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穆栩说要接林黛玉去自家,就是故意说给王夫人和王熙凤听的。
前世看红楼梦时,他就对面慈心狠的王夫人厌恶非常,可以说林黛玉最后落得泪尽而亡,她才是最大黑手。
不管是贾府踩林捧薛,还是最后的金玉奇缘,都是这妇人一手弄出来的。
至于说王熙凤,她是个聪明人,又是明面上贾府内宅掌权人,今日听他这么说,肯定会把林黛玉放在心上,想必不会再任由贾府的下人踩高捧低。再有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想来她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出了荣庆堂,在几个丫鬟指引下,与贾宝玉来到荣禧堂东侧的侧院。
贾政和贾琏早已候在这里,旁边还有两人,想必就是贾珍和贾蓉了。
看穆栩到了,几人把他迎进房中,客套一番,方才入席。
那两人果然是贾珍父子,贾珍看着倒也人模狗样,只是细看就会发现,眼底发青,明显是酒色过度。至于贾蓉,虽然长得俊秀,可唯唯诺诺,不说也罢。
贾宝玉自见了贾政,就和锯了嘴的葫芦一般,因有穆栩在,贾政只好熄了教训他的心思,不过到底给他记了一笔,准备等送走客人,再教训他不迟。
还好宴上有贾琏在,又有贾珍父子刻意巴结,倒也热闹。
等吃完午宴,穆栩拒绝贾珍父子请他去宁国府听戏的建议,推说下午还有事情要忙。这才在几人护送下,出了荣府大门,带着随从离去。
穆栩回到自家府里,先去向祖母请安。向其把在荣国府的经过,大概说了一遍。
张太妃看他吃了些酒,也不留他,让他自去休息。
他出了祖母的松鹤堂,又去了母亲所在的晨曦院。不想母亲去宫里了,问了红袖才知,晌午刚过宫里就来人,说是太后召见,本来他也该去的,只是不巧他出门访客去了。
长宁公主毕竟出宫前,在太后膝前长大,两人自有几分母女之情。知道她回京,不等她入宫拜见,就急忙召她前去相见,还特意嘱咐,要带穆栩前去。
若是常人,必定不敢违抗懿旨,长宁公主自有底气,也不叫穆栩回来,就自去宫中了。
见母亲不在,穆栩回了自家院子,让梅剑打来热水,洗了把脸,又喝了碗解暑的梅子汤,这才来到书房查看脑海宝珠异变。
沉入心神,仔细感知宝珠。
这一打量,发现宝珠上的裂纹少了一些,不过还是灰蒙蒙的。
“咦”,穆栩不由发出一声惊叫。原来突然间,他感觉珠子中似乎出现了一片空间,仔细感知下大概有百丈方圆。
想起前世小说中看到的金手指,急忙拿起书桌上的花瓶,心念一转,花瓶果然出现在了那片空间中,静静的漂浮在里面。
心里想着取出来,果然花瓶又出现在书桌上。又找别的东西试了了下,果然是自己想的存储空间,不由喜出望外。
广大穿越前辈诚不我欺,储物空间果然是穿越者标配啊。
穆栩得了这桩好处,哪里还忍得住。出了院子,也不让人跟着,径直来到后院池塘。
看了看周围,没有人之后,先来到池塘边上的假山旁,一点点实验,心念一动就收起了假山脚下的一块石头。
果然不需要用手接触,就能收取物品,又看了假山顶上的一块石头,却收不进去。
是距离太远吗?他又试了几次,果然只能收取双眼看到的,不超过自己大概十米的物品。
又尝试了下收取物品的大小,发现只要物品大小超过方圆五米,就收不了,勉强的话,脑袋就一阵阵疼,他明白这是他目前的极限了。
他又来到池塘边,试了试收取池塘的金鱼,果然不行,看来也不能收取活物。
不过他有种感觉,随着自己继续成长,能收取的物品会越来越大,或许将来连活物也能收取。
就是不知里面的空间该如何增长,或许要等宝珠继续修复才行。
想起今日从贾宝玉那玉中吸取的暖流,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以后又该如何寻找。
