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文官部的几个官员恭敬应答。
他们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开始讨论,怎么给那个该死的袁绍下绊子。
想跟唐海为敌,真他娘的是脑袋上长了包。
该死的袁绍必须遭受到唐海最厉害的打击!
“还有。”刘昱继续说道。
“寻找各地的黄巾余寇,只要是愿意归顺我们唐海的,都可以暂时纳入劳动改造部。”
“在经历劳动之后,转变成勤劳的百姓,我们也可以接纳他们进入唐海,成为普通百姓。”
“只要遵纪守法,以后就都是良民,对从前所做之事既往不咎。”
“但有一种人不放过。”
“那便是他们互相检举中被多数人指认作奸犯科的。”
“这种的直接拉出去砍头,绝对不给任何悔过的机会。”
文官部门仔细记录下刘昱的命令,准备安排单独的官员盯住此事。
人口始终都是刘昱强调的重要事情。
那可是一个领地发展的基石。
文官们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刘昱继续颁布政令,“在唐海现有领地中颁布自由婚姻令。”
“成年男子女子可自由恋爱成婚。”
“家中不得对婚姻干扰。”
“另外,鼓励早结婚,超过一定年龄需要收取不婚不育罚金。”
“随着年龄的提升,罚金额度也要跟着增加。”
“每对年轻夫妇必须在规定年龄内生养几个孩子。”
“超过标准的有奖赏,没有达到标准的罚钱。”
“唐海境内鼓励生育。”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人口基数拉上去。”
“其中具体条例,由内政部门出台相关政令。”
“在唐海全境内统一实行。”
第527章 袁术称帝
“内政部门往长安发布书信。”刘昱吩咐道。
“让曹操带领武将,收拢西凉董卓的残余势力。”
“分化那面割据的诸侯。”
“争取在短时间内控制整个西凉。”
“幽州这面由赵云为主将,其他人配合,全力进行建设和战备。”
“我自带人从海路向扬州而去。”
“袁绍发起进攻之前返回。”
在刘昱交代好之后,各部门立刻行动起来。
无论文武官员全部投入到新工作之中,忙的不可开交。
……
扬州。
孙策带着从袁术那里借到的三千士卒前行。
物资不多的他,沿途直接攻击大型农庄。
南方的地主早晚也都要被唐海处理,这时候让他们贡献出粮食做军粮,自然是看的起他们。
三千士卒虽多为老弱病残。
但却在战斗中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当孙策说出攻击农庄的时候,三千士卒都以为听错。
啥时候他们有机会攻击那些该死的地主?
这不得往死里揍?
嗷嗷叫攻破农庄之后,孙策发钱发粮。
吃饱喝足的三千士卒当场归心。
这他娘的才是当兵!
这才是真正男人应该过的生活!
三千士卒们振臂高呼,唐海的声音阵阵高响传播而去。
孙策就这样一路行军一路战,抵达扬州境内。
二话不说的他直奔扬州最大的城池,寿春。
已经被唐海抽空人手的扬州,根本无法形成地方割据。
甚至不少郡县连官员都没剩下几个。
郡县主官跑的跑逃的逃。
在这般天下大乱,朝廷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的情况下,官员们若是还留在扬州本地。
怕不是要被山贼给盯上。
更不用说,扬州境内的山越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遍布于各座大山内的山越,尤其以严白虎最为强大。
就算是扬州强胜时候,也让官府头疼的很。
现在更为人。
孙策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寿春城。
不仅是因为他带领的三千士卒势气冲天。
更因为城池中早就有从唐海返回人员。
那些返乡之人组成的民兵,瞬间便取得城门的控制权。
配合孙策入城,彻底占据寿春城。
整个过程极其轻松。
让三千士卒们第一次见识到唐海的实力。
然而,他们却被告知,城池中那些厉害的男人,强壮至极的男人,却不是唐海正规军。
只是扬州前往唐海的务工人员。
这样的消息让三千士卒们大惊失色。
他们都无法想象,工匠都这般厉害,唐海的正规军得厉害成什么模样?
简直无法想象。
同样是兵,他们跟唐海士卒的差距,简直得用从地到天那么远的距离来形容。
太厉害了!
三千士卒深深觉得,追随孙策前来扬州是这辈子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孙策带领黄盖程普韩当三人,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寿春城。
各种各样的政令按照唐海例律办法下去。
触犯者按最严重律法执行。
非常时刻用非常之法。
想要城池迅速安稳,必然需要严厉的法度。
整个寿春城稳定之后,唐海的各种物资也从大海上到来。
务工百姓们带着本地留存不多的百姓,前往码头上卸货。
三千士卒也跟随而去。
从大海船到唐海物资,无一不震撼他们的目光。
让他们都觉得唐海怕不是有神仙坐镇。
否则怎么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发展到如此程度?
巨大海船上卸下来的物资,有太多他们都叫不上名字。
好似他们从前生活的世间,跟唐海人生活的不是同一个世间。
恍如隔世。
这样的感觉在每个人心底浮现而出。
伴随孙策带领人手把唐海物资分发下去。
虽然每人分到手的数量极其有限。
但却让寿春城内所有人兴奋不已。
巨大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整个寿春城陷入到欢腾之中。
所有人都看到生活的希望。
唐海两个字深深烙印在他们脑海之中,再也无法磨灭。
……
南阳。
官寺大堂。
传国玉玺静静的躺在桌子上。
袁术的目光如同静止,盯在闪烁着绿色幽光的玉玺上目不转睛。
两只手都在颤抖。
没有人比他这个袁家嫡子更明白,眼前这东西代表了什么。
大堂一众文武官员中,主薄李丰两眼滴溜一转,率先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