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卧大门四开,管家老方迈步进来,后头跟着一个豆蔻年华的小丫头,一看就是婢女。
一见他醒了,婢女登时拿过一个热毛巾到了床塌前。
“少爷,奴婢伺候您洗漱穿衣!”
朱寿长吁短叹。
一睁眼,就要装疯卖傻。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正想着,管家老方赶紧上前,点头哈腰道:“少爷,早膳已备下了,您要不要用过膳了再睡?”
“噢,早膳好啊,吃了,延年益寿呢。”
“来啊,快扶本少爷起来。”
朱寿借坡下驴,翻身而起,在婢女的伺候下更衣。
刚进正厅,孙老大夫也随之而来,笑呵呵的行了一礼,道:“少爷,按府上的惯例,老夫给你把脉来了!”
一见到这老家伙,朱寿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顿时把筷子一拍,冷道:“把脉?把什么脉?你这老东西,想害本少爷不成?”
张大夫一点也不恼,反而捋着胡须,感慨道:“不把了,不用把了,少爷这病,算是大好了!”
朱寿一翻白眼,指着大门,蹦出一个字:“滚!”
张大夫老脸堆笑,更是高兴了,夸赞道:“哎呀,少爷这个滚字,真是气势如龙,骂的小人心里真舒坦呐!”
“老夫告辞,告辞了。”
说罢,面上挂满了喜色,脚步轻快的扬长而去。
朱寿劫后余生,不禁长松了一口气。
本少爷可是一个要干大事的人,岂能再被银针扎了后脑?
万一扎傻了咋办?
可随着吃下一口饭菜,他刚赶走大夫而畅快下来的心情,顿时又不好了。
“老方!老方!”
“老奴在呢,少爷有何吩咐?”
“去,带人把府里的厨子给本少爷狠狠揍一顿,这菜居然是苦的!”
老方啊了一声,下意识地道:“少爷,菜都是带点苦味的啊,咱府上可是用的上好的青盐呢,不然还会更苦。”
朱寿一拍脑门,大意了啊!
他这才记起,现在的大明,吃的多是带有杂质的海盐,
吃起来,免不了带有一种苦味涩味。
若是自己改良一番……
想到这,他立即召来几个下人,教了他们矿盐的提炼之法。
提炼的办法还是很简单的,矿盐捣碎,制成卤水,再过滤、提纯、烧干便可制出白盐。
可听了之后,下人们却是面面相觑。
“少爷,您这个法子,我等从未见过啊,能成吗?”
“就按本少爷说的做,哪来这么多屁话?今日就要搞出来,不然本少爷连饭都吃不上了!”
“是,少爷。”
朱寿一发火,下人们顿时不敢再质疑了。
他这才满意点了头,又对老方嘱咐道:“老方,此法不准外泄,可懂?”
老方杀气腾腾地道:“少爷放心,谁敢吐露半个字,老奴砸断他腿!”
“老方,那个谁谁谁来着,把卖地的银子送来了吗?”
“回少爷,已经送来了。”
“既然银子到了,那待会你跟杨账房进应天府一趟,替本少爷办件事。”
老方连忙躬身,道:“请少爷吩咐。”
朱寿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大手一挥,道:“把卖地来的那十万两银子,统统买了粮食!”
啥?
买粮食?
还是十万两银子,全买?
少爷疯了?
老方眼睛一下瞪大,急忙道:“少爷,不能买啊,都传闻今年乃是大丰之年,咱们这时候大肆屯粮,会把家业赔光的呀!”
朱寿呵斥道:“你懂个什么,本少爷屯粮,是要用来干大事的!”
说着,心中无奈之余,生怕这帮混账过多纠缠,便故作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一句话,就镇住了府里上上下下。
“再敢嗦,本少爷打断你三条腿!”
老方一听,瞬间屈服了。
他跟杨账房拿了银票,不情不愿地进了应天府。
十万两银子,将应天府市面上的粮食,全部一扫而空。
京师震动了!
是哪个败家子,买光了粮食?
今年可是大丰之年,新一茬的粮食也马上要秋收了,粮价将会一降再降。
此时屯粮,脑子莫不是被驴踢了?
也正在这时,朱元璋带着蓝玉和冯胜,赶到了朱寿住的府宅。
站在门外,他冷冷吩咐道:“记住,等进了门,不管你们两个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准大惊小怪。”
“否则,咱砍了你们的脑袋!”
蓝玉两人听完这话,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陛下,到底是要带他们见谁,竟不惜下了此等谕旨……
“是,陛下。”
朱元璋眼神冷漠:“嗯?”
蓝玉两人急忙改口:“是,老爷!”
朱元璋这才满意点了头,率先迈步进了宅院。
跨进门槛,一眼便见着朱寿正招呼着下人们,把一袋袋粮食搬进府中的后院。
朱元璋一愣,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府里啥时候有这么多粮食了?
正要开口询问,朱寿一转头便看见了他,顿时笑了:“爷爷……啊不对,老头子,你回来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一声,道:“是啊大孙,爷爷来看你了!”
身后的蓝玉和冯胜,瞬间吓的一蹦三尺高。
啥?
他竟管陛下叫爷爷?!
第六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
堂堂两位当朝国公,一下傻眼了。
尤其是蓝玉一脸的懵,下意识低声地问:“他……他管陛下叫啥?”
冯胜眼睛发直,呆呆地道:“似乎……叫了声爷爷?”
“陛下还应了?”
“应了。”
两人四目相对,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浓浓的惊骇!
好家伙!
怪不得进门之前,陛下不准他们大惊小怪!
原来,陛下竟在宫外有个孙子!
他还管陛下叫老头子?
这可是大不敬啊……
而这个时候,朱寿也看见了两人,忍不住问道:“老头子,这两位是?”
朱元璋面色如常,笑呵呵地道:“这两个是爷爷的护院,忠心耿耿,跟着爷爷很多年了。”
说完,一指后院:“寿儿,这些粮食哪来的?”
“拿银子买的啊。”
朱元璋听了一愣,接着脸上竟涌起了激动!
老朱家的祖坟,这是冒青烟了啊!
咱的大孙,出息了!
看看,都不把银子用在青楼了,竟是买了粮,干了点人儿事!
可很快,他便意识了一个问题。
不对!
咱明明记得,府上的存银所剩无几了呀!
“寿儿,你又是哪来这么多的银子?”
朱寿眨了眨眼睛,一本正经地道:“卖地啊。”
朱元璋丝毫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宽慰的笑了,道:“看来,咱大孙的病是真好转了啊!”
说到这,余光一瞥,却见一旁的管家老方哭丧着脸,一副大祸临头的样子。
他心里顿时一咯噔,忙问:“寿儿,你说的卖地……”
“到底是卖了多少亩?”
朱寿笑嘻嘻地道:“全卖了呀。”
朱元璋一下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