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在这提醒你们,一入宫门深似海。
在这皇宫里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可都要好好考虑清楚,过一过你们的脑子。”
翠玉正色说道。
“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在这深不见底的皇宫之中活下去,才有机会活的更好。”
翠玉看着低着头的秀女们,也不知道有几人把自己的话真正的听了进去。
“好了,你们就等候娘娘召见看过后定夺吧。”
“慈圣太后娘娘驾到!”
“仁圣太后娘娘驾到!”
还没等到传召的懿旨下达,慈宁宫的大门却是猛然被打开。
“民女参见两位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这是秀女们第一次见到两宫太后,就只是一眼就被两人雍容华贵的气质所深深震撼。
那是母仪天下的威势,那是让人暗暗惭愧的高贵!
一旁的翠玉见此,急忙吩咐两个小内侍拿来椅子,放到了两宫太后的面前。
李太后和陈太后款款的端坐在椅子之上,开口问道:“这些秀女自从入宫以来的情况如何?”
翠玉早就将这些准备好了,从一旁的托盘中拿出来,恭恭敬敬的将考察簿递到了李太后的面前。
“启禀娘娘,这就是她们进宫以来的考察簿,还请娘娘御览。”
李太后闻言,接过了翠玉手中的考察簿,开始和陈太后一起认真的看起来。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李太后放下了考察簿,看着眼前候立的一众秀女们。
又与陈太后耳语了几句之后,李太后缓缓开口道:“你们的表现和作为,咱心里其实还是有数的。”
“冯新新。”
“奴婢在。”
一个身形高挑的秀女应声道。
李太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继续点道:“张姗。”
一个娇小可人的秀女出列行了个万福,“奴婢在。”
“杨卉。”
“池早晗。”
“上官婷。”
……
没过一会儿,九嫔的人选就已经出来了。
“落选的秀女可以选择留在宫中,但是只能做宫女。
若是不愿意留在宫中的,咱会发给你们几两银子作为盘缠,各回各家去找个好人家。”
李太后轻声道。
话音刚落。
就有十几个秀女从落选的队列之中走出来,齐齐的向李太后行了个万福,“民女谢过两位娘娘。”
就算是走了十几个秀女,剩下的队列里还有二十几个女子。
李太后的目光在这些女子的身上逡巡,“既然留在这宫里,就要守这宫里的规矩。
咱还是要叮嘱你们几句。
一定要学会谨言慎行。
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说的不要说。”
“既然是留下了就安心的做事,不要有那些歪门邪道的想法。”
“我知道你们有的人是贫苦人家出身,而有的人是心里真的有野心,想要飞上枝头当凤凰,女人有点野心也不是什么过错,但是这个尺度一旦把握不好,那就是杀身灭族之祸。”
李太后冷冷的说道。
“你们九人留下,其余人可以走了。”
陈太后说道。
其余几位秀女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她们心中也知道,这九人都是各有千秋,的确是比她们更为的出色,被选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待秀女们走后,翠玉来到冯新新几人的面前,笑着说道:“恭喜几位小主了。”
一贯雷厉风行,不苟言笑的翠玉这样对她们,这让冯新新几人都感觉有些不适应。
李太后仿佛看出了她们的想法,淡淡的说道:“你们九个人都是在咱眼里看着不错的,既然加入了这皇宫,就是你们滔天的福气。”
“倘若生下个一儿半女,那么这辈子的荣华富贵就已经握在手中了。”
“但你们若是不老实,那么下场你们也是应该知道的。”
“民女不敢。”
几个女子齐齐躬身。
“你们既然已经成了儿的妃子,那以后你们就自称是臣妾便是。”
几女又再度欠身行礼道:“臣妾见过两位娘娘。”
李太后微微点头,“不愧是咱看好的人,好了,你们先回去准备一下吧。”
“过两天皇帝会召见你们的,至于面见皇帝的礼节问题,咱会让翠玉教你们的。”
朱翊还不知道,自己还在深谋远虑着,后宫又突然多了九个嫔妃。
距离后宫佳丽三千,还差两千九百八十……
呸!什么昏君?
这也就是前世的朱翊口嗨一下罢了,三千个是绝对吃不消的。
第141章 传召张四维
回到乾清宫的朱翊不知在低头思考些什么。
忽然,朱翊抬起头来,对一旁的陈矩吩咐道:“去内阁,传唤次辅张四维来见朕。”
想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传召张四维聊聊天了。
张四维年少即知兵事,久被王崇古教导,李朝之事倒是可以问问。
毕竟张四维不跳出来搞事情,每天都是认认真真的当值处理政务,倒是让朱翊心里一直犯嘀咕。
陈矩躬身领命而去。
“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到!”
一声通禀在内阁响起,还在公干的文吏、小吏们都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活计。
不是陈矩架子大,而是当前司礼监掌印太监去位,时常伴在朱翊身旁的陈矩就以秉笔太监之位统领着司礼监。
张四维自然也听到了外面的喧闹,神色有些不耐的对整理公文的张四端说道:“你去看看外面怎么如此聒噪?”
张四端点了点头,放下了公文正欲出门,这时,小吏急匆匆推门进来,“部阁大人,陈大来了。”
“陈矩?”
张四维对常伴在朱翊身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自然是不陌生。
这时候,陈矩已经推门而入。
“咱家见过张大学士。”
张四维也赶忙站起身来,拱了拱手。
“见过陈大。”
“万岁口谕。”
陈矩肃声道。
“臣张四维圣躬安?”
“朕安。”
“传次辅张四维即刻入乾清宫觐见。”
一听这个口谕,张四维都微微有些诧异。
虽然连天子继位的诏书都是他来拟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觉得天子于自己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
与张居正的亲近不同,天子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疏离。
“臣遵旨。”
乾清宫中,朱翊捧着永乐大典的副本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因为这《永乐大典》原本有一万多本,到后世就只剩下了几百本。
“万岁爷,内阁次辅张四维张大学士已经在宫外侯着了。”
小黄门躬身入殿,轻声说道。
“嗯,朕知道了。
宣!”
听到通禀,朱翊伸了个懒腰,放下了手中的抄本。
“臣张四维参见陛下,吾皇万福金安。”
朱翊笑眯眯道:“爱卿平身。”
“东厂在朝鲜的眼线于今日前来汇报,倭国已经举大军入侵了朝鲜的南方。”
朱翊开口道。
张四维闻言一愣,“陛下的意思是说倭寇大举入侵,而不是说像往常一样,只是在沿海进行劫掠?”
“正是如此李氏朝鲜与倭国应该算是正式开战了,所以朕召你过来就是想问问爱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朱翊盯着张四维问道。
张四维听了这个消息,没有立即开口,反而也是沉思了一会儿。
“我朝洪武高皇帝将倭国定为13个不征之国之一。”
“而李氏朝鲜向来与我们大明交好,但凡我大明有大事发生,那么李氏朝鲜必将派遣使臣。
若是论起来亲疏远近,那朝鲜就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中最亲近的一个国了。”
“倭国倭寇的狠毒与残忍,我大明东南沿海的百姓也都已经领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