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217节

在新中国,巩义真不是啥不得了地方。

〖巩义,由河南省直辖,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介于东经112°49′~113°17′,北纬34°31′~34°52′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2018年,巩义市辖5个街道,15个镇,市政府驻紫荆路街道,常住人口83.83万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巩义市男性常住人口为400350人,女性常住人口为384892人,总计785242人。〗

〖历史上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始置巩县。1991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巩义市有北宋皇陵、巩县石窟、巩义窑址、慈云寺石刻、康百万庄园、张祜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巩义市境内有郑西高铁、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S314沿黄快速通道和通车的中原西路、地铁10号线横穿东西,焦桐高速、237省道纵贯南北。〗

〖北宋皇陵是历史上首次集中设置的帝王陵区。它主要位于巩义市西村镇、芝田镇、回郭镇和市区,埋葬了除钦、徽二帝之外的7位皇帝,计有: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炅的永熙陵、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加上赵匡胤之父赵宏殷(追谥为宣宗)的永安陵,俗称“七帝八陵”。另外,围绕八陵还葬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形成了一个面积达156平方千米的帝王陵墓群。〗

〖巩义市有北宋皇陵、巩县石窟、巩义窑址、慈云寺石刻、康百万庄园、张祜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其中,有1500多年历史的北魏石窟是丝绸之路申遗的东端起点,其飞天、帝后礼佛图是国宝级文物;北宋皇陵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掠走外,其余七帝均葬在巩义,陪葬他们的除了皇后、妃嫔、王子、王孙,还有寇准、包拯、高怀德等臣,占地160平方千米;杜甫故里和杜甫陵园是诗圣杜甫诞生之所和安息之地;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的青龙山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誉;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兴盛了12代400多年。〗

第三百七十六章 礼部新气象(十二)

乌尔班一路东进,越过巩义,直奔郑县。在山地末端,就见一片大平原在眼前展开。

郑县这里乃是黄淮平原的西部,在山地除了见到山,就是岗。在这里,视野中的地面依旧有起伏,然而视野尽头却是一条模糊的细线。这条细线就是天与地面的交界线。在山地中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能有这样的风景。

这边已经有人送来了粮食,却是后世以康百万著称的康家。这家人已经在本地兴盛了百年之久,当然是人情熟络。见到官军前来,也不敢有丝毫对抗。而且康家作为士绅,也乐见朝廷剿灭逆贼。

可送了这么多粮食,也没见到乌尔班。这位满清将军正在全心全意准备接下来的战争。清军一路前行,很快就找到了很好的地形。也就在清军找好了与华夏军交战的场所之时,华夏军已经出现在清军的视野之中。

黄土平原上,乌尔班纵马奔驰,督促着清军的土木工事。清军占据了河流附近,方便取水。水是最重要的需求,只要一天没水,任何军队都扛不住。

以水源为布局,清军与华夏军开始对峙。华夏军在河南驻扎了七万人马。这次留下了五千人马留守开封与几个重要城市,其他全都出动与清军决战。

丁帅民与李昊等人等人都是参加过演习,表现出色的年轻一辈军官。也是最早成为军级指挥官的年轻军人。所以部队就奉命打头阵。后勤处的李昊也看了地形,就忍不住叹口气。

在演习中被演习司令部判断为“叛徒带领清军端了司令部”,所以没能‘活着看到胜利’的丁帅民笑道:“不就是大伙想看他们怎么打。咱们就好好打,让清军知道咱们的厉害。”

李昊可没有这么乐观,在大平原上根本没有要害之地可以据守,双方就要在这里自由的野战。然而其他部队并没有立刻靠上来,摆明了是因为之前得罪了河南战区司令的事情而心有顾虑。

