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也心知,自己要想登临皇长孙之位,非但不可落井下石,反而要替他们求情,以彰显自己的胸怀!
于是,他连忙出列,脸上露出一个虚伪的笑容,言辞恳切:“皇爷爷,还请息怒!”
“孙儿以为,凉国公他们之所以顶撞于您,也是为了我大明计!”
“他们啊,只是受了蒙骗罢了,还请皇爷爷大发慈悲,饶过他们这一回!”
这话一出,博得了群臣的一致称赞。
尤其是黄子澄,连忙高声说道:“皇孙殿下言之有理,还请陛下三思啊!”
“是极是极,皇孙殿下宅心仁厚,体恤臣子,真乃大明之幸也!”
“臣亦谏言,请陛下宽恕凉国公他们的不敬之罪!”
见群臣都站在了自己这边,朱允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得意,不忘瞥了一眼蓝玉等淮西武将。
意思很简单,尔等淮西武将,还不快向本殿下低头?!
可面对朱允的橄榄枝,蓝玉心里满是不屑,淡淡道:“殿下的美意,臣心领了。”
“臣从未受过蒙蔽,一切皆是遵循本心!”
“臣冯胜亦是如此!”
“臣等一样!”
一下子,朱允脸都气绿了。
不识抬举!
这帮淮西武将,一个比一个不识抬举!
见皇孙殿下被驳了面子,御史王腊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冷笑道:“凉国公,证据确凿,事实胜于雄辩!”
“下官劝你还是接受现实的好!”
蓝玉面色瞬间转冷,流露出一抹杀机!
他的心里,已经开始琢磨着该怎么弄死这个混账了。
王腊还以为他被自己怼的无言以对了,面上不禁涌起了几分鄙夷。
果然是一帮粗鄙的武人啊。
呵呵,这就说不过本官了吧?
论口舌之利,这朝堂,是文官的天下!
看来,皇孙殿下的大事成了!
然而,正当他得意之时,一道身影忽然迈步出列,朗声道:“陛下!臣詹徽,愿以一死,证朱寿无罪!”
王腊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不敢置信的回头,看向了跪倒于地的詹徽,满面震惊!
群臣面面相觑!
堂堂吏部尚书,竟也要一脚陷入这趟浑水!
图啥啊?!
只见詹徽面色肃然,叩首道:“陛下,朱寿此人,为我大明立下过泼天之功!”
“他,乃我大明之福!以他之刚烈气节,绝不会通敌北元!”
“此事定是御史王腊构陷于他,其心可诛!”
说到这,他把头重重磕在地上:“还请陛下严查,还朱寿一个公道,还天下一个公道!”
“请陛下彻查!”
也就在这时,刘三吾也站了出来,声音高亢:“臣刘三吾,也愿以身家性命,证朱寿无罪!”
“还请陛下严查王腊!”
一个站在他旁边的老人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刘大学士,你何至于此啊?!”
刘三吾正色道:“为我大明之栋梁,为我大明之千秋,为我大明万世之基业!”
“纵死?”
“纵是百死,其犹不悔!”
见刘三吾神情真挚,不似作伪,老人面色剧烈的变幻。
刘三吾,乃是他的至交!
他虽不知道刘三吾为何如此舍命力保一个商贾,可他心知,这位老友看人的眼光极准!
刘三吾说朱寿无罪,那此人便绝不会通敌卖国!
那他方孝孺,又岂有坐视大明即将失去一位栋梁的道理?!
一念至此,他深吸了一口气,也跟着拜倒:“陛下,臣方孝孺,也力保朱寿无罪!”
看着这一幕,朱允瞬间难看极了。
刘三吾!
方孝孺!
你们乃是天下士子文人的领袖啊!
为什么?
为什么连你们也要力保朱寿!
他就这么值得你们宁可搭上性命,也要护他周全?!
本殿下恨啊!!!
这一刻,朱允在心底疯狂的咆哮,歇斯底里。
而随着刘三吾、方孝孺的表态,一些还在观望的大臣,终于站不住了。
一众门生故吏,轰然下跪!
力证朱寿清白的声音,不绝于耳!
说实话,朱元璋看戏看了这么久,也看的有点累了。
他低垂的眼眸,微微抬起,淡淡道:“既然这么多人为朱寿证明清白,看来,咱是得好好彻查一番了。”
“来人,将王腊拿下昭狱,严刑彻查!”
王腊顿时吓得一大跳,忙道:“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臣之所说,字字发自肺腑,绝无半点虚言!”
说完,不由求救一般看向了朱允,希望皇孙殿下可以替自己美言几句。
朱允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正要硬着头皮上前求情,一旁的周德兴却忽然拉住他的袖袍,低声道:“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
“一个不知情的棋子罢了,死就死了!”
“放心,臣还有后手!”
朱允听罢,瞬间冷静了下来。
江夏侯说的对!
为免于惹火烧身,他顿时眼观鼻、口观心,摆出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样子。
王腊见求救无果,赶紧说道:“还请陛下明鉴,臣真的冤枉,求您开恩啊!”
朱元璋似笑非笑:“你去昭狱走一圈,咱就知道你是不是冤枉了!”
话音一落,两个殿前亲军立即上前。
王腊绝望了!
可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道大喊:“父皇,万万不可!”
第七十五章 朱标!朱标
话音刚落,一个面色苍白、身姿消瘦的中年男子,便疾步走入奉天殿。
满朝文武面色大震!
所有人忙不迭跪倒于地,高声道:“臣等叩见太子殿下!”
朱元璋脸上也是一片震惊!
他连忙下了龙椅,迎上前去,疼惜道:“标儿,咱不是让你好好在东宫养病么,咋还来奉天殿了呢?”
来人,正是朱标!
朱标,乃是巍巍大明,当之无愧的储君!
诸王臣服,文武死忠!
“咳咳……”
此时,朱标重重咳嗽了两声,气喘如斗。
他的背痈越来越重了,这段时日,一直呆在东宫里养病。
可今日,江夏侯的儿子周骥找到了他,说在早朝之上,群臣正争辩于一桩通敌大案,引得父皇大发雷霆。
他心知父皇一旦发火,极有可能会因此诛杀一大批人,这才连忙赶来了奉天殿。
而事情也正如他所料,刚走到殿门,便见着父皇要把一位御史拿下昭狱。
昭狱啊!
别说一个文臣,便是武将进去了,以锦衣卫的严刑手段,十之七八就是死路一条!
这十几年来,郭恒案、胡惟庸案,父皇杀了太多的臣子!
他实在是不忍看到父皇再起杀孽了!
于是,他连忙平稳住心气,忍不住忧虑地问:“父皇,敢问王御史犯了何罪,您竟要将他打入昭狱?”
事关皇长孙,没等朱元璋反应过来,蓝玉便冒着大不韪,向朱标解释起了一切。
“回太子殿下,王腊弹劾于我大明献粮有功的商贾朱寿,通敌卖国!”
“陛下明察秋毫,觉得此案尚有疑点,这才把王腊打入昭狱问审!”
朱标听罢,一下愣了。
不对劲!
这事,怎么跟周骥说的南辕北辙啊?
他顿时转头看向了王腊,问道:“你弹劾了朱寿通敌卖国?”
王腊还以为朱标是在替自己周旋,便仿佛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地道:“回太子殿下,朱寿犯下的滔天之罪,铁证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