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人格分裂被朱棣推演曝光东 第60节

朱瞻基这小子,就因为这屁大点的事情,准备对老三出手?

老三练兵是朕的主意,你是不是也要连朕一起嫉恨啊?

【与此同时,你对皇爷爷心生怨怼,暗中腹诽他擅长拉打,平衡各方势力,让你与老爹日日提心吊胆。】

朱棣愣了愣,随即怒火中烧!

你这小子,还真是孝出强大啊,真就在暗中腹诽你皇爷爷?

平日看起来多温和恭顺的啊,结果背地里是这种德性?

这不和那蠢侄子朱允一个模样?表面上恭顺,实际上就是一头豺狼?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末,汉王世子做出一首极好的词,震惊儒林,甚至让整个京城的纸都贵了起来,你心里有些泛酸,但同样有些颓然,在诗词一道,你永远无法跟他相比。】

【而且朱瞻壑还是因为一首诗,一首词取得了杨采萱的芳心,你心里就更加郁闷了,想着一定要找个机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吗,让他一辈子没法做诗。】

朱棣真服了,这小子,怎么如此凶狠刻厉?是不是得罪他的人,都得死啊?

看着不像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啊。

人家能写出那种诗词,你写不出来,不怪自己水平不够?反而怪人家写的太好?

朱棣心中连连摇头,这小子,怎么越模拟越倒退了?

【永乐十七年秋,瓦剌首领脱欢再度扣关大同,索要过冬之物,你皇爷爷朱棣心中大怒,决定给这跋扈的脱欢一个深刻而又沉痛教训。】

【你以为皇爷爷会派兵攻打,但没有,他派遣朱瞻壑带了一千人,一人背着一个箱子,前往大同。】

【你觉得好笑,以蒙古骑兵之利,这一千人,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解大同之围,这汉王世子必定无功而返,到时候就可以凭借作战不利的罪名,让这小子彻底蹦不起来!】

朱棣愣了愣神,一千人能干什么?这不是给瓦剌送菜吗?

对了,箱子,那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朱棣眼珠一转,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可很快,你就得到消息,汉王世子到了大同之后,这一千人站在城头,在瓦剌大军攻城的时候,他们将那些箱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些头大脚粗的木棍。】

果然!就是手榴弹。

【那一日,大同城下尸横遍野,按照那些侥幸逃脱的瓦剌骑兵描述,大明有天师!人人都会雷法!他们往城下扔天雷!】

第84章 平靖蒙古!攻灭南洋

朱棣顿时哭笑不得。

没想到一批手榴弹,竟然让这些蒙古人瞬间胆寒!甚至惶恐到认为是天师在施展雷法。

仅凭一千人,就能解了大同的困局,不得不说,这手榴弹的威力,还真厉害。

朱瞻壑这小子,是真猛啊。

【永乐十七年秋十月,瓦剌在大同雄关之下陈尸万余,其余人再不敢攻城,朝着北方逃窜,汉王世子朱瞻壑立下不世大功,这你心生嫉妒,甚至有些害怕,害怕这小子携不世之功,威胁你的地位,但也不免心中好奇,那从城头扔下去的,真的是雷法吗?】

【很快,你又听到一个消息,朱瞻壑带着这一千人,踩着踏雪宝马,一路缀在瓦剌首领脱欢背后,斩杀掉队的蒙古骑兵,脱欢无法忍受,当他得知后方只有千人之后,立刻对朱瞻壑发动了攻击!】

朱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每次瞻壑出场的时候,都是这么热血!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你心中无比欢喜,一千人对几万人,优势在脱欢啊,这该死的堂弟,不死也得死了!】

朱棣顿时恼怒。

你踏马还真是朕的好圣孙啊!堂弟在北方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你在这盼着他死?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要不是模拟器,朕还被你蒙在鼓里!

【可是脱欢失算了,这一千人,真的是天师!他们手持法器,一阵雷鸣般的响声之后,那些勇猛冲锋瓦剌勇士,尽皆落马!这一战,脱欢又损失万余!再也不能形成队列,直接四散而逃!】

朱棣心神俱骇!