留守开封的河南战区司令就觉得等清军散开也挺好。清军越分散,部队数量就越少。华夏军单兵战斗力远高于清军,各部队进行分散作战,看着是更加有赢面。

然而讨论的结果让战区司令大大不爽。因为丁帅民为首的年轻人都希望来次决战,彻底解决前来的清军。丁帅民的理由是,如果清军各路作战,华夏军就得撵着清军跑。未免太累。

哪怕是战区司令认为清军一样会很疲惫,各部队也觉得这个想法的确靠谱,支持了丁帅民的决定。

而李昊则提出了一个看法,如果能一举歼灭清军,河南的华夏军就能调动部队前去增援其他方向的战场。让清军散开,难免会让河南省的战役时间拖长。

人人都想立功,而且人人都不想拼行军。最后礼部召开的会议上,战区司令的建议硬是被否了。气的司令就留在开封,等着看这帮家伙们在礼部的指挥下能打出个什么结果来。

或许是因为如此,各个部队的心情大不相同。至少先与清军交战的就成了丁帅民率领的部队。

叹气归叹气,华夏军开始了准备。一个军三个师。平原作战靠怼人,一个满编师有近万人。一个军三个师,部队总数到了三万。占了这次进攻部队的一半左右。

情报不断传入司令部,丁帅民在司令部里面听着消息不断传来,战争进程就如参谋部所判断的那样,执行的相当公式化。有些令人意外的只有清军在工事上投入了更大努力。

他们挖出了齐腰高的坑道,部队就单膝跪地,在里面进行射击。

这种掩体的做法还是华夏军先搞出来的,挖出这样的浅壕沟用以遮蔽子弹,效果那是非常好。

“他们能挖,咱们也能挖。”丁帅民冷冷的答道。

果然,华夏军的工兵们挥动工兵铲,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不断挖沟。一条条沟蜿蜒缠行进,直奔清军的阵地而去。黄土平原上土质松软,一铲子下去就是一铲土。

华夏军中不少都是安徽人,安徽籍的工兵们对这样的土质赞不绝口。

华夏军们前线人员已经不是猫着腰,而是把自己隐藏在沟里,靠匍匐前进的训练内容前进。这也是年轻军人们与老派军人的分别。老派军人将排队枪毙玩的十分熟练,手下各路团长、营长、连长、排长都安排的是他们认可的人。不怎么认可老家伙的年轻人想获得新的机会,就只能依靠全新的战术。

在演习中,年轻军人能出头天,靠的就是用战壕延伸,先击破了优势敌人中的左翼,才有和敌人拼死一战的机会。如果双方都是排队枪毙,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那次演习。

听报告说,清军的反应依旧与预测的那般保守。依旧以排枪来对付华夏军的进攻,丁帅民微微皱起了眉头,觉得这么说也不太合适。保守指的是绝不改变老派的方法,清军的表现在华夏军看来的确是“华夏军级别的保守”,然而从清军角度,他们的改变可是够大了。

尤其是清军在没有火帽的情况下,还坚持把火绳枪都替代成了燧发枪。这进步无疑是飞跃,可见清军现在的将令不仅不保守,甚至是很激进。

看丁帅民竟然没有跟着嘲笑清军,司令部里想借着这个缓和一下气氛的众人都不再提这个,紧张的等着新消息的同时,开始根据进行的程度准备接下来的应对计划安排。

计划是战前就做好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相应的标志性事件,每一个节点也有接下来的诸多不同情况的应对。这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参谋们殚精竭虑,做方案都要做吐血了。

正在此时,有通讯员冲进司令部禀报道:“报告,一支部队已经冲进了清军阵地,然后突然被包围了!”

“啊?”众人都有些惊了。

华夏军冲进清军阵列,接下来就是砍瓜切菜的大杀特杀。以往都是如此,这次怎么会有部队冲进去就被包围了。清军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么?突然就变的这么能打了?

不等问清楚,又有通讯员冲进来,“报告,前线部队已经与清军陷入激战。十五师师长询问,要不要开始全面冲锋!”

