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就得在小学的课程开始教起。
一旁站着的老师,听到校长今日说,要把他们三个集中在一起,进行一个人的培训。
当时他们还想着,这是哪家的小孩子?
谁知道,今日听到他们这一说,这么大个人?莫非不在逗我?
“放心好了,林小兄弟,我们一定会把学校最优质的资源,全都用在他的身上。
保证7天的时间,就能达到你意想的效果。”
若是到时,林小兄弟感觉到满意,可以继续把这位学生,放到我这里,进行其他年级的培训!
“既然如此,那就辛苦你了校长,大舅哥,我看好你啊!”
“谢谢妹夫!”
林萧长乐,离开了此地,校长带着李承乾,去了2楼,把他安排了一番。
召集这几个老师,给他们,制定了一下计划,顺便把缘由,跟他们解释了一番。
众人一听,瞬间秒懂,反倒是看着李承乾,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
谁都不想得病,这近20多年,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他们决定,一定要把自己所懂的东西,全部都传授给他!
“老公,你说我皇兄在这里学习7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会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放心好了,7天的时间,足够他学习到一些最基础的文化。
而这些基础的文化,放到大唐,差不多当一代宗师,都绰绰有余!”
这句话就是林萧说的,若是说赶超文学大师他可不敢说。
只是,用7天的时间,学好算数绰绰有余,因为,他们站着的,可是巨人的肩膀。
“老公,我相信你,我大哥在这里学习7天,一定能够成为人中龙凤。”
“好了,你个傻丫头,我们回去吧,要开始忙了。”
“是老公!”
林萧开车,带着长乐回到了家中,又开始投入新的忙碌。
而另一边,长安城,皇宫,大殿。
李二坐在上方,静静的看着底下的大臣。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一旁,贴身太监说完了这句话,下方的大臣,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说着最近一段时间,大唐发生的事情,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行了个礼。八壹中文
“启奏陛下,昨日辽东传来急报,那高句丽,发生内乱。
他们高句丽的大将军造反,他们的高句丽国主,发来密函。
希望我大唐出兵,出辽东,镇压叛乱,待把高句丽,拨乱反正之后。
那高句丽,定然世代臣服于我大唐。”
第225章 征战高句丽的借口
听到长孙无忌说的这消息,一众大臣,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这高句丽,竟然发生了内乱?
这样一来,此次不就是他们大唐的机会吗?
他们大唐,要不要趁机,派遣大军,直捣黄龙,灭了高句丽?
不妥,不妥,这是趁火打劫,我大唐岂能做这种趁火打劫的事情?
我大唐,乃是礼仪之国,岂能做这种事情?
要我说,就应该派兵,前去镇压叛乱,帮助高句丽,还他们一个朗朗乾坤。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这种情况下,大唐就干脆看热闹,事不在己,高高挂起。
他们高句丽发生叛乱,跟他们大唐又有什么关系?
就要他们之间,互相打吧,打吧,最好打的,两败俱伤,一直打下去才好呢。
而他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静静的看着。
一时间,下方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人,希望强硬手段,派兵镇压,有的人呢,是希望坐山观虎斗。
也有的人,是希望朝堂,能够帮助高句丽,彻底解决叛乱。
从而让那些无辜的百姓,脱离战乱之苦!
毕竟,对于百姓来讲,受伤最严重的,就是百姓!
所谓大义,就是舍弃自己王朝的利益,也要去帮助其他的王朝?
这一部分人做的,真的不要脸。
听的李二,老脸通红,话说,怎么能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听了下方大臣,在那喋喋不休说着,李二冷哼了一声。
“好了,诸位,别在这吵吵了,诸位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启奏陛下,如今我大唐,正值秋收完毕,应该休养生息,而不是再发起战乱。
若是再发起战争,那隋朝皇帝,数次征战高句丽,都是大败而归。
到了最后,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陛下,这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
“真是岂有此理,难道你把那隋朝与我大唐相比?
那隋朝皇帝,岂能与当今圣上相比?
那隋朝是隋朝,我大唐是大唐,隋朝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大唐做不到。
陛下,恳求陛下,发兵,征战高句丽。”
“陛下,臣觉得这两位大人都说的有道理。
但是微臣,恰恰支持第三个。
我等应该派遣大军,前去高句丽,镇压叛乱,叛乱平定,让高句丽,彻底臣服于我大唐即可。
坐山观虎斗,是一不妥,无论是高句丽哪一方,获得了胜利,定然要反叛我大唐。
等到他们叛乱结束,到那时,我大唐若是进攻,我们会损伤的将士增加。
只是,如果我大唐,现在贸然发动进攻,有可能会促进他们内乱停止。
到那时,他们所有的将士,将会对抗我大唐,我大唐面对的敌人,只是更多。
如果我等打着前去镇压叛乱的幌子,这样一来,高句丽的一部分人,就会为我大唐所用。。
我们用他们的一部分人,去消灭另一部分人,从而彻底的消灭他们有生力量。
在削弱他们的实力的同时,又让高句丽彻底的臣服,这样一来,何乐而不为?”
“是呀,陛下,老臣也赞同这样的说法,前去镇压叛乱,重创高句丽。
要他们彻底的臣服,那也是上上策。”
一时间,针对是否前去镇压,三种想法,在朝堂激烈的碰撞。
又开始,喋喋不休的争吵了起来!
“好了,诸位,这件事情,朕自有定夺。
虽说前朝,已经灭亡,如今是我大唐的天下。
只是隋朝时期,多次征战高句丽,那辽东,更是埋下了不计其数的隋朝将士的英魂。
即便此时,隋朝已灭,如今是大唐的天下。
但是那隋朝的将士,难道就不是我中原的儿郎?
你们说,他们里面,又是我大唐子民谁的父亲,谁的兄弟?
难不成,就是因为朝代不同,我们就应该忘记这一切吗?”
这?
如今高句丽发生叛乱,正是我大唐,千载难逢的机会。
难道诸位,就没有想过,报了此血海深仇吗?
听到陛下所言,底下的大臣,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里面绝大多数,是从隋朝过来的,他们中间,不乏有一些家属,在隋朝是将士。
曾经征战高句丽,战死沙场。
只不过,如今这天下,早已不再是隋朝的天下,谁还敢胆敢说那些事情?
而如今,陛下说的这番话,深深的刺入到他们内心。
虽说王朝不同,但是这亲情,却血脉相连。
陛下要为他们的兄弟,先辈们报仇,所有人也是会非常赞同。
“此次征战高句丽,不是我大唐王朝的行动,而是我中原将士的复仇之战。
为了父辈祖辈,为了那些征战高句丽的中原兄弟。
此次战争,必须要打,而且要一鼓作气,彻底的消灭掉。
为我中原征战高句丽的将士们报仇。”
一时间,又有一部分大臣,改变了主意,成为了主战派。
主要是因为陛下的这番话,深深的印入到他们的脑海里。
此时,哪还有什么隋朝,唐朝之分,所有的人,不都是中原人吗?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此次若是战乱,苦的都是百姓!”
就在这时,几个夫子,直接站了出来,连忙行礼,进行劝阻。
“陛下,那高句丽人,只是没有仁义礼智信,我等应该派遣人手,前去教化。
而不是,兴起战争!”
听到这几人说的这番话,李二的老脸,刹那间,变得很是难看。
他们为何没有这种感同身受的气愤之情?
那是因为,无论在什么年代,发生战争,跟他们这群人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