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解决这个来自东北的大患了。
群臣对于打仗其实没什么意见。
问题就在于……
高句丽那么远,隋炀帝打三次了,也没打下,万一他们也跟隋炀帝那样。
房玄龄便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担心。
李二便道:“房玄龄,你觉得朕是隋炀帝?而且……朕不亲征。这一次,由太子亲征。”
房玄龄:“……”
其他人便纷纷道:“陛下,太子可是国之储君啊!”
“对!这万一要是出什么意外。”
就连高士廉都这样说道。
李二便道:“朕相信太子。”
目光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也识趣地站了出来,道:“儿臣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之后……
便是让户部、兵部等配合。
采取募兵的方式,进行招募士兵。
主要是怕,怕士兵又像隋朝那样,走路走到一半,就开始逃亡了。
而募兵的好处就在于,都知道自己是去做什么,这士气就比强制去的要好很多。
这都是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才做出来的决定。
至于说募兵会不会影响到士兵的战斗力,比如说配合会不会不好,听不懂鼓号什么的,这一点倒是可以放心。
毕竟……
大部分敢来报名的,肯定都是对自己有自信,而且是熟知打仗的。
并且……
在真正开始打仗之前,肯定也会有一定的训练。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还没有拿到高句丽的地形图。
你连人家国内的城池分布都不知道,这仗怎么打?
当然了!
如果仅仅只是辽东城附近的地形图,大唐应该还是有的。
本来李二是打算一仗永绝后患。
然而……
李重却觉得,这并不实际,看看史书上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些地方出现过几次的叛乱,就可以知道,这些个民族不是那么好征服的。
因此……
李重的建议是,一点点来,这也有助于锻炼晋王他们。
所以……
这一次,他们只要打到辽东城,再扫荡一下高句丽外围的城池就算是达成任务了。
这一仗,不求灭国高句丽,只求能消灭高句丽国内的有生力量。
不然……
以后不好同化。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十分讨厌的存在。
必须给予沉重一击。
会开完,拟旨的拟旨,做准备的做准备,李承乾这边,回去了以后,李重自然也要给他找几个帮手。
这一次的行军大总管,就让苏定方来吧,然后再把刘仁轨、裴行俭给带上。
对了,还要去派人把薛仁贵找来。
李重罗列了一下这些人的名字,然后挠了挠头。
怎么说呢。
感觉不是很厉害啊。
武氏看到了以后也是道:“郎君这是在写什么?”
第一百八十四章 自信心瞬间就上来了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正文卷第一百八十四章自信心瞬间就上来了其实如果李承乾不去的话,那这些人应该够了。
可现在李承乾去,那这些人又不够了。
当然,大唐名将如云,随便拖一个出来,都能弥补这份名单上的空缺。
只是……
如果把这些人拉进来,那这些人会不会听苏定方指挥都还不好说。
听到了武氏的疑问,李重便道:
武氏:
顿了顿,武氏这才又道:
李重便道:
都还没有破她的身。
之后又道:
武氏没办法,只好埋头下去。
李重觉得这份名单还是不太行。
必须要增加一些勐将。
之前牛进达倒是不错!
主要是牛进达这人比较地低调。
想来,应该不会跟苏定方争夺什么指挥权吧。
不怕打仗敌人太强大,就怕自己身边有猪队友。
……
而与此同时。
李二这边……
大唐肯定是没有棉花的。
只不过……
只要你有钱,就算是西域的良马,你都能买得到。
为了将来李靖跟五小只到了辽东能好过一点,还是专门给他们弄一身棉衣吧。
接下来,贞观十五年。
只过了一个月。
苏定方、刘仁轨、裴行俭、薛仁贵还有牛进达便都到达了东宫。
当然还有公主府亲卫王颜。
一共六个人。
李重接下来也是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所有人听完了以后,都看着李重。
虽说……
他们这里的人都多多少少地跟打仗是有那么一丁点的关系。
比如说刘仁轨,他就曾担任过息州参军,意思也就是军事参谋。
而裴行俭呢,是左屯卫的仓曹参军,差不多等于是个管仓库,管粮草、军械的吧。
可问题是……
他们这些人,论打仗,都算不上是有多少丰富的经验。
如果是他们自己去倒也罢了。
毕竟,为了大唐,死了也无所谓,可现在,是要把太子殿下也给带上,那这压力就大多了。
见所有人都张大着嘴巴,仿佛要发出的声音。
李重便道:
刘仁轨便直言道:
只能说……
他的为人就是这么的刚直,喜欢有一说一。
而一旁听着谈话的李承乾其实也这么觉得。
这又让他不禁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老师带他去爬山。
当时可差点没给饿死。
李重听了对方的话,也是十分澹定地道:
薛仁贵听到这句话,倒是备受鼓舞。
毕竟……
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他是人中龙凤、万里挑一呢。
牛进达倒是感觉李重在吹牛。哪有什么人中龙凤、万里挑一?当然!火炮的威力他是见过的,不过虽说如此,他还是觉得有点冒险。
随后,牛进达便
对李承乾道。
李承乾虽说也不太愿意去,这个阵容,怎么打,好歹给他一个李世绩吧。但是……
随后便道:
裴行俭此时也是有点谦虚地道:
李重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