众人都看向军长丁帅民。丁帅民差点就把突击的话喊出来,然而话到嘴边了,还是觉得不对劲。最后他强忍住冲动,命道:“把之前陷入敌阵的部队救出来。先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外面炮声隆隆,便是年轻军人也能判断出哪些是清军打过来的,哪些是华夏军打过去的。华夏军的火炮正在猛烈轰击,但是清军的炮兵也在顽强的反击。

又打了一阵,炮声才消停了一些。又过了一阵,这才开始停顿。丁帅民已经等不及了,叫上警卫员就直奔十五师阵地。

就见十五师这边正往回抬人。担架一抬接着一抬,丁帅民与身边的官兵都变了脸色。如果不是在演习中不得不搞出过这样的场面,华夏军可从来没有承担过这么大的损失。

此时见到担架上伤员们血肉模糊,丁帅民一时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此时的全军正在参加一场军校进行的演习。因为在华夏军老兄弟们的经验中,华夏军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伤亡。

到了十五师师部,师长孙存仁额头上大汗淋漓。热固然是一方面,可他是真的急的满头大汗。见到丁帅民,孙存仁当即冲上来喊道:“清军搞了陷阱,他们用阴的!”

丁帅民也不回答这个问题,直接命道:“不用给我说,先把撤下来的人叫来,让他们说!”

“没撤下来多少。两个连陷进去,只撤下来了不到十个。还都有伤。送去医院啦!”

“那你怎么知道清军用阴的?”丁帅民喝道。

被这么一喊,孙存仁倒是有点冷静下来,“我先问了几句,大家都说清军用阴的。”

“去医院问!”丁帅民大喝。

天色晚了,双方各自收兵。华夏军司令部里面人头攒动,参谋们按照问出来的情况,开始画最新清军阵地布置。在他们忙碌之时,各师来的首长与礼部成员在下面议论纷纷。

等图画完,孙存仁就走到黑板前,对大家介绍了清军的阵地布置。

战场上能看到的是清军挖了半腰深的壕沟,让清军跪在里面开枪。

听到这里,大伙都皱起眉头。挖掘战壕一点都不奇怪,隐蔽自己,方便运兵。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华夏军很早就采用了。

清军挖掘工事,有一部分是铁家伙。大部分还是木质工具。所以利用地形搞出些工事,也不是不可能。根据熟悉这片地方的人所讲的情况,清军不可能弄出藏了大量人的交通壕。

到现在为止,清军的交通壕都是笔直的,炮弹打进去,那就是一群人要完蛋。而且根据炮兵搭起的高台观测,不少炮弹打进了清军那很窄的交通壕里。不可能让清军有这样的手段。

抱着这样的疑惑,众人听着丁帅民继续讲。很快,大伙就惊了。

从外面看,清军不过是学着挖沟高防御,冲进去的华夏军人看到的又大大不同。其中一个受伤最重的排长,在临死前的回光返照时刻,讲述了他所看到的。

清军的竟然在壕沟靠外边,挖了藏兵洞。等华夏军冲进清军阵线,突破了防御之,把被撕开的清军阵线抛到了后面。结果被藏兵洞内的清军冲出来从背后袭击。这才出现了陷入重围的局面。

有些人眉头紧皱,被清军的这样变化给惊到了。就在沉默中,突然有人喊道:“这不就是陛下所说的反斜面战壕么!”

此言一出,不少人登时明白过来。于是会场里立刻惊呼声一片。

所谓坑道,最早是从猫耳洞发展来的,猫耳洞就是在堑壕的内侧或外侧壁上再挖一个洞进去,最小的猫耳洞只能容一个人蹲在里面,这就解决了炮弹落到堑壕里爆炸,只要它不是落在你面前,它就不会对你产生杀伤。

但是如果炮弹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直接落到你所在猫耳洞的面前,里面的人还是会受到杀伤。那怎么办?继续往里面挖,如果还可能被敌人打到,那就拐个弯,拐个弯之后,敌人的炮弹就很难直接杀伤到人了。

这样的猫耳洞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最早的原始坑道“马蹄型坑道”。左边一个猫耳洞挖进去右拐,右边一个猫耳洞挖进去左拐,在里面两个猫耳洞就连接起来了,这就是最早的坑道工事。

