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脑疾,你还让我当皇帝 第22节

朱元璋眼瞅着朱朱标在那儿嘀嘀咕咕。端起碗“咕噜咕噜”将粥一饮而尽。

放下碗,抹抹嘴。

“吃饱了,打儿子!”

说着,抄起大刀就朝朱朱标冲去。

“兔崽子,你站住,今儿劳资绝对砍死你……”

“大哥,快上树,对付咱爹就像对付野猪。上树好使!”

“爹,你慢点,给我一首曲子的时间,容我先爬个树!”

“爬你妹的爬……崽种,受死吧!”

……

第二天上朝前,朱元璋拿着朱给的坑李善长计划破口大骂。

这计划,咋看咋不靠谱。咋看咋胡闹!脑袋没被驴踢过,不可能想出这么脑残的计划。

他朱元璋好歹也算雄才伟略的开国大帝。

他会跟着一个脑疾一起脑残?

哪怕用刀架在他脖子上,把他大卸八块儿,他也丢不起这个脸。

朱元璋随手将计划书揣在怀里,转身上朝。

对付李善长,还得靠他正大光明的帝王手段。

一上朝,刚参拜完毕,朱元璋屁股都没坐稳。

李善长就带着将近七成的官员跪了下来。

“陛下,分封藩王祸患良多,请陛下收回成命,保我大明江山。”

众臣异口同声。“请陛下收回成命,保我大明江山!”

看着眼前乌泱乌泱的官员,朱元璋眼神闪过一丝恼怒!

“哈哈哈……”朱元璋打了一个哈哈,故作轻松的道。“李先生,你误会了,昨天都是老五那兔崽子胡闹,朕绝没有分封二十多个藩王的想法。”

“朕老了,还想着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呢。把孩子们都赶去封地。剩朕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在金陵,岂不是可怜?”

李善长不为所动,他了解朱元璋就像了解自己一样清楚,这绝对是朱元璋的缓兵之计。

只要风头一过,他会找其他的理由封王。

“陛下,为给后人皇帝做出表率,请陛下立祖训,永不封王!”

“汉晋受深受藩王祸害,我大明不能重蹈汉晋之祸。”

众臣又一次异口同声。“请陛下立祖训!”

朱元璋虎目一瞪。“祖训岂是你们想立就立的?要不,咱的皇位给你们坐?”

李善长带头。“臣不敢,臣万死!”

众臣紧随而上。“臣不敢,臣万死!”

朱元璋看着这乌泱乌泱的人群异口同声就生气,狠狠一拍桌子。

“不敢的话都给咱退下!封王一事是咱的家事,任何人不得多嘴!”

李善长长跪不起。“臣等死谏!”

众臣长跪不起:“臣等死谏!”

朱元璋快气炸了,如果可以,他真想拿着一把大刀,将跪着的所有人全杀个一干二净。

可他再数数那将近所有官员七成的人头。默默安静下来。

要不,用老五的办法试试?

用脑疾的办法对付无赖。

说不定有奇效呢?

第26章 这小子果然在骗我

这想法在朱元璋脑子里只过了一瞬,他立马决定实施。

就算朱那脑疾办法不能成事儿,可收拾的他们哭爹喊娘倒是不难。

就算只为出心中这口恶气,

他今儿甘愿当一次脑残!

想及此处,朱元璋脸上的愤怒,不甘一瞬间消散不见,脸上露出了最温和的笑容,和邻家大叔一般和蔼可亲。

“李先生,你这是干什么?都依你,都依你这还不成吗?”朱元璋走下台阶,亲自扶起李善长。

“不过李先生,立祖训这事儿毕竟不是小事儿,咱不能只因你们一句话而立!”

看着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李善长心里一个咯噔。

他不怕朱元璋暴怒大骂,就怕朱元璋暴怒微笑。

大明没建立的时候,军中曾流传过一句话。

老朱一笑,生死难料。

某些时刻,他笑的越温和,杀心越重。

“陛下,您怎么想?”李善长不敢和朱元璋硬干了,从善如流。

朱元璋呵呵笑道。“我觉得咱们得从历史找答案。古时候虽然包藏祸心的藩王不少,可贤名传世的藩王也有不少。”

“要不,咱们玩个游戏,你们呢,举出各朝各代祸乱天下的藩王的例子。朕呢,则找出贤名传世的藩王。以一天的时间为限,谁找出的例子最多,咱就听谁的!”

