。

  足智多谋的简亲王雅布这时候已经布置好了伏击圈,等着噶尔丹军的到来。

  对此,一心复仇的噶尔丹竟毫无察觉,简亲王雅布引诱噶尔丹的清军且战且退,佯败退入伏击区。

  而此时,看出不对的策妄阿拉布坦,已经跑了。

  一时,简亲王的大队人马突然出现,向噶尔丹冲杀过去,并欲把噶尔丹包围起来。

  追击清军的噶尔丹突然发现,自己的军队落入清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他决心拼死相争,打开一条出去的血路。

  噶尔丹的大妃阿努是个以能打仗出名的母老虎,她举着一把大刀,凶狠地率领叛军往外冲杀。

  “大汗,快走,我断后!”

  但是,她哪里抵得过紧紧包围的清军,几个清军同她进行惊险刺激的肉搏战。

  结果很明显,因为战马无法在这种天气使用,阿努可敦没多久,她的脑袋被劈成两半!

  这一幕看得噶尔丹心碎万分。

  准噶尔前锋军的主将被砍死,全军失去指挥员。

  准噶尔前锋部队往外的猛烈冲击一再受挫,噶尔丹不得已,只能剩余的军队拼命死守。

  清军下了雪橇,列队开始排队枪毙,凭借三段射,他们杀死了大量的准噶尔士兵。

  噶尔丹部队伤亡也很惨重,但仍很顽强,仍冒矢铳鏖战,坚持不退。

  简亲王雅布料想,敌军这样拼命支撑,必有原因。

  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简亲王雅布一边心思,一边登上旁边的小山一看,发现敌人的后面有许多的人马,都未参加战斗。

  这些是什么人呢?

  这足见他对战场上的信息很敏感,分毫的信息也不放过。

  简亲王雅布遂指挥一支部队,由东南方向突入,冲进敌人的后方一看,原来是噶尔丹军的随军老小和辎重。

  为了冲乱噶尔丹的军心,简亲王雅布遂决定偷袭噶尔丹的后方营地。

  于是,噶尔丹的后方物资和人员进入清军的手。

  噶尔丹军一看后方已乱,士兵们已经无心恋战,再加上清军又发起了前后夹击。

  噶尔丹军的实力大减,但的使劲又进行了六小时的艰苦鏖战。

  战场上常常出现生死之间的抉择,甚至还出现失去脑袋的人骑在马上的奇观。

  噶尔丹的人马终于抵挡不住了,开始溃败奔逃,这真是兵败如山倒。

  清军乘黑夜追击十五里路,天明后清军才收军。

  这次战斗清军大胜,噶尔丹的妻子阿奴和许多将领战死。

  噶尔丹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战死2千多人,俘获3千余人,牛羊马驼战利品6万多头只,缴获的帐幕器械更多。

  惨败后的噶尔丹率残部向西艰难前进,丧魂落魄地回到老家伊犁想休养生息。

  但是,伊犁汗帐发生政变,被他的侄子策妄抢占了,凭借已故父汗僧格的威信,他成功获得准噶尔大汗头衔。

  噶尔丹苦苦哀求:“好侄子,让你的叔叔进去喝口水,暖和暖和吧。”

  策妄却派人传话:“全准噶尔谁不知道叔叔是一头豺狼,喝干了自己兄弟的血来肥壮自己,如果我让你进城,恐怕我的骨头还得让你嚼碎了,你别做梦了!”

  “况且,走到今天这地步,全因你不听我的建议!”

  噶尔丹只得领着他不到一千的人马,退至塔米尔河流域的叫台库勒的地区驻牧。

  此后,噶尔丹的日子很不好过,由于他的屡次惨败,他的左右亲信都对他失去信心。

  为了各自的前程,这些人都离噶尔丹而去。

  噶尔丹的势力越来越小,更不足与清军对抗。

  欲北投罗刹,怕那个与他反目的侄子,堵截他去往罗刹的道路。

  欲入青海、西藏,又怕清军阻其道路。

  如果投降清军,又不甘心。

  噶尔丹如坐针毡,他山穷水尽,每况愈下,但他至死不降。

首节上一节21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