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此结果,徐如丰他们应该是想和宁朝死磕到底了,大人认为获胜的概率大吗?”
“获胜?”崔平苦笑。
“都这时候了,还提什么获胜?能输的少一点都是祖宗保佑了。
徐如丰他是把希望都放在凉朝那边,希望明年凉朝不希望我国覆灭,能攻击的狠一点。”
第212章说客
石书礼又道:“崔大人认为这可能吗?”
崔平看了看他一眼,不耐烦的道:“你有什么事就快说!别绕弯子了。”
石书礼笑了笑道:“好吧!我就开门见山了。宁朝在这次战争中,从林江的事开始,到现在围困巨阙城。
行事毫不拖泥带水,这说明此战宁朝早已准备了多年,你看他们的粮食储备,军队出动的速度就可以看到。”
崔平点点头,“这些在明眼中的人都可以看到,他们最少也是两年前,就开始准备。宁朝是亡我之心不死呀!”
“所以,宁朝肯定在北方边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徐都督认为的边境吃紧应该是不可能的,最少短时间内不会。”
“你的意思是说,明年宁军不会因为北方边境的事撤兵的,此战我们必输无疑!”
“我可不敢下定论,战争这个事,谁也不好肯定,但绝大部分我们是要输的。
可不管谁输谁赢,我知道一件事,战争结束后,崔家都得不了好处。”
崔平道:“噢,愿闻其详。”
“大人请想,巨阙城被攻破,那就不用说了,一切皆休。
巨阙城守住了,宁朝退兵。得利的是谁?还不是那些武将。
崔家呢?多年存下来的粮食被一扫而空,损失巨大。
而且,这次只是粮食不够,下次要是军饷不够呢?崔家是不是也要捐金银?
到时崔家散尽了家财,那些武将却靠着军功,如日中天。
那时我们这些文官可就要傍人门户,仰其鼻息了。崔家作为文官之首,也不太好过吧!”
崔平道:“石大人的意思是……。”
石书礼凑近他的耳边道:“不如降了。”
“什么?”崔平一惊,将桌上的茶盏也打碎在地上。
石书礼笑道:“大人不必紧张,这是为崔家好。
如果降了,可以让崔家得以保全,崔家可是和宁朝的三大千年世家一样,是名门望族。
崔家门生故吏满南越,有了崔家,宁朝才能更好的统治南越,所以他们离不开崔家。
说不定,崔家还会成为宁朝第四个千年世家呢!
可要是崔家一条路走到黑,和南越国一起灭亡,大人,你可就对不起崔家的列祖列宗啊!”
崔平呆坐在椅子上,仔细权衡。
石书礼加了一句,“崔家在南越国为文官之首,换了宁朝,也是文官翘楚,没什么损失,还顺利的度过这一个难关。
但如果不降,仗打赢了,家财散尽,地位下降,被那些武夫骑在头上。输了,可是有很大的机会是满门抄斩的,怎么都是亏?”
崔平沉默不语,脸色阴晴不定,良久道:“可是国主是我的君主,也是我的外甥,我这样做,不免有些……。”
石书礼心中一阵鄙视,这就是典型的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面上却一脸钦佩,“大人果然是忠贞,其实大人忘记了一点。国主是王爵,他臣服于宁朝,顶多就是一个异姓王。
俗话说的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崔大人,你的君主不是国主钱宗,是宁皇啊!你只是在钱宗手下工作而以。
国主钱宗收留收留钦犯,还想北伐,这就是造反。
上司造反,下属为了社稷,为了百姓,反戈一击,有何不可?所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天下人绝不会因此耻笑大人的。”
崔平听了,觉得脑袋有些发懵。心想,这么说来,我这么多年,当的不是南越的官,而是宁朝的官?
国主只是我的一个上司,他想造反,我反戈一击,是正义的,是符合圣人之道的。可是我总觉得这有些别扭。
石书礼说了一通后,口干舌燥,喝了口茶,也不再言语,让崔平好好消化国主造反的奇论。
崔平沉思片刻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钱家臣服于宁朝,降低尊号,以国主自称,我崔家当的就是宁朝的官了。
现在国主造反,我当大义灭亲,反戈一击,还南越两州之地一个朗朗乾坤。”
石书礼拍手道:“崔大人果然是宁朝的忠臣,望大人拨乱反正后,主政南越,能照顾一下下官,下官就感激不尽了。”
“放心,石大人的一番话,让我崔家免受灭顶之灾,以后当有厚报。”
“哎!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和宁军联系呢?”崔平盯着石书礼道。
“大人,其实在我来之前,南越的谍卫已经找过我了,现在正在门外。”
“快请。”
一会儿,云飞扬胖胖的身躯,在石书礼的引领下出现在崔平面前。
石书礼立刻上前介绍道:“这是宁朝谍卫云组长。”
云飞扬一脸傲气,随意拱拱手。“见过崔大人。”
崔平作揖道:“云组长,请坐。”
三人坐下后,云飞扬道:“其实巨阙城的情况你们也看见了,军队士气已降到谷底,你们崔家和钱家捆在一起,是没有前途的。
三天后,大军攻城,肯定是摧枯拉朽,一战而定。崔大人,这个后果你应该知道。”
石书礼忙道:“王组长,崔大人怎会不知?所以决定反戈一击,以迎王师。这不,不是请王组长过来商议吗?”
