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6节

  如今略微收拾,倒是显露出好相貌来。

  虽然衣着简朴,面白,斯文秀气,英俊中带着一丝阴柔,堪称漂亮。

  只是眼神中带着一丝戾气,让一般人不敢接近。

  不过看向秦邵时倒有几分温和。

  他坐在凳子上,也是微坐一侧,神情有些绷紧。

  秦邵用余光打量,才发觉他下衣一侧开线撕裂,他一直紧绷站一侧,估计是掩盖尴尬。

  想他刚从牢狱中出来不久,无家身上更无银两,吃食也是因为加入民壮混个温饱,日子艰难是自然。

  “我观你功夫不错,不知师从何人?”

  秦邵为避免他尴尬,尽量缓和气氛。

  “我早些年在外游荡,遇得一流浪老道,他有些功夫,就跟他学了一些拳脚功夫。”

  “都头,我在县衙听说兴王奖励一众保城有功者,还举办庆功宴,县令、主薄等人都去了,衙役那边李天琦作为民壮勇士去了,明明是都头当时一马当先……”

  王寅脸上愤愤不平。

  秦邵略微惊异,但很快神情淡然下来。

  听说那李天琦在州衙有关系,那人来头还不小,这李天琦虽只是衙役,平时鲁廉献见到都会给两分薄面。

  虽然那李天琦这次并未上城墙,只是在后方支援,有方向在那里,功劳自然……

  只是评功人数应该没有限定,只有李天琦一人前去,看来鲁廉献并未为自己说话。

  想想也是,如果自己也去,同时民壮都头,自己了解李天琦都做了什么,那不是打他之脸。

  听小三子说县衙衙役小兵只有10两银子奖励,就是小首领一般只有15两。

  那鲁廉献让鲁主薄送来30两,估计也有安抚之意。

  毕竟自己身无根基,一外地儿郎刚刚安家这安陆州,即使有一些功绩,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自古官场复杂堪比战场,小小衙门更是如此。

  自己如今也就一身力气功夫,不说在这县衙,就是州衙,在那些人眼里也就是个武夫。

  大明重文轻武,他一白丁,功夫再好,也只是别人一打手护卫而已,左右不过也就爪牙。

  与其如此,还不如用钱置些田地,收租做个小地主的稳当自在。

  想到这里,顿觉豁然开朗,先前那样艰难逃难已经度过,如今的日子还有何可惧!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恨无田少根基。

  跟王寅聊了些许,已近午时,韩瑾蓉已烧好饭。

  秦邵留王寅吃饭,王寅有些迟疑,但还是留了下来。

  刚开始有些拘谨,少顷,便大快朵颐起来。

  饭毕,秦邵又让韩瑾蓉将一些的一些衣服送王寅几套换洗,他看出来了那小子估计就那一套衣服,还不定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都头,有一套换洗就行,我……我不讲究!恁多衣物,也……也无处放置。”

  王寅有些惊慌。

  “王大哥在城中破庙居住,那里跟露天一样,确实没处放东西。”

  小三子没心没肺地笑道。

  “你为何住在破庙?不住县衙公差宿舍?”

  秦邵惊异地问道。

第53章 有人抢功,有人拱火

  王寅脸色有些难堪。

  只说衙署宿舍人多人杂,他不喜吵闹,不喜住在那里。

  城中破庙虽然破旧,倒是安静。

  秦邵眉头皱了下。

  那城中破庙甚是脏乱破败,这安陆州是兴王的属地,兴王喜道,整个湖广对道教也是相当推崇。

  道观香火旺盛,甚至繁华,寺庙冷落,早已无人,逐渐成为残砖乱瓦。

  秦邵已经看出王寅有所隐瞒,这人虽然戾气有些重,但为人处世倒是利落,且知恩图报,定是有难言之隐。

  只他不愿意说,他也不好相问。

  只叮嘱小三子平时多看顾王寅,有什么需要,多给予帮助。

  秦邵留家养病之时,已经在鲁廉献那边告假一月。

  这会儿纵然身体痊愈,因有了想找别的生计的心思,并未到县衙,只是找了那许牙婆询问土地买卖问题。

  “秦公子真真是个聪明人,您在衙门得县令青睐,应该知道最新消息,那响马盗已经被彭都督他们全部歼灭。”

  “一众被抓贼寇已经被押往上京,听说要除以极刑,还有那农民军也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到川地,已成败家之犬,以后将是太平盛世!”

  “不瞒秦公子,州衙那些官员已经开始让家人购买田地,先前战乱,田地荒芜不少,不少人家贱卖土地无人要,这会儿价格还不曾上升,公子这会儿买地,价格是最最合适不过,过些日子这价格定要上升!”

  秦邵有些愕然,这许牙婆竟然了解这么多信息,自己也是根据前世猜测太平之日将临。

  不过随即也明白,这许牙婆能做牙婆自然也有消息来源,不然如何能在在安陆州为达官贵人服务。

  “多些大娘指点,我们新安家安陆州,无甚营生,只能想着置办些田地好免衣食短缺,但各地土地价格各异,不知咱们安陆地田地价格几何?”

  秦邵很想知道此处田地的价格。

  “秦公子,你也知道咱们湖广是富庶子弟,湖广熟天下足,我们这里的田地价格自然比一些地方稍微贵些,虽然咱们这里是县地,不比上京等大城市,前几年的好田水田价格15两一亩,好旱田12两一亩。”

  “如今因为贼寇战乱,好水田降至9两,旱田7两,一些薄田3到5两,单看你要什么田地,看过之后才好商量具体价格!”

