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不想成为太医啊 第66节

见到知府衙门的做法如此仗义又暖心,青云寨的这些村老们不由得大为感慨,与此同时,他们更是对陆远心存了万分感激。

因为这些人都知道,若是青云寨真的能和平招抚的话,那么那里的老百姓就将过上正常人的日子了!

尤其是坐在茅草亭里的这些有一定知识的老人,他们的孙子中可是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好苗子啊。

若是真能让他们的孙子恢复了科考资格,那这些孩子的前途可就彻底光明了呀!

一想到自己的后代能有机会逃出大山,好几个老人都偷偷抹起了眼泪。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决定了,这一次,他们一定要为陆神医争口气,要让郧阳府对青云寨刮目相看,他们发誓要把青云乡打造成一个能吃饱穿暖还其乐融融的模范乡村!

就这样,韩寨主和青云十老都在郧阳府的招抚文书上签了字,画了押,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就将走向一个崭新的篇章了。

至于未来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其实青云寨里的老百姓并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只要跟着陆神医的脚步走,那肯定是不会错的,毕竟陆神医那可是降临到他们荆襄大山里面的神仙啊!

现如今,甚至很多青云寨的老百姓,都已经开始供奉陆远的神牌了。

他们把陆神医的牌位和荆襄山神并列在一起,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很多人到庙里去上香,因此,陆神医现在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他们说什么都不会拒绝的!

等到谈判结束以后。

青云寨十老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三辆驴车,那驴车里面装着满满登登的各种山货,有野鸡蛋,鹌鹑蛋,野猪腿,野兔子,腌肉,酱菜,萝卜根等等等等。

那些老人告诉陆远,说这是青云寨里老百姓的一点心意,让他千万不要拒绝,否则他们回去也不好交代。

看着这装得满满的三车货物,陆远鼻子一酸,握着白须老者的手就哭了起来。

他这一哭,白须老者和后面的九位老人,也忍不住呜呜呜地流下了眼泪,韩寨主更是背过头去不停地抹起了眼角。

至于邢师爷和他旁边的那些衙役们,则彻底看傻了眼。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姓陆的郎中到底在青云寨里干了些什么啊?竟然能让整个青云寨的老百姓都心悦诚服又感激涕零,这货怕不是把青云寨里每个老百姓都救了一遍吧?

就在邢师爷和衙役们一脸懵逼的时候,方知府却仰起头朝着天空露出了一抹真挚地笑容,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是老天莫名其妙地送来了一个年轻郎中,是老天为自己长期以来的理想打开了一扇门,又是老天让这一次地谈判变得如此顺利,因此,他双手合十,默默地感谢了一番老天爷。

等到韩寨主和青云十老相继离开以后。

韩少恒却并没有着急走,他神神秘秘地把陆远拉到了一旁,然后又小声告诉陆远:

“陆大哥,我发现最近荆山外围聚集了好多乞丐,看他们扛着锄头,拿着农具的样子,似乎是要在荆山外围开垦土地啊。

我现在很担心他们会和咱们青云寨抢地盘,要知道,丐帮那些人的武功远在青云寨之上,我们可惹不起啊。

这候 *.com 章汜。关于这一点,陆大哥你能不能跟方知府说说,我相信只要方知府下了命令,丐帮那些人也会有所顾忌的,不然的话,我真的很担心啊!”

听了韩少恒的话语之后,陆远不禁眼前一亮,不过他并没有正面回答韩少恒的问题,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安心就是了,这件事我自会处理的。

说完,陆远把韩少恒往青云寨的方向一推,便阔步向郧阳府走去了。

而在陆远的身后,则响起了一连串的驴叫声。

等回到知府衙门以后。

陆远坐在桃树下面就痴痴地笑了起来,他万没想到,自己在阴差阳错之间竟然能为青云寨里的老百姓找到一条崭新的出路。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可是已经决定了要在蕲州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郎中了呀。

“哎,莫非这就是方伯伯所谓的天意吗?怪啊,真是怪啊!呵呵,呵呵。”

就在陆远望着飘落的桃花发出阵阵傻笑的时候。

方知府和邢师爷也坐在书房里面情绪激动了起来。

说实话,关于招抚这件事,他们两人可是整整筹划了六年啊!