法器?雷法?

不对,一定是瞻壑那小子又鼓捣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玩意儿!

按照模拟器上所言,应当是类似火铳一样的东西,但比火铳更先进,射的更远!射的更准!

说不定这时候他已经鼓捣出来了!

是时候压榨他一波了!

【你真的慌了,堂弟立下这样的不世之功,本身就是藩王世子,这下,你的地位真的危险了,说不定等他回来,你父亲的太子之位,就要改弦易辙了。】

【正当你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你这堂弟竟然单人单骑,朝着脱欢而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你顿时大喜,虽然蒙古骑兵四散而逃,但是脱欢作为瓦剌的首领,身边还是聚集了不少勇士,你觉得这傻子这么冲进去,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朱棣心中暗笑,圣孙啊圣孙,你是不知道这小子的武功有多可怕!

再加上那匹踏雪宝马,打击一群已经完全丧失意志蒙古骑兵,岂不是简简单单?

【可你又失算了,一日之后,你堂弟朱瞻壑骑着踏雪缓缓归来,身后绑缚着一个蒙古人,而这人,正是瓦剌首领,脱欢!】

朱棣惊了。

这小子这么勇猛?单人单骑就将这脱欢给抓了回来?

不能说离谱,只能说非常离谱!

朱棣突然想起上一次模拟的时候,在贺兰山北麓的阿拉善,这小子也是因为万军从中夺帅,才保住了那一万犁庭扫穴的骑兵。

要不是他,这辛苦几年,耗费无数钱粮的军队,就真的被老三那狗东西给葬送了。

【你真的慌了,生擒顺宁王脱欢这样的功绩,那简直就是泼天之功,有此功绩,太子一脉,还能压住汉王一脉吗?】

【没过多久,汉王世子还朝,你皇爷爷亲自出城相迎,搂着朱瞻壑大笑着说道:“大明有瞻壑,是大明之福!”】

【这句话展露的政治信号不言而喻,不少大臣已经倒戈,每天想法子进入汉王府的人,不知凡几!门槛都要被踩断了。你与你父亲忧心忡忡,但却并没有什么办法。】

【永乐十七年十二月末,汉王朱高煦还朝,你有些慌张,担心这位二叔不打算走了。】

【永乐十八年正月末,汉王朱高煦依旧未前往封地,皇爷爷也并未下令让其还于封国,群臣议论纷纷,有人揣测圣意,上密折建议立汉王为太子,皇爷爷并未呵斥,只是留中不发。】

朱棣心中暗叹,看样子,永乐十八年的时候,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让汉王当继承人,让朱瞻壑这小子成为圣孙。

【越来越多的人上折,你和父亲忧惧异常,尤其是你父亲,因为过度忧惧生了一场病,却再也无法好转,慢慢的,就成了山河日下的局面。】

【永乐十九年三月,你父亲,太子朱高炽薨,享年四十三岁,你极度悲伤。】

【永乐十九年五月,你皇爷爷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汉王朱瞻壑为太孙,同时,你也被封为端王,就藩山东乐安。】

朱棣看到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未来,但不得不说,这种未来很有意思。

北方的蒙古被打的狗叫,皇权的更迭也几乎没什么问题,现在就要借助朱瞻基的视角,看看这个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永乐二十四年七月,永乐大帝朱棣驾崩,享年六十七岁,你回京奔丧,看着二叔朱高煦坐在至尊之位上,心中有说不完的苦楚,曾几何时,你也离那个位置非常接近,但因为那该死的朱瞻壑,你再也没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了。】

【你看着那身为太子的朱瞻壑,穿着独属于太子的冕服,心生充满了艳羡。】

朱棣不止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死亡,第一次是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后面每次模拟,他的寿命就会多上一点,到这次的时候,已经比预计的多活两年了。

