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你的意思是……”
“万一宝钞失信于万民,定酿成通货膨胀之危?”
咦?
夏原吉夏老抠,不愧是永乐一朝的重臣啊!
脑子这么快就转过来了?
朱寿心头感慨之余,也是重重点了点头,肃然地道:“开国之时,宝钞流通于天下,印一百两,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一百两!”
“可如今,洪武二十四年了!”
“这么多年下来,户部发行的宝钞面额,越来越大,其价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京师还好,可要是偏远之地,以宝钞购买粮食等民生之物,是不是要比现银多掏不少?”
一旁的黄观,连忙接过了话茬,讷讷地道:“义父,别说偏远之地了,孩儿出身的江西,十两现银买的粮食,以宝钞而买,得掏十一两!”
“难道,这就是宝钞之贬值?”
“对!”
朱寿微微颔首,满脸感慨地道:“要知道,这才开国多少年啊?”
“现在都这样了,百年之后呢?”
“倘若朝廷坐视不理,宝钞失信于万民,搁谁谁不弃用这玩意呐?”
“真到了这个地步,宝钞就是一张废纸,退出天下流通,如劝农书一般,成了开腚之物!”
出于专业不对口,管家老方毫不迟疑,下意识地道:“少爷,既然如此,朝廷废了宝钞不就完了?”
“这样一来,也不至于您说的通货膨胀了啊!”
没想到,朱寿听完之后,满脸玩味地道:“谁说……”
“唯有宝钞贬值,金银不可贬?”
一下子,众人如听到天方夜谭一般,满脸的不信邪。
啥?
金银还可贬值?
心里刚心里这个念头,见众人不信,朱寿立马斩钉截铁地道:“一旦通货膨胀,不光金银贬值,市面上的等价之物太多,也会随之贬值!”
“这天底下,有一物名为钻石,一颗价万两!”
“海外诸国,成婚皆以拥有钻石为荣!”
“可宇内钻石之矿,多之如牛毛,非稀有之物,偏偏绝不大肆流通于天下,是以用来收割百姓兜里的银子!”
“要是广而流传,一颗岂不是价一两银子,成了大白菜?”
“以此为鉴,一两黄金可换四两白银,可随着银子多了,两三百年之后,还不得十几两白银换一两金子?”
“你们说,这意味着啥?”
夏原吉眼眸闪烁了几下,立马瞠目结舌地道:“义父,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之下……”
“两三百年后的一千万两白银,不过是洪武年间的一百万两银子?”
朱寿微微颔首,笑呵呵地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朝廷要是看不到宝钞之弊,其祸远胜于兵灾人祸!”
“今日之宝钞,到了两百年之后,形同虚设,将官俸禄犒赏,皆如镜中水月。军心民心,俱为之丧!”
“银子尚且如此,粮食呢?”
“一旦粮食也遭到通货膨胀,天下生民定反朝廷!”
“别的不说,一个馒头要价五十两银子之时,你的造反之声,比谁都叫得欢!”
闻言,众人一下惊呆了!
卧槽!
少爷说的言之有理啊!
一个馒头要价五十两……
不造反干啥?!
转念一想,出于忠君忠国之心,夏原吉忙不迭的拱手问道:“义父!”
“万物皆有利弊!”
“您的本事大,孩儿斗胆,敢问可有延缓通货膨胀之法?”
朱寿笑了一下,说道:“这不就巧了?”
“为父心里正好有一个办法!”
夏原吉面色大震!
他想也不想,竟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面色肃然地行礼:“还望义父教我!”
下一刻,朱寿也不卖关子,很干脆的从嘴里蹦出一句话。
“改制宝钞!”
第三百五十章 天下万国为蛊,兴我大明
随着朱寿的话音一落,众人全都懵了。
改制宝钞?
管家老方感到满头雾水之余,忍不住开口问道:“少爷,宝钞既害民不浅,朝廷下旨废除不就完了?”
“何至于改制?”
朱寿立马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你这个缺德带冒烟的老家伙,懂个甚啊?”
“开国之初,朝廷之所以推行宝钞流通天下,乃是元廷败走草原之时,卷走了无数金银!”
“一旦废除宝钞,上哪搞那么多的金银,维衡天下?”
“还有,本少爷不是说了,银子代表的乃是朝廷之威!”
“现在才洪武二十四年,朝廷胆敢朝令夕改、废除宝钞,纵不至于天下大乱,却少不得要失信于万民,进而国运消减,毁我大明万年之基业!”
“晓得了吗?”
迎面被骂个狗血淋头,老方也不生气,反而竖起了大拇指,满脸堆笑的惊叹道:“呀!”
“听完少爷的这一番真知灼见,老奴悟了、悟了啊!”
“少爷大才,老奴佩服!”
“不过……”
“敢问少爷,既不可废除宝钞,这玩意又该如何改制呢?”
说罢,竟是连忙掏出笔墨,随时准备抄录在案。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陛下!
少爷又有好东西可以白嫖了!
老奴得赶紧记下来,偷偷献于您呐!
而在他挥笔之余,黄观、夏原吉一干人等,则是齐齐侧目而望,全都露出一副洗耳恭听之状。
见众人目光投射过来,朱寿也不含糊,摇头晃脑地道:“要想改制宝钞,当行内外之政!”
“咱们来说内政吧!”
“其一,杜绝假钞,增防伪之效!”
话音刚落,众人顿时面面相觑,懵逼地问:“防伪?”
朱寿重重点了点头,说道:“对!”
“宝钞之信,当以银为本,再以朝廷之威当招牌,发行与国库金银相房数量的宝钞,用于流通天下!”
“可户部刊印的宝钞,手法并不算太高明,以至于常有匠人造假,坑害万民!”
“这假钞多了,远大于国库金银,可不就要贬值了?”
“正因如此,朝廷要严查天下、灭了假钞之源,再以高明的防伪手段,刊印新的宝钞!”
闻言,夏原吉皱了皱眉,沉吟了几下,才缓缓说道:“义父,这不太对吧?”
“刊印新的宝钞流通于市面,再算上老一批的宝钞,还不是远大于国库之金银?”
“这样一来,还是要贬值的啊!”
朱寿一点也不急,笑眯眯地道:“原吉好见识!”
“这就涉及第二个改制办法了!”
出于求知若渴,夏原吉忙不迭地问道:“啥办法?”
朱寿微微凝眸,振声说道:“回收!”
“朝廷可以赋税、罚银、借贷等诸多手段,叫旧制宝钞回拢国库,齐齐捣毁!”
“至于新制宝钞,则以俸禄、军饷等手段,发行出去,一来一回,新制宝钞岂不是流通起来了?”
“当天下生民习惯于宝钞之后,那金银也就自然而然流向国库,变相的为宝钞之稳固,添砖加瓦!”
随着他的一番话说完,众人瞬间愣住了。
乖乖!
宝钞还可以这么玩?
尤其是管家老方,手上忙个不停、疯狂抄录于册之余,也是连忙问道:“少爷,老奴还有一事不懂啊!”
“说!”
“纵是朝廷发行新制宝钞,可大明王师自海外诸国迎回来的无数金银,这该咋办?”
“金银多了,可市面上的米粮诸物日渐减少,岂不是还是要出大事?”
一下子,众人也随之反应过来了。
对啊!
一旦失衡,岂不是物价暴跌?
出于一直赔钱之下,谁还干买卖?
再说,商贾一心逐利,立马纷纷关门囤货,等着物价回暖捞差价,岂不是大赚一笔?
到头来,苦的还是百姓啊!
此时,朱寿一眼看出众人的疑惑,也不卖关子,笑呵呵地道:“这还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