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第20节

朱元璋着实是个说干就干的行动派。

在朱雄英说了科举制的种种好处之后。

朱元璋的一双眼睛是越听越大,嘴巴也是渐渐张开忘了合上。

最后,还是一旁的老太监实在是看不过去,轻咳了一声提醒了老朱,朱元璋这才恢复常态。

“嗯,咱孙儿说得太有道理了!去,把礼部尚书给朕叫过来。”

老太监惊了,他没想到皇帝真的想要恢复科举。

这种大事,不应该先和群臣商议一下吗?

但就算是他,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立马领命下去了。

朱雄英也没想到朱元璋的决定做的这么快。

但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他不记得历史上明初的科举是什么时候恢复的,自己这样,也算是为科举制度尽了一份力吧?

爷孙俩等了一会儿。

礼部尚书是没等来,倒是等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传完话的老太监走了进来,躬身向朱元璋禀报道:

“陛下,魏国公徐达请见。”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倒是很意外,他合上手中奏折,道:

“天德?”

“请他进来吧。”

朱雄英见此,对朱元璋拱手道:“徐爷爷似乎有事和爷爷商议,孙儿就先退下了。”

“不必,”朱元璋对他摆了摆手道,“你徐爷爷不是外人,和咱说话也不一定就是公务,你不用走,就在这听着便是。”

不一会儿。

徐达走了进来,对朱元璋行礼道:

“臣徐达,参见陛下。”

接着。

徐达注意到了坐在一边的朱雄英,也准备行礼,但被朱元璋拦住了。

“行了天德,雄英是你晚辈,你是他徐爷爷,这种私下的场合没必要给他行礼。”

朱雄英也是十分机灵地站了起来,对徐达拱手鞠躬道:

“雄英给徐爷爷请安了。”

徐达笑呵呵地点了点头,朱元璋连忙指着一旁的椅子笑道:

“你身上有伤,快坐吧……咱记得你不是刚从北平回来养伤的吗?这儿也没外人,你找咱啥事啊?”

第23章 男人之间的告别

徐达坐下的时候,身体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就像是背部抽筋了一样。

但他毕竟是武将出身,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姿势。

这点细节没能逃过朱雄英的双眼。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徐达的背部似乎有什么很严重的伤。

朱元璋似乎也发现了这点,但他没有挑明,那朱雄英就更没必要出口相问了。

徐达尴尬地笑了笑,对着朱元璋说道:

“老咯,最近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本来还以为自己还可以北伐几次,没想到背上害了这么个玩意,真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只能趴着。”

朱元璋面露忧色,道:“不是让太医院给你诊治了吗?太医们怎么说?”

徐达摆了摆手,道:

“太医也没法子啊,说了一大堆咱听不懂的话,什么外感风湿火毒,内脏积热,气血凝滞什么的……说多了咱都快会背了。”

“然后就是列了个单子,说了一大堆不让咱吃的东西,好家伙,那单子基本上把咱喜欢吃的东西都列了个遍,实在是折磨人。”

朱元璋笑道:“那你就别吃啊,不贪吃能死啊?等好了再吃。”

“好了?好了也不能吃!”

一说到这个徐达就有点气鼓鼓的,一脸不爽道:

“那太医们说了,好了之后为了防止复发,还是不能吃,咱这辈子就算是跟好吃的东西无缘了……这人活着还有啥意思?”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你啊,能活久一点就知足吧,咱都多大岁数了,少吃点东西又怎么了?”

“说吧,你忽然进宫找咱肯定有事,别遮遮掩掩的了,有事直说。”

要说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朱元璋可太懂徐达了。

徐达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臣今日来此,是想向陛下讨要一个恩典的。”

“什么恩典?朕能给的都给你了,还能赏啥啊,”朱元璋有些不理解道,“难道你想封王?”

一听这话,徐达连忙摆手道:

“陛下,你可别开这样的玩笑啊,老臣我担当不起。”

朱元璋笑了:

“你敢要朕就敢给,有啥担当不起的?”

“老实说,到底要什么赏赐,别吞吞吐吐的。”

徐达犹豫了一会儿,然后道:

“臣……想去北平。”

朱元璋愣住了。

“你去那干啥?”

“你不刚从北平回来吗?”

徐达叹了口气,道:

“是啊,但前线战事繁杂多变,臣若不在,恐怕边疆不得安宁。”

“去年,元将乃儿不花兵犯永平,臣虽将其击退,但遗憾的是没能擒住此贼……此事一直都是臣心中一患,不能将其根除,实在是寝食难安。”

“臣去了北平,可镇守边疆,帅令无阻,就算元兵再犯,也可保我大明边塞百姓安宁。”

说到这里,徐达面露笑容,继续道:

“二来,我也想我大女儿了,上次驻守北平,身份是军中元帅,没有时间探亲什么的……着实是个憾事。”

“这次回去,臣准备好好和女儿叙叙旧,还有看看咱的外孙们……”

听徐达这么说,朱元璋可就来劲了。

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

“是啊,咱也好长时间没见到老四了,他这去北平就藩好几年了吧。”

“你去了之后,帮咱也看看朱棣那小子,有兵事多教教他,咱还指望他能帮咱,帮他大哥和侄儿镇守边疆呢!”

“还有高炽他们,是咱孙子也是你外孙,你有啥本事也都教教他们,可不能藏私啊!你那带兵打仗的本事,带到棺材里也没用是不?”

徐达哈哈笑道:

“你倒机灵,我女儿是你朱家的,外孙也是你朱家的……到了最后就剩下一身本领,你也要咱教给你朱家,咱咋觉得咱徐家上辈子欠了你们朱家的呢?”

对于这个发小,朱元璋是完全不在乎他的“言语冒犯”的。

两人之间的情谊可谓是超越了君臣、超越了朋友,已经是异父异母的兄弟了。

况且。

他老朱家的确是占了不少徐家的便宜。

徐达要说就说呗。

说说而已,又不会少几块肉。

朱元璋和徐达两人说着笑着,过一会儿竟然都沉默了。

朱雄英只是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这两位建立大明王朝的传奇人物,此时都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无论他们有多大的成就,无论他们有多么惊才绝绝,最终都逃脱不了人类的生老病死。

有些话,是不用说出口的。

这一回徐达要去北平,估计也是想好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这一点,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伙计,是来向自己告别的。

但朱元璋毕竟是帝王。

他没有面露不舍,只是笑着,沉默着。

徐达也是十分有默契地微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像是在一同回忆,那往昔的峥嵘岁月。

少年意气时,心怀天下,敢作敢为。

风华正茂时,四面楚歌,险中求胜。

沉稳壮年时,一扫北廷,再创华夏。

如今。

已是垂垂暮老。

男人之间的告别,没有依依不舍,没有哀痛挽留。

只有相互的敬重,和理解。

“那,老臣就谢陛下的恩典了。”

“陛下该忙国事,老臣就先行告退了。”

徐达起身,对朱元璋长长一拜。

这一拜。

首节上一节20/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