“噢,那不知崔大人准备怎么干呢?”
崔平知道,这是要投名状,“老夫准备联络几家名门,宁军攻城时,找准时机,带领家丁打开城门,以迎王师。”
“这还差不多,你崔家也是名门,皇上对你也是经常提起,常道,如有崔平,吾能再添一臂矣。
看来,皇上说的不错,崔大人果真能审时度势,顺应时局。”
崔平惊喜的道:“皇上真是这么说吗?”
“那是当然,不然我敢说这话吗?”
崔平扑通一跪,面朝北方,老泪纵横,“皇上,想不到您会如此评价为臣,臣实在是汗颜。
臣来晚啦!此次臣必定拨乱反正,让南越回归宁朝。”
一时磕头如捣蒜。
石书礼两人无奈的看了一眼,这就是做戏呀!看来不会做戏的人,官是当不了那么大的。
云飞扬扶起他起来,“崔大人,不必如此。我们还是商议一下怎么行动吧!”
第213章攻城一
崔平借势站起,擦了擦眼泪,开始商议。
不久后,石书礼、云飞扬满意的离开。崔平也亲自出门,联络南越重臣。
隔了一天,谍卫就把消息送到了孙修手中。
在帅帐中,孙修把南越文臣之首中书令崔平,投降的消息报给镇国公。
镇国公大喜,这样一来,二天以后开始的攻城,应该要不了几天,就可以拿下巨阙城。喜过之后,又有些恍惚。
镇国公心想,自从建国以来,一百多年了。宁朝也有三次冲过绵江,围困住巨阙城。
可惜城高壕深,南越兵野战是差点,但守城还是很有心得。宁朝牺牲了大量士兵,还是攻不下来,只得退兵。
最好的一次,也就是逼当时的越朝改成南越国,越朝皇帝改成南越国主。
可这一次南征,虽然战争前使了点手段,让他们粮草不足。
但南越有天下第一的水军在,过绵江,少说也都准备了二万多人的伤亡。
再到攻破巨阙城,吞并南越,怎么也得死伤个四、五万人,还不一定能成功。
可是,这次灭国大战,我怎么觉得很容易?过绵江,只伤了不到一千。
巨阙城只围了两月,南越军便士气全无,再加上有内应。几天后,十有八九就能攻占外城,这让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镇国公看着边上的孙修,他、是他、就是他,孙修。
自从他进入军中,屡献奇策,灭南越才会变的特别轻松。看来,他就是我军中智囊啊!
镇国公道:“孙修,你看二天后该怎么攻城?”
“蓝伯,这我就不太明白了,我就只能出出主意,打仗指挥这我可不懂。
简单地说,战略上我还行,战术指挥我就不行了,上次攻袭水军大营都是谷校尉指挥的。”
镇国公摇摇头,看来天才也有短处,不过,军中懂战术的,一抓一大把。要说懂战略,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我们军中就是需要这种懂战略的天才,老安国公临死前,最后一次上书把孙修拉进都督府。主要是看上他能维护住武将的权益。
可是老安国公也小看他了,他不光能维护武将的权益,也懂战略,这可是只有内阁那些人精才有的啊!
感叹了一下,召集众将,准备重新部署攻城事项。
那一夜,帅帐中灯火通明,众将在巨阙城沙盘上讨论了一晚上,孙修才二十,年纪轻,瞌睡重,弄的他在旁直打瞌睡。
讨论完毕后,镇国公对孙修道:“乐安侯,你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孙修还在瞌睡中,听见有人叫他,茫然的看看四周。
众将替孙修捏了一把汗,镇国公可是治军甚严,开作战会议时打瞌睡那是绝不允许的。以前就有一人,被打了三十军棍,降职了。
镇国公看着孙修的样子,不但未怒,还重复了一遍,这让众将大惊失色,难道镇国公性子变了,还是乐安侯有其特殊之处?
孙修回过神道:“攻入城中,百姓不得擅拿一物,更不得奸淫妇女,擅杀一人。
还有攻破巨阙城,不能直接进攻内城云水宫,只能将云水宫围起来,等待命令。
这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得到民心,这点一定要记住。毕竟,南越还有许多地方还在激战。”
镇国公看着手下众将,看他们有些无所谓,脸色一沉,“听见了乐安侯的话吗?他的话就是我要说的,谁敢违反,立斩不赦。”
众将看着镇国公阴沉的脸色,心中一凛,忙齐声道:“末将等知晓,绝不敢违反将令。”
孙修又道:“我知道约束士兵这事得难,士兵杀红了眼,总要发泄一下。但难归难,大家还是要遵守。战后,朝廷会大大奖赏将士们的。”
镇国公道:“听见没有。破城之后,要管住他们的手,还有他们下面那玩意。
别撞到刀口上去,等发下了奖赏,不就什么都有了吗?”
…………
二天后,攻城战开始。
神策军开出军营,整齐的立于城外。大型攻城器材也已经准备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