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还想要自己自己的这颗脑袋。
太阳从东方升起。
曹军主力奔袭而来,对袁绍发起了冲杀。
紧随其后,一直驻守在要道的曹炬也发起了进攻。
就连夏侯与曹洪两将也迅速击退了袁绍的先锋军,直扑袁绍而去。
敌军从四面八方杀来,袁绍感受到了四面楚歌之感。
曹炬带着骑兵就如同是丛林猛兽,时而杀入敌阵,时而飞速撤退,令敌人方寸大乱。
虽然袁军占据了人数的优势,却因为屡战屡败,军心不稳。
大战开启不过三个时辰,袁军各部便先后被击退。
袁绍部下近二十万人马,被打的四散而逃。
袁绍在部下的掩护下,方才逃出了山谷,带着一万余兵马不余遗力的逃走。
但很快,曹炬就率领骑兵杀到了身后。
“袁本初休走,与你爷爷我曹炬再战三百回合!”
曹炬的大吼声,如同是炸雷一般震慑人心。
部下兵马立刻冲过去阻挡曹炬。
袁绍马不停蹄的逃窜。
“追!”曹炬率部继续追击袁绍。
追的袁绍身边只剩下数千人马相随。
袁绍的大旗都丢了,各部四散而逃。
曹炬部下分别追击四处逃兵。
混乱之中,连曹炬都不知道袁绍跑到哪去了。
眼看着与主力部队相距甚远,曹炬这才下令撤退,与主力会合。
待曹炬撤回之时,却发现高顺的陷阵营还未归来。
曹炬询问众将:“高顺何在?陷阵营何在?”
张辽上前:“启禀公子,先前我与高顺部相遇,他应该是在追袁绍!”
“还在追?”曹炬懵了,高顺这小子有点猛啊!
另一边,袁绍还在逃,人在前面跑,魂儿在后面追。
跑啊跑,跑的天都快黑了。
部下不堪重负,纷纷就地休息。
袁绍道:“我军后方是否还有追兵啊?”
部下道:“没有了,主公尽管放心,再往前就是黎阳北岸了!”
“好,那就好!”袁绍顿时松了一口气,刚拿起水袋喝水,斥候匆忙来报。
“主公,大事不好,曹军追兵又杀过来了!”
“噗……”
袁绍一口水喷了出来:“又来了?还是那个曹炬吗?”
部下道:“是曹炬部下的陷阵营,对方不过数百人,却像是疯子一样要找我们不放!”
“啊!”袁绍气的龇牙咧嘴:“全军听令,不必休息,速速撤往黎阳城!”
第123章 仓亭大战,曹操设下十面埋伏
袁绍带着残部继续撤退,半路上便遭到了高顺率领的陷阵营突袭。
袁绍一次又一次突围,靠的就是兵多将广,有无数的人心甘情愿的为他而死。
可如今却不行了,因为袁绍身边不过千人,大多疲于奔命,无力作战。
眼看着曹军杀到了眼前,袁绍甚至做好了等死的准备。
忽然,黎阳城方向传来喊杀声:“主公勿惊,蒋义渠来也!”
袁绍闻言,当即睁开了双眼,看到黎阳城方喜感杀来无数军马,顿时感动到落泪。
高顺见敌军援兵到来,迅速带着部下撤退。
袁绍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在蒋义渠的护送下,袁绍进了黎阳城。
袁绍进了州府,吃喝过后,立刻下令,在黎阳城头高举他的旗号。
当天夜里,无数溃散的袁军士兵便纷纷入了城。
袁绍隔日一早又让人送信去邺城,要三个儿子速速带兵来黎阳协助。
短短三五日,黎阳城中已经聚集了七八万兵马。
而另一边,曹操也率兵进驻仓亭,开始安营扎寨。
消息很快传到了黎阳城中。
谋士审配道:“主公,曹军初到此地,军心不稳,我军可趁此时派出兵马劫营,定能大获全胜啊!”
谋士辛评便说道:“审大人此言差矣,我军新败,此时军心不稳,岂能擅自出兵劫营?”