或许后来的每一次,老大,都会走在我前面。

【你很担心他们会杀掉你,斩草除根,但你失算了,你的二叔与堂弟,压根儿懒得搭理你,你安安心心的在乐安当你的富家翁。】

朱棣看着这一幕,在处理亲人的关系上,老二父子,明显比瞻壑做的更好。

【承德元年,你听闻太子朱瞻壑出河套,开始犁庭扫穴,你很嫉妒。】

【承德三年,太子朱瞻壑平靖蒙古,创立万世之功,你很嫉妒。】

【承德四年,太子朱瞻壑扫清交址,更是向南朝着澜沧王国、阿瑜陀耶王国,高棉帝国进发,凭借强大的火器,宣武四年末,四国灭,整个南洋,正式纳入大明王朝的版图,你无比嫉妒。】

第85章 杂交水稻!亩产一千二百斤

朱棣看的惊心动魄,这小子,也太强了吧。

老子现在还在为交址的事情焦头烂额,这才过了多少年,这小子不仅将交址整的服服帖帖,甚至连交址以南的所有王国帝国,全部纳入了大明王朝的版图。

自古以来,开疆拓土便是不世之功,仅此一项功绩,瞻壑这小子,就超越了无数帝王!

在他的手下,大明将变成一个怎样的大明?

【承德六年,宣武皇朱高煦禅位给太子朱瞻壑,年号宣武,登基之时,万国来朝!你也跟着一起前往北京城,当看到那坐在上首,高高在上如同谪仙一般的朱瞻壑,你心中犹如在滴血一般,这些功绩,明明应该是你的才对!】

朱棣心中徜徉,这小子终于当皇帝了。

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皇帝?

【宣武二年,宣武皇帝朱瞻壑攻下东察合台汗国,半个中亚,纳入了大明的统治之下,这样的文治武功,自古谁人能比?慢慢的,你不再嫉恨,因为换做是你,你做不到这一点。你那点攀比心,已经被朱瞻壑的攻击击的粉碎。】

【宣武三年,宣武皇帝朱瞻壑成功研制出新型杂交水稻,亩产八石!消息传出之后,大明人人称颂朱瞻壑为圣君!乃是圣人降世,造化万民的!你彻底服气了,加入了歌颂宣武皇帝功德队伍,写出了一首立意极佳的赞美诗。】

【搭配郑和从遥远的美洲大陆带回来的两种产量极高的食物,整个大明的人口,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朱棣紧紧握着拳头。

他不清楚什么是杂交水稻,但是亩产八石,那是几乎不可想象的事情!

以大明度量衡制,一石粮重约一百五十斤,而八石,就是一千二百斤!

要知道在明朝,而即便是上好的水浇田,亩产也不过两石余,也就是三百多斤!

这是足足提升了四倍产量啊!这是造化亿民的功德啊,仅凭这一项,他就是圣人。

而瞻基也悔悟了,变成了瞻壑那小子的拥趸,这个结局,比朱棣以前模拟的所有结局,都要更好。

这不就是他想看到的结局?

【宣武三年冬,你突发恶疾,暴毙而亡,享年三十九岁。】

朱棣顿住了。

这就……没了?

朱棣面色一凝,莫非是瞻壑出手,毒杀他?

但他很快就摇了摇头,以此刻朱瞻壑那小子的功绩,十个瞻基都没法威胁到他。

何况这么多年没有出手,为什么到这个时候突然出手?

所以瞻基,多半就是真的突发暴疾,然后死去。

这样就说明,圣孙真正的寿命,可能也只有三十六七岁。

想到这,朱棣脸色有些发黑,解缙说的旺三代,就是这样旺三代的吗?

老大走在朕前面,这就算了,连圣孙也都只活了三十七岁,这算什么狗屁旺三代?

【人生模拟器推演完毕,欢迎下次使用。】

冰冷的声音再度响起,打断了朱棣的思绪。

朱棣缓缓睁开眼睛,开始消化这次模拟经历的一切。

事实证明,选择老二做太子,让瞻壑做圣孙,是非常争取的选择,而且那小子才三十多岁,就已经平靖蒙古、干掉整个南洋,甚至连东察合台汗国,都被这小子干翻了吧?

而且不止是开疆拓土之功,这小子在民生方面,同样有不菲的成绩。

水稻朱棣见过,但亩产八石的水稻,朱棣没见过。

首节上一节60/1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