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是托孤重臣,如今先帝已死多年,而您的官位、爵位皆为外臣之最,又手握传国玉玺,只需在此事上稍作文章,您不是托孤重臣也是托孤重臣。”
贾诩看向姜战,言辞凿凿的说道。
这一刻,姜战懂了。
贾诩不是要让自己控制皇帝从而获得主动权,而是以皇帝为诱饵,吊尽天下诸侯,凡是掌握天子的诸侯都是叛逆。
至于托孤重臣之事,完全可以声称先帝驾崩之前曾将玉玺作为信物,并托孤于姜战。
就算诸侯们不信,天下人也会信,不然玉玺从何而来,难道是姜战自己雕刻出来的?
别闹了,这个时期的传国玉玺可还没有遗失,仍是那方自始皇帝手中传下的传国玉玺,所以玉玺做不得假。
“文和,我素闻汝二子颇有才学,如今河间郡尚无人治理。”
将心中的思绪压下,姜战开口对贾诩说道。
“属下替犬子多谢主公信任。”
贾诩知道,这个职位他必须接,所以也没有拒绝,反而当即拜倒谢恩。
他留下的烂摊子自然是需要他自己解决的,而他贾诩不可能下放到外地做官,所以只能由他儿子贾穆代劳。
河间郡经过这么一闹,各地世家必定会担惊受怕,一旦不加以安抚,各地世家纷纷暴乱,那么姜战也会很头痛。
而贾穆的上任则宣告着此次事件就此结束,不然的话就不是新官上任,而是大军继续清洗各地世家了。
果然,就在贾穆上任之后的半个月内,各地世家陆续命人携重礼前来邺城,算是变相表态他们的立场。
当然,这是后话了。
“主公,荀大人他们已经在府外等候久矣,您真不打算见见?”
贾诩起身后,笑着对姜战说道。
“他们来时,我听说郭嘉、戏忠以及荀攸都没有来,仅有荀等人来了。”
姜战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向堂外的典韦。
“没错,老郭他们的确没来。”
典韦点了点头,答道。
“从侧门出去,让郭嘉他们带着荀等人的去酒楼喝酒,就说这顿我请了。”
姜战思索片刻,这才对典韦吩咐道。
“啊,哦,喏!”
典韦有些懵,不过秉承着主公说的就是对的道理,从将军府的侧门离去。
“想来,荀大人等人定能明白主公用意的。”
坐在下首位的贾诩笑了笑,说道。
“你呀,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去?”
姜战笑着摇了摇头,打趣道。
“我就算了,老夫若是去,恐怕会被田大喷子给喷死,还是回去自己小酌一杯吧。”
闻言,贾诩连连摇头,当即行了一礼,也从侧门而去。
此计未成之前,姜战不打算与田丰、沮授等人相见。
他们是河北士族之人,姜战剿灭河间郡王连带着不少世家都被清洗。
而这其中便有一些与他们私交甚笃的世家,所以姜战此举颇有一种敲山震虎的感觉,不探明姜战的心思会让他们心中难安。
而姜战又不想寒了他们的心,只能以请客为由头,提醒他们此事与他们无关。
至于荀,如果姜战没有猜错的话,他此来不过是为了控制局面,担心田丰等人惹恼了姜战。
第 260 章 这姜子诩还是个忠厚人呐
果不其然,正如贾诩所料的那般,洛阳的传旨宦官手握一道痛斥姜战的圣旨而来。
圣旨不仅指责姜战擅杀王侯,同时还痛斥他不尊圣令拥兵自重,最后还命令他即刻让出冀州,返回并州上任。
将军府大堂
姜战、荀等众多官员皆在此地听读圣旨。
“将军,快些领旨吧。”
宣读完圣旨的宦官一脸堆笑着,生怕被姜战给砍了。
“末将接旨!”
姜战按照约定好的,将圣旨接下。
“既然将军已经接了圣旨,那...”
“等等!”
就在宦官战战兢兢的准备离去的时候,姜战冰冷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差点将他吓得尿了裤子。
他可记的,给姜战传旨的宦官可没有几个是脑袋还挂在脖子上回洛阳的。
砰
“将...将军,饶命啊,小的只是受命来传旨的,这圣旨可不是小的写的啊。”
小宦官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脑袋如捣蒜般的磕着,生怕慢一步脑袋和脖子就分了家。
“狗东西,你当本侯没接过圣旨不成,这封圣旨所盖的根本不是玉玺,说,是何人派你来污蔑本侯!”
