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母后若死,大明必乱。”
这八个字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都是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但心中的疑惑却也更盛了几分。
马皇后对他们这个家庭而言确实非常重要,可对整个大明....似乎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吧!
看着朱元璋和朱标迷惑的神色,朱继续开口。
“父皇,大哥,我刚刚说的可能有些太虚幻,那就说点直观的。”
“请问,父皇能够建立大明,最大的功臣是谁?”
朱看着朱元璋和朱标问道。
“建立大明的开国功勋几十上百人,可若真要说谁是最大的功臣,细算起来,应该是韩国公和徐叔叔。”
一文一武,几乎支撑起了整个大明的台子,不过紧接着朱标又加了一人,“刘夫子应该也与这两人等同。”
文官之中,刘伯温和李善长应当属于同列。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朱元璋只给刘基封了一个伯爵。
“那大哥我再问你,刘夫子是谁请来的?”
朱继续笑问道。
“是...”
朱标仔细回想了一下,紧接着眼睛一亮,大声道:“是母后,两次都是母后,第一次请来,第二次请回来。”
“不错,父皇把人气走,是母后亲自去青田把人请回来的。”
朱笑着点点头,紧接着又问道:“整个大明朝,有谁能压制得住父皇,尤其是盛怒之下的父皇?”
“母后!”
朱标想都没想就开口回答道。
听到这答案,朱元璋嘴角一扯,什么吗!说的咱好像很怕妹子似的。
两个小兔崽子,咱那是尊敬,尊敬懂不懂。
患难夫妻之间的情感,是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能理解的,哼!
“父皇可是个急性子,我这暴脾气就是遗传了父皇。”
“大明朝堂上,一群骄兵悍将,不知道多少次有人惹怒父皇,若非有母后拦着,大哥你猜,如今的大明朝堂上,还能留下几个武将,又有多少文官会被父皇砍头!”
“母后若死,父皇说不定还会性情大变,到时候大明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大明又会变成什么样?”
“大量不知死活的武将被处死,贪官污吏被处理得一干二净。”
“惶惶大明,就算不变的千疮百孔,其国力也得被削弱不少。”
“一个生了病的大明,对扩廓而言,意味着什么!”
“父皇,大哥,我这么说,你们可懂!”
“母后若死,大明必乱。”
“扩廓此人心机深沉,且算计他人时,总是会提前设计许多步,让人看的云里雾里,直到真正落入了他的套,才能反应过来。”
“当初在草原上,他就是用的连环计,让我免费帮他除掉了北元王庭。”
“他如今,不过是在故技重施罢了!”
咚~
朱的话,如同一把重锤,彻底敲醒了朱元璋和朱标0 ........
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标,都还是局中人,当然看不出马皇后的重要性。
可被朱这样一提点,就瞬间醒悟过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朱标听完后,双眼放光,有些惊叹的看着朱:“老五,你这份眼力,大哥自愧不如啊!”
但朱元璋的脸色却变得更难看了。
北元人都渗透进了皇宫之中,这简直就是在打他这个大明皇帝的脸。
好一个扩廓,真是好本事啊。
“父皇,大哥,不知你们可曾听闻过探马军司?”
朱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放到台面上来了。
因为他发现,扩廓的探马军司是真的有些厉害,竟然都能悄无声息的威胁到马皇后的性命。
这种能力,令人胆寒。
单靠他一个人,怕是有些顶不住。
还是得让老朱的拱卫司出马。
至于敏敏特穆尔,朱并没打算暴露出去。
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再加上有珠云其木格在一旁打辅助,朱有足够的把握,将敏敏特穆尔彻底策反。
“探马军司?”
朱标眉头微皱,思索良久,最终摇了摇头。
“这是什么?”
朱元璋淡淡的问道。
“扩廓手底下的间谍组织,用来探查消息、刺杀目标人物等等!”
“据我所知,这探马军司至少存在了二十年,早已渗透到了各个国度,是扩廓手里最可怕的一把利刃。”
“之前,北元皇帝不是在拱卫司的监视之下,还是被人给暗杀了吗!”
“不出意外,应该就是探马军司的手笔。”
“这两次下药,应该也是探马军司出的手。”
朱言简意赅的说道。
听完后,朱元璋和朱标都4.3是一阵背脊发凉。
扩廓手里竟然还有这样一股力量。
“老五,你对这探马军司了解多少?”
朱元璋皱着眉头询问道。
因为他想要把这股力量,从应天府拔除,从大明拔除。
“知之甚少!”
朱这话并没有作假。
因为,就目前而言,他仅仅能确定两个探马军司。
一个是敏敏特穆尔,另一个就是敏敏特穆尔的贴身侍女乌兰图雅。
“老五,你说老二家的会不会是....”
朱元璋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敏敏特穆尔。
“父皇,二嫂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一直盯着呢!”
“她对我们并无威胁。”
“甚至,若她真是探马军司的一员,我反倒能利用她来算计扩廓。”
朱一脸自信的道。
“行,那老二家的就交给你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若扩廓那妹妹真是探马军司的一员,以老二的本事,怕是拿捏不住,还得靠你才行。”
“嗯!”
朱点点头应承下来.
第二百十三章 以马皇后为要挟,敲诈朱元璋和朱标!
“父皇,儿臣觉得扩廓这探马军司挺不错的,咱们也可以效仿一个。”
“拱卫司虽然也有类似的职能,但相较之下,显然是不如扩廓那探马军司的。”
朱仔细考虑过后,决定还是提建议,让老朱把锦衣卫弄起来。
没法子,现在这种连敌人都找不准,两眼抹黑的困境,只能用更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说实话,无论是大嫂常氏被下药那次,还是这次马皇后被下毒,朱都憋屈的难受。
“老五,你的意思是要重设检校!!”
朱标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怎么?有何不可?”
朱一脸奇怪的看着朱标,“外可广布耳目刺探群雄,内则窥伺百官查人阴私。”
“若咱们也有类似于探马军司的力量,淮西那种案子就根本不可能发生。”
“现如今,也不至于被扩廓的探马军司压得抬不起头来。”
“大嫂常氏不会被下药,母后也不会被人下毒。”
“清理皇宫,清理应天,乃至清理天下,都需要这样一股力量来执行。”
“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大哥为何会是这种表情。”
照理来说,这种事情,大哥朱标应该支持才对,毕竟,以大哥的智慧,很轻易就能看到其中的好处。
先不提对外,就光是窥伺百官这一条,便能让大明朝堂更清廉,更干净。
只不过,朱很快发现,不止08是大哥朱标,就连老爹朱元璋,听到设检校一事都沉默不语。
等等,刚刚大哥好像说的是重设检校。
重设?
难道说以前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组织?
“老五,有些事情你不知道,在父皇成为吴王后,到登基称帝建立大明,中间这段日子,就设立过检校。”
朱标淡淡地说道。
“以前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