“当然,咱读书不多,你们得让着咱点儿。咱可以翻史书查资料,你们只能根据你们的学识举例!”

李善长懵逼了。站在原地,脑瓜子嗡嗡的响。

就这么简单?真就这么简单?

先不说自古以来劣迹斑斑的藩王比贤名传世的藩王要多的多。

单说陛下他的学识,他们也不怕啊!

比拳脚功夫他们这群人可能比不过陛下,可要是比史,十个陛下绑一块儿也比不过他们。

就算陛下可以翻史书查资料,可他们有信心能虐的陛下找不着北!

“怎么?连陪咱玩个游戏都不愿意?真就逼着咱听你李善长的话?”

见李善长沉默不语,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气,可脸上的笑容依旧那么温和。

李善长一个激灵,立马跪下。“臣不敢,全按陛下说的办!”

……

议事大殿的茶水间,朱鬼鬼祟祟探出脑袋。

抄起板砖砸晕几个值班太监,布置一下作案现场。

“老朱头收拾个李善长还磨磨唧唧的,还得小爷给他擦屁股!

幸好他有我这么一个聪明机智的儿子,要不然,他可咋办呀……”

朱摇头晃脑叹息一番,又日常夸赞了自己之后。

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小布包。

鬼鬼祟祟的探查一圈,确定没人后。

把布包里的东西偷偷放进将要给大臣添茶水的茶壶里。

“哈哈……你在干什么?让我抓住你了吧!”

朱正准备撤离。门口传来一阵张狂的大笑。

朱扭头一看,只见一身穿绿色官袍的二十多岁青年站在门口大笑。

“你谁啊?”朱攥了攥手中的黄金板砖,出声发问。

青年骄傲的挺了挺胸。“吾乃翰林院应奉李致远!”

翰林院应奉?正七品小官?

谁给他的勇气,敢管他五皇子的闲事儿?

李致远或许也觉得威势不够,紧跟又加了一句。“我爹李善长!”

这下朱明白了,有靠山的官二代。

他就是那个曾经被他揍的要离家出走的熊孩子的爹,昨天差点被揍的李善长的儿子。

嘶……朱倒吸一口冷气,自己打完儿子又打他爹,这妥妥的仇人啊!

自己下泻药被抓个正着。落他手里能落个好?

果然,李致远双目愤怒的看着朱。“昨晚听到消息之后,我就断定你会重新搞事儿,今儿一大早我就在这附近蹲你,终于抓你个现行。”

说着就要拽着朱走。“走,跟我去见陛下,今天我要报揍父揍子之仇!”

朱瞅瞅李致远后脑勺,再瞅瞅黄金板砖,瞅瞅李致远后脑勺,又瞅瞅黄金板砖。

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放过这小子。

老朱头那儿正在办正事儿,自己不能掉链子。

一切发生意外的可能都得杜绝。

对付眼前这人只能智取,不能硬拼!

“我干啥了你要告状?”朱一个挣扎,挣脱李致远的手,从怀里掏出小布包,里面根本没有巴豆粉,毒药之类的,而是一种干燥的植物叶片。

朱叫屈道。“我就是体谅诸位大臣劳累,给诸位大臣加点茶叶。这有什么错吗?我关心大臣还不对了?”

李致远瞪眼,满脸不敢置信:“你管这叫茶叶?”

朱缩缩脑袋,底气有些不足。“对啊!从天竺进口的茶叶,舒筋活血,润肠通便,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可是我偷我爹的贡品。一般人我还不给他呢。”

李致远破口大骂。“你别以为我不懂中医你就骗我。这东西名叫番泻叶,是从外邦传入中原的强力泻药。比巴豆粉的功效强上好几倍!”

朱:(|||)

历史上不是记载,番泻叶在清朝之后才被广泛应用的吗?虽然这玩意儿从唐朝都传入中原了,可认识它的人并不多啊!

朱脸上出现一抹慌乱,可只一瞬,又迅速的收敛。

干咳两声掩饰一下自己。声音恢复了平静。

“唉,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番泻叶,又叫塞纳叶,外邦人叫做Folium Sennae”

说到Folium Sennae这几个字的时候,字正腔圆,比外国人还外国人。

“据传,是唐朝时期唐玄奘从天竺进贡的佛门至宝。是专门为皇帝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用的!不过因为它使用方法失传,才被人误会成泻药,明珠蒙尘。”

李致远满脸懵逼。“这我怎么没听说过?翰林院的典籍也没记载啊!”

首节上一节22/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