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20节

第471章 闹剧

  “孩子说自己是高邮人,跟着老爹到了这京城,说是参加什么考试的,他也说不清楚,但说是他老爹能治病,我怀疑是参加医科考试,孩子调皮,路经集市的时候跟他老爹走散了,他现在也不记得什么集市,一直到处乱逛,饿了就乞讨些吃的,今日估计看那糕点香甜,忍不住去拿,被店家给抓住了!”

  王寅回禀道。

  “对了!爷,这孩子身无分文,他刚开始背着一小包袱,后来太饿,里面的东西都被当掉换吃的了,就有基本书和册子,书后来也卖掉了,剩下手抄小册子没人要,他拿着,说是他爹写的,我看这里面的内容写的有些不是太好,担心这人有问题,毕竟他是参加医科考试的,万一混在其中……”

  王寅递过来一个手抄的小册子。

  秦邵拿过那小册子,展开,里面写的倒不是古诗,而是一些散曲。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秦邵读了这曲子,越读怎么越觉得熟悉。

  突然他拍了下脑袋,想起来了,这首散曲好像在上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过。

  至于作者他怎么也想不起来。

  看了下,下面的署名:王磐,西楼

  还两个人的名字?

  秦邵觉得不是很熟悉,元曲明话本,元代的曲子比较出名,明代更流行话本。

  元曲三.大家之外的曲作家,秦邵还真有些不太了解。

  至于王磐,西楼更是不曾听说。

  那孩子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说是叫什么王磐,他父亲倒是有不少朋友称呼他为西楼。

  这样算起来,这首曲子的作者果然是这孩子的父亲,西楼应该是号或者字之类的,是同一个人。

  王寅和审问的人都读书不多,应该也不是太了解。

  王寅能看出这首曲子内容不好已经进步不少,这些年,王寅在他的建议下开始看书学习,虽然跟那些饱读诗书的人不能比,但是比普通不读书民众好太多。

  这首曲子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民众的痛恨情绪。

  秦邵记得当年老师们将这首散曲总结的意思就是这个。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确实够直白的,这位老兄看来也是个忧国忧民,有些微愤世嫉俗的主儿。

  再往后翻,很多都是类似之类的诗词,显然这都是那王磐所做。

  《南吕一枝花.久雪》

  乱飘来燕塞边……遮蔽了锦重重禁阙宫阶……把一个正直的韩退之拥住在蓝关,将一个忠节的苏子卿埋藏在北海,把一个廉洁的袁邵公饿倒在书斋。哀哉,苦哉!长安贫者愁无奈。猛惊猜,忒奇怪。这的是天上飞来的冷祸胎,遍地下生灾。

  这语言确实够尖刻犀利的,不过确实是有些才的!

  下面则是一些记录药材的文字,有不少竟然都是些关于野菜的记载,洋洋洒洒占了好几大本。

  这人虽然在文学方面有些才华,主业倒是跟医学相关,懂得不少医理。

  秦邵合上那册子放在了一边。

  “这人应该是从南方过来参加良医局考试的,你让人去良医局那边调一下看是否有高邮人王磐的资料,也许能找到此人!”

  秦邵提醒王寅。

  “知道了爷!不过这人的文字似乎……我们要不要……”

  “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也就是个有些愤世嫉俗的读书人,应该还是有些才能的,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不用太刻意,免得吓到他!”

  秦邵笑道。

  “是!”

  ……

  过了两日,王寅果然在良医局查到了王磐的资料,了解到这人果然是江苏高邮人。

  他算是读书人,但屡试不第,因为祖上从医,家里还有些薄田,日子倒是还算可以。

  只是到了王磐这一代,多年科考无果,他本懂医学,还能识字,如果在当地找个差事也不难,只是他人不善交际逢迎,又不擅于经营,日子逐渐窘迫起来。

  特别是王磐妻子去世后,他带着孩子,日子更是艰难。

  如今京城良医局招考各地良医,只要有经.验,考试医理能通过,有一个月实习期,能通过,就会被聘任良医局的医生,待遇十分丰厚。

  且就是实习期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另外,如果考试过关,即使不能被录取,也会被京城一些私人医官招募走!