所谓反斜面坑道,指的是坑道口向着自己阵地的方向。其中的一大目的就是在敌人冲进本方阵地之后,让部队能够从敌人后方实施包围的坑道。

华夏军年轻军官们都被这样的变化给惊到了。因为这些知识只是在军校讲过,实践层面种也就是进攻壕沟。目的是双方都在壕沟里对射的时候,能够靠近敌方。

这还是年轻军人们面对演习中残酷的设定才不得不学习的战术,要是老兄弟们打仗,那就是排开阵列,平推上去。

新人与老人之间的分别,其实未必是对礼部的看法,而是对于战术的看法。年轻人更愿意用新战术来证明自己,并且靠着新战术来获得更快晋升的机会。

此时见到原本新人都未必相信能看到的战术,大伙回想起霍崇安排的种种看似不近人情的演习,不少人都冒了汗。

见自己人有些受到影响,丁帅民大喝道:“陛下已经先说过这个,这就定然有可以破解之道。咱们先商议,定然有办法。若是没有,快马前去陛下那边,陛下也能解决。”

听丁帅民提及霍崇,军官们倒也安心不少。霍崇毕竟是霍崇,乃是大家的主心骨。更不用战斗局面虽然超出了前线的意料,却没有超出霍崇的预料。只要霍崇给出办法,定然能办成。

如果霍崇此时在的话,大概只会摇头叹气。因为反斜面战术本来也不该出现在这样的场面里。

〖历史上,美军这边火力无比强大。石头山也给削几米。〗

〖表面阵地失守后,幸存的指战员立即转入坑道,比如战斗骨干八连就撤进了“F”形坑道。而当美军兴高采烈地冲上山来时,却发现消灭坑道里的志愿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坑道顶部实施攻击呢,上面的石灰岩层厚达35米,炮弹炸弹根本无用,只能采取挖掘竖井的办法进行爆破,而打通35米的岩层谈何容易?从主坑道口进攻呢,美军就完全暴露在我军后方炮群的火力覆盖之下。〗

〖尽管美军第7师的炮火很猛(300门大口径火炮),志愿军第15军集中的炮兵也是不弱,上甘岭战役10月14日打响,到10月19日秦军长就调来了44门重炮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所以美军每次试图从反斜面进攻或者破坏坑道口,必遭五圣山方向我炮群的猛烈杀伤,再加上坑道里面的指战员死守坑道口,所以美军攻击多次也不能得手。于是形成了美军占领山头、我军据守下面坑道的奇特战场格局志愿军也不可能让敌人舒舒服服呆在上面,每隔两到三天肯定在晚上冲出坑道进行反击,再把美国人赶下山去。尔后到了白天,美军再调兵反扑,于是志愿军再撤回坑道,如此往复,双方的战斗伤亡一步步激增,这两个高地就成为了“绞肉机”。〗

不管是朝鲜战争的哪一方,都能轻松碾压清军,甚至是华夏军。这个反坑道只是霍崇觉得得说的内容,他自己都没有真正研究过。

不过华夏军并不在意,主心骨是旗帜,让大家安心就好。至于怎么解决问题,大家自有办法。现在是安了心,才能好好研究怎应对。

就在这边华夏军正在紧张的寻求应对的办法,清军军官们则是大为欢喜。大帐中,将军乌尔班端起一碗酒,“诸位兄弟,我等杀了两百多贼人,乃是胜了。军中不得饮酒,我只能请大家喝了这一碗。等我们打赢了,再请大伙好好喝酒!”

说完,举起酒碗一饮而尽。这时代的酒都是淡酒,以前满清还在京城,霍崇没有造反的时候。土豆烧酒倒是短暂流行过一阵。然而随着满清朝廷西狩西安,再没钱买土豆烧酒。

众将听完有酒喝,都欢呼起来。不过也没人敢造次,赶紧举起酒碗把酒灌下肚。不少人舒服的叹口气,这么两年时间。大伙在西北这贫困之地,可是受了不少苦呢!

与会的基本都是满人将令,乌尔班放下酒碗就说道:“俺以为汉人的兵书都是云天雾地,不成想却是真有本事的。那帮读书的汉人拼命翻,不成想让他们翻出个藏兵洞的法子。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个,就再不怕贼军冲进来啦!”

满人将令们都很赞同,尤其是这次发生激战的那位,他高声喊道:“将军,这藏兵洞可有更好用的办法么?若是能挖更多,以后就再不用怕守不住。那时候咱们就可以反过来把贼军困死!”

