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这人真是无礼……”
高顺的话,就像是颗定时炸弹,瞬间就在人群中炸开了。
不少人都纷纷私语,认为秦国这是在对他们韩军挑衅。
“好大的胆子,如果不是你们投毒,使用卑鄙的手段,我们会这么快落败不成。”
红莲公主当然是不服气了。
因为在他的眼里,赢彻就是个浮夸子弟。
“公主殿下,您此言差矣。”
高顺此刻站出来表示道。
“公子居住在以站内,大伙不是没有看到,又怎么会投毒呢。”
“这……”
群臣无语了。
就连红莲公主都跟着语塞。
只能够暗骂秦人狡猾。
如果买通其他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未尝不会没有可能的。
就在这个时候,高顺满脸不解的看向赢彻,心中好奇为什么赢彻什么都清楚。
偏偏这个时候,却不站出来为了自己辩解。
不过赢彻才没有那么好强,最起码的扮猪吃老虎,他还是游刃有余的。
高顺已经前来为他澄清。
单凭个眼神,就将所有的辩解权,都交给了高顺。
“韩王,韩军将士的中毒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潜能。”
“据末将所知,有种毒素被人体服用后,可以短时间的提升战斗力。”
“而且对生死毫无畏惧,不过可惜的是,他们的心脏就会被药物压榨,从而威胁到服用者的生命。”
“什么!”
“还有这种事情?”
韩王安惊讶道。
根本就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神奇的药物。
“简直胡说八道,你莫不是为了赢彻掩盖事实吧。”
血衣侯满脸鄙夷道。
不过脸色已经异常的难看了。
如果被查到是他所为的,那么他肯定会有麻烦的。
“哼!既然血衣侯不相信,何不就他来尸体,交给相关人士查看。”
“你……”
不等血衣侯站起来反驳,突然韩王安便挥手道:“罢了,既然是有尸体,那就传唤太医来证实。”
秦国乃是虎狼之师,得罪秦国就是自掘坟墓。
韩王安才不会冒险。
“父王!”
“不用说了,此事必须要严查。”
韩王安打断道。
立即命令身边的太监传唤太医,而且侍卫则去将暴毙的尸体抬过来。
很快,太医便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殿。
通过太医娴熟的诊断,最后终于找到了线索。
“回禀大王,死者心脏缩小,的确是有非常妖物压榨。”
“哦?”
“莫非真有此事?”
韩王安彻底懵逼了。
听过药物可以救人,但就是不知道药物还可以激发人体潜能。
“回禀大王,此药物类似于春药,不过却会要了人的命。”
“如此说来,八千将士都是因为此药物而暴毙的?”
红莲公主惊讶道。
倘若太医不是韩/国人,他肯定会以为是跟赢彻串通好的。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
太医抱拳道。
气的红莲公主,怒视了眼血衣侯,直接就起身离开了现场。
太医的回答已经证实,韩/国将士服下那些药物,就是为了提升战斗力。
赢彻为了南阳,又怎么会给自己找麻烦。
第十二章 纨绔碰到天才
“该死!居然是我们的奸细。”
“除了血衣侯,怕是没有人可以做到。”
“八千条性命!正是造孽啊……”
群臣纷纷私语。
声音虽然不大,却都被他们听的清楚。
坐在王位上的韩王安,脸色异常的阴沉。
以为真的是赢彻为了南阳,残害了他们八千甲胄的性命。
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韩王安信任的血衣侯所为。
“韩王,若是没有事情,末将就告退了。”
高顺抱拳道。
不等韩王安回答,对赢彻施了个礼,便大步流星的离开。
群臣纷纷叹息,均是没有想到,秦国竟然会有如此的良将。
而且还是在赢彻这个纨绔的麾下。
不由感叹,赢彻就是个花天酒地的纨绔。
但是他麾下的高顺,所带领的陷阵营,却是战无不胜装备精良的铁骑。
奈何他们都不清楚,这些事情都是赢彻故意要让他们以为的。
“血衣侯!”
“在!”
血衣侯早就做好了准备,知道真相大白的时候,韩王安必然会审讯他。
果不其然。
在韩王安喷火般的眼神下,血衣侯缓缓的起身跪下。
“好大的胆子,就因为你的鲁莽,竟……竟然害死了八千条性命。”
“你……”
气的韩王安恨不得就将他给处死。
不过看到血衣侯是难得的将才,如果是因为秦国就除掉他的话,未免就是韩/国的损失。
只是误会了赢彻,不加以惩罚,秦国必然会心生不满。
“大王,微臣甘愿请罪。”
血衣侯似乎感受到韩王安的为难之处,于是就主动的奏请惩罚。
“好!既然你可以认罪,那就罚俸半年,命你在家思过一个月。”
“是!”
血衣侯抱拳道。
可以证明的是韩王安对他已经足够宽恕了。
不然就凭八千名甲胄的性命,就算是五马分尸都足矣了。
如果不是瞧在秦国的面子上,恐怕就算是这点惩罚,赢彻都不会给他的。
“哈哈,公子果然是年少有为,实乃大才之士啊。”
韩王安为了缓解尴尬,不断的对赢彻称赞起来。
碍于红莲公主对赢彻出言不逊,韩王安只能够在红莲公主的背后。
对红莲公主所为怒声痛斥。
“韩王多虑了,红莲公主不过是体恤将士们的辛苦而已。”
赢彻挥手道。
真相大白,自然就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不过接下来,至于南阳的归属权,就自然要有韩王来定夺了。
“罢了!公子的胸襟令寡人佩服啊。”
韩王安满脸惭愧。
奈何却不是真心对赢彻的佩服,而是对身边人的失望。
“既然答案已经揭晓了,那寡人自然会遵守承诺的。”
“大王!此举万万不可啊。”
血衣侯震惊道。
为秦国打开了韩/国的门户,必然就会有更大的危险。
“莫非你还要陷寡人于背信弃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