这六年来,他们苦心孤诣,筹谋着各种办法,思虑着各种可能,然后事情却一直没有取得半分进展。

从去年开始,他们两人甚至已经对招抚失去了信心,尤其是马都司地频繁骚扰,更是让他们心力憔悴。

制大 制枭。而如今,眼瞅着招抚的事情有了七八分眉目,这俩人甭提多开心了。

方知府自不必说,因为这可是他一直埋藏在心底里的梦想啊!

邢师爷那头更是感到浑身轻松,因为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害怕马都司的那些下三滥手段了。

邢师爷相信,只要东翁能把招抚这件事儿给办成了,那么马都司那些边边角角的攻击又算个屁啊,到时候整个荆襄地区可就是东翁说了算了!

“看来,陆先生所谓的以正克邪还真是神来之笔啊!妙哉,妙哉!”邢师爷看着院子里发出新芽的柳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

第196章 非同一般的方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知府便开始酝酿起自己的奏疏了。

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从上古时期一直论述到了正德年间,终于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明白了。

看着这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题本,方知府自信地笑了笑,接着,他便喊来飞骑,直接将这篇奏疏递往了京城。

此时的皇城之内,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权更迭。

因大礼仪而上位的首辅张璁最近一年来已经彻底失宠,上个月更是在落寞之中无奈地致仕了。

他这一走,内阁首辅之位就出现了空缺。

按资历来说,本应由资格更老的老臣费宏来接替首辅之位,但是由于李时有着宫保的身份,所以李时就顺理成章地接替张璁当上了新的内阁首辅。

话说,李时这个人,其实他入阁也有五年的时间了。

在这五年里,张璁和方献夫一直牢牢地把持着朝政,同时也排挤了不少阁臣,可他们却始终没有攻击过李时,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到惊讶。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李时其人性格谦逊恭谨,事事不争,有一种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所以张璁才没有把他当成威胁。

当然,有的时候,张璁对李时也是很不客气的,他经常拿李时当成一个秘书来使用,比如让他去草拟一些诏旨,或者传递一些奏本等等。

不过李时对此倒是满不在乎,他这个人,见谁都是一副笑脸,谁有矛盾他都不掺和,张璁每每命他做什么事,他也都拱手称是,从不违拗。

李时这样宽厚的性格反而赢得了朝臣们的喜爱,大家都说他忠善和易,顾全大局,就连嘉靖皇帝都很欣赏他。

这些年来,内阁里面走了翟銮,来了张璁,去了方献夫,又进了费宏,李时无论和谁都相处得很好。

哪怕在是未来的日子里,夏言入了内阁,他依旧能和强势的夏言相交甚笃。

李时这种老好人一般的性格,使得其在政权纷乱的嘉靖早期,牢牢地占据了内阁之中的一个位置,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一大怪异现象。

当然,万事有利也有弊。

李时这种柔和的性格,也使得其即便当上了首辅,话语权也不在自己的手里。

显然,在朝臣的眼中,如今的礼部尚书夏言,才是嘉靖身边真正的红人,而他李时只不过是一个过渡首辅罢了,早晚是要交权给夏言的。

对此,李时依然是毫不在意,他心心念念地不过是自己在当首辅的时候不出错就行了。

毕竟自己之前的那么多任首辅,就没几个落得好下场的。

正是出于这种谨慎的性格,李时一拿到方永成的奏折,立马就警惕了起来,其实,他所警惕的并不是招抚这件事,他更关心的是方永成这个人。

要知道,方永成可是当今天下唯一一个嘉靖皇帝钦点的知府啊!

对此,那些高高在上的尚书们,大学士们,倒是没人在意过,可是他李时却不同,他曾经专门派人调查过方永成的底细。

经过一番详细地调查,李时发现,原来郧阳府的这个方家,与嘉靖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起这件事儿,还得从兴献王去世的时候说起了。

正德十四年,也就是嘉靖皇帝十二岁的那一年。

那年夏天,整个安陆地区奥热非常,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王朱,也因为这酷热的气候得了暑疾,不就便病故身亡了。

兴王在弥留之际,曾经召王妃蒋氏和世子朱厚交代后事,只可惜,他的后事还没交代完呢,人就断气了。

见此情况,王妃蒋氏哭得是死去活来,极为孝顺的世子朱厚亦是痛不欲生,就连封地内的军民老幼,都哭得撕心裂肺,如丧考妣。

兴王死了之后,王妃蒋氏立即派世子朱厚和王府的总管去选择吉壤。

恰巧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听说了一个故事。

这候 .c om 章汜。那就是西北松林山的一个农户方聪,这些年来,屡屡梦到兴王到自己家里去,并且一坐就是一整天。

57bzw.com 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最近几年,方聪的两个儿子是连考连捷,大儿子方守成,刚刚年满二十岁,就已经考中举人了,小儿子更是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

这样风光的事迹,让兴王造访方家的故事,在松林山一代彻底传开了。

人们茶余饭后,总会谈论这个事儿,就连小孩子在相互打闹的时候,也会彼此吹嘘,“兴王马上就要来我家喽,我家明年就要发达喽,看你到时候还怎么欺负我,哼!”