姜战一把将其提在半空中,满是怒火的问道。
“啊?”
“奴婢不知啊,奴婢不知啊!”
宦官在空中蹬着腿,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
“哼!”
“来人呐,将陛下曾经下的圣旨取来!”
姜战一把将其摔在地上,对着荀说道。
“诺!”
荀应了一声,转身去取圣旨。
不多时便取来一道曾经刘宏所下的圣旨。
“狗东西,汝自己看,看看这上面的印章是否一样。”
姜战接过圣旨,将小宦官刚刚宣读的圣旨丢在他的面前,而刘宏曾下达的圣旨则是被他亲手摊开。
小宦官连忙捡起圣旨,又站起身子与姜战手中的略一对比,立马便发现了不同之处。
“这!”
“这,怎会如此?”
小宦官面露惊骇,不敢置信的喃喃道。
“主公,定是有人假传圣旨,欲图铲除您这位先帝的托孤重臣,从而掌控朝纲预谋不轨。”
这时,荀拱了拱手,语气严肃的说道。
“真是好大的胆子,究竟是何人竟敢伪造圣旨!”
闻言,姜战神情暴怒,怒喝道。
“主公,属下猜测,必是杨彪无疑,如今陛下年幼不懂朝政,杨彪弄权干政、霍乱朝纲,如今更是伪造圣旨假传圣意,欲图污蔑主公,如此行径与董贼何异!”
郭嘉冷冷的看了那一脸懵逼的宦官一眼,随即冷声说道。
“他杨彪好大的胆子!”
“陈琳,速去拟一封檄文,给我痛斥杨彪恶行,号召天下英雄攘除奸佞,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如此,才不负先帝所托!”
姜战怒声呵斥着,随即对着陈琳这个大作家吩咐道。
“属下遵命!”
陈琳抱了抱拳,转身朝着堂内而去。
他没有提笔泼墨,而是就在房内静静的坐了许久,这才从姜战的案前取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檄文。
而小宦官则是全程处于懵逼状态,大脑完全死机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什么托孤重臣,什么杨彪弄权干政、霍乱朝纲。
明明我是来下罪诏的,怎么反而成了有罪的一方了?
“汉室倾危,幸德先帝恩宠,不弃臣卑鄙,赐官授爵,龙恩浩荡,臣感恩德,驱除鞑虏,远征塞外,不复君臣之义,然先帝崩殂,终前鸿雁,托孤于臣,以玺为信,不可背也。
历董贼乱政之始,臣聚众讨贼,奈何实力卑微,只能驱其出东都,幸得义士相助,陛下无恙而东归,今无德杨氏,妄作三公,弄权干政,残害忠良,背恩忘义,假传圣旨,实为汉贼无疑。
今吾欲号召群雄,攘除奸邪,奔腾千里,渡水破关,剿国贼杨氏,肃清寰宇,还天下以清平,令陛下得以执政矣。”
这一份讨贼檄文发出,天下为之震动。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朝廷大权握在杨彪手中,但却还没人愿意道破,毕竟杨彪也曾以皇帝的名义封了不少诸侯的官职。
然而姜战这一纸檄文一出,许多诸侯都开始蠢蠢欲动,毕竟杨彪是个软柿子,他周边的诸侯们谁都可以轻松地拿捏他。
之前不愿意动他只是因为没有借口,而姜战这一纸檄文就是他们苦等久矣最好借口。
汝南平舆
自从击退吕布之后,袁术由于孙坚达成停战协议,开始着手对内发展,进行休养生息。
袁术正坐在大堂首位之上。
“没想到,这姜子诩还是个忠厚人呐。”
仔细看完檄文后,袁术不禁感慨道。
话落,堂内众人都傻了。
阎象:这人真能成事吗?
许攸:要不还是去找阿瞒吧。
审配:我看你才是忠厚人!
“尔等为何一言不发?”
良久,袁术见到麾下谋士们陷入沉默,不由满心疑惑的问道。
“主公,这姜战虽然言辞凿凿,但其目的已经昭然若揭,若老夫所料不差,此人已有进位之心。”
阎象无奈,只能给这个心思单纯主公解惑。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