  毕竟官方招聘很是严格,能通过考试的就是凤毛麟角!

  王磐科举多次无果,已经放弃,想着自己还有些医学知识,且他在高邮没少为穷苦百姓免费看病,他自己也汇总了不少药材知识。

  早些年灾荒年间,他还是写了一本《野菜新编》的书籍,书籍中记录了上百种野菜,有能食用还能做药材的,还有不少是带有毒性的,目的就是引导穷苦人认识各种野菜,以免食了有毒野菜伤了性命。

  那王磐则是在第一轮就名列前茅被录取,只是他好像丢了孩子,也没去报道,一直在京城到处找孩子,挺可怜的!

  “人找到了吗?”

  秦邵问王寅。

  “听人说在西城那边,已经让人去找了,估计明天就会有消息。”

  王寅回禀道。

  “嗯,找到了跟良医局那边说一下,还录取他,给他一个月试用期,是驴子是马总要溜出来看看!我看他写那个野菜书籍不错,说不定还真有两把刷子。”

  “是!”

  有能力怀才不遇的人总是容易愤世嫉俗,虽然他那些新诗中也有不少批判当朝的,秦邵倒是觉得没什么,这种人只要真正有才,能合理运用,也许说不定还真能排上用场。

  更何况此人在历史上还有些名气。

  另外,系统那些医学研究的结果总需要有人来实践,良医局还是需要大量有能力敢于实验实践的人才。

  社会国.家发展靠什么?

  当然是人才!

  秦邵现在才感觉,他现在要做很多事情,所缺的就是人才。

  ……

  过了几日,安永贞成亲。

  安永贞果然另类,有些前世新新青年的架势。

  秦邵觉得这安永贞如果要放在前世,那估计就是带着老婆旅游结婚,不管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酒席的主。

  他只是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邀请认识的关系比较近的朋友一起吃喝。

  这个年代的酒席也分两次。

  第一次是新婚前夜的酒席,这次来的基本都是比较亲近的人,算是庆祝其单身前最后一个夜晚。

  秦邵也跟着过去了,不过他只是在里间的包间喝了几杯就离开了。

  因为庆祝单身前夜,按照情况吃饱喝足,一群朋友该架着安永贞去万香楼等场所逍遥,美其名曰,单身最后一日的疯狂。

  秦邵前世的时候,他们那边其实也有这样的风俗,想不到几千年前的人竟然也是一样的风俗,换汤不换药。

  因为自己的身份在这,秦邵知道他在这里大家定然玩得不痛快。

  这就好比公司聚会,大老板在这里,很多人吃不好也玩不好。

  所以,秦邵喝了几杯就离开了。

  王寅要陪他一块回去,秦邵阻止了。

  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成家了,连安永贞这棵老铁树也要开花了,王寅还没个苗头,他希望王寅能留下来多参与参与这种,也好有个成家的准备。

  “陛下!”

  王寅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跟着回去。

  “回去吧!我跟护卫一块回去就行,鲁浣,带他一块过去!”

  秦邵朝一侧的鲁浣说道。

  鲁浣就是鲁廉献的大儿子,秦邵名义上的大舅子。

  前几日刚好从老家过来。

  来了京城后,同在安陆州生活的这帮人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彼此互相往来。

  鲁廉献跟安永贞也形成了交际圈。

  不过他的年纪比安永贞他们大些,就派自己的大儿子参加安永贞的这次宴席,其实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融入圈子,彼此有个照应。

  更重要的是,今日有同僚邀请他到一个有趣的场所游玩,说如今京城有了一个新的娱乐项目,很是刺.激,邀请他去观赏。

  鲁浣个子不高,长得粗粗壮壮的,相比较有些滑头的鲁廉献倒是显出几分憨厚来。

  “陛……陛下……”

  他迟疑着走过来,朝秦邵弯身行礼。

  秦邵只是摆摆手,招呼他回去。

  林桐和王也从一侧过来,送秦邵离开。

  “陛下,您放心,这次定然让王寅玩个痛快,破了童身!”

  林桐哈哈大笑道。

  秦邵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离开,身后很快传出呼呼通通交手的声音。

  显然林桐和王寅又交上而来手。

首节上一节420/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