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正靠在凉椅上闭目养神呢,看到自己孙儿这样,忙问道:
“咋了乖孙,你不是说要出去逛逛玩一玩的吗?”
“怎么又回来了?”
“谁惹你不开心了吗?”
朱雄英坐在了另一把椅子上,无奈道:
“爷爷,府门口有很多人围在那里,说是要为民请命。”
“孙儿看这府门都被人堵住了,也就懒得出去了。”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朱元璋有些疑惑,转头问跟着朱雄英的李牧年道:
“到底怎么回事?”
李牧年拱手回道:
“回陛下,刚刚殿下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外面有很多嘈杂的声音,打听之后才知道,是一帮文人士子围在门口,说是要见陛下。”
“看守府邸的官兵自然不可能放他们进来,而且他们无官无职,都是一些普通百姓,所以也就没有来向陛下通报了。”
朱元璋一听,当即道:
“既然有百姓要为民请命,咱自然是要听听看他们说什么的。”
“去,让他们选出一个代表来,咱倒要看看他们要上报的是什么事情。”
过了一会儿。
一个看起来很是穷酸的书生跟着李牧年走了进来。
一见到朱元璋,他立马就跪在了地上,高呼:
“草民吴衡,拜见陛下!”
朱元璋打量了来者一眼,开口道:
“起来吧。”
“跟咱说说……你们这么多人围在门口,是为什么?”
吴衡慢慢站了起来,拱手道:
“回陛下,草民等是为了江南士子……不,是为了天下士子请命!”
“恳请陛下重开科举,让天下士子一展抱负的机会!”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听到民间的书生对自己说这种话。
顿时来了兴趣。
他坐起身子,道:
“继续说。”
吴衡又躬身道:
“陛下,我等出身寒门,朝中无亲朋好友,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施展自身才能。”
“还望陛下能够体恤我等寒门士子,恩泽天下,重开科举。”
“使我等上可报效国家,下可安黎民百姓……不负平生所学!”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听完吴衡说的话。
笑道:
“你胆子还挺大。”
谁知。
吴衡听朱元璋这么说。
不但不怕。
反而还继续拱手道:
“陛下,草民今日到此所为的就是面圣,将压在心中十数载的话吐露而出。”
“作为天下士子的代表,草民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陛下就算动怒,也请将怒气发泄在草民一人身上,府外的人都是无辜的。”
看着这人义正言辞的模样。
朱雄英总觉得这人让自己不太舒服。
但他并没有说出口,只是在一旁安静地观看着。
在吴衡回朱元璋话的同时。
朱雄英还抽空闭上眼睛,用系统扫描了一下面前这人。
发现这人在扫描界面,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蓝点。
“蓝色气运啊……”
“那就不值得我为他推演了。”
于是。
朱雄英也不再管,只是在一旁自顾自地吃着果干。
朱元璋倒是没看出这人有什么问题,开口道:
“咱说你胆子大,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你能为天下士子请命,就算说话不合规矩,咱也不会怪你。”
“至于科举……”
“咱会考虑的。”
听朱元璋这么说,吴衡的喜悦溢于言表:
“多谢陛下!”
“那草民……就此告退。”
这话,引得朱元璋微微皱眉。
皇帝叫你来问话,没有皇帝的准许,竟然自己告退……
这人也太不懂规矩了。
不过。
朱元璋没想和他一般见识。
既然是出身寒门,不懂这些规矩也是正常的。
不知者不罪嘛。
老朱摆了摆手,道:
“李牧年,带他出去吧。”
李牧年拱手道:
“是,陛下!”
两人离开之后。
朱元璋转身看向朱雄英,问道:
“乖孙。”
“咱看你刚刚一言不发……在想什么呢?”
朱雄英放下了手中的果干,笑道:
“爷爷,孙儿有一事不解。”
朱元璋问道:
“何事?”
朱雄英慢慢说道:
“这个吴衡,口口声声说他在朝中没有关系,出身于寒门。”
“但府门口守着的扬州卫官兵,似乎都很给他面子啊?”
“昨夜,有个百姓想要靠近府门找机会告御状,都被扬州卫的官兵给及时赶走了。”
“今日这人带着那么一大帮文人闹事,扬州卫竟然不管?”
“就让他们这么简单地堵在门口?”
“难道真的不怕惊动圣驾?”
经过朱雄英这么一提醒。
朱元璋立即也意识到了其中的蹊跷。
皱眉道:
“你的意思……这人在门口闹事,和扬州卫脱不了干系?”
朱雄英摇头道:
“孙儿也不知晓。”
“可能……需要好好查一查扬州卫里面的关系才行。”
朱元璋眯起眼睛,他最恨别人算计自己了。
就算重开科举,是他早就想好要做的事情,也绝不能因此被人糊弄!
虽然不知道那个吴衡到底有何目的……
但老朱觉得,此事绝非表面上请求重开科举这么简单……必须安排人深查一番!
第122章 数不胜数的产业
傍晚。
一老一少身着便装,从一个小门悄悄地离开了府宅。
这二人正是朱元璋与朱雄英。
他们身后,还跟着何礼与李牧年。
出了宅子,来到了一条小河边。
朱雄英长长地松了口气,道:
“终于出来了。”
“在里面待一整天了,都憋死了。”
朱元璋呵呵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