前世看红楼梦,按照原著中描写,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乃是女娲娘娘补天遗留下的石头所化。
如果现实中也是真的,那这玩笑可就开大了,让他去哪寻找那等宝物。要知道孙悟空也是补天石所化,就知道补天石的珍贵程度了,怕是不亚于洪荒小说中的先天灵宝了。
不过想想,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或许根本就不是补天石。原著小说中,曹公其实是把贾宝玉比做自己。那样写恐怕只是为了给自己逃避现实,杜撰个神仙来人间转世历练做借口。
自己来到这方世界,已经超过十年了,从没有听说什么神仙精怪的事情。如果有,以自家的地位,不可能接触不到。
要么这方世界,就是普通世界,要么就是那些东西是避开凡人的。不过他更倾向于第一种。
也不是没有办法验证,原著中出现的一僧一道,就是个突破口。
这两人在原著中,除了度甄世隐出家之外,剩下几次出场,似乎一直与贾家有关。
林黛玉三岁时,接触林黛玉。薛宝衩进京前,给她送冷香丸的配方,又或者给贾瑞送天仙宝镜。他们接触的人大多跟贾家有关,就连甄世隐也有,因为他女儿甄英莲,也就是香菱,也进了贾府。
“咦。”想到这,穆栩突然想起一事,原著中探春和贾环的生母赵姨娘,曾找马道婆做法害贾宝玉和王熙凤。
贾宝玉和王熙凤确实被邪法所害,还是那一僧一道出手才救了他们。
难道自己猜错了不成,这方世界确实存在妖魔精怪,也存在神仙法术,要不然怎么解释马道婆会用邪术害人。
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穆栩干脆不去想了。找不到一僧一道,难道还找不到马道婆不成。
说干就干,穆栩回到自家院子,找来自己的长随王安。
王安是自家在辽东那边王府管家之子,比自己大了四岁,自己五岁起就跟在自己身边,可以说除了父母和祖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了,而且办事一向稳妥,让他办的事情几乎都能按自己心意办好。
第十章 误会
召来杨安,让他派可靠人手去查查马道婆的底细。又讲了一僧一道的特征,找人在贾家附近留意,一旦发现速速来报。杨安也不问原因,自去安排妥当。
正思量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门外传来梅剑的声音,
“世子,王妃回来了,让您去一趟。”
“知道了。”
穆栩来到母亲院里,听到里面母亲和红袖说话的声音传来。也不用人通传,自己打了门帘,就进了房中。
长宁公主斜靠在湘妃榻上,一个小丫头在旁打着扇,和身旁的红袖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看到穆栩,长宁公主冲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
红袖往榻前放了一马扎,等穆栩坐下,又送上切好的冰镇西瓜,穆栩吃了两块,觉得香甜爽口,用来解渴再好不过。
还想再吃,长宁公主却把他抓向盘子的手拍开,示意红袖端下去,
“都多大了,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贪吃,吃多了凉的,闹肚子怎么办。”
“我这不是中午吃了几杯酒,这会儿正口渴了嘛。”
“口渴了,就喝杯热茶,正好发发汗,也好醒酒。”
长宁公主可不惯着儿子,穆栩无奈,只好接过红袖递过来的湿巾擦了擦手。
“母亲今日去宫中,可有什么新鲜事?”
