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再无北疆之患了!”
“爹,娘,你们的孙儿,再也不会被猷掳欺凌了,你们看到了吗……”
喊出这种话的,多是戎马半生的军户。
一百年了!
直到这一刻,大明,跟中原的亿万汉人,终于彻底的将那个曾经无数次欺凌、蹂蹒的中原的蛮族狠狠的踏在了脚下!
仅仅这一战俘获的战马数。
便已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牛羊。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牛跟马,都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中原的万里荒野,有了充足的耕牛。
这一仗,大明赢麻了!
城中狂风骤雨般的欢呼声,将城外的明军都感染了。
中军帐中。
几名军需官近乎颤抖的跟朱标等人汇报着。
“启奏殿下,是役,我军俘获战马四十万匹,牛羊共计六十余万头……”
在听到这个数字之后。
连朱标都傻了。
这一仗打的也太爽了吧。
而且朱标知道。
这还不是明军此战的全部收获。
在草原上只是好,还有大量大大小小只剩下妇孺的部落。
只要派出几支轻骑,便可以带来大量的牛羊、战马。
这绵延千里的草场。
自即日之后。
“殿下,据羽林左卫军需官汇总,此战,大明固然靡费甚巨,然灭伪元所获,折合现银,或达一一”、
朱标猛地抬起头。
看着那军需官问道
“多少?"
“一万万五千余万两。”
朱标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大明调集百万大军。
花的银子是多。
但是所有的粮秣、军械加起来也不过就是花了个一万万两上下啊!
打了这么大的一仗。
没亏钱, 竟然还赚了些?
“殿下,恐格没有那么多,咱们一次性带回这么多牛羊马匹,中原牲畜价格恐将大跌,太孙殿下说还需各部会同户部 ,好生商议。”
“好,好! ”
在一旁的朱棣脸上,却浮现出了一抹不为人知的讶异。
自己这个大侄子说的都是真的?
打仗不一定是花钱的。
还能赚钱?
朱标跟朱棣、朱桐、朱棱四人早就傻眼了。
良久之后才回过神来。
“快,给京城发奏报,八百里加急!我军大获全胜,生擒元帝及以下伪元文武臣工三千四百余众!
“诺!"
如此巨大的胜利,已经彻底的冲昏了朱标的头。
看着斥候急匆匆离去的背影。
朱标捂着脑门说道
“老四,孤好像忘了什么事,咋想不起来了?”
朱棣此时也沉浸在震撼之中无法自拔。
喃喃的问道
“报捷吗?”
“不,已经报过了。”
“那就没事了,咱们营里还有比报捷更大的事吗?”
"没有了。”
“就是,想那玩意干嘛?”
“也对。"
京城之中。
数日之后。
那封来自捕鱼儿海的军报被驿卒以大明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京城。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引兵百万,于捕鱼儿海一带全歼伪元兵马四十余万,草原各部,一战并灭之,我大明再无北疆
串]"
心0.?求鲜花0...
“恭喜陛下,全汉唐未竞之伟业,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驿卒明显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举着手中的奏章,缓缓的跪倒在地。
只见老朱阴沉着脸盯着驿卒厉声呵斥道
“啥万岁的?!军报上可提了羽林左卫? ”
那驿卒低着头,在军报上打量了半晌。
这tm哪有羽林左卫半个字啊!
再说了。
这次朝廷出动了将近两百卫的兵力,羽林左卫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没有羽林左卫的消息,你恭喜咱啥? ! ”
“啪”的一声。
朱元璋手中的茶盏在驿卒的面前摔得粉碎。
大殿之上,群臣肃然。
两行清泪从老朱的脸上滑落。
“咱英儿……走了。”
刘三吾彻底绷不住了。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殿下为国尽忠,臣等悲怆万千,但是殿下没有白走,殿下带走了北疆万古不变的战事,自先秦以来,我中原 北疆之患,终归大定,此皆太孙之功也!”
朱元璋悠悠的叹了口气。
“善长……"
“标儿,王师南归的仪仗都定下了吗? ”
“上位,都定下了,届时陛下出城二十里相迎,而后群臣直驱天坛祭天,告宗庙社稷并天下百姓 朱元璋咬着牙道
“咱要出城百里!亲自去接英儿的灵柩!”
“陛下,百里,那都过了江了啊。”
朱元璋的眼睛一瞪。
怒斥道
七咱过江不成吗?!若不是咱英儿跟咱说过,咱就是大明的天,咱现在恨不得跑到北平去接!” 朱元璋的一声怒斥。
李善长也不由得渗出了冷汗。
“臣这便去准备。"
“咱要将英儿以W子之礼下葬,追谥号,庙号,咱要封英儿为咱大明的不桃之祖!”
“天下百姓永远不能忘了咱英儿。”
“大明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不能忘……”
话音未落。
在大殿之中。
登时便传来了一个陌生且稚嫩的声音。
“陛下,太孙身为太子嫡子,追封为帝也不应此时追封,礼制不可坏……”七.
第208章弟兄们,回家了!
只见大殿的最后一个角落里。
身上还缠着些许绷带的黄子澄正得意洋洋的看着满朝文武。
还没等老朱开口。
黄子澄便感觉到一道黑影朝着自己的前脸袭来。
“太孙殿下咋就不能追封为帝了?”
“驴日的,怎么就不合礼制了? ! ”
刘三吾带着一众御史直接冲到了黄子澄的面前。
年过半百的刘三吾更是直接来了一手的扫堂腿直接将黄子澄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