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装瞎皇子,被周姐直播曝光 第113节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脸色,自然也明白儿子心头的想法。

  实际上,这也是他目前最头疼的问题!

  这就像是一个悖论,他既想收归整个西域,又想把权利从老九手中再收回来!

  “先不着急决定,咱父子俩再好好想想!”

  许久,朱元璋无奈地长叹了口气!

  ...................分割线..................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97:周书怡:我家也要开银行了?

  97:周书怡:我家也要开银行了?

  大明各地的钱庄,就是早期银行的雏形。

  这些钱庄同样也提供储蓄借款的业务,还有抵押、物流、仓储等生意,甚至房产典当都有涉猎,只不过换了个名目,执行规范等细则也不如后世银行那样更加正规。

  做这一行的人,都是黑白两道挂的上号的,不光养了不少混子干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同样也通着官府甚至勋贵,否则你即便再有钱,这钱庄也是开不起来的!

  再比如像后世被人深恶痛绝的‘高利贷’、‘催收’等业务,在这个时代也只是换了个说法,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钱庄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吸金敛财的同时,也滋生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便是因为钱庄都是私人性质的,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国营的银行,更没有宏观调控这些金融措施。

  钱庄完全就是一门生意,而且朝廷还要依赖这些钱庄进行合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这些钱庄!

  比如洪武早年发行的大明宝钞就是个例子,朝廷缺钱了,就拼命的印钞票,然后让这些钱庄帮忙发行,兑换。

  以至于尝到了甜头的朱元璋一发不可收拾,到后来钱越印越多,大明宝钞的~通货膨胀可想而知。

  到了现在,这大明宝钞的价值也就跟擦屁股纸差不多了,压-根就没人用!

  老百姓们还是更加信任真金白银的交易。

  当然,普通老百姓也看不到真金白银,用的还都是铜板!

  这就是大明宝钞的信用缺失了。

  而干钱庄这行,也是如此!

  不光需要你有手眼通天的手段,需要大量的本钱,更需要有极佳的信誉,老百姓才会相信你,肯把自己的钱存在你这里!

  而钱庄最赚钱的业务,肯定就是放贷。

  吃利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且古时候的利息,可比后世的利息高得多!

  哪怕是各地钱庄,利息都是百分之百的!

  什么意思?

  就是借一两银子,在约定期限内的利息就是翻一倍,还钱的时候本金加利息就是二两。

  这还是官府明文规定了,最高利息不得超过十成,也就是百分之百。

  哪怕有些钱庄为了同行竞争压低了利息,那利息也高得离谱,百分之五十的利息那都是真正的良心价了。

  在古代就是这样。

  某些朝代因为朝廷并没有对民间借贷的利息进行规范,甚至还会出现百分之两百甚至百分之三四百的利率。

  打个比方,借一万块钱,一年后还好几万都是常有的事情!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开钱庄究竟有多暴利!

  汉中府就有三大钱庄,全都是老字号的钱庄,当然也都是分店,就相当于银行的分行。

  他们的总店有在山西的、有在江南的,就像是朱栎让刘山联系的这家钱庄,就是从苏州府那边开过来的,百年老字号!

  朱栎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这家钱庄不管是在信誉还是实力上,都比其他钱庄强那么一点。

  但悦升钱庄的掌柜何天喜居然开出了利润五五分的条件,这吃相对朱栎而言就真的太难看了!

  而且关于利息方面,朱栎要发放的住房贷款,肯定不能用他们钱庄的那一套来搞!

  那利率高得吓死人,谁能贷得起?

  为了完成朱栎交代的任务,刘山第二次踏入了悦升钱庄的大门。

  “哟,这不是刘将军么?”

  “上次谈的条件汉王殿下可同意了?”

  一看到刘山上门来,何天喜赶忙双眼一亮,一边招呼着伙计上茶,一边陪着笑脸问道。

  “何掌柜,殿下的意思,是三七开,你三他七!”

  “而且房贷的贷款总利息,绝对不能高于三成!”

  刘山也没废话,坐下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把朱栎的意思说了出来。

  总利息不能高于三成,也就是100两银子,本金加上利息,总数不能超过130两!

  这样的利率,基本上和后世动则二三十年的房贷持平了!

  在后世,100万的房贷,你还个二三十年后,加利息怎么也有一百三十多万,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年利息都不可能给三成的时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听这话,何天喜的双眼猛然就瞪圆了!

  总利息不得高于三成?

  那他们还赚个毛啊?