  了解了具体价格,又跟许牙婆约定看田时间,秦邵随归往家中。

  行至半路,遇到衙门中一快班都头田五,田五跟秦邵也就点头之交,平时并不亲近。

  见到秦邵很是热情。

  秦邵讶异这人为何突然对自己那么热情,要知道自己当初去了县衙,虽然传言是鲁县令照顾,这田五仗着是本地人,对秦邵并不热情。

  此时又为哪番?

  谈了几句,秦邵才得知,这人原来很是嫉妒那李天琦被推举为京山衙役护城勇士,深觉不平。

  “秦都头,这次护城,大家伙都是明眼人,冲在前头,营救鲁县令,到城墙督战的都是您,那李天琦胆小如鼠,根本未曾上得城墙,竟然抢夺你功,真是太恬不知耻!”

  田五义愤填膺地说道。

  仿佛非要为秦邵鸣不平。

  秦邵只是笑笑,这货是来拱火的了!

  早就闻这田五跟那李天琦不对付,双方在县衙发生过好几次龌龊。

  他自己心不平,不敢跟那李天琦杠,这是要拱自己出头呢!

  “感谢田都头美赞!不瞒想说,我虽然名为都头,其实也就是临时到县衙帮忙,田都头如果注意,应当知道秦某未曾着衙役服侍。”

  “我当初进县衙,鲁大人说的就是安陆城有难,需要各方义士帮忙,且我虽新来安陆,也是安陆州一份子,定当效力。”

  “我虽然喜武,但家父活着之时是读书人,一直希望吾能读书考取功名,严令禁止我从武,安陆安定下来,我定还要读书。”

  “京山护城勇士自然应当从衙役中挑选,不过众衙役中我最欣赏就是田都头,那夜你带领一众弟兄坚守城门,殚精竭力,兄弟们都看在眼中!”

  “这次表彰人中竟然没有田都头,秦某相当讶异,如果田都头愿意向上封申诉,秦某虽人微言轻,也会为田都头证明您在城门处所尽之力!”

  拱火,谁不会呢?

  这田五听说也有些许关系,自身对功名也很是看中。

  “秦兄原来是读书人,我说怎么跟我不尽相同!是田某唐突了!我只是不忿那李天琦没做什么事却抢得功劳,兴王公正严明之人,不行我就申告到王爷那边,让给做主,倒是不将那李天琦拉下马,也剥得一层皮!”

  田五一听说秦邵是读书人,估计以后是要念书的,跟自己不走一路,且读书人向老比他们这人人地位高,他又是个不识字的,早先那些嫉妒之心早就烟消云散。

  “田都头英勇,能鸣不平之事,秦邵甚是佩服,虽不能帮田都头,但如果有上封来调查,我们大家伙定是要实话实说的。总不能让龟缩之人抢了头功,天理何在?”

  秦邵又拱一火。

  田五本就对那行李的都头抢功嫉妒又恼火,秦邵如是说,正契合他心思。

  瞬间将秦邵引为知己,一番你侬我侬表情表义聊了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后,田五随即大踏步离开。

  秦邵翻了个白眼,这小小县衙真是:

  水浅王八多,到处是大哥!

  他不关心那田五以后如何折腾,只是同田五无意谈到王寅之时,田五告知的消息让秦邵很是镇愕。

  田五提起王寅,莫过于夸赞秦邵有眼光,将了王寅从牢里放出来,这次护城很是勇猛,比李天琦那厮要强多了之类。

  然后顺口详细讲了王寅如何会被流放到京山之事。

  秦邵当初挑人看案宗的时候,只知道王寅打死了富家子,以为是年少轻狂,发生斗殴,失手打死人,不想却受那样欺辱。

  想想任何一个直男,受那样欺辱,不说打死那人,大卸18块犹不解恨!

  再想想那王寅眼神中时常流露的绝望和阴冷,一切也都解释得通了!

  “爷!”

  小山子远远地朝这边跑来,脸上带着兴奋。

  秦邵出去那么长时间还未归家,韩瑾蓉不放心,让他来接。

  “爷!王大哥在河中抓了几条大鱼,姑娘晚上要做酸菜鱼吃!”

  小山子还未到秦邵跟前,已经兴奋地大喊道。

第54章 家里银两可充足?

  安陆州之所以成为很多人想投靠的之地。

  说到底除了所谓的兴王和官员能保城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里是富庶之地。

  安陆江河资源丰富,纵然这里两年是大旱之年,但因为紧挨河流湖泊,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这里水稻一年两季熟,河里还有些鱼虾等水产品,日子再艰难不至于饿死。

  先前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千里无鸡鸣状况,说到底还是因为北地的灾民和贼寇大量涌入。

  如今进入夏季,江河里鱼虾渐多,不少会去河里寻摸些水产品。

  王寅带来的鱼果然大,一条条肥嘟嘟的,还有小半桶泥鳅,这些都是好东西。

  虽然安陆之地是鱼米之乡,但这年头说实话鱼类吃食并不算上等吃食,不比前世,水产品特别海产品,除了海带,大多比牛羊肉还贵。

  说到底是这年头油盐太金贵,加上缺少去除鱼虾类的调料,很多人不适应鱼虾的腥味。

首节上一节4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