等到了去年的时候,这件事儿传得就更神乎其神了,据方聪自己说,他时常梦到一条蛟龙盘结在房梁之上,浑身金光大作,让人不敢直视。

这样离奇的故事,更是让松林山附近的老百姓兴奋不已,于是乎,人们口口相传,竟慢慢地把这件事传到了兴王府所在的安陆州附近。

及至兴王去世,这个故事立马就在王府内外引爆了。

王妃蒋氏一听说这个故事,立刻让世子朱厚和王府总管一起去考察方家的那片土地。

等到朱厚去了以后,他让方士一探查,这才发现,原来此处乃是古代三大干龙之中的一个上**位啊!

制大 制枭。当年汉世祖就是在这里兴旺起来的,因此,说其为龙脉之所在一点也不为过。

见到居然有这种神圣之地,朱厚和蒋氏是大为惊喜,接下来,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将方聪招进了王府,同时赏赐了他三百金,恳请他搬离此地。

听说兴王要占用自己的老宅,老方聪自然是欣然应允,于是,他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搬离了松林山,来到了郧阳府。

与此同时,松林山的这一片地区,自然也就成了兴献王陵寝之所在,王妃蒋氏和世子朱厚在此地为兴献王建起了一座气势恢弘的陵园,即为显陵。

也就是从那时起,整个兴国忽然变得兴旺起来了,甚至于两年之后,世子朱厚竟然以藩王的身份龙登九五,成了大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

...

第197章 剿抚之争

嘉靖皇帝登基之后,他感念于方家为他们带来的福气,便给方氏宗族赐了十四个字的名序,即“永世声名长生秀,万代忠良帝王臣。”

由此可见,嘉靖皇帝对方家是何等的看重。

当然也正因如此,方聪的大儿子方守成,也就顺理成章地把名字改成了方永成,毕竟,这可是皇上亲自赐的字啊!

再之后,这个方永成就更争气了,他没过几年就考中了进士,只不过,他这个进士排名属实有点靠后。

按理说,像方永成这种排名末端的三甲进士,若到了地方的话,大多只能做一个县令,并且晋升速度还不会很快。

可是万没想到,嘉靖皇帝金口一开,方永成就直接当上了郧阳知府。

对于这一安排,吏部的官员们是大感意外,不过各部尚书却没有一个在意的,毕竟在他们的眼里,这只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一件小事罢了,堂堂股肱之臣,又有谁会在乎一个偏远地区的知府呢。

嘿,你别说,别人不在意,李时却偏偏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于是,趁着闲暇工夫,他便派人来到郧阳府摸了一下方家的底细,这一摸之下,他才知道,原来方家乃是嘉靖皇帝眼中的福星啊。

而嘉靖皇帝让方永成来做这个郧阳知府,显然有着想利用方家的福气来守护显陵的意思啊,毕竟荆襄地区错综芜杂,若是没有福星在上面高照,嘉靖皇帝属实有点不放心。

正是因为了解以上的种种过往,因此李时一拿到方永成的奏疏,便决定不再擅自票拟了,他打算先进宫问问皇上的意见再说。

于是,李时在文渊阁收拾了一番,便进宫找皇上去了。

可是没成想,嘉靖皇帝最近又要闭关修道了,因此他并没有召见李时,只是让贴身太监黄锦传出来了一句话:“此事朕已知道,让各部先议一议吧。”

一见皇上已经有了口谕,李时倒也踏实了下来,毕竟,像这种容易产生纠纷的事情,他可是不愿意擅自做主的。

果不其然。

这份奏疏一发下来,以户部为首的主抚派和以兵部为首的主战派,登时就吵成了一团。

主抚派认为,方永成的做法很有条理,也有切实的步骤,完全可以在荆襄地区试行一下。

首节上一节66/1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