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八般武艺还没给他们用呢!”
“正因如此,动不动就砍九族的脑袋,省事是省事,可一点也不懂废物利用之理啊!”
“你们想想,等这帮罪囚种出了土豆,充为国粮,岂不是还可省了一笔收粮的银子?”
“毕竟,辽东苦寒,挖个地窖,便可把土豆存放而不易坏了呐!”
废物利用?
对于这个名词,朱标几人对视一眼,可谓是满脸的懵。
可朱标听完之后,思索了几下,便琢磨透了意思,忍不住笑眯眯地道:“不错不错,寿儿高见!”
“不过……”
“辽东地广,尚待开荒!”
“寿儿!”
“这就不是爹说你了,收拾人的办法还是不够狠啊!”
“叫这帮混账开荒,立屯田卫所归立卫所,可朝廷大可叫他们开垦完一地,再去开荒另一地嘛!”
“百姓接手他们开垦好的黑土地,省时省力之余,转头来年丰收,纵是上缴赋税,家中也可有更多的余粮过活啊!”
“大明之政,百姓吃饱穿暖才是重中之重!”
“罪囚栽树,百姓乘凉,方为上策也!”
朱寿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呀!”
“孩儿都没想到这点啊!”
说到这,他忙是竖起大拇指,很是服气地道:“老爹,若论坑人,还是你心黑!”
闻言,一旁的徐增寿撇了撇嘴,心里破口大骂。
呸!
老朱你也有脸说这话?
你们老朱家上下,没一个是好东西!
可他这么想,嘴上却不放一个屁,转头问道:“老朱,这办法好是好,可问题是……”
“万一这办法过于缺德,以至于朝野上下相恶于帝王,史书之上,反而来个暴虐之君的名头咋办?”
“毕竟,著史书之权,在那帮狗娘养的文官手上,压根不在帝王之手啊!”
对于他的担忧,朱寿一点也不急,笑眯眯地道:“小公爷,这你就不懂文官之心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你若不晓得文官之心,往后上了朝堂,还怎么跟文官斗法啊?”
“本少爷虽不好为人师,可今个就教教小公爷,怎么对症下药!”
徐增寿一下来了兴趣,忙不迭地道:“哦?”
“老朱!”
“你倒是跟俺细细说说呢?”
朱寿也不卖关子,摇头晃脑地道:“有句话说得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官,尤其是大宋之后的文官,对于名声这玩意,看得比自己性命、九族还重!”
“不管是贪官,还是清流,还是忠臣、直臣,谁都口口声声说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对吧?”
徐增寿重重点了点头,下意识地道:“对!”
“可这跟送去辽东种土豆,有何干系呢?”
“干系大了!”
朱寿翻了个白眼,说道:“小公爷,你想想,文官不是把忠君为民的口号挂嘴边吗?”
“倘若是你,犯了诛九族的大罪,皇帝施恩,让你去种土豆,可你偏满嘴怨言……”
“可问题来了,种土豆、为国为民存粮,是不是利国利民?是不是为了家国天下?”
“你凭啥有怨言?若有怨言,又是什么意思?”
“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还是压根就没想过为这个天下殚精竭虑而施仁政,为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闻言,徐增寿眉头紧皱,讷讷地道:“这么说来,要是发了牢骚,俺就成了祸国贼?”
朱寿微微颔首,咧嘴一笑,说道:“对!小公爷,孺子可教也!”
“若是认了这个说法,那就是背离了自己的立身之本!”
“也正因如此,一旦推行此政,他们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认了,他们还可以道德自居,天天哭着喊着说自己忠臣,不认,他们就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文官最善于道德绑架了,而本少爷这一招,就是反过来道德绑架文官!”
“把他们的命根子抓住了,还怕他们作乱?”
“还怕他们敢在史书上肆意诬蔑帝王之名?”
一番话说完,徐增寿登时惊呆了!
不是吧?
老朱这套路,岂不是就是以敌之矛,破敌之盾?
老朱这缺德货登基之后,不出十年,文官集团还不得破大防?
俺服了!
转念一想,他脸上顿时露出一副敬佩至极之色,叹服道:“老朱,你这满肚子的馊主意,一个比一个厉害啊!”
“俺悟了、悟了啊!”
“俺看这办法没毛病!”
至于此时的朱标,则是面色连连变幻。
要是孤没记错的话,黄子澄那帮狗东西,也敢琢磨兵谏之事了吧?
以老爷子的尿性,多半还是挨个诛九族……
不成、不成啊!
朝廷当废物利用也!
老爷子多杀一人,辽东就少一个人去开荒、种土豆呐!
他一拍脑门,故作露出惊讶之色,连忙招了招手,吩咐道:“老方!”
“差点忘了,咱的宝贝鱼竿没收回来呢!”
“你去咱常钓鱼的水塘一趟,把鱼竿赶紧拿回来,咱就指望这玩意钓大鱼呢!”
说罢,忙不迭地挤眉弄眼。
见朱标摆出的这个样子,管家老方一下懵逼了。
卧槽!
不是吧?
少爷又要被薅羊毛了?!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允震惊,贫僧亲自兵谏皇爷爷立储?
此时此刻,管家老方整个人都惊呆了。
不是吧?
少爷又要被太子、甚至是陛下薅羊毛了?
啊这……
也太惨了吧?
该说不说,打从太子殿下决定养老之后,缺德之心,不亚于少爷啊!
可心里这么想,他嘴上却不敢多放一个屁,忙不迭地拱手,点头哈腰地道:“是,小老爷!”
“老奴这就去办!”
朱标重重点了点头之余,也忽然想到了什么,不忘吩咐道:“哦对了!”
“拿回了咱的鱼竿,别忘了去应天府一趟,叫老爷子和咱的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赶紧把家产变卖了!”
“再过半月,咱们可就跑去北平快活了!”
“老奴遵命!”
说罢,管家老方不敢怠慢,迈步出了府门之后,火速入宫。
此时的朱元璋,正于谨身殿批阅奏疏,一见他来,顿时眉头紧皱地问:“老方?”
“你咋来了?”
管家老方迈步上前,恭谨地道:“皇爷,太子殿下命老奴,给您送治罪臣子的新办法来了!”
“少爷说往后罪至诛族之臣子、官宦,可全押去辽东种土豆……”
说着,便把刚才在府上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之后,瞬间愣住了。
啥玩意?
全送去辽东种土豆?
分而治之?
罪囚栽树,百姓乘凉?
道德绑架文官?
这办法,缺德归缺德,可有点意思啊!
转念一想,他便凝眸盯着老方,缓缓说道:“咱问你,可全是雄英想出来的损招?”
老方重重点了点头,说道:“回皇爷,一切尽是少爷所思所想,少爷还说了,要把这办法,献于后世之君!”
“皇爷您看……”
可话还没说完,朱元璋脸色瞬间黑了,气的一拍御案,骂骂咧咧地道:“献老四?”
“咱献他个姥姥!”
“用不着永乐了,咱洪武一朝,就用这个办法来整顿吏治了!”
“洪武大移民,乃国之重事!”
“耽搁不得,也耽搁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