郭图冷哼道:“审大人先前料定曹操亲自率军攻打邺城,结果如何啊?”
“哼!”袁绍冷哼:“审配,你是觉得我没有将你下大狱吗?”
“不敢,不敢!”审配赶忙摇头,面色仓皇。
袁绍道:“我大军在黎阳城中,粮草辎重都有保障,曹操已入我河北腹地,粮草补给已成问题,此时何须急于作战?”
郭图点头:“主公所言极是,此时该整肃军纪,待三位公子挟大军归来时,方可攻破曹操啊!”
“哈哈哈!”袁绍大笑道:“官渡之败,非我军将无能,乃是那曹贼断我粮草,如今驻守黎阳城,曹操奈我何啊?”
辛评也跟着点头:“主公英明!”
又过了几日,袁谭,袁熙,袁尚三个儿子先后来到了黎阳城。
袁绍顿时拥军二十万有余,整日练兵不休。
军中上下,军将斗志昂扬,都恨不得与曹操决死一战。
袁绍当即修书一封,邀曹操三日后决死一战。
收到书信以后,曹操立刻召集文臣武将议事。
“诸位,可有破敌之计?”
程昱:“司空,我军可设下十面埋伏之计破袁军!”
“十面埋伏?”曹操疑惑的看着程昱。
“是!”程昱点头:“即设下重重埋伏,引诱袁绍入阵,我军从四面冲杀而来,袁绍必败。”
曹仁点头道:“此计策虽好,但何人为诱饵啊?”
曹操道:“非我亲自出马不可,不然袁绍绝不会上当!”
程昱立刻道:“司空,曹炬公子曾以书信多次羞辱袁绍,诛颜良斩文丑,更是大破乌巢,袁绍对公子之怨恨远胜司空,何不让公子为诱饵,引诱袁绍入阵?”
一听这话,曹操倒吸了一口凉气。
真要是论起来,自己还真不如儿子曹炬更招袁绍记恨。
曹操道:“言之有理,此事的确该让子约出发,不过只他一人袁绍绝不会上当!”
曹洪战了出来:“主公,我愿出马!”
夏侯也站了出来:“我也愿出马!”
曹操点点头,目光环视全场,寻找曹炬的踪迹,可是却没有发现曹炬的身影。
“曹炬人呢?”
大帐中,文臣武将相互对视,谁都没有看到曹炬。
曹操立刻道:“曹丕!”
“父亲!”还未成年的小曹丕站了出来。
作为卞夫人膝下长子,比曹炬略小两岁,虽然还没有成年,但已经身高七尺有余了。
这次官渡大战,曹操特意把曹丕下放到基层,让他在军中历练。
曹丕不负众望,在军中表现不错,曹操这才让他进大帐参与议事。
曹操问道:“你二哥呢?”
曹丕道:“父亲,我二哥他昨晚就带着兵马离开了仓亭!”
“什么?”曹操脸色大变:“这个兔崽子又走了?他当这军营是什么地方了?”
曹丕道:“二哥说,袁绍不是父亲的对手,他留在这也是打酱油!”
“这小子……”
曹操一阵无语,顿时哭笑不得。
不过,曹炬也不是初犯了。
每次都是想走就走,谁也约束不了他。
曹操也不是不想敲打这个儿子。
可这个屡建奇功,让他也无从责备。
曹操又问道:“那你可知道他去哪了?”
曹丕道:“我猜,二哥可能是去邺城了!”
“为何啊?”曹操问道。
曹丕解释道:“先前我军散布消息要攻打邺城,引袁绍三个儿子率主力回援,如今主力又被调回了黎阳城,自然邺城空虚!”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说得好啊!”
曹丕道:“二哥是想趁父亲和袁绍在此大战之机,奇袭邺城!”
“嗯!”曹操点点头:“孩子鲁莽了点,但这么做没错!”
曹仁立刻道:“司空,曹炬虽然勇猛,但毕竟孤军深入……”
“嗯!”曹操点点头,当即道:“曹丕听令,我拨你三千兵马,立刻到邺城驰援你二哥!”
“多谢父亲!”曹丕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