这么一说,气氛更加高昂起来。乌尔班沉吟了一下,其实他自己原本也不在意这藏兵洞。正如这位立功将令没能说的更直白的,挖坑可不容易。这边有了铁家伙,才算是好些。木头铲子挖坑,就算是在黄土平原上也不容易。

不过这办法如此管用,当然不能放弃。乌尔班让侍卫守好门口,把一张画好的图拿了出来。

第三百七十七章 礼部新气象(十三)

一仗死二百,伤数百。甚至有不少战士尸体无法带回,对于华夏军是空前的。

十五师吴师长在会议上的注意力完全不集中,任何一个话题都让他过于敏感,以至于顷刻就陷入跟进的胡思乱想,难以自拔。

相对的,礼部支部长就好了些。痛苦的神色虽然难以隐藏,但是支部长还勉强集中注意力,试图跟上会议的节奏。

军长丁帅民大为光火,瞅了一圈与会的军人,就想发作。却听李昊大大咳嗽一声,丁帅民愣了愣,看向礼部军支部长李昊。

李昊在军中的职务是军后勤处的处长,不过当了支部长之后其实把工作都交给了副手。此时见自己拦住了丁帅民,李昊起身说道:“开这么久的会,休息一会儿。”

等众人都起身,李昊把十五师吴师长与师支部的钱支部长拉到了后面的帐篷。

三人坐下,李昊问道:“吴师长,摸摸自己的手,是不是麻了?”

吴师长傻愣愣的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李昊就把自己在演习中得知演习司令部判定师部被端时候的感觉说给两人听。那时候李昊只觉得晴天霹雳,整个人都傻了。这么荒谬的事情居然发生了,还是自己人讲出来的。年轻的军人们炸锅了,对着演习司令部在当场的人员大骂。

说了这些,李昊叹道:“当时要不是有纪律,我是真的很想打人。不过现在看,才觉得演习司令部是对的。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要什么都是咱们算好的,那就不是战争,那是演戏。咱们死了二百人,大家都难受成这样,对面要是打败仗,就是死几万人。你觉得对面的人就不是人么?”

钱支部长一听,赶紧跟着李昊一起劝。吴师长神色间突然听明白了,却没能立刻振作起来。干咽了几口,他突然脸部抽动,哭了。哭了几声,吴师长又哭诉道:“俺对不起大伙,俺知道俺对不大伙。可俺也没能想到会那样,死了那么多人,俺真的是想死……”

李昊心中都是同情,这感受他也有。面对貌似完全不合理的演习参谋部,李昊当时决死一战的心情就是基于悲愤。既然对方要判定演习部队失败,他娘的就一定不能让那些人得逞!

甚至演习结束之后到今天得知清军用藏兵洞阴了华夏军之前,李昊还是有点怨气。

可藏兵洞之事让李昊突然没了这样的心思,敌人的变化比想象的更多,如果没有在演习中积累了心理经验,此时李昊觉得自己也要被意外给弄到进行不下去。

等吴师长停下哭声,李昊说道:“那你怎么想?”

“俺……俺想报仇!”吴师长说出了心中最强烈的愿望。

“报仇没错,也不能晕着头去报仇!这么多训练下来,越是想赢,越是赢不了。这时候就得把自己放到一个战术运用的位置上。有学有术,陛下教给咱们这么多次,就是让咱们不会被弄晕头。吴师长,我看你现在就有些晕头了。”

李昊讲完,看向吴师长。心中决定,要是这家伙还是晕头转向,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俺能打仗……”吴师长答道。

听到这话,李昊直接对钱支部长命道:“我现在宣布,暂停吴师长的职务,等他想明白了再恢复工作。钱支部长,你作为支部长,得帮助吴师长冷静下来。他冷静下来,才能尽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说完,李昊转身就走,去参加会议。

钱支部长连忙上前一步拉住李昊,“李支部长,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我也不清楚。嗯……按照陛下所说,若是晕了头,就回到起点。带着师长、团长、营长,先把列队,报数,这些基本操演练起来。陛下说,所谓指挥,就是无数这种基本训练内容掌握之后,进行有效使用。若是光想着指挥别人,不知道大伙怎么打仗,那就是纸上谈兵。去吧。”

首节上一节217/241下一节尾节目录