  “不行不行,这样的利息,别说咱们悦升钱庄给不出来,就算是其他钱庄也不可能!”

  “更何况还是三七开!这年头不赚钱就等于赔本,咱们是开钱庄的,又不是开善堂的!”

  “殿下这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点,小的实在是不能答应!”

  “不过小的也奇怪了,殿下这么做究竟是图什么啊?”

  “他买房子不也是为了挣钱么?”

  何天喜的脑袋瓜摇成了拨浪鼓,像是这样的条件他如果敢答应,这个掌柜明天就得被总号的东家直接给撸了!

  同时他心头也在腹诽,觉得这汉王压根就没有做生意的脑子,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居然也要干?

  “呵……殿下还说了,汉中府不止你们一家钱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既然何掌柜为难,那就算了!”

  刘山来得时候就算准了何天喜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嘴脸也在他的意料当中。

  他也懒得高兴跟何天喜废话了,起身直接就往外走,压根就不搭理身后还想挽留的何天喜。

  “呸……汉王也不能不讲理吧?就这条件,哪个钱庄吃饱了撑的会跟你疯?”

  “你想做善堂,有本事你自己开一家钱庄啊!”

  看着刘山头也不回的背影,何天喜不由低声地叨咕了一句。

  朱栎这边正在视察军工厂呢!

  水泥厂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而钢筋和混凝土的研究还在进一步的过程当中。

  在大明朝,户籍制度有着严格的划分。

  最常见的就是士农工商,再加一个军户。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匠户、乐户、甚至没有户籍的流民、贱民等等!

  打个比方,你是军户,那么世代都是军户,老子是军官,儿子也是世袭军官,你是个小兵,儿子将来也要顶替你的位置。

  匠户、乐户也都是一个道理。

  士农工商基本上都是如此。

  而匠户便是工户的一个分类,朱栎想要开什么水泥厂大量生产水泥,就得找到足够的工人!

  按照大明朝的制度,什么户籍干什么事情!

  农户只能种田,不得经商,也没法做工,否则农民都去干其他事情去了,地里的田谁来种?

  朱元璋之所以禁海,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防止人口外流!

  海上的确好淘金啊!

  可是出海的人多了,那田地怎么办?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粮食产量的问题,不种地就没粮吃,赚再多的钱,买不到粮食的时候,难不成吃金银就能吃饱了?

  但是在朱栎这里,有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为了能招到更多的工人,朱栎也出台了一些政策。

  比如农户,在保证家中耕地有人耕,有人管的前提下,就可以到他开设的工厂内打工,赚取工钱!

  别看汉中府如今比西北其他地区都富裕的多,但是毕竟朱栎在这里经营了不过几年,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不是一撮而就的。

  他也只能从户籍的问题上来想办法。

  而这样的改革,实际上在他就藩之后就开始着手实施了。

  当时还有朝廷大臣为此弹劾过朱栎,不过被朱元璋最终压了下来。

  这样的改革,肯定和朝廷制定的制度相违背。

  但汉中毕竟是他朱栎的封地,他施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只要说得在理的,朱元璋也就由得他去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农业耕种才行!

  这几年下来,汉中的粮食耕种并没有落下,同时普通农户平时还能另外找点伙计来赚点小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比其他地区更加的富足!

  这也是汉中府这些年比其他地区更加富裕的原因。

  也是汉中府的老百姓们更加爱戴汉王朱栎的原因!

  汉王的政策好啊,让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在很多问题上,都一直容忍老九胡来的根本原因!

  一切都是为了老百姓,这点就让朱元璋十分满意!

  早些年的时候,朱元璋甚至就把朱栎的一些政策当做试点一样,他就是想看看老九想的这些政策,是否能够奏效,如果出了问题也不要紧,及时止损也就行了。

  比如汉中府主城区的夜晚开放宵禁,还有繁华热闹的夜市,能够活跃市场经济。

  在这西北地区绝对是独一份。

  即便是在江南地区,各城池晚上也都是要宵禁的,除了个别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比如杭州府的夜市,就是历朝历代都有的。

  于是朱元璋也开始学着朱栎,在应天府也逐渐放宽了宵禁政策,在夫子庙、秦淮河畔都有夜市开设,也的确活跃了经济,给朝廷增加了很多收入来源!

  当然,朝中那些只讲规矩的老顽固,肯定会反对。

  但有反对的就有支持的!

  武将勋贵们就对这个政策十分的支持。

首节上一节113/1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