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老人的身影,充满了落寞,孤寂。
以乞丐之身,再开华夏之正统,万苦不足道!
闻言,朱标面色一痛,迈步上前,连忙劝慰道:“爹,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莫要太过操劳了!”
“身子要紧啊!”
朱元璋摆了摆手,笑道:“有雄英的太极拳,咱少说还有一二十年可活,死不了!”
“咱啊,还要亲眼看着重孙子长大呢!”
“毕竟,雄英这娃子八字缺德也就够了,万一重孙子也随了这兔崽子……”
“咱们老朱家,家门不幸呐!”
朱标顿时眼前一亮,赶紧说道:“爹,正所谓,未雨绸缪!”
“不如,咱这就回去抽雄英一顿,叫他长长记性,省得他教坏了后代之子嗣?”
朱元璋脸色一黑,顺势踹了过去,骂道:“混账!”
“你敢动雄英一根手指头,咱把你和老四吊起来抽八遍!”
“屁话少说,赶紧回宫!”
说罢,拎着朱标上了马车,一路回宫。
刚来到谨身殿,兵部尚书秦达奉旨前来,在此等候多时了。
一见到父子二人,他立马迈步上前,拱手行礼:“臣叩见陛下、叩见太子殿下!”
“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朱元璋收敛心绪,坐于御案,淡淡道:“倭国,藏银山而不朝贡,万不敬我大明!”
“朕欲督造三百宝船,挥师入海灭倭国!”
“秦达!”
“你乃兵部尚书,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
银山?
一下子,秦达眼珠子都红了。
呀!
这么说来,大明的国库要丰盈了?
好事啊!
可很快,他便皱紧了眉头,拱手道:“陛下,灭了倭国虽好,出征却要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以马和出征之船队为例,一艘宝船,造价七千两百余两!”
“若配辎重、火炮、粮草,足足上万两!”
“三百宝船,光是督造之银,合折三百多万两,若再计入民夫之饷银等等,少说五六百万两呐!”
“这……”
朱元璋大手一挥,淡淡道:“咱的内帑出这笔银子!”
不料,秦达摇了摇头,忍不住说:“陛下,非臣不敬,我大明要兴水利、通运河,光是这一项,定耗去无数银子!”
“再说,出征大漠、平定安南,钱粮不计,大捷之后的抚恤、封赏,这又是一笔银子啊!”
“万一中间出了岔子,耽搁宝船督造是小,损我大明天朝之威,可就不妙了呐!”
“臣以为,不如督造一艘宝船……”
“等钱粮上来了,再行督造也不迟!”
一下子,朱元璋听得头都大了。
银子、银子,还是银子!
于洪武一朝,行天下大治,何其难也!
难道,倭国死活灭不得了?
心里刚升起这个念头,一个太监迈着小碎步入殿,恭谨地道:“皇爷,商税司主事联同户部尚书赵勉求见!”
赵勉?
商税司?
难道说……
朱元璋心头一跳,连忙道:“快,叫进来!”
“遵旨!”
须臾之后,两人迈步走入谨身殿,恭敬行礼之后,便无比激动地道:“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万贺!”
“商税司,收上税来了!”
“陛下,你猜……”
话刚开口,朱元璋急的挥手打断了话头,骂骂咧咧地道:“猜你娘个屁!”
“少嗦!”
“快说,到底收上来多少税银?!”
倒是一旁的兵部尚书秦达,摇了摇头,毫不在意。
开征商税罢了!
这玩意,能有几个银子啊?
也配上达天听?
可也就在这时,赵勉也不再卖关子,激动地道:“陛下,一个月,才一个月啊!”
“京师诸商,共计收上来五百万两商税之银!”
“我大明不穷了呐!”
话音刚落,秦达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瞬间傻眼了!
卧槽!
疯了吧?
五百万两?!
第二百七十二章 督造三百宝船,马和入马六甲
这一刻,堂堂兵部尚书秦达,整个人都傻了。
开征商税罢了,竟足足收上来五百万两?
京师诸商,家产这么丰的吗?
此时,朱元璋也是吓了一大跳,倒吸了口冷气,连忙激动地问:“赵勉!”
“一月之期,当真收上来五百万两银子?!”
赵勉一脸笃定,断然说道:“陛下,臣纵死不敢欺君啊!”
“五百万银子!”
“陛下,疏通南北运河之银,朝廷再也不用愁了呐!”
说罢,心里尤自震惊极了。
打死也没想到,商贾的兜里,竟有这么多的银子!
士农工商!
身为户部尚书,他一直以为大明的税收之本,在农不在商!
可随着这么一大笔商税之银收缴入库,完全颠覆了他的固有认知!
转念一想,他便忙不迭的拱手行礼,问道:“敢问陛下,是哪位大臣想出的收税妙法?”
“臣引以为天人!”
“此人若不入户部为官,实乃大明之撼啊!”
“臣举荐,当为户部侍郎,十年之后,可为尚书大位!”
可听完之后,朱元璋的脸色顿时一黑,骂道:“咋,你要咱的孙子,当区区一个户部侍郎?”
“信不信咱立马罢了你的官?”
啥?
陛下的孙子?
赵勉顿时吓了一大跳,赶紧说道:“臣不敢、不敢!”
“原来,是淮王殿下为陛下分忧啊!”
“难怪淮王殿下奉陛下谕旨,亲掌商税司!”
“淮王殿下大孝,臣为陛下万贺!”
不料,朱元璋摇了摇头,似笑非笑地道:“谁说,开商税之策,是允那娃子想出的了?”
闻言,赵勉瞬间愣住了。
不是淮王朱允,还有谁?
难道,是皇孙朱允?
不、不对!
朱允入皇觉寺为僧、无权议政也就罢了,就他那个废物德行,纵是给十个脑子,怕是也想不出来吧?
正想着,朱元璋淡淡开口,吩咐道:“行了,既收缴五百万两银子,解了燃眉之急,全都送入兵部用以督造宝船吧!”
“秦达!”
“这回,还哭不哭穷了?”
秦达回过神来,忙不迭的拱手,激动的浑身直哆嗦,道:“陛下,您对兵部太好了呐!”
“不哭、不哭了!”
“臣立军令状,往后住在港口上了,三百宝船一日不入海,臣一日不回府!”
“臣这就回兵部商讨挥师灭倭之事!”
说罢,作势欲走。
可此时,赵勉顿时不干了,忙拦住了他,又抬眸看向了朱元璋,忍不住问:“陛下,容臣大不敬,敢问为啥要督造三百宝船?”
“疏通南北运河,户部也是要银子的啊!”
“五百万两银子,岂可全都便宜了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