“宫里能有什么新鲜事,倒是你今日去贾家觉得怎样,之前还听你祖母说他们两府如今后人很是不肖。”
穆栩当下把今日去荣国府的见闻说了个大概,又把黛玉的情况和长宁公主细细讲了。
长宁公主听了,眉头轻皱,
“听你讲来,他们府里如今规矩竟是这样松散。”
“怎么能任由下人这样编排自家亲戚呢。”
穆栩看过原著,当然知道原因,可他没法明说啊。刚说贾府下人踩高捧低,还是说他在贾府,不小心听到的。
只能装作思量了半天,才道,
“我今日告辞时,故意说母亲要接林家世妹来我们府上,看那贾政之妻王氏似乎面有不虞,或许原因在她那里。”
长宁公主点头,“你这么一说,想来是了,我记得当年你贾姨母还曾在我面前抱怨过她家二嫂。”
“说她二嫂眼皮子浅,大字不识一个,眼里只有黄白之物,借管家之便,侵吞公中财务。”
“为这事她还在荣国夫人面前,狠狠告了一状。”
穆栩接过母亲的话,“想来是了,必定是当年王氏被史太君狠狠罚了。”
“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媳,不用想也知道向着哪个,何况那王氏还做错了。”
“看来这王氏果然是气量狭小,这么多年必定怀恨在心,今番可不把火发在林家世妹头上了么。”
长宁公主不屑道,“应该就是你说的这般,这王氏果然像你贾姨母说的那般眼皮子浅。”
“不说那只是陈年旧怨,如今小姑子都去了,还为难一小姑娘。”接着又问,
“难道那史太君,任由下人编排自家嫡亲外孙女不成,不是说她很疼这个外孙女吗?”
穆栩想了想,“史太君再疼她,还能越过那贾宝玉去,那贾王氏可是贾宝玉的亲娘。”
“你说的贾宝玉,可是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衔玉而生的小子。”长宁公主好奇道。
“正是他。”穆栩点头确认。
长宁公主不屑一顾道,“还衔玉而生,我们徒家从太祖爷到当今天子,都没有这般造化,他一个小儿出生却能弄出这般动静。”
“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后宅的无知妇人弄出来的争宠手段罢了,要不然哪容他活到今天。”
穆栩好奇道,“我还以为那贾宝玉整日里,在内宅厮混,是贾家故意把他养废,好让皇家放心呢。”
“贾家自代善公去后,如果还有聪明人,就不会当年把这事闹得满城风雨。”长宁公主笑道,
“据说当年贾宝玉出生,贾家下人逢人就说,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连我在辽东都曾听说了。”
穆栩想了想,猜测道,“会不会是贾王氏把消息传了出来,贾家没有办法,才故意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以掩人耳目。”
长宁公主赞许的点头,“我儿这样想也在理,一开始我也这般想过。”
“后来却不这样想了,我问你,贾家如今正堂住的谁?”
穆栩恍然大悟,“母亲说的是,如果史太君真有那般眼光,就不会偏心幼子。即使贾赦不肖,也不能一味偏疼幼子,毕竟长幼不分乃乱家之始也。”
长宁公主看儿子这般伶俐,不由露出欣慰笑容。
看母亲心情不错,穆栩赶忙将想请御医为林黛玉诊治一事说了。
哪知长宁公主听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穆栩哪里不知母亲的想法。赶忙解释,
“嗨,母亲你想哪里去了,我只是看林家妹子实在可怜,一时起了恻隐之心罢了。”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显得更是心虚,长宁公主露出一副,我是过来人的表情,还感叹道,
“一转眼我儿都这般大了。”说罢摸了摸他的头,接着道,
“明儿我打发人拿我的帖子,去请太医院的院正吴太医,让他去给那位林姑娘诊治一番,我儿尽管放心。”
我放心什么啊,穆栩知道这种事解释不清的,让他跟自家老娘说,看不上一小姑娘。但别忘了这可是古代,女子十五及笄就能嫁人,在乡下十二三嫁人的可大有人在。
眼看实在解释不清,穆栩总不能说,是因为前世看红楼,怜惜林妹妹的遭遇吧。干脆也就不再解释,怕再待下去母亲又说出取笑他的话,连忙直接起身告辞。
哪知他这番举动,在长宁公主眼里更像是被点破心思,不好意思,落荒而逃了。
拜他现在听力远超常人所赐,走在院里,还听见母亲对红袖说道,
“这孩子总算开窍了,往日我还说,别的大家公子在他这般大时,房里都有人了,我还道他开窍的晚呢。”
“不成,我得亲自见见那林家姑娘,改日得空请来我们府上,我得替他把把关…。”
穆栩也懒得再听下去,快步离开。
接下来几日,穆栩又拜访了几位故交。不需要亲自上门的,也派了下人一一送了礼。
等忙完应酬,又在家接待了各家回礼的客人。
转眼之间,就到了深秋,天气渐渐转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