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心里反复组织了一下语言,直到确信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会给朱寿带来麻烦之后,才如实说道:“回陛下,臣女不敢贪功!”
“这十条对策,乃是一个名叫朱寿的商贾想出,臣女只不过是代他呈于陛下罢了!”
话一出口,满殿皆惊!
朱允面上掠过一抹痛恨!
黄子澄也是一脸阴沉,恨的几乎要把满口大牙咬碎了。
此时的师徒二人,心中都有同一个念头。
该死啊!
怎么又是朱寿这个家伙?
这厮简直是阴魂不散,时时刻刻来恶心人!
而朱元璋则是心里充满惊喜,原来竟是咱的大孙子!
这孩子绝了!
又是以工代赈,又是精钢法的,如今又搞出了治疫十疏……
简直胸有经天纬地之才!
难道是上天有灵,让这孩子开了窍,帮咱开创出一个煌煌大明盛世不成?!
他心里激动不已,可面上却始终如常,嘴角勾起一抹自豪的笑容,明知故问了一句话。
“朱寿?”
“就是那个献粮于朝廷,还搞出了白盐的那个好孩子?”
“回陛下,正是此人!”
徐妙锦恭谨一拜,说道:“朱寿他乃是一介商贾之身,却心忧国事,不忍见万千灾民死于瘟疫,故此向臣女献此良策……“
她这一番话,把朱寿的形象无限拔高了。
毕竟,要是真把朱寿的无耻嘴脸如实告知陛下,恐怕会惹来陛下对他的不喜。
朱元璋笑得酣畅,忽然没头没脑问了一句:“大侄女,你跟那孩子很熟?”
对于这个问题,徐妙锦感到一头雾水,下意识道:“回陛下,有过一面之缘,他……”
说着,搜肠刮肚了半晌,才想出一个形容:“他人还不错。”
“陛下,敢问此治疫十疏,可不可行?”
朱元璋断言道:“此乃谋国之策!”
“咱这就通传六部,照着此策治理瘟疫!”
“朱寿这娃子,好,很好!立下了悬壶济世之泼天大功!”
这话一出,朱允心里又气又委屈!
怎么就谋国了?
自己的计策,皇爷爷全都驳掉,可朱寿的计策,皇爷爷竟想也不想,就要施行天下?
气煞本殿下也!
黄子澄和齐泰对视一眼,连忙叩首于地,高声道:“臣等恭喜陛下,喜得朱寿这一治世良才!我大明社稷有福了!”
唰!
朱允不敢置信的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位老师。
你们没病吧?
朱寿,可是本殿下的肉中刺、眼中钉!
你们为了迎合皇爷爷,居然要称赞朱寿那个混账的功劳?
是要背叛本殿下不成?!
可这时,只听黄子澄抬起头来,缓缓道:“陛下,臣以为这治疫十疏,可救万千灾民于倒悬,尤其是这第一条,更可彰显皇恩!”
“陛下您日理万机、忙于国事,臣谏言,由皇孙朱允殿下代您走访灾民,稳定其心!”
齐泰也高声道:“陛下,臣附议!”
说罢,两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朱允,意味不言而喻。
朱允这才反应过来,心知误会了两位老师。
他尴尬之余,也连忙跪地:“皇爷爷,孙儿愿为我朱家子孙表率,亲自与灾民同吃同住,以此彰显皇爷爷您的隆恩!”
朱元璋把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里更是失望。
孙子这点小心思,他早就看透了。
出谋划策不行,轮到收割民心之时,却急不可待的跳出来了?
“传旨!”
朱允面色大喜!
哈哈哈,皇爷爷这是要同意了呀!
可接下来,却听朱元璋冷声吩咐道:“稳定灾民之心一事,由徐妙锦替咱办了!”
“文武百官,朱家子孙,一律不得插手!”
朱允感觉自己脸都被打肿了,忙道:“皇爷爷……”
朱元璋一下转身,死死盯着这个不成器的孙子,眼神如老龙噬人。
“滚!”
第六十三章 蓝玉懵了,咱的外甥孙还会练兵?
一个滚字,声震雷霆。
朱允被骂的面色一下涨红,吓得直肝颤。
此时的徐妙锦,也是一脸的懵。
这事不对啊!
自己之所以入宫,就是来献个策罢了。
陛下咋还让我去稳定民心呢?
这是朱家子孙该干的事啊!
她施了个万福,忙不迭地道:“陛下,万万不可!臣女斗胆,请您收回成命!”
“臣女乃一介女流,岂可担此大任?”
“而且,这也不合规矩……”
话没说完,朱元璋挥了挥书,和煦地笑道:“大侄女,你爹徐达,跟咱是过命的老兄弟!”
“朱徐两家,本就是一体,你来替咱稳定灾民的民心,也是一样!”
“好了,莫要推辞了!”
见陛下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徐妙锦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躬身道:“臣女遵旨!”
圣旨一出,朱允垂头丧气。
好好的功劳,竟被别人,尤其还是一个女子给抢走了……
黄子澄和齐泰对视一眼,脸上也露出一副死了亲娘的表情。
皇孙殿下,错失了收割民心的良机啊!
这时,朱元璋冷淡的目光看向了众人,道:“行了,咱还要批奏疏,都退下吧!”
“遵旨!”
朱允失魂落魄的带着两位老师,走出了谨身殿。
徐妙锦拿了圣旨,也盈盈下拜告退。
待众人都走了,朱元璋坐在御案上,忽然没头没脑问了一句:“蒋,你说,这世上真有一下开窍,见识冠盖天下之人?”
蒋思索了半晌,才小心的赔笑道:“皇爷,纵观史书,历朝历代,绝无此等神人,可我大明福泽甚隆,天降圣孙!”
“古往今来,唯皇长孙一人尔!”
被如此夸赞孙子,朱元璋心里很是受用,哈哈大笑:“吾家大孙,能文能武,亦能安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是时候,该给寿儿那孩子找个婆娘了……”
蒋心中一震!
他蓦然之间,回想起了刚才陛下对待徐妙锦的柔和态度。
难道说……
陛下中意的皇长孙妃,是徐家的女娃?
……
朱寿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被便宜爷爷安排明白了。
不出两日,廖家兄弟就带了一帮汉子回了府上。
朱寿来到院中,一眼便见几十号带着腰刀的青壮,规规矩矩的站在院子里,浑身气势惊人。
见少爷来了,廖家兄弟连忙大喝一声,道:“赶紧,都给咱向少爷行礼!”
众人面色肃然,对朱寿施了一礼,朗声叫道:“见过少爷!”
一声大喊,声震屋瓦。
朱寿看着一个个如铁打一般的汉子,满意极了:“廖大廖二,这都是你们的老兄弟?看起来不错嘛!”
廖家兄弟憨直笑道:“是的少爷,这些人都出身军伍,没一个是怂包!”
朱寿点了点头,大手一挥道:“行,那这些人本少爷全要了!”
“至于月钱,每人一月三两银子吧!”
廖家兄弟一下愣了:“少爷,您还打算给他们银子?”
“不然呢?”
朱寿看向了众人,笑道:“诸位放心,给本少爷当护卫,银子不会少了你们的,往后这月钱,还会涨!”
一众青壮顿时激动了!
他们过来,给少爷效命之余,只是简单的想吃口饱饭。
至于银子,那是想也不敢想的美事。
可怎么也没想到,少爷居然要给月钱,还是足足三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